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57745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一中2022-2023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2022. 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30分)本卷共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渚(zh。)清沙白 锲(qie)而不舍 羽扇纶(guan)巾 木直中(zhGng)绳A.寥廓(kud) *B.深(lu)水C.商贾(gii)D.墟(xu)里【答案】B【解析】米莒(yT) *荻(di)花 慰藉(jie)霓裳(chang) 半

2、霎(ch&)阑(lan)干*三匝(za)*硅(kui)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 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 “米莒” “莒”应为“甘”;“米营”的“莒”应读yi; “半霎”的“霎”应读shaoC. “商贾”的“贾”应读gk “三匝”的“匝”应读语。D. “硅步”的“硅”应为圭”;“腱步”的“度”应读kui; “木直中绳”的“中”应读zhongo故选Bo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诗是最早绽露的文学萌芽。诗和音乐像一对挛生的姐妹,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以它特有的声情韵律感染着万千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经中的每一首诗,

3、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 “雅” “颂”便是根据音乐特 点所做的分类。从诗经到楚辞,以至律、绝、词、散曲,它们都清晰地展现了我国 古代诗歌创作对音乐美的努力追求。白居易与元九书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 实义”;袁枚随园诗话说“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 诗”;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不仅诗歌传唱丰富了人们的【答案】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且 放白鹿青崖间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4、吾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意、遒、衿、悠、尊、酹、省、庸。五、文学文本阅读(3小题,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到橘子林去李广田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特别好,尤其是关于她特别有兴趣的事情,她总会牢牢地记着,到 了适当的机会她就会把过去的事来问你,提醒你。“爸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今天,小岫忽然向我这样说,我稍稍迟疑了一会,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着说了: “你 看,今天是晴天,橘子一定都熟了,爸爸说过领我去看的。”我这才想起来了,那是很多天以前的事情,我曾领她到西郊去。那里满坑满谷都是橘子, 但那时橘子还是绿的,她并

5、不觉得好玩,只是说:“这些橘子几时才能熟呢?”“等着吧,等橘子熟了,等一个晴天的日子,我就领你来看看了。”这地方阴雨的日子 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 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 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我们走到了大街上。今天,真是一切都明亮了起来,活跃了起来。石头道上的水洼子被 阳光照着,像一面面的镜子;女人头上的金属饰物随着她们的脚步一明一灭;挑煤炭的出了 满头大汗,月汇了帽子,就冒出一大片蒸气,而汗水被阳光照得一闪一闪的。天空自然是蓝的 了,一个小孩子仰脸看天,也许是看一只

6、鸽子,两行小牙齿放着白光,真是好看。小岫自然 是更高兴的,别人的高兴就会使她高兴,别人的笑声就会引起她的笑声。可是她可并没有像 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景象。她毫没有驻足而稍事徘徊的意思,她的小手一直拉着我向前 走,她心里一定是只想着到橘子林去。走出城,人家稀少了,景象也就更宽阔了,也听到好多地方的流水声了,看不到洗衣人, 却听到洗衣人的杵击声,而那一片山,那红崖,那岩石的纹理,层层叠叠,甚至是方方正正 的,仿佛是由人工所垒成,没有云,也没有雾,崖面上为太阳照出一种奇奇怪怪的颜色,真 像一架金碧辉煌的屏风,还有瀑布,看起来像一丝丝银线一样在半山里飞溅。我看着眼前这 些景物,虽然手里还握着一只温嫩

7、的小胖手,我却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而她呢,她也并 不扰乱我,我想,她不会关心到眼前这些景物的,她心里大概只想着到橘子林去。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是我 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子。我认识他们,我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我 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上出口, 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 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

8、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富有感 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 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 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 就用了一把锐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 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 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 是在看她自己的小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

