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9552179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李陵台 【注】 南宋姜夔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汉 地 南宋赵崇嶓汉地文书密,胡天岁月深。但高苏武节,不察李陵心。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同生不同恨,万里一霑襟。【注】李陵台:相传李陵不能归汉,高筑望乡台以寄相思。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姜诗最后两句 “望望”“时时”两个叠词,音韵优美,塑造了李陵登高望远、心怀故土的形象。B. 赵诗“密”“深”二字对仗工整,点明了胡汉两地音讯频

2、繁,但苏、李二人仍然滞留胡地不得归。C. 赵诗末句的“一”字用语精当,“一”是“一下子”的意思,写出了情感的喷涌而出,不可遏止。D. 这两首诗都涉及汉时旧事, 在抒情方式上,都采用了借景抒情。但赵诗除了抒情,还有议论。16. 两首诗在李陵身上寄托了复杂的情感,请比较其异同。(6分)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龟堂独酌陆游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巴山频入初寒梦,江月偏供独夜愁。越石壮心鸡喔喔,子卿归信雁悠悠。天生我辈初何用,病骨支离又过秋。【注】陆游晚年将居室起名“龟堂”,并自号“龟堂

3、”。兰溪;兰溪产的美酒。献酬:泛指斟饮。晋代抗敌名臣刘琨,字越石。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与范阳祖邀为友,闻祖退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汉使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说谎,只得把他放回汉朝。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出句,诗人从自斟自酌起笔,对句看似嗔怪“徂年”,实则是诗人无奈之情的流露。B. 额联,用“巴山”和“江月”两个意象,连接起现实与过往,又用“频入”

4、“偏供”强化了感情。C. 颈联,用刘琨和苏武的典故,与自己的境遇比较,既丰富了内容,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D. 全诗笔力清壮,感情抑扬顿挫,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具有雄浑豪迈和豪放飘逸的风格。16. 全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重庆市2021年秋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余靖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愁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注】讵,难道,岂。表示反问。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 两首诗都写了端午赛龙舟以纪念屈原的风俗,“争”“竞”写出了赛龙舟的热烈。B. 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对屈原的凭吊,分别用“特”“深”强化和渲染这份凄怆之情。C. 余诗写诗人将家酿之酒寄给都官庶回,希望他陪自己大醉一场,化解心中的哀情。D. 张诗写人们通过竞渡方式纪念屈原,也无法使忠魂回还,饱含无限的悲哀与无奈。15. 两首诗尾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作答。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上西平送杜叔高南宋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

6、,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注】:杜叔高两次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外的上饶,拜访罢官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欢洽。辛弃疾与之宴游与赠答,存词诗14首。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本词开篇新奇不凡,用“恨”“新”两字回环反复,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倒出了心中长期积压的“恨”。B.上片用“浮云”,不仅写出了暮春天气特点,也形象地描绘出朝政的昏暗。C.下片开头以排山倒海之笔,盛赞杜叔高的豪气、人品和才华,词人器重叔高之意隐然言外。D.词尾写送别友人后,词人在绿杨阴里,掩门扉听阳关,畅想他日再聚时欢谈诗文的情景。16.这首词

7、套用了杜甫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但同杜诗表现的感情又有不同,试对此加以赏析。重庆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注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光浮动的景象。B. “被白发

8、”表达了词人对嫦娥历经沧桑的形象化表述,“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C. 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D. 全词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16. 请赏析“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精妙之处。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李陵台 【注】 南宋姜夔李陵归不得,高筑望乡台。长安一万里,鸿雁隔年回。望望虽不见,时时一上来

9、。 汉 地 南宋赵崇嶓汉地文书密,胡天岁月深。但高苏武节,不察李陵心。过雁西风急,荒台朔气沉。同生不同恨,万里一霑襟。【注】李陵台:相传李陵不能归汉,高筑望乡台以寄相思。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姜诗最后两句 “望望”“时时”两个叠词,音韵优美,塑造了李陵登高望远、心怀故土的形象。B. 赵诗“密”“深”二字对仗工整,点明了胡汉两地音讯频繁,但苏、李二人仍然滞留胡地不得归。C. 赵诗末句的“一”字用语精当,“一”是“一下子”的意思,写出了情感的喷涌而出,不可遏止。D. 这两首诗都涉及汉时旧事, 在抒情方式上,都采用了借景抒情。但赵诗除了抒情,还有议论。16. 两首

