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 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能力验收评价(十四) 基因的分离定律(共3页)一、选择题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i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艮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2进行分析解析:选C 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是常染色体,也可以 是性染色体,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发生在配子形成之后, 是F2实现3 : 1分离比的条件,B不符合题意;用统计学的方法对Fz进行分析,是Fz实现 3 :1分离比的条件,D不符合题意。2.水稻有非糯性和糯性两种,非糯性花粉中
2、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所含有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某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打算利用水稻这 一性状进行一些遗传研究。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i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很可能出现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B.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 花粉的颜色以及比例,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非糯性基因和糯性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基因是一对 等位基因解析:选C 可以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产生的F1都是杂合
3、子,杂合 子减数分裂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取Fi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可能出 现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花粉呈橙红色;通过观察花粉的颜色以及比例,可以验证基因 分离定律,A、B正确。非糯性基因和糯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不在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线性排列,C错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答案:黄色(2)雄性 YY (3)Yy(自)Xyy) (4)3/1017.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组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 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为不育基因,Mf为恢复可育基因,m为可 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为该种植
4、物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 但雌蕊发育正常。如表为雄性可育植株的杂交组合及结果,请分析回答: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植株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甲X甲716株242株2甲X乙476株481株3甲X丙936株。株(1)该种植物雄性不育与可育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该种植物雄性不育的基因型有,其在杂交育种的操作过程中,最显著 的优点是 O(3)现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请从甲、乙、丙三种雄性可育植株中选择合适材料来鉴定 该植株丁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解析:(1)该种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由题意可知,M为不
5、育基因,Mf为恢复可育基因,m为可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 为MfMm,则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雄性不育品系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可以作 为母本且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3)杂交组合1中,子代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比例约为3 : 1, 则植株甲的基因型为MfM;杂交组合2中,子代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比例约为1 : 1,则植 株乙的基因型为mm;杂交组合3中,子代全为雄性可育,则植株丙的基因型为MfMQ欲 鉴定雄性不育植株丁的基因型,应选择植株丁(早)和植株乙(,)进行杂交,将植株丁所结的 种子全部播种,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植株全部为雄性不育,则植株丁的 基因型为MM;若子代植株中雄性
6、可育:雄性不育=1 : 1,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答案:遵循(2)MM、Mm 无需对母本去雄(无需去雄)实验思路:选择植株 丁(辛)和植株乙(田)进行杂交,将植株丁所结的种子全部播种,统计子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 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子代植株全部为雄性不育,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若 子代植株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 : 1,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18.玉米(2=20)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现阶段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 种均为杂合子,杂交种(FD的杂种优势明显,在高产、抗病等方面杂合子表现出的某些性状 优于其纯合亲本,但在F2会出现杂种优势衰退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2发生杂