9、 甲里都藏着一点黑色的东西。我不愿再提起到橘子林去的事,我知道小岫对眼前这件事看得入神了,我不愿用任何言 语扰乱她,我看她将要看到什么时候为止。赶马车的人把那一只马蹄子修好了,然后又丁丁地钉着铁掌。钉完了铁掌,便把马蹄子 放下了。那匹马把整个的身子抖擞了一下,我说那简直就是说一声谢谢,或者是故意调皮一 下。然后,人和马,不,是人跟着马,可不是马跟着人,更不是人牵着马,都悠悠然地走了, 走到那破烂的茅屋里去了。那茅屋门口挂一个大木牌,上边写着拙劣的大字:“叙永骡车 店”。有店就好了,我想,你们也可以少受一些风尘。“回家。”小岫很坚决地说,而且已经在向后转了。“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

10、。“她拉着我向回路走。我心里笑了,我还是没有说什么,我只是跟着她向回路走。“我的手指甲也长了,回家叫妈妈剪指甲,我不哭,我也乖。“她这么说着,又自己看 一看自己的小手。“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次我是不能不说话了,我被她拉着,用 相当急促的脚步走着。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天降落了,红崖的颜色更浓重了些,地上的影子也都扩大了。我 们向城里走着,我们都沉默着,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我不再去看橘子了。”她心里 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1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我”决定带小岫到橘子林去,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 “我”履行承

11、诺无关。B. “我”从“几乎忘掉了我的小游伴”,到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 开”,这个变化表明“我”的出游兴致变高了。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 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D.返回城里的路上,“小岫不说话,我也不说话”,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 子林感到有点失落。16 . “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请简要谈谈你的理 解。17 .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答案】15.C16.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

12、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果出人意料;“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突出小岫 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17.小岫还不等回,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 天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内容的能力。A.”只是因为不想随便放过偶然到来的晴天,与她提醒我履行承诺无关”错,结 合”这地方阴雨的日子真是太多,偶然有一次晴天

13、,就令人觉得非常稀罕,简直觉得这一 日不能随便放过。小孩子对于这一点也该是敏感的,于是她就这样问我了。去吗,那当然 是要去,并不是为了那一言的然诺,却是为了这一股子好兴致”分析,选项表述绝对,还 因为“好兴致”。B. “出游兴致变高了”错,“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匹马修理蹄 子” “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 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猛一惊醒,才知道小岫的手掌早已从我的掌握中脱开了”,可见并非 出游兴致变高了,而是出游路上的遇见引发我感触良多。D. “父女二人的沉默表明他们对未到达橘子林感到有点失落”错,没有失落,结合“我 不再去看橘子了

14、。她心里也许有这么一句话,也许并没有”分析,并非失落,而是小孩 子的注意力转变,心思不在橘子林了。结合“我心里笑了分析“我”不仅不失落,反而 倍感欣慰,为孩子的成长一一“对,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 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本文题目是“到橘子林去”,文中也一再强调橘子林,如从文章开头的女儿的话语“爸 爸,你领我去看橘子林吧,橘子熟了,满树上是金黄的橘子”,到最终我同意去橘子林, 然后父女二人前往橘子林,再写路途中看到的景象,最后写没有去成橘子林,父女俩于黄 昏时分回家。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 果出人意

15、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到橘子林去”是叙述的主要线索,小岫要去橘子林引出父女二人在路上的所见所感,先 是交待孩子要去橘子林,然后写一路所见的街道上的人,以及自然美景,后来重点写两人 看赶车人给马修脚的事情。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故可以以“到橘 子林去”为题。“到橘子林去”的路上,“我”和小岫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最终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 力量。“我”和小岫最终放弃去橘子林,本文却仍以“到橘子林去”为题,主要也是为了 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文章形容小岫“还不等回她,她就又抢

