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小学教育小学教育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小学教育小学教育_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心整理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3-04-08 访问次数:154 字号:大 中 小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王明珠 记得第一次听到佐藤学的名字,是在 7 年前听华师大李季湄教授的讲座时,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一本由她翻译的书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正是佐藤学。同时,李教授也讲到了书中的许多观点。如: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要致力于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等等。在当时大家都在致力于课堂改革,探索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背景
2、下,佐藤学教授带来的这些“课堂中静悄悄的革命”,无疑是很有冲击力的,让人心潮澎湃。于是开始关注佐藤学,回来后,就上网搜索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可惜没有买到,只能断断续续地通过网络、杂志上阅读、收集一些书中的段落,摘录一些主要观点。去年,拜读了教授写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次寒假,又学习了他的另一部力作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很钦佩佐藤学教授,在阅读中不断感受着这位来自日本名牌大学东京大学的教育学者的人格魅力,以及作为一个研究者、教学实践者的为学本色。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佐藤学教授亲临几千所学校,踏进一万多间教室,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把自己融入校长、教师、学生中,融入
3、到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精心整理 所以,看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第一感觉就是清新、鲜活的实践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真实、生动的“课堂革命”的案例让你感觉身临其境,看得欲罢不能。书中能引发共鸣的“经典语录”随处可见,不时引起我写下来、记下来的冲动。我一直认为,读书的乐趣有很多,比如:你平时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被作者说出来了;你心中一团乱麻的东西,作者帮你梳理清楚了;你原来的思想、观点,被作者打破了,引发了你重新思考的兴趣。读这本书,我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下面,结合书中一些我认为值得咀嚼回味的话语,谈谈自己的感想。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
4、)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它是作为一种“活动”(activity)、“合作”(collaboration)、“反思”(reflection)所构成的“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实践”而实现的。(P4)感想:“学习”的定义有很多,用“相遇”、“对话”来描述什么是学习是非常直观和确切的。学习本质上是经验的自我建构,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特点,任何学习只有靠个人自己来达成。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与物、与人“相遇”与“对话”的条件,引发、促进、达成学生的学习。
5、正因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所以它要通过“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实践”来实现。倾听是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核心。“倾听”儿童的发言意味着在如下三个关系中接纳发言。一是,认识发言是文中的那些话语所触发的;二是,认识该发言是其他儿童的哪些发言所触发的;三是,认识该发言同该儿童自身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关联。教师一旦在这三个关系中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发言,那么,就能以课文为媒介,把每一个发言如同织物一样编织起来。(P5)精心整理 感想: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如何“倾听”,如何通过“倾听”辨别、发现儿童发言中的真实意图和意义,从中找到合适的应对(回应)策略,为“串连”提供依据。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在课堂上“倾听”儿童
6、,但只是表面上的“听”而已,“听”过也就算了,没有更深的思考,导致没有回应,或者回应很不恰当,“倾听”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所以对教师来说,“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解读儿童的智慧。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倾听”、“串联”、“反刍”。可以说,“串联”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活动,无非就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的活动。(P6)感想:在佐藤学教授的这