7、种优势衰退的原因可能是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使 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所致。若要研究玉米的基因组,须测定 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的遗传信息。(2)玉米的大粒杂种优势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若干大粒E玉米杂交种 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受粉,乙组人工控制其自交受 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在第3年种植时甲组和乙组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 分别为、o(3)单体是染色体变异的一种特殊类型,单体比正常个体缺少一条染色体(例如:若1号 染色体任意一条染色体缺少则称该植株1号单体,以此类推)。某育种专家在用纯合玉米培 育了 10种分别缺失了
8、不同染色体的单体。这些单体产生的配子皆可育,能用于杂交和基因 的染色体定位。现偶然发现的一个隐形纯合突变体(染色体组成正常),请设计实验来判断该 隐形突变基因位于第几号染色体上。解析:(l)Fi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使F2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导致F2发生杂种优势衰退。若要研究玉米的基因组,须测定10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 解读其中的遗传信息。(2)根据题意可知,只有杂合子才能表现出杂种优势。甲组自然状态 受粉,进行的是随机交配,因此不管种植多少年,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均为1/4AA、1/2Aa.l/4aa,只有Aa表现出杂种优势,因此甲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1/2;乙组人工控
9、制自交受粉, 第3年种植时种下的是子二代,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8AA、1/4Aa、3/8aa,则此时乙 组杂种优势衰退率为3/4o (3)由于单体产生的配子类型有两种(含正常染色体数的配子和含 有缺少一条染色体的配子),若突变的基因位于缺失染色体上,则该单体产生两种配子为一 个含有显性(与所给的隐性基因相对)基因、一个不含该显性基因(因为缺少了一条染色体), 相当于该单体产生了一显、一隐两种配子,若相关基因不位于缺失染色体上,则该单体产 生一种配子(含显性基因),则该实验目的可转化为检测单体的配子类型,因此设计测交实验, 实验思路见答案。答案:(1)等位基因分离10 (2)1/2 3/4
10、 (3)实验思路:让该隐性突变体分别与玉米的各种单体(玉米110号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型,则此基因 在该单体缺少的相应的染色体上。合成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正确。3.西红柿果肉的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为显 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i,将Fi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z。以下 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无性状分离B. F2中性状分离比为3 : 1C. 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 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解析:选C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即AaXAa, Fi
11、红果肉西 红柿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和2/3Aa, Aa自交时,F?中会同时出现紫果肉和红果肉个体, 所以会出现性状分离,A错误;Fz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所占比例为03+2/3X3/4=5/6, 则F2中性状分离比为5 : 1, B错误;F2红果肉个体比例为5/6,杂合子占2/3Xl/2=1/3, 因此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1/3+5/6=2/5, C正确;由于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 得Fi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在Fi中就已经出现了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D错误。4 .控制猫尾长短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某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甲P长尾猫又短尾猫VE长尾猫短尾
12、猫乙E长尾猫X长尾猫If2长尾猫短尾猫A.甲中,亲本长尾猫的基因型与艮中长尾猫的相同B.甲杂交过程属于测交过程C.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是否是纯合子D. F2中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1/2解析:选D 图乙中,Fi长尾猫XFi长尾猫的后代出现了短尾猫,说明长尾对短尾为 显性。设长尾基因为A,则短尾基因为ao图甲中,由P长尾猫义短尾猫-Fi为长尾猫、 短尾猫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 Fi为Aa和aa。图乙中,Fi长尾猫XFi长尾猫f F? 为长尾猫、短尾猫,则Fi长尾猫都为Aa, F2长尾猫为AA和Aa、短尾猫为aa。亲本长尾 猫的基因型与Fi中长尾猫的相同,都是杂
