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621956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逐客书》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力的说理,高妙的劝谏谏逐客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内容,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2 .思维发展与提升:剖析思路,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3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语言,理解李斯的言外之意。4 .文化传承与启示:知人论世,思考其劝谏艺术价值。教学重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内容,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文化传承与启示:知人论世,思考其劝谏艺术价值。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仓鼠之叹】战国时期,李斯出生在了楚国的一个平民百姓家中,凭借着自己 的努力,李斯成功跨越平民阶层,成为了楚国的一名小吏。虽然官职不大,但也衣食无忧,可李斯并不满足于此。李斯无意间在官府的粮 仓中发现了一只老

2、鼠。让人意外的是,这只老鼠不仅又肥又大,还一点也不怕人。 见到李斯也不躲避,反而大摇大摆地躺在粮仓中吃东西。李斯顿时如梦初醒,说: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著名的仓鼠之叹。意思是老鼠在 不同的环境,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人也是如此,身处环境不同,所取得的成就 也会截然不同。的确,个人努力固然重要,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谓, 平台决定起点,个人影响终点。于是,李斯立刻辞去了小吏的职位,师从荀子,学习法家思想,学习帝王之术。 学成归来后,他没有回到楚国,去了秦国发展。先是投靠了秦国宰相吕不韦门下, 随后又审时度势,在吕不韦与嬴政意见不合时,转而成为了嬴政的谋士。【写作背

3、景】谏逐客书是客卿李斯在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为讽 谏秦王政取消逐客令而上的一个奏议。原因是客卿与王室贵族的矛盾。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截止到秦王嬴政,共计 出现过37位君主。和其他诸侯国相比,秦国发展的起点比较晚,第一位先君秦非 子,是在公元前800多年替周孝王养马获封地,只有50里。已经过近一个多世纪 的发展才变成最强大的诸侯国。之所以能成就这么一个局面,和历代国君重用贤才、 罗致客卿的人才政策有密切的关系。但客卿得势,必然影响秦国王室贵族的利益, 因而也必然产生矛盾和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始皇十年发生了郑国(人名)事 件。首当强秦威胁的韩国,借秦国大事建设的机会,派著名的水利工程

4、专家郑国游 说秦王,劝秦修一条分泾水东流注入洛水、全长三百里的大型灌溉渠,想以此消耗 秦国的人力财力,缓和对韩国的军事威胁。后来,恰恰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了,王 室贵族就抓住郑国事件做文章,并请求秦王驱逐一切客卿,想借此打击客卿势力。 秦王赢政于是就下了遂客令。当时李斯也在之列,他就写了这篇奏议,从国家的根本利益上指出逐客“非所 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秦王顿时醒悟,立即收回 成命,李斯的官职也得以恢复。据西汉刘向新序说:“斯在逐中,遂上谏书,达始皇,始皇使人逐至骊邑, 得还。”从此,李斯更受秦王的信用,官至廷尉。顺便交代一下郑国事件的结局:郑国被发现是间谍之后,本应被

5、杀,郑国说我 起初的确是带着消耗秦国的目的来的,但水渠修成后,对秦国是很有利的。秦王赢 政一听,也有道理,让他继续修水渠,修成之后,关中之地得到灌溉,亩产由原来 约100来斤,提升到400斤。有了粮食,秦国变得富强,于是干脆命名为“郑国渠”。 这一方面说明了秦王赢政的政治器度和自信,也恰恰说明了正确的人才政策的对国 家富强的重要作用。(二)任务一:朗读文本,概括内容,分析论证方法与语言特点【提问】反复诵读课文,理解句意与段落,归纳文章的写作思路。【明确】开门见山亮出观点逐客,臣以为过矣。摆事实先君之得(第1段):缪公用五子,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至今 冶强;惠王用张仪,功施到今;昭王用范雎,秦

