《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小学教育小学考试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23 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五 主题 课题 6、画 主备 一、内容概述 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 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 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凸显画的形象特征。这首谜语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 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
2、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 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2、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2/23 三、学
3、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在面对大部分学生的同时,照顾后进生,不能让他们输在起点。四、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五、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认识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六、教学资源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七、教学时间:2 课时 八、教学策略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上动作来朗读表演。九、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再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
4、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2、出示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在插图的 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4 个字。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 来认一认。3、引导学生看插图,读古诗,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4、同桌互读诗句。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5、指名分行读,其余同学反馈评价,有错与时纠正。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
5、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3/23(1)出示:远、近、还。请学生
6、带读这 3 个字。引导学生 寻找这 3个字的相同点。认识偏旁走之。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一记这 3 个字。(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 说: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 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个同学离自己最远?(3)出示本课其余生字。提问:还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 的方法来记?2、指导学生用换一换的方法识字。出示:米-来、无-天、爸-色、近-听,指导学生找找每组字的不同,在反馈的过程中认识斜刀头。3、指导学生用反义词来识字。(1)出示:远、无、来。让请学生说说和这些字意思相反 的字。(2)课间操说反话。4、复习巩固。(1)在新语言情境中认字。学生认读:远山
7、、白色、远 近、听说、无声、还是、还有、走来、走去。(2)发给学生字形相近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3)发给学生意思相反的字卡,引导学生认读。5、出示没有拼音的课文,学生齐读。四、教师范写,学生练写。1、学生观察范字水、去,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教师示范水、去,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好。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运用摘果子游戏,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全班齐读古诗,男女生赛读。二、朗读诗句,领会诗意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大自然里看到的景色是怎样
8、的,感受大自然的美。2、学生读课文。提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找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
9、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4/23 出画中的景物与生活中看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3、师生交流:大自然中,远看山是没有明亮的颜色的,近听水是有声音的,春天过去了,花儿也就谢了,人走过来,鸟儿会惊吓得飞走。但画中,远看山还是有明亮的颜色,近听 水却没有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不会凋谢,人走来鸟儿 也不会惊吓得飞走。根据交流情况,可以相机改写诗句,与画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感悟画的特点。画中描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生活所见: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4、熟读成
10、诵。(1)采用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老师指画中内容,学生读出相应的诗句。(3)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诵。三、教师示范,学生练写 1.学生观察范字来、不,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2.教师示范来、不,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一个反馈点评,学生对照自己写的字,再书写,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让学生读一读下面两首歌谣,猜猜是什么,根据谜面说说理由。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摇摆。(鹅)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
11、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5/23 教学设计方
12、案 单元 第五单元 主题 识 字 课题 7、大小多少 主备 教材解析 这首儿歌由 4 小节组成。每小节有两行,第一行从大小或多少的角度进行简单比较,第二行通过具体事物,感受大小或多少。这首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配合儿歌,有 4 幅对比图,形象地呈现了事物间大小多少的关系,提示学生 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 12 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 2 个偏旁。会写小、少等 5 个生字和竖折折钩 1 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
13、短语。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共性、个性)同学们都是些活泼好动的 6、7 岁的孩子们,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必须搞好组织教学和采用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六、教学资源 1.量词歌。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量词千万莫用差,小朋友,试一试,换换就要闹笑话。2.什么美。什么美 什么美?蜜蜂美。不贪玩,不贪睡,从小爱劳动,采蜜不怕累。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
14、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6/23 什么美?