16、着说了 ,小岫提议去橘子林,还不等爸爸回答, 赶紧找理由解释,唯恐爸爸不去,体现了孩童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去橘子林的途中,“我”被沿途风景吸引,小岫可并没有像“我”一样关心到这些街头的 景象,“一直拉着我向前走”,此时此刻她心里只想着到橘子林去,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 爱。“我低头一看,却正看见她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她是在看她自己的小 指甲。而且我也看见,她的小指甲是相当长的,也颇污秽了,每一个小指甲里都藏着一点 黑色的东西”,小岫看到修马蹄后,“把她的小手掌偷偷地抬起来注视了一下”这一细节描写,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小岫想回家的原因是“回家告诉妈妈:马剪指甲,马不哭、马乖”,她一

17、边说着,还一边 自己看一看自己的小手,这是属于孩童的独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体现出孩童的天真可 爱。六、语言运用(每小题2分,共4分)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校学生会拟组织“大哉孔子”系列纪念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 任务。18 .学生会组织部负责筹备校园展馆展览,准备呈现三个单元,聘请你为活动讲解员。阅 读文段,选出正确选项。第一单元黄海之滨,泰山岩岩,大河汤汤。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旦建立鲁国。即使在诸侯争翁、礼崩乐坏 的春秋时期,鲁国仍较多地保存了西周的礼乐制度。第二单元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少年立志

18、向学,青年游周适 齐,壮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纂订六经。由少及壮,由壮至老,孔子以 仁者爱人的情怀,以知其不可为两为之的勇气,为理想毕生奋斗。第三单元从治学弘道到教书育人,从人生哲学到治国理政,从反思历史到认识万物,孔子的思 想博大精深,孔子的影响持久深远。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引导人们建设 一个美好的大同世界。孔子创立的信家思想体系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轴。请根据三个单元的内容提示,分别确定每一个单元的主题词,最合适的一项是()A.孔子的故里孔子的勇气孔子的智慧B.孔子的故里孔子的一生孔子的影响C.孔子的时代孔子的勇气孔子的智慧D.孔子的时代

19、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影响19 .学生会社团部策划了 “学生大讲堂”活动。请你阅读主讲同学的发言稿节选,选出正 确选项。孔子十分重视礼,推崇礼。孔子说:“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上好礼,则民 莫敢不敬。”对于民众个体说,礼也十分重要。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 【甲】还教育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本人对礼仪是【乙】身体力行/一意孤行的。论语乡党不惜纸墨着力刻画了孔子 在交谈、坐卧、站立、行走、乘车、寝食、服饰、出使外国、接待贵宾、与友交往、馈赠 礼品等方面遵循礼仪、执行礼仪的“尚礼”形象。我们从这篇记载中感受到孔子确实是 【丙】彬彬有礼

20、、气质不凡的仁人君子。由此可见,孔子认为礼于人、于己都非常重要。主讲同学对文段中【甲】处的标点、【乙】处选择哪个成语、【丙】处的字音还拿不准,你 认为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甲工”【乙】一意孤行【丙】blnB.【甲】,【乙】一意孤行【丙】bTngC.【甲】”,【乙】身体力行【丙】binD.【甲工”【乙】身体力行【丙】bTng【答案】18. B 19. 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的能力。从第一单元“山东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西周初年”“春秋时 期”可知,此语段主要介绍孔子家乡的悠久历史,应选择“孔子的故里”为主题词。从第二单元“少年立志向学,青年游周适齐,壮

21、年出仕谋政,周游列国,晚年归鲁兴学” 可知,此语段主要介绍孔子一生为理想奋斗,应选择“孔子的一生”为主题词; 从第三单元“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孔子的影响持久深远”“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是 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轴”可知,此语段主要介绍孔子思想的深远 影响,应选择“孔子的影响”为主题词。故选Bo【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正确使用成语和辨析字音的能力。【甲】处,不学礼,无以立”是引用,因此用引号;因引号前没有冒号,所以此处属于 部分引用,作句中成分,句尾标点应放在引号外。【乙】处,“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 顽固地按照自己

