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试题语文温馨提示:1 .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 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句子。(1)思亲是古诗文中永恒的话题。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巧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与思念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通过 想象团聚情形,表达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之情。(2)诗言情,诗绘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
2、所破歌中用“, ”抒发了忧国忧民之 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描绘出骑“的卢马”乘胜 杀敌的磅礴壮阔之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欣赏范仲淹笔下朝暮幻变的洞庭 湖,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2 .请运用积累 知识,完成各题。【甲】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A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 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 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又取 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
3、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 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 三圈,即填了第一名。【乙】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莲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 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 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 轼来考。想是临场规bl 了。”说罢,将袖子掩了 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 的? ”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
4、就罢了, 这荀玫是老师要提ba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可拟写为:复兴学校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 动。【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的要求。“邀请函”必须告诉被邀请者参加的具体时间。此邀请函要补上具体的举办时间,如:下午2点。“务必”指一定要,语气过于生硬,不得体。把“请您务必参加”改为“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活 动”。“邀请函”的落款应是署名在上,时间在下,此时间和署名应调换位置(或将“3月12日”与“校团 委”调换位置)。【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爱国的有关知识。题干中关键词是“行动”,因此,可从
5、学习、遵纪守法、责任感、生活中小事 等角度来回答。示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纪守法,提高道德水平;树 立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从生活中小事做起,与人为善,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等。二、阅读(55分)一(22 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父爱是条船何敏我们兄妹五人,一个一个,从农村渡到城市,从农民渡成文化人的,是父亲。父爱就像一条船,父 亲既是船长,又是舵手。父亲小学毕业,也正是这点文化底子,让父亲有了非常朴素的观念: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父亲有一句口头禅:只要好好念书,农活不用干。母亲心疼父亲,总想让父亲修改一点大政方针,你看看,都多大了,也不让他们
6、学着干点活。街坊 邻居也嘲笑父亲,你看他家这几个孩子,让他领成啥了,一个一个,少爷似的。父亲笑笑,不解释,我行 我素。所以,在父亲这个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家里再忙,活再多,天再热,我们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躲在家 里,读书学习。我们是享福了,可苦了父亲,他一人要养活我们家十口人(还有爷爷奶奶外加一个大奶奶)。在那 样的年月,靠几亩薄地,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成年累月,我就没见父亲闲过。年老的父亲,落了 一身病。我大哥第一年高考落榜,差距很大,他自己都失望了。那时的高中生,凤毛麟角,我大哥长得又 帅,他一回家,说媒的马上就踏破门槛,女方条件一个比一个好,我大哥都动心了。家里人都同意给我大 哥订婚,说
7、订一家条件好的,日子照样过得不错,还说父亲认死理。认死理就认死理,父亲坚决不同意订 婚,还鼓励我大哥复读。不就是失败一次嘛,没事,再来一次。大哥没让父亲失望,苦读一年,第二年考 上了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市里工作,现在是我们市小有名气的专家医师。二哥成绩不好,父亲就鼓 励他上技校。我二哥就读了农校,毕业后一直在农业系统工作。我最淘气,也最让父亲操心。初二时,我玩疯了,没有学习的心。当时一块玩的,一共有十三个 人,号称“十三太保”,我们喝酒打牌逃学,甚至打架,可谓无“恶”不作。那时候,父亲忙,一天到晚 不在家,也没空管我,只摆下一句话,不准退学。一到学期末我没考上,他就说,接着复读。所以,别人
