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推荐3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551324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推荐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推荐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推荐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推荐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陶、懦、恼等1。个生字,会写陶、谦、 虚等到1 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轻蔑、 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 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

2、,是用铁做 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 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 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 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 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一篇写在古代,一篇写在当代。(时间的角度)守株待兔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后人归纳成一个成语,一直被运用。相同之处:两个寓言故事都包含了一个道理。(这个部分学生梳理得非常好,大大超过我的预想。部分孩子的思维极其活跃,而且精准。)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课题指导书写“陶”、“罐”:注意左窄右宽及偏旁。2

3、、交流课文内容,疏通生字词语(1)陶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陶罐经常受到了铁罐的奚落。【奚落:用尖锐的话说别人的短处,让人难堪。】陶罐很谦虚,能容忍铁罐。(找到相关的句子)【谦虚】陶罐心胸很宽广。(2)铁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铁罐非常骄傲。【骄傲:近义词是傲慢,反义词是谦虚。】铁罐对陶罐很轻蔑。【轻蔑:轻视】铁罐很小气。铁罐觉得陶罐十分懦弱。【懦弱】(3)讨论:懦弱和谦虚是一样的吗?不一样,谦虚是褒义词,懦弱是贬义词。意思不同,谦虚就是不骄傲,懦弱是胆小,不敢反抗。(4)补充词语【覆灭】复里面是一个“日”,本意是太阳又一次升起。【废墟】坍塌的建筑物。(5)读读,记记奚落轻蔑懦弱覆灭谦虚骄傲

4、傲慢废墟三、精读课文1、朗读1-9自然段(第18页)2、进一步看出铁罐是个怎样的人?看不起别人:傲慢、骄傲;自以为是。3、从哪里能看出铁罐自以为是?说话时的标点符号:感叹号对陶罐的称呼:陶罐子,东西;而陶罐称呼铁罐为:铁罐兄弟。4、分角色朗读5、归纳对比陶罐铁罐 对彼此的称呼“铁罐兄弟”“陶缶霍子”本身的特点易碎不易碎许多年过去了还在没见到6、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铁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腐蚀,而陶罐在土里能长久保存下来。7、通过这样的对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要小看别人;不要骄傲。万物皆有长处、短处。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朗读1-9段2、对于陶罐和铁罐,你有没有产生新的想法?提出疑问:为

5、什么铁罐要这样说陶罐?对别人的问题进行猜测:可能铁罐羡慕陶罐太漂亮了。铁罐很暴躁,陶罐比较温柔。二、精读课文1、朗读1077段(第19页)2、理解:翻来覆去翻来翻去的意思,说明花了心思找了很久,没有找到。铁罐在地 下已经腐蚀了。3、回顾寓意每个事物都有长处,短处。不要因为一时的长处而觉得自己了不起, 放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说不定不算什么。而别人的短处,放在长远 来看可能也不一定是个缺陷。4、交流新的感受我有点感动。尽管铁罐奚落陶罐,但是多年后当陶罐找不到铁罐 的时候,会很伤心。(小龚)柔软的东西未必永远柔软,而看似坚硬的东西不一定永远坚硬, 可能多年后就消失了。(小于)陶罐是很宽容的。多年后陶

6、罐还惦记着铁罐,要把它找出来。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三、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1、快速阅读故事2、北风和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都要和对方做攀比,还很骄傲。北风很输不起。(越是骄傲的人越输不起。)两篇文章都是两个人物,还有一些次要的人物:人们。(写法、内容和角色安排的角度)北风和铁罐的脾气都比较暴躁。四、说话训练课后习题:说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导:省略对话,简单归纳。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它。铁罐嘲 笑陶罐懦弱,陶罐与他争辩,但铁罐十分暴躁。陶罐想和他和睦相处, 但铁罐却要把它碰成碎片。评:加上结局就更好了。国王的柜子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

7、罐。 有一次,铁罐又奚落陶罐,问他敢不敢碰自己。陶罐易碎,所以不敢 碰铁罐o铁罐说陶罐是个懦弱的东西,陶罐想争辩,铁罐却让他住嘴, 还想把它撞成碎片。过了好多年,铁罐和陶罐都被埋在了土里。人们 发现了陶罐,而铁罐却找不到了。感受:1、字词链接课文内容这篇寓言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但其中的词语却较难理解。因此, 朱老师借助对陶罐铁罐的印象这一话题,在语境中进行学习新词。同 时,在对词语意思的辨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角色形象,也有助于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2、多角度交流感受朱老师常常引导学生,别人说过的我还可以说,别人没说过的我更要 思考。比如本课与前一课守株待兔的异同比较;对陶罐与铁罐的