7、本书里,“倾听”、“串联”、“反刍”是不断重复出现的三个关键词。实际上这三个词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要从倾听开始,倾听要伴随教学的整个过程;倾听意味着我们对儿童的尊重,意味着教学要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并根据儿童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和反应;教师不仅自己要学会倾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反刍”,即要求教师停下脚步,耐心等一等,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把新经验纳入个人原有的经验系统,这样还可以照顾到班级中那些“走”得慢的孩子,最大限度保障班级全员的学习。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景。这是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民主主义的挑战,是教学中确立儿童尊严的挑战,是保障每一个人
8、的学习权利的挑战。(P7)精心整理 感想:正如书中所说,“学习共同体”是彰显“21 世纪型学校”愿景的概念。这个学习共同体应该包括:学校成为儿童合作学习的场所,教师作为专家相互学习的场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并相互学习的场所。以“不懂”的儿童为中心。(P26)感想:在合作学习中,总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或者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必须要照顾到这些学生,以这些“边缘化儿童”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对这些儿童的尊严有深切体验和共鸣。书中介绍了小林老师执教的一节题目为“比例”的六年级算术课。当一个叫绫子的学生能解出答案但解释不了时,小林老师说“可以稍微等一等”,绫子在小林
9、老师的鼓励下终于解释清楚了;面对健治的“我完全不懂”,小林老师采取的策略是同伴帮助同伴,“谁能代替绫子给健治同学解释一下”引发了学生之间的对话。虽然该环节准备花 3分钟时间,最后却花了 20 分钟,但这个时间的“拖延”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看到了课堂中充满生命力的合作学习,看见了学生思维的轨迹和学习的过程。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回味。在教师创造教学的力量中,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不过是占了三成而已,剩下的七成就取决于教师能够在何等程度上尊重每一个儿童的思考与感情;能够在何等程度上引发每一个儿童潜在的可能性。(P34)感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就是如果教师不能从内心真正尊重、信任儿童,真心地接纳每一个孩子,
10、不论这个孩子能力强弱、智商高低;不能认识到每个儿童的潜能和成长的可能性,那么,他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再丰富,创造教学也是一句空话。如果不以“任何儿童的发言都很精彩”为前提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的关系就不可能生成。教师要像采撷珠宝一样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P38)课堂上精心整理 没有“好意见”和“坏意见”的区别,而是每位学生的发言都是很棒的。尊重所有学生的思考是老师教学的基础。(P72)感想:很多时候,教师会以自个人的、或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发言。当学生的发言扣合教师的“思路”时,会被教师认为是精彩的发言;而当学生的发言“偏离标准”或不着边际时,教师就会感到沮丧。这是缺乏“倾听”意识的体现。一
11、个善于倾听的教师,必然会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儿童的发言不应该区分“好”和“坏”,所以,教师对任何儿童的发言都要重视和认真对待。黑板上“巨型教科书”海报纸已经填得密密麻麻、一片漆黑,课堂中的每一个儿童把自己的阅读心得满满当当地填入“巨型教科书”的海报纸,这本身就是他们已获得阅读快乐的证明。把儿童的发言和别人的思考“串连”起来。(P38)一进入教室就看见海报纸。尚未理解的儿童可以自由地走到黑板前面仔细研读海报纸上归纳的发言要点,从而鼓励儿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P49)感想:书中很多案例都提到了“巨型教科书”海报纸的运用。“倾听”是教师活动的核心,而海报纸则给教师的倾听、
12、课题中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学生的想法和问题、阅读心得、发言要点、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场景等都可以写入海报纸,海报纸清晰地记录了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一次次学习,通过一张张的海报纸呈现出来,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更多的“倾听”、“串连”、“反刍”的机会。菅野老师的教学是以每个个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合作学习为核心而展开的。一般教师会将儿童学习的成功看作自己指导的结果,而将儿童的失败看作儿童的性格、态度和家庭环境的结果。但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很少有教师意识到儿童的学习除了受到教师指导的影响外,还受到儿童之间相互学习的强烈影响。(P57)精心整理 感想:菅野老师上五年级的“水的膨胀
13、”这节理科课,学生观察到了水的膨胀现象(开水沸腾会溢出),但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并非易事,很多学生都认为是气泡把水挤出来了。面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菅野老师不急不躁,安排学生 4 人一组,两两合作做实验。实验过程中给学生充分观察、发现、交流、讨论、思考的机会,这就是学生的合作学习。虽然实验中学生还是没有放弃“水泡使水位升高”的说法,最后还是通过观察教师的“冷却试管”实验建立了新的经验,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已经自然展开。我们常常是为了“儿童的将来”来规定学习,或者说“为了儿童的发展”来规定学习。但是如果不能实现当下的学习、不能感受当下生活的快乐,那么将来的学习也不会幸福。(P65)感想:教育