6、成帝业。摆事实陛下之失(第2段):异国之色、色、珠玉(取享乐之物);非秦 者去,为客者逐(逐有用之人)。讲道理(正面)纳客之利,(反面)逐客之害逐客损己利人。结论逐客国危。【提问】鲁迅在汉文学史纲中对李斯的谏逐客书一文曾作这样的评价: “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词。”如何理解鲁迅讲的“华词”?有哪 些具体表现?【明确】“华词”指行文铺张扬厉,气势酣畅。体现为两个方面:1 .铺陈变化多端。铺陈主要体现为使用大量的典例事实。变化多端表现为角度 的变化、句式的变化和用词的变化。作者一口气铺陈了四位君王重用客卿的事实,丝毫没有重复之感。原因何在? 作者在铺陈时所取事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写缪公

7、用客卿,重在广纳人才;写孝公 用客卿,重在变法治国;写惠王用客卿,重在四面扩张;写昭王用客卿,重要打击 豪门。其实这四位重用客卿,富国强兵,对外扩张,有许多共同点,作者回避同取 异,变化角度,既显示了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重复。作者罗列大量珍宝、美色、音乐,句意相同,但在句式上用了三言、四言、五 言,乃至七言、八言,灵活自然。时而长句,时而短句,时而奇数句,时而偶数句。 既有整齐之美,又有错落之美。写缪公八方求土,用“取” “得” “迎” “来”四个近义词,避免重复,各有 原因:由余本为戎之重臣,由于穆公巧用离间计才收为客卿,故用智取的“取”; 百里奚原本是入秦的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后逃回楚国

8、宛地,穆公得知后,用五 张黑公羊皮赎回,故用“得”;蹇叔是由百里奚推荐,穆公用厚礼迎接入秦,故用 “迎”;丕豹、公孙支是自己从晋国逃到秦国的,所以用“来”。还有如写惠王四 面扩张,用“拔” “并” “收” “取” “包” “制” “据” “割”。写昭王打击豪 门,用“废” “强” “杜” “蚕食”五个动词,同中有变;作者写秦王获取珍宝, 用“致” “有” “垂” “服” “乘” “建” “树”七个动词。2 .大量使用排比句。用一连串的排比描写秦宫的珍宝:昆山之玉、随和之宝、 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禹之马、翠凤之旗等等。还如“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 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

9、能明其德”。(三)任务二:剖析思路,理解与体现的说理逻辑【提问】李斯站为为秦国着眼的角度,进行逐层论述,请剖析其逻辑思路。【明确】第一段提出观点后,先回顾历史(道古)。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截 止到秦王嬴政,共计出现过37位君主。然而其中最有作为的有4位,这4位就是 作者李斯在文章中提到的。和其他诸侯国相比,秦国发展的起点比较晚,第一位先 君叫秦非子,是在公元前800多年替周孝王养马获封地,只有50里。直到第五位 君主秦襄公,因在公元779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杀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 从此被封为诸侯。此后的八代君主,都在所获得的封地内与当地的原住族西戎各部 展开拉锯战,无大成就。秦缪公广纳

10、入才,才“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此举使周襄王派人送来金鼓致 贺。此后的16位君主,都未尝有过多的建树。秦孝公招贤纳士,任用商鞅,奖励耕战,变法强国。因为当时的社会体制是井 田制、奴隶制,耕者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而秦国已经从青铜器过渡到铁器, 生产关系也亟待变革,商鞅所推行的变法因为适时有效,很快就得到了秦国上下的 响应。在秦国历史上扩张最盛者当属孝公之子秦惠王,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 逐一分化和瓦解六国的合纵策略,各个击破。第四位有作为的君主秦昭王,是秦惠王的次子。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为启用客卿 范雎,驱逐了曾为秦相的同母异父弟穰侯以及舅父华阳君,并且坚决地废掉了专权 的生母宣太后,强化