22、的主观想法去做,是贬义词。这里结合语境“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知,“孔子本人对礼仪”的态度,应用“身体力 行”。【丙】处“彬彬有礼”的“彬”应读bln,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 子。故选Co七、作文(50分)20 .金秋九月,我们又一次踏入校园,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的身份发生了改变,成为了 一名高中生,高中生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跨入高中,你一定有很多感悟吧!请以“跨入高中,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实情感,不得套写抄袭;(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 的人名、校名、地名;(4)除诗歌

23、、戏剧外,文体不限。【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半命题作文题,要求以“跨入高中,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文章。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体悟成长。“跨入高中”限制了选材的时间范围,“跨入” 不仅意味着从初中到高中的空间转换,还意味着生活感受、情感体验、个人成长质的提 升。“我多了一份”限制了文章的人称和表现对象,即“我”的视角、“我”的体 验、“我”的成长;“多了一份”可以有多重理解,比如原来没有现在开始有了,或者是 原来表现不明显,现在表现得比较突出了。“多了一份”什么,基本指向学生的成长体验 和感受,比如可以填写“紧张”“成熟”等。要注意

24、所填内容要与“一份”搭配。从文题看,本文的重点是写“跨入高中”后“我”在变化了的学习生活里具体的成长体 验。从表达方式的选择看,本文最好为先记叙、描写,后议论、抒情的写作思路,记叙、 描写时应将“多了一份”多角度具体写出来,即通过写具体的事来表现自己的这 种感受;议论、抒情应将“多了一份”的内涵揭示出来,这样起到升华主题的作 用。从写作手法看,文题隐含着对比,即把跨入高中后与之前进行对比,写作时应有意识 地穿插与现实形成对比的内容。立意:1.跨入高中,我多了一份自律。2.跨入高中,我多了一份对未来的规划。3.跨入高中,我多了一份责任。八、附加题(20、21题各3分,22题4分,共10分)21

25、. “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本题与“月”的意象相关。完成题。(1)有些诗句无“明月”二字,却写出“明月之景,下列不具有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 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2)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下列与这一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B.明月楼高休独倚C. 一夜飞度镜湖月D.夜吟应觉月光寒【答案】(1) B (2) A【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掌握并掌握古代诗文中常见意象含义的能力。A. “霜影”指明月;B.

2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未涉及月亮。C. “玉盘”指明月;D. “宝镜”指明月;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即: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隘。A. “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互文的手法,“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其他三项都没有运用这种手法。故选Ao22.请把下列信息对应错误的找出来并加以修改。(任意两处即可)A念奴娇赤望怀古长短句易安居士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女神创造杜C梦游天姥吟留别近体诗浪漫主义D师说韩愈新乐府运动E登高杜甫诗仙【答案】A. “易安居士”应改为“苏轼”。C. “近体诗”应改为“古体诗”。D. “新乐府运动”应

27、改为“古文运动” E.“诗仙”应改为“诗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易安居士”错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念奴娇赤望怀古的作者为苏轼。C.“近体诗”错误,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是绝句和律诗,“吟”是“古体诗”体裁。D. “新乐府运动”错误,韩愈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E. “诗仙”是李白,杜甫是“诗圣”。劳动生活,还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诗歌与音乐都是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两者(),互为一体。尤其是诗歌中对音乐的()描写,更保证了音乐与诗歌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因此,“音乐入诗”便成了文人常谈的话题。(改编于

28、时爱华我国历代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和意义)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行云流水融会贯通精妙B.风流云散水乳交融精细C.风流云散融会贯通精细D.行云流水水乳交融精妙3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不仅诗歌传唱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使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B.诗歌传唱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C.不仅诗歌传唱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D.诗歌传唱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劳动生活,还使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继承、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答案

29、】2.D3.B【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风流云 散:形容四散消失。语境描述的对象是诗,应用“行云流水”。第二空,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水乳交 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语境有“互为一 体”,强调关系紧密,应用“水乳交融”。第三空,精妙:精致巧妙。精细:精密细致。语境是指对音乐的描写精致巧妙,应用“精 妙”。故选D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