8、 的初中都读三年,我却读了六年。初三第二年,别人都紧张备战中考,我却百无聊赖。我记得很清楚,那 是七月的一个大热天,吃过晚饭,父亲把我叫到庭院的枣树下。父亲问我,打算咋办。我自知理亏,不敢 抬头,也不知道怎么力、,就破罐子破摔,半天憋出一句话,种地呗。父亲好久没言语,烟抽了一半,语重 心长地说,你可想好了,就你这个个头,还没力气,种地就是饿死的命。由于遗传,加上营养不够,当时 的我个子很矮,十六岁了才一米五多。我被父亲这句话震到了,又想到种地的种种艰辛,好久没说话。末 了,我咬咬牙说,再复读一年。那一年,我付出的努力几乎比前五年的总和还要多。第二年中考,我以全 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县一高。父亲紧
9、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许多。父亲用尽全部精力,把我们都渡到幸福的彼岸,而他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我们不知 道。我读高中的时候,大哥读大四,二哥读农校,家里穷得靠喝棒子面糊糊维持生活。为了确保我们仁的 生活费,父亲几乎把粮食卖光,没白天没黑夜地干活。白天干建筑活,累得浑身酸痛,晚上还要编草席。 编草席是个麻烦活,从剥高粱秆,刮高粱秆,到编成一张席子,至少要三天。而父亲只用了三个晚上就完 成了。高粱秸秆皮的边沿锋利如刀,父亲的手像遭了鞭刑的脊背,刀口横七竖八,新伤摞老伤。就这样, 父亲一个月十张席子,拿到集市上换回三五十块钱。弟弟妹妹读高中时,家里的经济状况稍微好点,大哥 二哥可以接济一点。
10、但父亲不愿麻烦他们,仍然坚持编席干活两不误。就这样,父亲靠着编席,把我们从 高中编到大学,从农村编到城市。而今,我也做了父亲。在培养子女的道路上,我也始终沿着父亲的方向,初心不改。每次看到孩子 认真学习的身影,我都仿佛看到了父亲臂膀的坚实、目光的坚定,还有他那早已佝偻的深深背影。(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年11月)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运用照应的手法,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B.第段“就这样,父亲靠着编席”中“这样”指的是“父亲坚持编席干活两不误”。 C.文章略写父亲被街坊邻居嘲笑等,详写父亲教育并主张“我”复读和鼓励
11、大哥复读。 D.本文通过记叙父亲把我们兄妹五人从农民渡成文化人的事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5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高粱秸秆皮的边沿锋利如刀,父亲的手像遭了鞭刑的脊背,刀口横七竖八,新伤摞老伤。6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7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8 .说说文章以“父爱是条船”为标题,有什么好处。【答案】4.C5.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父亲手上伤多,突出了编草席时的辛苦,表达了作者对父 亲的疼惜之情。6 . (1)有点文化,但水平不高:从第段“父亲小学毕业,也正是这点文化 底子”看出;(2)不爱与他 人争辩,坚持己念:从第段“父亲笑笑,不解释,
12、我行我素”看出;(3)教子有方:从第段“父亲好久 没言语我被父亲这句话震到了”可知。7 .结构上:引起下文,照应文章题目“父爱是条船”;内容上: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意 思对即可)8 . (1)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父爱”展开故事情节;(2)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对“父亲”的赞 美之情;(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独特,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C.在段中“父亲坚决不同意订婚,还鼓励我大哥复读。不就是失败一次嘛,没事,再来一次”这句话略 写父亲鼓励大哥复读,同时在段中插入父亲鼓励二哥读技校学农业;选项中中“详
13、写鼓励大哥复读”错 误; 故选Co【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运用了外貌描写,写父亲手上的伤痕。把受伤的手比喻为遭了鞭刑的脊背,“刀口横七竖八,新伤摞老 伤”体现出父亲伤之深,之多。突出父亲在编草席时的不易与辛苦,表达作者对父亲的心疼。【6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段中“父亲小学毕业,也正是这点文化底子”体现出父亲文化水平不高;段“父亲笑笑,不解释,我行我素。”体现出父亲性格好,不与他人争辩,对于孩子的教育执着坚持自 己的观点;段父亲说“你可想好了,就你这个个头,还没力气,种地就是饿死的命。”“我被父亲这句话震到了, 又想到种地的种种艰辛,好久没说话。”体现出父亲教子有方。段“为了确保我
14、们彳三的生活费,父亲几乎把粮食卖光,没白天没黑夜地干活。白天干建筑活,累得浑身 酸痛,晚上还要编草席。”体现出父亲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结构上,在段中“父爱就像一条船,父亲既是船长,又是舵手”与文章的题目“父爱是条船”相照应。 从内容上,在文章的首段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爱比喻为船,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8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文章以“父爱”为线索来叙事,段中“在父亲这个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家里再忙,活再多,天再热,我 们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躲在家里,读书学习”,段中“父亲用尽全部精力,把我们都渡到幸福的彼岸,而 他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苦,受
