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时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时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1 .西汉的晃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当。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责者。这说 明了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保守性C.自给性D.残酷性2 .范是中国古代的模具,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铁范,铁范之内均铸有 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研究发现这些铁范中的李、汜、“山均是当地姓氏。据 此可以推断,西汉初期()A.北方的冶铁技术较为成熟B.政府尚未实现对铁器的全面管控C.山东地区手工业高度发达D.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越官营手工业3 .秦汉之前,土地买卖主要在贵族之间进行,平民之间的土地买卖并不普遍。
2、而到汉代, 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土地买卖中来,贵族官僚所交易的地块较大,而平民百姓进行的多是 小块土地的买卖。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A.豪强地主势力逐渐崛起B.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C.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国家财政收入面临困境4 .农奴每周出劳役3-4天,春耕和秋收的农忙时节,劳役天数还要增加农民在封建 领主的土地上还必须担当着无尽的额外劳役,诸如修筑城堡、寺院、桥梁道路,或为领主 维修仓库、筑房、运输粮食等。材料描述的是()A.农业家庭式劳作B.农业庄园式劳作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D.手工业作坊式劳作5 .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 大地湾遗址
3、(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其中,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 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还发现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 时黄河中上游地区()A.农业文明发展程度较高B.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C.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 就地制造、就地修理得出造价低廉,就地取材;根据材料一“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 农具种类虽然为效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得出通用性广;适用性强。 灌溉工具:结合所学可知,翻车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筒车亦称“水转筒车,
4、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2)影响:根据材料二”.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 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可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根据 材料二“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可知,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根据材料二大 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及所学 可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根据材料二“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 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可知,土地资源 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18. (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
5、增速较缓。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 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3) 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 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柱状图可以得出农业发展趋势是缓慢增长。笫二小问,根 据材料玉米、甘薯种植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 作物的传入是中国明清
6、时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可知小农经济脆弱的原因是生产规模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脆弱的原因还有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但 破坏后极易复活利再生,又非常顽强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体现了小农经济顽强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 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 平位移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农业受到特另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 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
7、的强控制可知,两面性为一方而重视农 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第二小问,从经济角度分 析原因,可以从自然经济自身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对工商业影响和对资源配置等方面的 影响进行分析。6 .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这不同于近代西欧农具那样向 着机械化、大型化,适用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古代()A.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环境B.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C.政府不注重对农具的改进D.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属性7 .我国古代农业单产比西欧古代和中世纪高得多。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 西欧粮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 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西
8、欧粮食的收 获量为播种量的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 200 倍,麦类则为44200倍。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B.精耕细作下的农业经营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D.焦炭冶铁技术提高了农具质量8 .有学者认为,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经验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由解放 到应用于生产的阶段,科学农业时期则是科学技术同生产相互渗透、融合乃至等同的阶段。 该学者意在说明()A.农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B.原始农业没有科学技术C.农业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D.科学技术来源于农业生产9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
9、受之寒这句话反映的劳作方式 是()A.农业集体劳作B.农业家庭式劳作C.手工业作坊式劳作D.农业庄园式劳作10 .该灌溉工具是在东汉末年己经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实用性 改革。其工作原理是:其上、下链轮,一主动,一从动,一面转动,一面把水提上来; 马钧对其进行改进,结构精巧,能连续不断地提水,也较省力,儿童也能操作,效率大 大提高。由此可知,该灌溉工具是()A.翻车B.筒车C.水排D.辘特11 .据睡虎地秦简等记载,秦朝百姓可按一定程序向官府借用官营作坊生产的铁农具,用 后按时归还。如农具正常破损只需为用书,受勿责,即书面说明情况而无需赔偿。上述做法()A.推动铁犁牛耕普及
10、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C.体现以民为本思想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发展12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锌,人们耕地时 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铁犁锌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3 .我国200余处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分布于黑龙江、河北、河南、新强、浙江、广东、 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其中铁农具出土数量较多。关于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B.铁器的分布局限于黄河流域C.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D.体现了战国时
11、期生产力水平14 .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每天最多纺纱3斤。宋 元之际,产生了将水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大纺车,这种纺车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一昼夜 可纺一百多斤。这一变化表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B.商业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C.纺织业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D.工具进步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15 .下列生产工具或劳作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出现了人们用纺车纺纱的场景 出现了灌溉工具筒车 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A.B. C. D.16 .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不仅遍及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
12、统治区,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出土铁器的种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 的各个方面。由此可知()A.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重大变化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B.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中国农业生产D.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17 .劳动工具的进步促进农业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造价低廉,并且便于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修 理,也就更能造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同样一把锄头,可用来翻地、开沟、起垄、中耕、 收获,同样一把镰刀可以用来收割各种作物,南方的耕犁既可下水田,也可以上山耕梯田。 由于通用性广,一个地区的农具种类虽然为效不多,却可以完成各种作物的多种作业。摘
13、编自陈文华试论我囤传统农业工具的历史地位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 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 “民 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 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 加,玉米、番薯等裁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 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农具的特点,并列举两种古代的灌溉工具。根据材料二