30、致,关联词“不仅”应放在 主语“诗歌传唱”的后面;二是语序不当,“传播、继承、发展”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为“继承、发展、传播”。故选B。4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 *B.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相信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疑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信:确实,实在。句意: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故选Bo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 B.吾

31、尝终日而思矣 蟹六跪而二螯 C.转徙于江湖间 尝射于家圃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助词,的;代词,代指道理。句意: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句意:我曾经整天思索。/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C都是 介词,在。句意: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曾经在家里的园子里射箭。D.兼词,于之;句末语气词,了。句意: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自然会心智澄明,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故选Co6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

32、骨之强A.微斯人,吾谁与归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 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微斯人,吾与谁归”。句意: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 呢?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句意:曾经向穆、曹二善才学 习弹琵琶。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千里马,一食或尽粟一石”。句意: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 或许能吃一石粮食。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

33、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中取得 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深。故选Co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吾师道也B.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C.非能水也,而致千里D.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上”:名词做状语,向上;句意: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A.“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句意:我(向他)学习道理。B. “饭”:名词活用作动词,吃饭;句意: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C. “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句意:不善于游泳,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D.

34、 “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句意: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熹救合肥。权闻熹至,乃 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土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 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材料二: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 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材料三: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率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踪

35、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 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 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 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逐北 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权自率众围合肥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 遣张意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材料四: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 岸,喻部将黄盖日:“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

36、而走 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 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 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 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 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 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籍,陷泥中,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 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 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资治通鉴

37、卷六十五)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吊:讨伐诣:前往拜见次:驻扎走:击退A.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B.使诸葛亮诣权 C.操军不利,引次江北D.可烧而走也 9.下列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权自率众围合肥/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意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B.权自率众围合肥/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意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C.权自率众围合肥/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意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D.权自率众围合肥/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慧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家著

38、史常于细节之中见褒贬、魏、蜀、吴三家史书均称曹操为“公”而不称其名,体 现其举足轻重 地位,也表现三国志作者奉曹魏为正统的情感取向。B.史家写人善传其神。吴书记载孙权在曹操大军压境、力量悬殊、众臣畏惧的情况 下,力排众议,坚持与刘备联军抗曹,彰显其英勇果断的一代雄主风范。C.史家纪事讲究详略。四则材料同记赤壁之战但详略有别,后两则材料都详细记述作战过 程,记述了火攻奏效,曹军战船被孙刘联军全部焚毁,只能败逃的史实。D.史家善于将观点隐于叙事之中。材料四记述黄盖诈降,曹军吏土皆出营立观,指指点 点,毫无防范,暗示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非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11.请将下面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9、(1)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答案】8.A9.C10. C11 .(曹操)就命令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A.吊,吊唁,安慰。句意:鲁肃请求奉孙权的命令向刘表的两个儿子表示吊唁。B.句意:命令诸葛亮去江东拜会孙权。C.句意:曹操的军队失利,(曹操)率军退到江北驻扎。D.句意: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故选Ao【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句意:孙权亲自率军包围舍肥,攻打了一

40、个多月不能取胜,曹操从荆州返回,派遣张意率 领骑兵奔赴合肥救援,张意还没有抵达合肥,孙权就闻讯撤军了。“曹公”为“还”的主语,不应该断开,排除AB。“未至”,省略了主语“张惠”,可以单独成句,排除D。故选Co【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说两则材料都记叙“曹军战船被孙刘联军全部焚毁”错,材料三中“公烧其余船引 退”,意思是曹操烧掉战斗中尚未毁坏的船只,率军撤退,由此看出并未全部焚毁。 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悉”,全、都;“羸”,虚弱的;“负”,背、担;“之”,代词,指路; “乃”,连词,才。(2) “无”,无论;“所”,的地