15、了多少难,我们不知道”体现出父亲为了家里孩子上学,用尽了所有精力忙于 生计;段“父亲坚决不同意订婚,还鼓励我大哥复读。不就是失败一次嘛,没事,再来一次。大哥没让 父亲失望”“二哥成绩不好,父亲就鼓励他上技校”,段“我被父亲这句话震到了,又想到种地的种种 艰辛,好久没说话。末了,我咬咬牙说,再复读一年”,段父亲鼓励我和大哥复读,鼓励二哥上技 校,体现出父亲对家中孩子上学极为关心。从文中多件事情中赞颂了父爱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 美。题目“父爱是条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爱比喻为小船,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父爱对家中所有 孩子成长的承载作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17 分)材料一:古人日:
16、“好学成习为德。”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的秘密。列宁从小就爱读 书,把哥哥姐姐收藏的书读完了还嫌不够,常常跑到图书馆借书读。从事革命工作后多次被反动当局流 放,他可以舍弃衣物、食品而不将书遗弃,孜孜不倦的苦读为他成就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从小嗜 书如命,小小年龄便把家里所藏的几箱书悉数读完。鲁迅后来回忆说:“这样就成了习惯,书在手头,不 管它是什么,总要翻一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从感到“读书苦”到尝 到“读书乐”,由“要我读”至“我要读”,进而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使我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起 来。要掌握读书的方法。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弟子传道授业时
17、特别强调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朱子语类收 录有读书法总论为学之方等篇目,把读书的方法概括为“四心”,即静心、虚心、宽心、精心。 静心,就是要抛弃杂念,不要为求取功名而读书,不要期望一读书就立刻获益。心不静则心浮气躁,读书 时难以深入,浮光掠影就难以学到真知。虚心,就是要不偏不倚,客观中立地看待书中论述。宽心,就是 心无挂碍,轻松愉快地走进书籍的世界,这样会带来最佳的读书效果。精心,就是读书不要求多求快,重 点内容要翻来覆去地看,直到“白直晓会”(烂熟、精熟),最终必得真知。遵循先贤的读书思路,掌握 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增添读书的乐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之效。(节选自2022年11月5日人民日
18、报) 材料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年龄和职业不是我们停止学习、放弃进步的借口,学习的大 门永远向我们敞开。爱因斯垣在生命的最后却仍然在不断进行运算;钟老艰辛探索呼吸介入技术40余 年,却仍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坚第一线,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北大保安许文龙已取得学士学位。“有识则 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离开了学校,不代表不再汲取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更不局限于能够胜 任工作。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也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 破的不二法门。譬如,华罗庚读完初中后被迫辍学打工,但凭着他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执着追求,破格招 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成为馆员,工
19、作期间仍然持续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实现个人突破,最终成为了世 界著名的数学大师。(节选自2022年09月17日“荆楚网”)材料三:坚持学习,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杜富国说:“虽然我没有双手双眼,但我还可以听见、可以说 话、可以思考。”康复出院后,杜富国依然积极向上、坚持学习,在战友和老师们的帮助下读书上课,不 断给自己充电、丰富知识阅历,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对于学习的坚持和执 着不应该改变。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新时代青年应 该像杜富国一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加强学思践悟,提高内在素质,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
20、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广大青年当有一种本领恐慌,把坚持学 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刻苦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不 断成长进步,不断为强国事业添砖加瓦,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节选自2022年10月11日“中国军网”)9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们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也是成功的秘密。B.读书时既要抛弃杂念,又要不偏不倚;既要心无挂碍,又要把重点内容要翻来覆去地看。C.不同年龄和职业都应终身学习,这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的不二法门。D.刻苦学习可以使人不