13、合子Aa, A正确;甲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Aa、 aa,其过程属于测交过程,B正确;F2中长尾猫为AA和Aa,可用测交法判断F2中长尾猫 是否是纯合子,C正确;Fz中长尾猫(1/3AA和2/3Aa)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 2/3x2/3Xl/4=1/9, D 错误。5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i的紫花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 的影响,含基因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即不能与雄配子结合),请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 解释进行推理。下列F2的表型及比例符合预期结果的是()A.紫花:白花=1 : 1B.紫花:白花=2 : 1C.紫花:白花=3 : 1D.全为紫花解析:选A
14、含基因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说明只有含基因a的雌配子能与雄配子 结合,而Fi的紫花产生的雄配子中A :a=l : 1,则F2的表型及比例应为紫花(Aa):白花(aa) =1 :lo6,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 : 2。 两种作物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田地和玉米田地中Fi的显隐性状的比例分 别为()A5 : 1、 5 : 1B. 8 : 1 8 : 1C. 6 : 1 9 : 1D. 5 : 1 8 : 1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豌豆和玉米种子中AA占1/3, Aa占2/3。豌豆是自交,则豌豆的Fi中,A_所占比例为l/3+2/3X3/
15、4=5/6, aa所占比例为2/3x1/4=176。玉米是随机交配,则玉米产生配子A的概率为1/3+2/3x1/2=2/3,产生配子a的概率为1 -2/3=1/3, 所以玉米的Fi中aa所占比例为1/3Xl/3=1/9, A_所占比例为1-1/9=8/9,即则在自然状 态下,豌豆田地和玉米田地中Fi的显隐性状的比例分别为5 : 1、8 :lo7 .研究人员采用某品种的黄色皮毛和黑色皮毛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第一组:黄鼠X黑 鼠一黄鼠2 378 :黑鼠2 398;第二组:黄鼠义黄鼠一黄鼠2 396 :黑鼠1 235。多次重复发 现,第二组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16、.该品种中黄色皮毛小鼠不能稳定遗传8 .第二组的结果可以看出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C.黄鼠和黄鼠交配,不能产生成活的纯合黄鼠后代D.若种群中黄鼠个体占75%,则黄鼠基因的基因频率为50%解析:选D 第一组中黄鼠X黑鼠黄鼠2378 :黑鼠2398(1 : 1),第二组中黄鼠X黄 鼠一黄鼠2 396 :黑鼠1235(2 : 1),由此可判断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第二组 产生的子代个体数总比第一组少1/4左右,原因是显性纯合致死,则黄色皮毛小鼠(杂合子) 不能稳定遗传,A、B正确;黄鼠的基因型只能是Aa,后代纯合致死,所以不能产生成活 的纯合黄鼠后代,C正确;若种群中黄色(Aa)个
17、体占75%,黑鼠(aa)个体占25%,则A的 基因频率为75%x1/2=37.5%, D错误。8.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 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 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A.B.CD.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猫的有尾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错误;自 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性状分离的结果,正确;假设控制猫无尾、有尾的基因用A
18、、a 表示,基因A纯合致死,所以自交后代无尾猫中只有杂合子,错误;无尾猫(Aa)与有尾 猫(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无尾):aa(有尾)=1 : 1,其中无尾猫约占1/2,正 确。9 .自然界中雌雄同株植物大多可自交产生后代。烟草是雌雄同株植物,却无法自交产 生后代,这是由S基因控制的遗传机制所决定的,其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雌蕊$岛自交花粉管都不伸长83 XSA(早)s3花粉管伸长S1花粉管不伸长花粉4I卵细胞S3s4 X S2G)(早)花粉管都能伸长A.基因S1、S2、S3、S4互为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B.不同基因型的植株进行正反交,结果不一定相同C.可推测,具有
19、该遗传现象的植株可能没有纯合子D.该遗传现象利于异花传粉,从而提高物种多样性解析:选D Si、S2 S3、S4都是控制烟草育性的基因,是等位基因,A正确;不同基 因型的植株进行正反交,结果不一定相同,例如SiSzBXS2s3早,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 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i一种类型,后代有S1S2和S1S3数量 相同的两种,如果反交,S1S2早xs2s3,,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 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3一种类型,后代有S1S3和S2s3数量相同的两种,B正确; 从图中看出,当精子中的S基因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时,花粉管不能伸长,完成受
20、 精作用,因此可以推测,该植株可能没有纯合子,C正确;该遗传现象利于异花传粉,但 由于子代还是同一物种,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所以没有提高物种多样性,D错误。10 .人类秃发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表现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男性 中秃发基因(A1)为显性,在女性中,非秃发基因(A2)为显性。现一对夫妇丈夫秃发而妻子正 常,生有一个秃发儿子和一个正常女儿,则他们再生一个女儿是秃发的概率可能为() 0 25% 50% 100%A.B.或C.或D.或或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在男性中,基因型为AiAi、A1A2表现为秃发, A2A2不秃发;在女性中,基因型为AiAi、A1A2表现为不秃