8、 印象;对于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等,学生在老师的提问和评价的引导 下,逐渐拓展角度,涌现了更新鲜、多元的思考。当然,多元的思考也需要老师提供空间。老师不过多剖析内容,而是 以读促讲,再简单提取关键词,呈现在板书中,比如陶罐与铁罐之间 彼此称呼的对比,本身特点的对比,多年之后结局的对比等,引导学 生横向看,纵向看,读后再读,第二节课比第一节课又产生了什么新 的感受和想法,逐渐启蒙学生的辩证思维。听这样的课时,更会觉得 学生的回答是宝藏,是惊喜,是我的收获。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 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 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

9、文。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 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 号。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 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3、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 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氧化无影无踪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 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 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10、完全氧 化掉了。)四、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氧化无影无踪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 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 题。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3、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4、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 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 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

11、罐和陶罐的特点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而怒陶罐是:谦虚自尊)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4、教师巡视、指导。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4、学生交流。5、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 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

12、个问题。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陶罐铁罐谦虚傲慢光洁、朴素、美观无影无综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 .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2 .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第1至9自然段,结合课文相关词句, 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02教学过程 一、创编故事,导入新课1 .出示两张场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中是什么场景,有哪些主要 事物。两处场景:国王的橱柜里;荒凉的废墟。主要事物:陶罐和铁罐;最后只剩下陶罐。2 .猜想:两幅图有何联系?会发生怎样的故事?3 .检测预习,出示两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第一排:骄傲 傲慢 恼怒 第二排:谦虚

13、 争辩 懦弱4 .引导归纳:这两排词语是怎样分类的?预设:第一排词语写的是铁罐,第二排词语写的是陶罐。5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有关陶罐和铁罐的寓言故 事。这则寓言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6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结合课文插图,梳理故事结构。第1至9自然段:在国王的橱柜里,铁罐看不起易碎的陶罐,奚落和 蔑视陶罐。第10至17自然段:许多年后,在荒凉的废墟上,陶罐依然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连影子都看不到了。2 .出示提示词,小组练习复述课文大意。铁罐:

14、看不起、奚落、骄傲、影子也没见到。陶罐:谦虚、不再理会、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3 .指名练说,把握故事主要内容。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1 .品读第1自然段,理解“奚落”。(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提问:“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话 讽刺别人,使人难堪)启发: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奚落陶罐?(第2至9自然段)让 我们一起去看看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2 .品读第2至9自然段,指导读好对话,感悟人物形象。梳理:铁罐和陶罐之间进行了几次对话?(三次)思考比较,发现人物特点。提问:为什么铁罐要奚落陶罐?预设:因为陶罐易碎,不敢碰铁罐,所以铁罐认为自己比陶罐更高一 等。引导:圈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

15、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的性 格。铁罐: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4)提升: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称呼:“陶罐子/懦弱的东西”对比“铁罐兄弟”,可以看出铁罐傲 慢、没礼貌,而陶罐彬彬有礼。内容:铁罐一味奚落和攻击陶罐,自认为高人一等,总想把陶罐碰 成碎片。陶罐先是据理力争,希望和睦相处,最后见和铁罐无法讲理, 就不再理会。从中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让 宽容。标点:铁罐的话多用感叹号,说明铁罐说话气势汹汹。同桌练读对话,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语气。相机提示:读铁罐的话时可以按照“傲慢轻蔑 而怒怒不 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

16、气;陶罐自始至终是谦 和宽容的态度,所以读的时候语气要自然平稳。“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语调下沉,突出“懦弱”, 表示看不起。,住嘴!”铁罐恼羞成怒,因而声高气粗。“你算什么东西!” “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 高扬,读出铁罐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读“并不是懦弱”时语 气要加重,以表示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6)班级展示读,指名三组学生,分别朗读展示三次对话。鼓励加上 适当的动作、表情进行朗读,师生评议。班级展示读,带上头饰表演读。3 .想象练说,深化理解。拓展:对话中

17、有的提示语没有写人物的神态或动作,请根据人物的性 格进行补充。预设: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斜着眼睛)说,带着更 加轻蔑的神气。“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气势汹汹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陶罐:“何必这样说呢? ”陶罐(温和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 有什么可吵的呢!”4 .全班齐读课文第1至9自然段。四、指导书写,交流评价1 .教师出示写字表,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并交流书写 要点。 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重点指导“尘、捧、傲”。尘:上下结构,上部中间是竖,而不是竖钩。捧:左边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棒傲:

18、中间不是竖撇,要分两笔写。2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学生练写。3 .展示点评,评价要点:一是书写是否正确,二是书写是否端正、 整洁。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3篇】*单元目标*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目标: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关于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写成诗一样的寓言。伊索寓言:很多是关于动物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先秦时期,年代久远。特点:寓言是蕴含着道理的小故事。第一课时一、导入1、第6课与第5课守株待兔有什么异同?不同之处: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白话文。(语言的角度)一篇短,一篇长。(篇幅的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