15、杨树美。不弯腰,不驼背,身子站得正,挡住风沙吹。七、教学策略 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采用观察法、朗读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八、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 12 个生字,可通过自主朗读、师生接读、生生对读等方式,熟读课文,掌握字音。也可通过归类呈现事物图片与名称的方式,先认识事物,读准事物名称,再进入课文学习。本课生字中,苹、杏是后鼻音,枣是平舌音,鸭子、杏子中的子,要 读成轻声。在字形上,杏、桃、苹、猫、鸭等字的偏旁与字义有
16、关,木字旁一般与树木、木材有关。可引导学生关注偏旁,建立形义之间的联系,并结合认识鸟字旁和反犬旁。黄、猫、鸭、果4 个生字有极为相近的部件,学生很容易都看成田,要加以区别。也可把认字建立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把认字与学词紧密结合起来。本课生字以独体字和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如:(1)图文对照,学习象形字牛。(2)熟字加偏旁。如,猫、边、鸭、苹、杏、桃。(3)偏旁归类。如,杏、桃。(4)事物归类。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5)反义词。如,多-少。(6)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17、词语举例:多:多少、众多、大多 少:少见、少数、很少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
18、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7/23 黄:黄牛、黄色、黄金 边:边上、水边、天边 果:苹果、果树、果子 桃:桃树、桃花、桃子 2.写字。本课要写的 5 个字都是独体字。其中 4 个独体字,都有写在竖中线上的支撑笔画竖或 竖钩。小和少字形接近,可以适当比较。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这 4 个独体字 的共同之处,领会支撑笔画对摆正汉字位置的作用,然后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3 画,独体字。小 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略低。4 画,独体字。少 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
19、4 画,独体字。牛 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8 画,独体字。果 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5 画,独体字。鸟 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本课要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如,小手、小虫子、不少、水 牛、果子、水果、小鸟、水鸟。第二课时 课文学习 1、复习 2.朗读指导。教师示范竖折折钩:教师可用一段铁丝折出竖折折钩,让学生直观感受是一笔连成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
20、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8/23 的。书写示范时,起笔时稍重,每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下,最后收笔微顿
21、,再出钩。读准数量词中一的变调。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顾秋天一文中一的不同读音,再尝试着自己读读一在数量词中的不同读音,然后出示按读音分类的数量词读一读,在读中感受一的变调规律。要引领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反复朗读儿歌,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可采用同桌互读、小组赛读、拍手伴奏、接读句子等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朗读时,每段尾音可以稍拉长或强调,节与节之间要有停顿。2.理解运用。了解量词的正确使用,突破本课学习难点。教学时,常用量词只、个、头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理解;群可让学生看图,通过鸭子和鸟的数量对比,知道很多事物聚在一起,才能叫群;堆可让学生看图中桌上的水
22、果,说说哪是杏,哪是桃,理解堆的意思,再拓展说说生活中看见什么也是成堆放着的;颗,则可让学生观察一些圆形和粒状的实物,如一颗黄豆、一颗珍珠、一颗葡萄,直观感受颗的意思和适用对象。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里有什么,哪个大,哪个小,哪个多,哪个少。也可以出示大小多少这两组反义词,读一读,再出示图画,说一说相对应的事物的大和小、多与少。学生对事物大小多少有了直观的理解后,再读儿歌。后面两小节,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先读儿歌,让学生在脑海里想象儿歌表达的事物,尝试加上动作说一说。如,让学生用手比划圆圆的苹果样,说苹果大大的,大拇指和食指靠拢,形成一颗枣子样,
23、说枣子小小的,再配上动作,读 一读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也可以补充一个西瓜的图片,形成西瓜、苹果、枣子三者的对比,帮助学生形象化地初步感知大小等比较是相对的。3.课后练习。第一题指导背诵,可以采用逐步提高难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背诵。如,先出示图画和部分文字:一个(),一个(),一头(),一只(),学生看图补充背诵;再提高难度,隐去文字,看图背诵;最后除掉图片,直接背诵。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
24、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9/23 第二题通过读记的方式,学习并积累带量词的短语。可以通过比较读,如一头牛 和一只猫、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让学生感知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事物要用 恰当的量词来表
25、示。实践活动 1.量词大集合。收集带量词的短语,配上相应的图片,同学之间互相教一教,认一认。如一个人,边上画一个人或剪贴上一个人的图片。2.我来编一编。模仿课文的句式,用上量词编一节儿歌,并配上图画。板书设计 大 小 多 少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第五单元 主题 识 字 课题 8、小书包 主备 一、内容概述 本课由 6 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学生 常用的学习用具,被编进了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儿歌节奏明快,浅显易懂,不仅展示了 小书包里的各种文具,还告诉学生这些学习用品是他们读书写字的好伙伴,陪伴着他 们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要好好爱护这些小伙伴,养成
26、整理、爱惜文具的好习惯。二、教学目标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
27、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0/23 三、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四、教学难点 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五、教学资源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六、教学策略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在富有童趣的拼音教学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拼读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自编顺口溜和儿歌,培养创新思维。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教学,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七、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多数生字出现在文具名称中,识字时,可以将生字融入文具名称中进行认读。借助学生熟悉