21、发,A2A2不秃发,所以丈夫的 基因型为AiAi或AiAz,妻子的基因型为A1A2或A2A2。则他们再生一个女儿为AiAi的概 率为:当妻子的基因型为A2A2时,概率为0;当妻子的基因型为A1A2,丈夫的基因型 是AiAi时,概率为50%;当妻子的基因型为A1A2,丈夫的基因型是A1A2时,概率为25%。 D正确。11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i再自 交产生F2。下列处理后,计算正确的是()A.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果蝇与 黑身果蝇的比例是5:1B.若将Fz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基因型相同的灰身
22、果蝇进行交配,则F3中灰身果 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 1C.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 例是3 : 1D.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个体杂交,则F3中灰身果蝇与黑身 果蝇的比例是8: 5解析:选C F2的基因型为IBB、2Bb、Ibb,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 果蝇(IBB、2Bb)自由交配,F3中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3x2/3Xl/4=1/9,即灰身与黑身果蝇 的比例是8: 1, A错误;将Fz中所有黑身果蝇(bb)除去,让灰身果蝇(IBB、2Bb)自交,F3 中黑身果蝇的比例为2/3x1/4=1/6,所以灰身
23、果蝇:黑身果蝇=5 : 1, B错误;若F2中黑 身果蝇不除去,则b的概率=B的概率=1/2,所以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F3中黑身果蝇的 比例为1/2x1/2=1/4,则灰身果蝇:黑身果蝇=3 : 1, C正确;同理,若F2代中黑身果蝇 不除去,让果蝇自交,则F3中灰身果蝇:黑身果蝇= (1/4+l/2x3/4) :(l/4+1/2Xl/4) = 5 : 3, D错误。12 .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等位基因Ai、A2和A3控制,且Ai、A2和A3任何 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动物种群中白色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B.
24、该动物体色为黑色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C. Al、A2和A3互为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D.体色为棕色和黑色的个体交配不会产生白色后代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Ai、A2和A3三个复等位基因可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iAi、 A2A2、A3A3三种,杂合子有A1A2、AiA3 A2A3三种,所以该动物种群中有关体色的基因 型共有6种。由图可知,白色的基因型为A2A3、A2A2、A3 A3,褐色的基因型为AiAi,黑 色的基因型为A1A3,棕色的基因型为A1A2, A正确;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为 杂合子,B正确;Ai、A2和A3互为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C正确;体色为棕色(A1A2) 和黑
25、色(A1A3)的个体交配会产生白色(A2A3)后代,D错误。13 .果蝇的翅形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 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i、A2、A3分别控制镰刀形翅、圆形翅和椭圆形 翅,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如图是某果蝇群体中部分个体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A.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2A1A3B. I 1果蝇和I 2果蝇的基因型组合可能为A2A1X A2A3C. UI7和H5果蝇的杂交后代中圆形翅:镰刀形翅:椭圆形翅=2 : 1 : 1D.和皿10果蝇的杂交后代中椭圆形翅果蝇所占比例为1/4解析:选D 由遗传系谱图可知,11
26、5和“6是镰刀翅,其后代川9是椭圆形翅,说明镰 刀翅A1对椭圆形翅A3是显性,11和12是圆形翅,”5是镰刀形翅,说明圆形翅A2对镰 刀翅A1为显性,因此Al、A2 A3的显隐性关系是A2AiA3, A正确;由遗传系谱图可 知,11和12是圆形翅,子代既有镰刀翅也有圆形翅,且镰刀翅后代有椭圆形翅,因此1 和2号的组合可能是A2A1XA2A3, B正确;川7的基因型是A2A3, II5的基因型是A1A3,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2Al : A2A3 : A1A3: A3A3=1 : 1 : 1 : 1,圆形翅:镰刀形翅: 椭圆形翅=2 : 1 :1,C正确;115和116的基因型是人小3,川
27、10的基因型为2/3人科3、1/3人小1,川7的基因型是A2A3,川10和川7的后代椭圆形翅果蝇所占比例为2/3x1/4=1/6, D错误。14.研究发现某种生物体内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一定的手段杀死含其 等位基因的配子来提高自己的基因频率。若E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工 在产生配子时,能 杀死体内2/3的含e基因的雄配子。某基因型为Ee的亲本植株自交获得个体随机受粉获得 F2o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e基因的频率随着随机交配代数的增加逐渐减小B. Fi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 :Ee :ee=3 : 4 : 1C. F2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约为5/32D.从亲本-