21、断成长进步,但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因此对于学习的坚持也应改变。10 .分析材料一第二段论证思路。11 .结合材料二,请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12 .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学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案】9.D 10.首先提出“要掌握读书的方法”的观点,接着列举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弟子传道授业时 特别强调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的事例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增添读书的乐 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之效。(意思对即可)11 .示例:91岁的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86岁开始使用电脑,建立自己的网站,又打算当 “博客”。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治学为
22、文、安度晚年。(符合题意即可)12 . (1)从个人修养方面看,学习能让我们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使我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2) 从潜能挖掘方面看,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习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3)从事业成功角度看, 学习是成功的秘密,是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保证。【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结合材料三“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对于学习的坚持和执着不应该改变”可知,“对于学习的坚持也 应改变错误;故选Do【10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思路的能力。答题技巧:先点出文章的论点;然后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最后 使用诸如“首先”“然后” “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
23、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本题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要掌握读书的方法”,提出观点;“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弟子传道授业 时特别强调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举例论证,列举南宋理学家朱熹给弟子传道授业时特别强调读书 的态度和方法的事例进行论述;最后“遵循先贤的读书思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增添读书的乐 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之效”得出结论: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不仅能增添读书的乐趣,还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读书之效。11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论据。结合“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也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 的不二法门”的观点补充即可。示例:在离德国科隆不远的西比希
24、城,约翰娜玛克司夫人可是个响当当 的人物。早在9年前的1994年,当时70高龄的她,经过长达6年的刻苦攻读完成了学业,就以优异的成 绩获得了科隆大学的教育学硕士文凭。9年之后的今天,玛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的79岁时,完成了长达 200页的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如何度过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最后被科隆大学授 予教育学博士学位。【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材料一 “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进而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殿堂,使我 们日渐变得高尚、充实起来”可知,从个人修养方面看,学习能让我们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使我们 日渐变得高尚、充实。结合材料三“一个人的
25、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 出来”和材料二“终身学习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也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的不二法门”可 知,从潜能挖掘方面看,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学习是让自己不断提升、实现突破;结合材料一 “养成 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的秘密”和材料三“通过刻苦的学习和深入的实践不断成长进步, 不断为强国事业添砖加瓦,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可知,从事业成功角度看,学习是成功的秘密,是 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的保证。三(16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2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口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献书秦王日:“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梁者,山东之要 也。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 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