41、方;“存”,存在。参考译文:材料一:十二月,孙权为救刘备攻打合肥。曹操自江陵出发征伐刘备,行军到巴丘,派张烹援 救合肥。孙权听说消息后就撤军了。曹操到了赤壁,和刘备开战,战败。在这时又爆发瘟 疫,士兵损伤很多,曹操就带兵返回.,刘备于是占据荆州、江南诸郡。材料二:刘备派遣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孙权派遣周瑜、程普领军数万,与刘备合力,与曹操在 赤壁交战,大败曹军,焚烧了曾军战船。刘备与吴军水陆大军齐发,追击曹军直到南郡, 当时军中又爆发瘟疫,曹军伤亡惨重,曹操引军撤退。材料三:荆州牧刘表去世,鲁肃请求奉孙权的命令向刘表的两个儿子表示吊唁,并借机观察局 势的变化。鲁肃还未到荆州,而曹操却已到了荆州境内

42、,刘表的儿子刘琮率众投降。刘备 准备向南渡过长江,鲁肃与刘备相见,于是转达了孙权的想法,并陈说了决定胜败的各种 因素。刘备进驻夏口,派诸葛亮拜见孙权,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出发。这时候曹操刚得 到刘表的部下,势力强盛,众议事的官员们畏惧曹军实力强大,纷纷劝说孙权迎降曹操。 只有用瑜、鲁肃主张坚决抵抗,与孙权意见相同。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各领 一万人,与刘备一起进军,与曹军在赤壁相遇,大破曹军。曹操烧掉战斗中尚未毁坏的船 只,率军撤退,士卒遭受饥饿疫病,死者过半。刘备、周瑜等又追到南郡,曹操就领军回 返北方,留下曹仁、徐晃镇守江陵,派遣乐进镇守襄阳。孙权亲自率军包围合肥,攻打了 一个多月

43、不能取胜,曹操从荆州返回,派遣张悬率领骑兵奔赴合肥救援,张愚还没有抵达 合肥,孙权就闻讯撤军了。材料四:(孙、刘联军)进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相遇。这时曹操军中的士兵们已经有 疫病发作,刚一交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曹操)率军退到江北驻扎。周瑜的军队驻 扎在南岸,周瑜部下的将领黄盖说:“现在敌多我少,很难同(他们)持久对峙。曹操的 军队正好把战船连接起来,首尾相接,可用火烧来打退他们。于是调拨十只大小战船, 装满干苇和枯柴,在里面灌上油,外面用帷帐包裹,上面树起旗帜,预备好轻快小船,系 在战船的尾部。先送信给曹操,假称要投降。这时东南风来势很急,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 最前头,(到)江中挂

44、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将领、士兵都走出营厉站 在那里观看,指着说黄盖前来投降。离曹操军队二里多远时,(各船)同时点起火来,火势 很旺,风势很猛,船只行驶像箭一样,把曹操的战船全部烧着,并蔓延到岸上军营。霎 时,烟火满天,人马被烧死的、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兵随后杀来,擂鼓震 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泞的道路,道路不 能通行,天又(刮起)大风,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骑兵才得以通过,疲弱的土 兵被骑兵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刘备、周瑜水陆一齐前进,追击曹操到了南郡。这 时,曹操的军队饥饿、瘟疫交加,死伤大半。曹操于是留下征南将军

45、曹仁、横野将军徐晃 把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把守襄阳,(自己)率领(其余)的军队退回北方。第n卷(loo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貌虎噪,千 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 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狼 虎,魏和虎。亦泛指猛兽。曹瞒,曹操小名阿瞒。1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

46、与“怀”字相照应。B. “鱼龙怒”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出周瑜火攻曹军时的排山倒海之势。C “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D.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13 .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2.C 13.苏词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自己早生华发、 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戴词意在表现战争场面宏大激烈,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 国势哀颓,怀古是为讽今。【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主要 表现词人对时事的伤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故选C。【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