1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如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 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 粮食亩产只增长了 39%o中国历代板食平均亩产量示it图e斤宣)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材料二: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 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被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 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 横向发展。一一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
15、通论材料三: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 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 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 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 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一一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占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 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 统农也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16、(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参考答案:1. A【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小农受“水旱、暴赋、高利贷等的冲击与盘剥,易破产,出 现“卖田宅、鬻子女”,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A项正确;小农经济的保守性表现在 工具和技术进步缓慢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排除B项;小农经济的自给性表现为男 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排除C项;小农经济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 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具有落后性,但竞争性不强,不具有残酷性,排除D项。 故选A项。2. B【详解】根据材料门1|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铁范,
17、铁范之内均铸有李、汜、 山等文字标志。研究发现这些铁范中的李、汜、山均是当地姓氏信息可以得出,西 汉初期政府允许私人铸造铁器,并未实现对铁器的专卖和全面管控,B项正确;材料体现 的是私人铸造现象,仅从材料中的铁范及文字标志无法得出冶铁技术较为成熟,排除A 项;材料仅仅提供了与山东莱芜地区铁范相关的信息,不能得出山东地区手工业高度发 达的结论,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越官营手工业发生在明朝中期以后而非西汉 初期,排除D项。故选B项。3. 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汉代以来土地买卖的主体日益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 了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私有制不断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土地买
18、卖的 主体日益扩大,这与豪强地主势力的蝇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反映出社 会阶级矛盾激化,而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土地买卖频繁并不会直接导致国家财 政收入下降,排除D项。故选B项。4. 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存在庄园式劳作,大量农奴或农民在庄园服役, 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业家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手工业作坊式劳作,排除 ACD项。故选B项。5. 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石磨盘主要用于粮食加工。裴李岗遗址、磁山遗址和 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磨盘及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说明当时黄河中上 游地区已出现了粮食加工技术,C项正确;材料强调
19、的是粮食加工技术,无法体现农业文 明发展程度较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遗址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 不能说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排除B项;材料与家庭手工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 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随着人地矛盾的加 剧,中国古代经济愈发的精耕细作,因此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D项 正确;中国古代农具的发展方向是受到小农经济精耕细作属性的影响,并不是由于多样化 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农具制造技艺比较落后,排除AB项;中国古代的政府是注重农具改进 的,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7. B【详解】依据材料而从齐民要术看,
20、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 麦类则为44 200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的推动下,精耕细作的农业进一步发 展,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收获量与播种量的对比,不能得出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排除 A项;材料未涉及曲辕犁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冶铁技术对农具的改进,排除D 项。故选B项。8. A【详解】依据材料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从原 始农业到科学农业时期,农业科技的重要性,A项正确;原始农业没有科学技术,表述 错误,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科技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科技的来源,排除 D项。故选A项。9. 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一
21、夫不耕和一女不织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男耕女织式(即 家庭式)小农劳作,B项正确;材料是农业家庭为单位的劳作,排除A项;材料是农业生 产,不是手工业生产,排除C项;材料是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不是地主庄园式劳作。 排除D项。故选B项。10. A【详解】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毕岚发明了翻车,马钧对翻车进行了改进,制造了新 式翻车,结构精巧,利用人力能连续不断地提水,A项正确;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这是筒车,排除B项;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排除C项;辘伊是利 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排除D项。11. B【详解】根据题干秦朝法律记载,秦朝百姓可以向官府借用官营作坊的铁农具
22、,而且如果 农具正常破损只要书面说明情况就无需赔偿,这有利于个体小农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 的效率,B项正确;铁犁牛耕普及是在汉代,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涉及以农为本,排除 C项;题干有利于推动农业发展,不能促进官营手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2. C【详解】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锌,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C项正确;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排除A项;公元前15 世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牛耕,排除D项。故选C 项。13. 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黑龙江等23个省、自治区,有200余处出土了战国铁 器,并
23、且以铁农具居多,体现了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D项正确;铁农具开始出现是在春 秋而非战国时期,排除A项;铁器的分布局限于黄河流域与浙江、广东、云南等地也出土 了铁农具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经济而非政治,排除C项。故选D 项。14. D【详解】根据材料宋元之际,产生了将水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大纺车,这种纺车锭子数 目多达几十枚,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之际产生的利用水利纺 纱的大纺车相比于之前的于摇纺车,纺织效率大大提高,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 坏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材料也未反映,排除A项;商业进步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材 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我国古代资本主义
24、萌芽出现在明中叶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 除C项。故选D项。15. B【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出现了人们用纺车纺纱的场景是汉朝;出现了 灌溉工具筒车是唐朝;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以家庭为 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是春秋战国时期;故正确顺序是,B项正确;ACD 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16. 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不仅在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有大量冶铁遗址 和出土铁器,而且在边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铁器出土,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土的铁落 种类很多,涉及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充分说明,在战国时期,农业的耕作 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即铁器
25、取代了石器、木器等而成为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A项正确; 不仅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有大量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而且在边疆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铁器出土,仅是说明铁器成为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但不能扩大为刀 耕火种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己经退出了农业生产,排除B项;铁农具的出现始于春秋战国时 期,但其普遍使用是在汉朝之后,排除C项;题干仅涉及了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农业 主要的生产工具,但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17. (1)特点:造价低廉,就地取材;通用性广;适用性强。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 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