27、山东见云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 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事于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广大,国可 富,兵可强,主可尊。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服桀矣。今秦国与 山东为仇,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秦果南攻兰田、鄢、郢。(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注】梁:即大梁,魏国的国都,这里指代魏国。桀:读jid古人名,相传是夏朝的暴君。被商族 首领汤起兵攻伐,出奔南方而死,夏亡。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2)臣之妻私臣 私: (3)今秦国与山东为仇仇: (4)国必大忧 必: 14 .请把下面的
28、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王不闻汤之伐桀乎?15 .【甲】文邹忌劝谏齐王的原因是“ ;【乙】文献书秦王的原因是“。(用原 文中的语句填空)16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案】13.确实.偏爱.敌人 .一定14. (1)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2)大王没有听说过商汤讨伐夏桀的事吗?15. .王之蔽甚矣 .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16. (1)与人交往,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2)说话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让对方
29、心悦诚服。【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诚:确实。(2)句意为:我的妻子偏爱我。私:偏爱。(3)句意为:现在秦国与山东六国为敌。仇:敌人。(4)句意为:国家必定面临更大的忧患。必:一定。【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 翻译。(1)句重点词:谤讥:指责讥刺;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所;闻:使听到。(2)句重点词:闻:听说;伐:讨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空,联
30、系【甲】文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可知,邹忌以自己的妻、妾、客分别私、畏、有求于自己的亲身经历类比齐威王受蒙 蔽,以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由小见大。因而邹忌劝谏齐王的原因为:王之弊甚矣;空,【乙】文以打蛇的腰类比攻打魏国,阐述攻魏的危害,再阐释攻打楚国的好处,联系文中“昔窃闻 大王之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愿大王之熟计之也”可知,献书秦王的原因是听说秦王谋划出兵魏 国,担心这个计划恐怕不妥当,希望秦王能够慎重考虑,献计攻打楚国。据此可
31、知献计的原因为:大王之 谋出事于梁,谋恐不出于计矣。【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启示。拓展延伸类试题,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甲文中的邹忌在劝谏齐威王时,以自身比美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类比齐王受蒙蔽,由小到大,讽谏齐王纳谏 除弊,让齐王欣然领悟并接受,启示我们在提建议时,要注意方法技巧,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出自 己的建议;乙文中的人在献书秦王时,先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打蛇腰类比打魏国阐述攻魏的危 害,再具体阐述向南攻打楚国的益处,然后列举商汤伐桀的故事进一步论证其利弊,最终使秦王接受。启 示我们在表达观点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场合,同时做到观点明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对
32、方能够认 可并接受。【点睛】参考译文:【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 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 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 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 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 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33、”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 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 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有人上书给秦昭王说:“我听说大王谋划出兵魏国,这个计划恐怕不妥当,希望大王慎重考虑一下。 魏国,犹如山东六国的腰部。譬如这里有一条蛇,你打它的尾,它的头就会来救护;你打它的头,它的尾 巴就会来救护;打击它的腰部,首尾都会来救护。现在的魏国就好比是天下诸侯的腰身。秦国要攻打魏 国,就是向天下人显示要腰斩山东六国的脊梁,这显然也将造成山东六国首尾皆救腰身的局