10、诗在李陵身上寄托了复杂的情感,请比较其异同。(6分)15.C (“一”不是“一下子”的意思,而是“都”的意思。)16. 同:都流露出对李陵不得归汉的同情;(2分)都怀古伤今,把李陵沦落胡地、南望思乡和南宋偏安一隅,不得北渡相比,表达了南宋人民的故国之思。(2分)异:赵诗除了表达出对李陵不得归汉的同情,还流露出对李陵受到世人误解的同情。(2分)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龟堂独酌陆游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巴山频入初寒梦,江月偏供独夜愁。越石壮心鸡喔喔,子卿归信雁悠悠。天生我辈初何用,

11、病骨支离又过秋。【注】陆游晚年将居室起名“龟堂”,并自号“龟堂”。兰溪;兰溪产的美酒。献酬:泛指斟饮。晋代抗敌名臣刘琨,字越石。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与范阳祖邀为友,闻祖退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苏武字子卿,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汉使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说谎,只得把他放回汉朝。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出句,诗人从自斟自酌起笔,对句看似嗔怪“徂年”,实则是诗人无奈之情的流露。B. 额联

12、,用“巴山”和“江月”两个意象,连接起现实与过往,又用“频入”“偏供”强化了感情。C. 颈联,用刘琨和苏武的典故,与自己的境遇比较,既丰富了内容,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D. 全诗笔力清壮,感情抑扬顿挫,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具有雄浑豪迈和豪放飘逸的风格。16. 全诗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答案】15. D 16. 岁月流逝,时光无情的伤感。壮志未泯的遗憾。年老衰病的愁苦。【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气势恢弘”和“具有雄浑豪迈和豪放飘逸的风格”的表述不准确,本首诗虽有雄放之气,更多的是伤感的愁绪,也没有“飘逸”的特点。故选D。【16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句“一榼兰溪自献酬,徂年不肯为人留”的意思是:自己独自斟饮一榼美酒,流年却不肯为人留下。表达了岁月流逝,时光无情的伤感。诗句“越石壮心鸡喔喔,子卿归信雁悠悠”中运用晋代抗敌名臣刘琨和苏武的典故,表达自己壮志未泯的遗憾。诗句“天生我辈初何用,病骨支离又过秋”的意思是:上天生我们这类人有什么用呢,因病而体瘦骨露,衰弱无力,就这样度过秋天。表达了诗人年老衰病的愁苦。重庆市2021年秋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余靖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

14、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愁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注】讵,难道,岂。表示反问。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写了端午赛龙舟以纪念屈原的风俗,“争”“竞”写出了赛龙舟的热烈。B. 两首诗都写了诗人对屈原的凭吊,分别用“特”“深”强化和渲染这份凄怆之情。C. 余诗写诗人将家酿之酒寄给都官庶回,希望他陪自己大醉一场,化解心中的哀情。D. 张诗写人们通过竞渡方式纪念屈原,也无法使忠魂回还,饱含无限的悲哀与无奈。15. 两首诗尾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作答。【答案】14. C 15. 余靖用屈原“众人皆醉我

15、独醒”的典故,抒发自己与友人在这浑浊世间不被理解的痛苦哀伤之情。张耒则借世事变迁,而屈原忠贞不屈精神与作品千古流传的对比,表达出对屈原由衷的敬佩与赞颂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C.“希望他陪自己大醉一场”错误,“家酿寄君须酩酊”的意思是把家里酿的酒寄给你,希望你大醉一场。这里没有“希望他陪自己大醉一场”的意思。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意思是,把我家酿的酒寄给你,你一定要大醉一场,因为古今那些随波逐流的昏庸之人,都厌烦嫌弃我们这些清醒之人,借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典故,表达对

16、世事浑浊的无奈,少有知音的凄凉,充满无限的哀伤之情。而“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意思是,楚国灭亡,屈原身死,如今还有什么呢?只留下一部离骚在世间流传。诗歌前两句意境悲哀无奈,而这两句却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从而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表达出诗人对于屈原忠贞精神的敬佩和歌颂赞叹之情。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上西平送杜叔高南宋辛弃疾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