11、了王室权柄,铲除了豪门权贵。而这时距离秦王嬴政的继位, 已不过四年。在陈述秦国历代先君的功业之后,又进行了反向推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土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经过这样一番阐释历史事实, 假设分析作强调,得出结论:没有客卿,就没有秦国的强大,更谈不上统一天下。第二段纵观现实(论今)。大量铺陈珍宝、美色、音乐,用这些外物与逐客形 成对比,得出结论: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之术。(把逐客的危害直接落到统一 天下上来)第三段更深一层陈述逐客的危害:逐客等于“藉寇兵而赍盗粮”(削弱自己, 资助敌人),更谈不上统一天下。第四段更深一层得出结论:逐客不仅谈不上统一天下,而且有亡

12、国的危害。把 逐客的危害引申到了极点。(四)任务三:综合理解,品味李斯的劝谏艺术【提问】高明的劝说不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义,更要做到知己知 彼,李斯的本篇劝谏之辞的高明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李斯的尴尬,秦王 已经发布命令,事后劝谏,难以下台;自己也是受损当事方,很容易被秦王迁怒)【明确】这篇游说之辞的高明,主要在于四个方面:其一,紧紧抓住了统一六国、成就帝业这个根本的战略目标来剖析逐客的过错 和纳客的意义。既符合秦国的的根本利益,又迎合了秦王的远大抱负和政治雄心。其二,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问题,既不卑微地陈述自己的无辜和冤屈,又不 直接说自己对秦国的忠心与功绩,不卑不亢,丝毫不

13、谈个人的得失,完全是以局外 人的身份为秦出谋划策,让秦国王室贵族也无话可说。其三,语言委婉,措辞谦恭,不批评秦王。明明秦王已经下了逐客令,但全文 没有一句是指责秦王的话,甚至把逐客的过错归于“吏”(臣闻吏议逐客),给了 秦王纠正的台阶。最后,从秦王喜爱的生活方式入手,列举色、乐、珠玉等琐事,以小喻大,没 有生硬的说教。可见,李斯深谙政治谋划与人情世故。所以,要能成功达到劝谏的目的,首先 要对时事背景了如指掌,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当时的天下大势是秦一步 步强大,秦国的战略目标也是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其次,要熟悉劝谏对象的秉性 特点,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秦王赢政承先祖之志,有统一天下

14、的雄心;最 后,要考虑自身的身份与处境,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李斯没有抨击秦国王室 贵族,没有为郑国修水渠作辩护,好像置身事外的中立者。(五)教学延伸:李斯的后续故事李斯用一篇谏逐客书让嬴政收回“驱逐六国人才”的命令,挽救了秦国危 机。随后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嬴政抓住时机,出兵统一六国。李斯为嬴政准备了一套极为详尽的攻城掠寨的方案,在李斯的配合之下,秦始 皇用兵如神,一个接着一个地吞并了其它国家,很快统一了中华大地。可以说,秦 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着赫赫功勋,李斯位居 宰相之列。一统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编著年史,防卫边疆,修筑长城秦始皇的许多 丰功伟绩

15、中,我们都可以窕见李斯的身影。可让人叹息的是,李斯聪明一世最后糊涂一时,死后还背上了叛国的骂名。李 斯的转变源于秦始皇的离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应当由在外驻守的皇 长子扶苏继位。可扶苏公子先前与宦官赵高,李斯因政见观念不同而不和。扶苏继 位,很大可能意味着赵高、李斯等人的下台。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赵高与 李斯发动了著名的沙丘政变。他们先是篡改遗诏,杀死了公子扶苏、蒙恬、蒙毅等人,然后扶持傀儡皇帝胡 亥上位。李斯的这一举动也为自己后来的人生埋下了悲凉的伏笔。胡亥上位后,残暴不 仁,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将很多事情都交给了宦官赵高处理。赵高利欲熏心,为 了掌握更大的权利,将魔爪伸向了李斯的宰相之位。李斯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与 虎谋皮,最终断送了一生的努力,也让整个家族为其陪葬。有人评价说,他过于看重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得失,所以一步一步地将自己, 将大秦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有人评价说,李斯是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善表演,懂配合,是最 适合社会的那一群人,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非常可怕。最终被具五刑, 腰斩,夷三族,也说明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