34、面。山东 六国必定害怕被消灭,只要一害怕,必定广泛联合在一起。六国的力量还很强大,我看秦国一定很快就要 遭受巨大的忧患了。我私下替大王考虑,不如向南方出兵。矛头对准楚国,楚国兵力弱,诸侯必定不能相 救。这样,秦国的领土就可以扩大,国家能够富足,兵力会加强,君王也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大王听说 过商汤讨伐夏桀的事吗?他先对弱小的密须国用兵,以此训练和整顿自己的军事力量,等攻下密须国以 后,商汤认为可以征服夏桀了。现在秦国与山东六国为敌,如果不以弱国来训练战斗力量,那么军队必将 遭受严重挫伤,国家必定面临更大的忧患。”秦兵果然取道兰田,攻打楚国鄢、郢二城。三、写作(55分)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
35、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有的让你幸福,有的让你悲伤,有的让你欢乐,有的让你成长,有的让 你感动请以“留在心底的”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提示与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 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留在心底的芬芳漫步桂花丛间,一股香气沁人心脾。那留在心底里的芬芳,又再次浮现那年夏天,我们回到了老家扫墓。烈日炎炎,太阳毒辣的光芒炙烤着大地,一切事物都像是脱了水, 变得蕉蕉的。各种花朵也套拉着脑袋,没有了往日的艳丽。一家人打算晚点动身。无奈老家没有空调,我受不了屋内的闷热,只好去门
36、庭的树荫下乘凉。走到阴凉处,酷热瞬间减少了几分。一股幽远的香气扑鼻而来,我的目光寻找着香气的源头,只看见 了一株绿色植物。定睛一看,原来是桂花丛。那些桂花在树丛中探着脑袋,丝毫不惧怕炎热,依旧“香远 益清”,也不骄傲自满。这时我遇见了一个小女孩,她正在采摘桂花。我热得汗流淡背,而她却依旧神清气爽,自得其乐的。 这让我有点喜欢上这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于是我走上前去和她聊天,她很健谈,热情地回应我。她告 诉我她从小生活在乡村,父母都在城市打工,极少回家。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很简单,平时也 很少有好吃的,但都很喜欢吃桂花饼。“再过两天就是奶奶的生日了,我刚刚摘的桂花就是准备给奶奶做 桂花饼
37、的。”她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很美她的梦想是考上城市里的大学,带从未离开过乡村的奶奶到城市生活。她对城市十分向往,让我讲了 许多城市的热闹和繁华。她有些兴奋,眼里闪动着光芒。她也给我讲了许多农村的生活,但都是些她帮奶 奶干农活,和奶奶一起做饼,夏天在河里捉螃蟹这些在我看来普通至极的事情,她却讲得绘声绘色、 津津有味。讲着讲着,她那白皙的脸上透出红晕:“看,我在农村没有晒黑就是因为我擦了 营养面 膜,是我在自己研究食物的时候发明的呢! ”说着还朝我做了个有趣的鬼脸。我惊异于她的快乐和自 信,不禁也做起鬼脸回应着她。我们谈得很投机。回家之前,她送给了我一个桂花做的书签,说这是保留桂花原始香气的最好方法
38、, 才恋恋不舍地走了。小桂,她的名字在这书签的左下角,和她陶醉自豪的神情都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她的质朴自信,乐观 坚强,似乎和那一丛桂花重叠,与那幽远的香气,一起留在了我的心中。【解析】【详解】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留在心底”的应是留在记忆深处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景,还可以 是事。无论是什么,必定是对我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在心底” 一词,告诉我们这些往事是留在心灵 深处的,久久不能遗忘的,是值得珍藏的,而且是难以忘怀的。题目横线处可补充的内容非常广泛,人、 事、物、景皆可,如“恩师”“母爱” “感动”“温暖” “故乡”“风景”等等。核心点在于“在心 底”,那
39、就要把事件叙述完整,并且写出给自己所带来的影响与启迪。首先所填必须是让人心灵受到巨大 触动的人、事、物,其次必须是写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样易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叙事散文。通过具体的叙事,表现“留在心底”的感情。自然、社会 时时处处都有着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敏感的心灵,整个生活都可以 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如一抹夕阳,一朵野花,一丛杂草,一眼山泉,一丝细雨,一缕 春风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家庭中父母关爱我们的一个眼神;学校里同学、老师的一举一动;就是社会中一个陌生人的微笑,都有可能让我们终生难忘,这些都可以是文章
40、所要表达的内容。)提 ba(倘有()屈煞()规苗( (2)【乙】段画线语句的复句类型是(A.假设关系B.因果关系C.转折关系D.条件关系(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 (作者)的儒林外史,【甲】语段中“A”指的是 (人名)。(4)请从【甲】【乙】两文段中任选一个,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3.华夏学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特邀你参与。(1)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25字左右。12月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复兴中学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 念活动。上午10时整,伴随着学校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在雄壮的国歌声