14、要关注孩子当下的幸福,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幸福的。就像书中所举的案例中,原田老师用 200 块拼布做成 10 块地毯布置教室,把原来杂乱的教室变成了一间像研究所一样的一尘不染的“润泽而安定”的场所,孩子们安定下来了,环境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一种幸福。原田老师还接纳孩子们的建议,孩子们自主种菜、买菜,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哪个孩子不喜欢?这样的开放性学习不仅培养的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交往能力,而且他们逐步养成了对现象细致观察力和利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其发现与思考的表达力。只有那些在儿童们学习的过程中必然提出的问题才能成为这节课的核心。(P67)感想:教师要把教学问题“变成”孩子最感兴趣的
15、、最想探索的问题。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精心整理 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创造性的教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P74)教学的基点是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儿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是相信他们的学习能力,相信他们能够进行学习的选择,他们能够克服学习中困难,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学习的成功。只有摘下“能”与“不能”的有色眼镜,才能看到每位儿童挑战固有学习的情景,才能看到他们无可比拟的个性化的经验和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就是我们发现和
16、给予每一位儿童的尊严和信任的过程。(P85)生活、音乐、绘画、家庭、体育等科目都采用“文章记录”的方式来评价。这一改革的旨趣在于以“理解”为目的的语文、社会、算数、理科不同,生活、音乐、绘画、家庭、体育等科目应以“喜欢”为最优先考虑的原则。(p90)感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滨之乡小学的“通知书”(学生评价书,类似于我们的汇报单)改革,这里特别提到了上述生活、音乐等科目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取消了分数的评价。没有了分数的约束,没有了不一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的束缚,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有了发挥的空间,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也更喜欢这些科目的学习了。所以说,分数评价不是万能
17、的,也不是什么都非要评判出优劣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p103)(美 狄波拉.玛雅)“教的活动在于倾听,学的活动在于言说。”(p104)感想:这是美国波斯顿一所小学校长狄波拉.玛雅在着作中说的一句话,它道出了在学校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学生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精心整理 在安静与平稳中产生了教室中交流的柔性与密度,这与对教室环境的周到考虑密不可分。学校教室的桌椅腿都是用就网球像袜子一样套上。虽然只是吃零食时间,但是这里学到的却是社交礼仪。(p111)为了使所有的儿童专注和挑战学习,学校就必须是舒适的。(p113)感想: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学习环境中的细节时时处处体现着对学生的关怀
18、和尊重。小心思能带来大成效。学习是与物相遇、与他者相遇、与自己相遇的经验,通过与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展开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通过与物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学习者重新建立了与对象世界、与他者与自己的关系,并重新建构了各自的意义。这种意义与关系的重构就是学习。儿童们一各自的意义来重构文章内容的方式令人叫绝。学习的展开首先将自己与对象的关系形成意象,每个人的意象互相影响从而形成概括性意义的过程。通过“粘虫”、“抓抓将”、“苍耳”这三个名字,这种果实的称呼和意象更加多样而丰富,与儿童之间产生了全新关系的过程才应该成为学习。(p123)一般上课,特别是语文课,常常限定于教材文
19、章和语言的认识,很少将实物带到教室中来。但这节课上,通过把牛漆草和苍耳种子拿到教室里,儿童通过与真实种子的相遇与对话真切感受到了“种子的不可思议”,实现了真正的学习,这正是生活语言的学习。(p124)感想:这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案例。语文课中,教师一方面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苍耳的俗称),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苍耳,于是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们欢呼雀跃“好像亿万年前的原始森林”、“刺是弯的”、“宇宙的魔屋”,这样的学习经历一定是刻骨铭心的。而且这样的课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感受到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生命存在的精心整理 美丽状态。所以,多给学生一些真
20、实的事物吧,让他们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在对话中体验学习的旅程。学习中发挥作用的是语言的对话性格。(p124)尽管对学校来说“对话”是无比重要的,但学校里却到处充斥着教师的独白。不把这种独白式转换成对话式,就不能实现对话性沟通,就不能把学校重建为共同体。(p146)教育不是“服务”,而是成人对儿童的责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必须借助对儿童的教育责任的关系确立起来。(p144)实现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是校长责任的核心。(p124)教师的工作是以高深教养为基础的知性工作,是需要高度专业知识与实践智慧的复杂工作。在“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改革中,不能认为借助教师的教学技术的改进就能实现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冲刺与挑战性的学习”。(p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