28、Fi-Fz, Ee的比例会逐代降低解析:选C 由于产生配子时含e基因的雄配子总是有2/3被淘汰(被E基因杀死),所 以e基因的频率随着随机交配代数的增加逐渐减小,A正确;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基因 型为Ee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l/4e,产生雌配子比例为1/2E和l/2e,根据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求出Fi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 :Ee :ee=3 : 4 : 1, B 正确;Fi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EE:Ee:ee=3:4:1, ee产生的雄配子全部存活, Ee产生的含e基因的雄配子中1/3存活,据此可求出Fi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和1/4e,产生雌配子比例为5/8
29、E和3/8e,再根据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可求出F?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 比例为EE :Ee :ee=15 : 14 : 3,因此F2中基因型为ee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C错误; 从亲本-F1-F2,基因e的频率逐代降低,E基因和e基因频率的差值越来越大,则基因型 Ee的比例会逐代降低,D正确。15.正常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24。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 有三条。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如图所示(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 为感病基因;为四种配子类型)。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中雄配子不能参与 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参与受精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三体细胞
30、中有三个染色体组B.正常情况下,配子可由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C.让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抗病个体中三体植株占2/3D.让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中抗病:感病=2 : 1解析:选D 该三体细胞中多了一条7号染色体,染色体组数还是两个,A错误。正常情 况下,该个体(AAa)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 :Aa :AA :a=2 : 2 : 1 : 1,配子含有基 因a,由产生配子的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另外一种配子的基因型是AA,即图中的, B错误。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由于染色体数异常的雌配子能参与 受精作用,因此子
31、代抗病个体中Aa :Aaa :AAa=2 : 2 : 1,其中三体植株(Aaa、AAa)占 3/5, C错误;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由于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AA、Aa)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三体抗病水稻产生的雄配子及比例为A :a=2 : 1, 子代中抗病(Aa):感病(aa)=2 : 1, D正确。二、非选择题16.某哺乳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该哺 乳动物某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在胚胎时期死亡,且该种胚胎死亡与性别有关,请根据下列杂 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有关问题:杂交组合亲本(P)类型子代(FD的性状与数量雌雄甲黄色(早)X黄
32、色)黄色238黄色130乙黄色 )X黑色(早)黄色111,黑色110黄色112,黑色113丙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黄色358,黑色121黄色243,黑色119该动物毛色的显性性状为 O该哺乳动物的(填“雄性”“雌性”或“雌性和雄性”)受精卵在胚胎时期死亡,死亡胚胎的基因型为 O(3)乙组亲本中有关毛色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 o(4)丙组的子代(FD中,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雄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解析:(1)乙组Fi中的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黑色个体,据此可判断该动物 毛色的显性性状为黄色。乙组Fi中的黄色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z中雌性个体黄与 黑的比例约为3 : 1,
33、雄性个体中黄与黑的比例约为2 : 1,据此可推断该哺乳动物的雄性受 精卵中显性纯合子YY在胚胎时期死亡。(3)黄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Yy,黑色为隐性 性状,基因型为yy,因此乙组亲本中有关毛色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Yy(田)Xyy(早)。(4)丙 组的子代(FD中,黄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 :Yy=l : 2,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为Y :y=2 : 1,黄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 :y=l : 1,黄色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YY所占比例为(2/3)x(1/2)=1/3, Yy所占比例为(2/3)X(1/2) +(1/3)X(1/2)= 1/2, yy 所占比例为(1/3网1/2)=1/6,即 YY :Yy :yy=2 : 3 : 1,雄性个体中基因型为YY的胚胎死亡,后代中黄色雄性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6+62)=3/1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