41、中,五星红旗冉冉升 起,现场师生高唱国歌,向国旗注目。随后,全体师生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升旗仪式结束后,校长 还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程,告诫同学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2)下面是一份邀请薛老师参与活动的邀请函,请你按要求修改。邀请函尊敬的薛老师:您好!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校学生会3月16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诗歌专题讲座,请您 务必参加。3月12日校团委邀请函内容不完整,请你修改。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恰当,请你修改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你修改。(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去报国?二、阅读(55分)一(22 分)阅读下面
42、文字,分别回答问题。父爱是条船何敏我们兄妹五人,一个一个,从农村渡到城市,从农民渡成文化人的,是父亲。父爱就像一条船,父 亲既是船长,又是舵手。父亲小学毕业,也正是这点文化底子,让父亲有了非常朴素的观念: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父亲有一句口头禅:只要好好念书,农活不用干。母亲心疼父亲,总想让父亲修改一点大政方针,你看看,都多大了,也不让他们学着干点活。街坊 邻居也嘲笑父亲,你看他家这几个孩子,让他领成啥了,一个一个,少爷似的。父亲笑笑,不解释,我行 我素。所以,在父亲这个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家里再忙,活再多,天再热,我们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躲在家 里,读书学习。我们是享福了,可苦了父亲,他一人要养活
43、我们家十口人(还有爷爷奶奶外加一个大奶奶)。在那 样的年月,靠几亩薄地,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成年累月,我就没见父亲闲过。年老的父亲,落了 一身病。我大哥第一年高考落榜,差距很大,他自己都失望了。那时的高中生,凤毛麟角,我大哥长得又 帅,他一回家,说媒的马上就踏破门槛,女方条件一个比一个好,我大哥都动心了。家里人都同意给我大 哥订婚,说订一家条件好的,日子照样过得不错,还说父亲认死理。认死理就认死理,父亲坚决不同意订 婚,还鼓励我大哥复读。不就是失败一次嘛,没事,再来一次。大哥没让父亲失望,苦读一年,第二年考 上了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市里工作,现在是我们市小有名气的专家医师。二哥成绩不
44、好,父亲就鼓 励他上技校。我二哥就读了农校,毕业后一直在农业系统工作。我最淘气,也最让父亲操心。初二时,我玩疯了,没有学习的心。当时一块玩的,一共有十三个 人,号称“十三太保”,我们喝酒打牌逃学,甚至打架,可谓无“恶”不作。那时候,父亲忙,一天到晚 不在家,也没空管我,只搭下一句话,不准退学。一到学期末我没考上,他就说,接着复读。所以,别人 的初中都读三年,我却读了六年。初三第二年,别人都紧张备战中考,我却百无聊赖。我记得很清楚,那 是七月的一个大热天,吃过晚饭,父亲把我叫到庭院的枣树下。父亲问我,打算咋办。我自知理亏,不敢 抬头,也不知道怎么力、,就破罐子破摔,半天憋出一句话,种地呗。父亲好
45、久没言语,烟抽了一半,语重 心长地说,你可想好了,就你这个个头,还没力气,种地就是饿死的命。由于遗传,加上营养不够,当时 的我个子很矮,十六岁了才一米五多。我被父亲这句话震到了,又想到种地的种种艰辛,好久没说话。末 了,我咬咬牙说,再复读一年。那一年,我付出的努力几乎比前五年的总和还要多。第二年中考,我以全 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县一高。父亲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许多。父亲用尽全部精力,把我们都渡到幸福的彼岸,而他自己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我们不知 道。我读高中的时候,大哥读大四,二哥读农校,家里穷得靠喝棒子面糊糊维持生活。为了确保我们任的 生活费,父亲几乎把粮食卖光,没白天没黑夜地干活。白天
46、干建筑活,累得浑身酸痛,晚上还要编草席。 编草席是个麻烦活,从剥高粱秆,刮高粱秆,到编成一张席子,至少要三天。而父亲只用了三个晚上就完 成了。高粱秸秆皮的边沿锋利如刀,父亲的手像遭了鞭刑的脊背,刀口横七竖八,新伤摞老伤。就这样, 父亲一个月十张席子,拿到集市上换回三五十块钱。弟弟妹妹读高中时,家里的经济状况稍微好点,大哥 二哥可以接济一点。但父亲不愿麻烦他们,仍然坚持编席干活两不误。就这样,父亲靠着编席,把我们从 高中编到大学,从农村编到城市。而今,我也做了父亲。在培养子女的道路上,我也始终沿着父亲的方向,初心不改。每次看到孩子 认真学习的身影,我都仿佛看到了父亲臂膀的坚实、目光的坚定,还有他
47、那早已佝偻的深深背影。(选自思维与智慧2022年11月)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运用照应的手法,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B.第段“就这样,父亲靠着编席”中“这样”指的是“父亲坚持编席干活两不误”。 C.文章略写父亲被街坊邻居嘲笑等,详写父亲教育并主张“我”复读和鼓励大哥复读。 D.本文通过记叙父亲把我们兄妹五人从农民渡成文化人 事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5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高粱秸秆皮的边沿锋利如刀,父亲的手像遭了鞭刑的脊背,刀口横七竖八,新伤摞老伤。6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7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8 .说说文章以“父爱是条船”为标题,有什么好处。二(17 分)材料一:古人日:“好学成习为德。“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是一种美德,也是成功的秘密。列宁从小就爱读 书,把哥哥姐姐收藏的书读完了还嫌不够,常常跑到图书馆借书读。从事革命工作后多次被反动当局流 放,他可以舍弃衣物、食品而不将书遗弃,孜孜不倦的苦读为他成就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鲁迅从小嗜 书如命,小小年龄便把家里所藏的几箱书悉数读完。鲁迅后来回忆说:“这样就成了习惯,书在手头,不 管它是什么,总要翻一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能从读书中获得无尽的乐趣,从感到“读书苦”到尝 到“读书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