28、的文具名称识记相关生字,将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生字的读音可以通过认读词语,朗读儿歌来正音。注意翘舌音书、尺,平舌音作、早,前鼻音本。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加在尺的后面,成为词语 后缀时,读轻声,可引导学生回顾第 7 课刚学过的鸭子、杏子等相关词语,巩固轻声读法。也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图说话,在说话中正音。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字形,理解字义。(1)生活情境识记。如书,可引导学生回忆在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等地方见过的书。作业本3 个生字,学生天天见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 3 个生字,指着认一认。(2)用熟字加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识记生字。笔:
29、毛+竹字头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
30、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1/23 课:果+言字旁 早:十+日字头 本:木+一 结合笔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竹字头。教师可出示古代毛笔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笔是竹字头。有些学生课外已认识了不少字,也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认识的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校和作。笔,会意字。从竹,从聿。筆是笔的本字,小篆像用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用竹制成的,故从竹。(3)在识记生字的时候,可以列举关联的词语,帮助理解字的意思。如:笔:铅笔、毛笔、钢笔、笔袋、笔套 尺:直尺、卷尺、三角尺 本:书本、作业本、笔记本、课本 2.写字。本课要写的 5 个字,有 4 个独体字,1 个上下结构
31、的字。4 个独体字里,有 2 个含有笔画撇和捺,但撇的写法不同。教学时要注意区别。本课 5 个字书写要点:6 画,上下结构。早 日字头略小略扁,下面的十横要写得长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4 画,独体字。书 第一笔横折略小,第二笔横折钩略宽,竖要直,点不碰到横折。4 画,独体字。尺 尸的头部略扁,捺与撇的收笔在同一水平线上。2 画,独体字。刀 横折钩的折要稍向左倾斜,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5 画,独体字。本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
32、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2/23 横要写得平直,竖与竖中线重合要写端正,撇捺要舒展,最后一笔短横不 碰到撇和捺。本课要写的字,可以组成新的常用词语,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
33、写一写。如,尺子、书本、本子、刀子、大刀、小刀、早上。第二课时 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朗读儿歌时,注意句子间的适当停顿,句末可以稍微延长。可以先听读、跟读儿歌,感受儿歌句中和句末的停顿,再让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教师应注意部分汉字轻声的朗读示范。例如的和得,要念得轻而短,不拖音。真不少、课本、铅笔、作业本、转笔刀等词语的朗读可以适当突出,从而说明小书包的用处大。2.理解运用。联系生活,理解文具。学生平时都在使用这些文具,对文具的名称比较熟悉,作用也基本了解,教学时可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词语。儿歌中出现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画,让学生去找找。还可以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回顾一下,
34、这些学习用品该到什么商店去购买,从而明白这些都是文具。儿歌中的宝贝一词,是对文具的爱称。除了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可以结合课后第一题,让学生说说自己书包里有哪些文具宝贝,也可以试着用课文的句式来表达。借助儿歌,培养良好习惯。儿歌的后四行,重在对学习习惯的提示。上课静悄悄,即上课时,不要玩文具,让它们静静地待着;下课不乱跑,即下课了,要与时收拾好文具不乱丢乱放。从而让学生明白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天天陪同我们上学校,学知识,学本领。引导学生也要像照顾好朋友那样照顾好文具,要爱惜,会整理。3.课后练习。课后练习的设计,第一题指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认识自己书包里的文具;第二题指向养成良好的自主整理
35、文具、爱护文具的习惯。第一题,可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书包里的文具来介绍,认读有关词语。第二题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学习用我 会的句式说说自己能做的事情。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再借助拼音读句子,然后学着图上样子学习摆放文具、整理书包。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我会 说说自己还会怎么爱惜、整理文具。实践活动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
36、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3/23 1.课后,随父母到文具商店或柜台认识更多的文具,将新认识的文具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贴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文具展示栏,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2.游戏整理小书包。帮助学生了解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里该放些什么、每天
37、怎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设活动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板书设计 笔 课 早 本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第五单元 主题 识 字 课题 9、日月明 主备 一、内容概述 这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 尘,通过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 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课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诵读记忆。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 的形式,揭示出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
38、点。学生在朗读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激发识字热情。后 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
39、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4/23 课文配有一幅图片,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 理。远处的小树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该图片为学生读文识字、理解主题 提供了凭借。二、教学目标:1.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 11 个生字和日字旁 1 个偏旁。会写 木、林等 5 个生字和卧钩 1 个笔画。2.正确朗读课文,领悟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积累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会意字构字特点,