17、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注】:杜叔高两次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外的上饶,拜访罢官闲居的辛弃疾,两人一见如故,相处欢洽。辛弃疾与之宴游与赠答,存词诗14首。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本词开篇新奇不凡,用“恨”“新”两字回环反复,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倒出了心中长期积压的“恨”。B.上片用“浮云”,不仅写出了暮春天气特点,也形象地描绘出朝政的昏暗。C.下片开头以排山倒海之笔,盛赞杜叔高的豪气、人品和才华,词人器重叔高之意隐然言外。D.词尾写送别友人后,词人在绿杨阴里,掩

18、门扉听阳关,畅想他日再聚时欢谈诗文的情景。16.这首词套用了杜甫的名句“落花时节又逢君”,但同杜诗表现的感情又有不同,试对此加以赏析。15.【答案】【小题1】D【小题2】(2)杜甫的“落花时节又逢君”即景书事又别有寓托,流露了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无限眷恋,表达了对如今国事凋零世运衰颓、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自己衰病漂泊人生凄凉的感伤。辛弃疾词中的“落花时节”即景书事,表现的是对南宋王朝腐朽衰败,国土沦丧却不能抵抗外侵的愤慨(恨),奸臣得势,才士不遇的激愤(恨),抒发的是词人对好友的赞美,和见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时一见如故、极为欢洽的感情。【解析】1.(1)D“畅想他日再聚时欢谈诗文的情景”错误。不是在绿

19、杨阴里畅想朋友再聚时的欢谈,而是先在绿杨阴里的孤独寂寞,一方面是国破家亡之感,另一方面是与朋友分别后的孤寂凄凉。故选D。2.(2)“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流露了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无限眷恋。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飘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诗人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江南好景,落花

20、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即景书事。本词上阕大笔濡染,写二人相会的时令与政治背景。用“恨”“新恨”“浮云”等词语来交代政治背景等。此时南宋王朝忍让求和,苟且偷安,腐朽衰败,奸臣得势。词人一向主张反抗,提出的抗金建议,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抒发才士不遇的激愤(恨)。后半阕写送别,“尊如海”以下四句,赞其气豪与善诗。如此好友相别,怎能不产生无穷无尽的感伤。结合注释内容分析,辛弃疾与杜叔高有着共同的爱国热忱与激情,也使人感到词人知己难觅。抒发的是词人对好友的赞美,和见到志同道合的好友时一见如故的感情。 赏析: 此词前半阕大笔濡染,写二人相会的时令与政治背景。后半阕写送别:“尊如海”以下四句,赞其气豪

21、与善诗。如此好友相别,怎能不产生无穷无尽的感伤?可谓情真意切,“字在纸上皆轩昂”了。从词中不难看出,辛弃疾与杜斿有着共同的爱国热忱与激情。也使人感到,词人知己难觅,而杜斿的诗酒风流,爱国热情,令人不禁拍案激赏。重庆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注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2、A. 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光浮动的景象。B. “被白发”表达了词人对嫦娥历经沧桑的形象化表述,“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C. 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D. 全词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16. 请赏析“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精妙之处。【答案】15. B 16. 词人运用想象,幻想砍去月中婆娑的桂树枝,这样月亮在人间洒下的的光辉更多。

23、(2)词人运用象征修辞。“桂婆娑”可以理解为阻碍理想实现的敌对势力(黑暗现实或山河破碎的现实或金人的威胁),寄托了要扫荡黑暗(或铲除投降派,或收复河山),把光明带给人民的理想与信念(或报国理想)。【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 “被白发表达了词人对嫦娥历经沧桑的形象化表述”说法错误,这里的“被白发”指词人自己,“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意思是: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

24、的桂树,让人间得到的清光更多。想象离奇,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作者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阻挡诗人理想实现的以及带给人民黑暗的势力,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解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因此这句诗运用象征修辞,寄托了要扫荡黑暗(或铲除投降派,或收复河山),把光明带给人民的理想与信念(或报国理想)。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