40、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在面对大部分学生的同时,照顾后进生,不能让他们输在起点。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五、教学难点 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六、教学资源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七、教学时间:1 课时 八、教学策略 通过想象、表演、朗读等形式,感悟诗意。在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根据个人对诗句的感受配上动作来朗读表演。九、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 日月明 ,让学生谈谈发现。(日 和 月组成明)相机出示红日
41、图和明月图,感受太阳的耀眼光芒和夜晚明月的明亮。2.揭示本课识字特点:日和月都是明亮的,聪明的古人通过课件的演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造出了明字,意思取日、月组合明示,学生可以将会亮之意。本课要识的字大多是这样的字。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
42、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5/23 二、朗读课文,趣味识字(一)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三)指名诵读课文,识记前四行生字。1.日月明,田力男。(1)出示田里一名男子在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2)写出汉字男,揭示字义,表示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3)再读本行课文,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2.小大尖,小土尘。(1)让学生说说尖
43、、尘分别是什么意思,教师揭示末端细小为尖,细微的土为尘。(2)启发学生链接生活经验,想象尖的东西有哪些?在哪儿见到过尘?3.小组合作学习二人从,三人众。双木林,三木森。意字构字特点和字义联系在一起,促 进字义的理解、字 形的识记。(1)每人选一句自学,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猜测从、众、双、木、林、森的意思。(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3)全班交流学习成果:一人走一人跟随为从,人多为众;成片的树木为林,更多更茂密的树木为森。4.小结会意字构字规律:以上生字明、男、尖、尘、从、众、林、森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会意字,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而成。5.齐读课文。(1)可击打节拍,再
44、次感受本课汉字的构字特点。(2)质疑:课文有没有不懂的句子?预设: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是什么意思?(存疑,下节课解决。)三、游戏巩固,灵活认字 游戏:摘苹果 1.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有七只苹果。2.在苹果中写上所学生字:明、尘、从、众、双、林、森。3.请学生来认读,如明,日月明,读对了,学生一起 说对对对,摘下一个大苹果。4.指导学生给摘下的苹果分分类,哪些是两个字组成的,哪些是 3 个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
45、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6/23 字组成的,组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四、写字练习 1.指导写木。(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木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反馈后,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说要领。
46、(2)学生尝试写木。检查点评。学生再次书写木。2.指导写林。(1)学生观察林,说说发现了什么。老师讲讲好朋友之间谦让的小故事。(2)学生尝试写 林 。检查点评。重点强调右边的 木撇要穿插到点的下方。(3)学生再次书写林。在揭示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理解字义。通过图片或想象画面,形象化地感知字义,感受会意字的特点,领略汉字的趣味性,同时也点燃了主动 参与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中自主发 现 木 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变化,书写合体字时重点强调笔画之间的穿插。板书设计 9、日月明 日、月、明、尘、从、众、双、林、森 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科备课表 单元 第五单元 主题 识字 课题
47、10、升国旗 主备 一、内容概述 本课介绍了国旗的样子、五星红旗所表示的意义,升国旗时怎么做,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程与方法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
48、课文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这是一幅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7/23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 11 个生字、两个偏旁、会写四个生字。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共性、个性)本课的 4 个生字学生都会读,都会写,课文的朗读也正确、流利,但感情不够。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还有些难度。个别学生不会读,还不会写。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9、。2、会认 11 个生字、两个偏旁、会写四个生字。五、教学难点:1、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立、正、中、五”四个字。2、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六、教学资源 课件、生字卡片。七、教学策略:联系日常生活,导入新课。自主拼读字词,突破识字关。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采用观察法、朗读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 2 课时完成。八、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本插图)小朋友们,请看屏幕。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50、?(板书课题:升国旗)领读课文,齐读,(提醒学生:“升”是后鼻音)二、师:“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下面我们来学学这一课。先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 74 页。三、除读指导 1.先认真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请你们仔细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 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谜语诗有一幅经过装裱的水墨画山水相衬鸟语花香意境典雅给予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谜语诗中描绘的景物均可在画中一一找到也是对谜底的暗示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二教学目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