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要点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要点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考试.pdf(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出自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三种。规定性定义:指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别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描述性定义:是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纲领性定义:是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3、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明确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就存在的。他认为生存竞争是教
2、育的基础,生物冲动是教育和主流,教育起源于动物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技能”、“知识”传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沛西 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他们共同提出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4、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而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符号系统,人能够将经验类化,使人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
3、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5、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是活动的对象这一维度,纵观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我们发现,不仅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是人,而且活动的对象也是人,这是一种“人人”之间的关系。其次从活动目的的特殊性看。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培养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使每个人能更充分、更真实地生活,最终影响人类的发展。再从活动方式维度来看,教育活动以一种特殊的规训方式呈现,是在尊重生命,在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条件下使个体不断地被社会同化,是自我实现创造性转化
4、的典型方式。它不同于监狱等其他规训方式。总之,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教育影响)。7、教育可以看成是类主体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进步”与“发展”的教育,因为这对个体和人类的发展才具有积极意义。实践上认同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对某种教育事实的肯定,还代表了一种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在教育上的追求。8、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9、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
5、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其特点如下: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其次表现为学校教育的组织性和系统性和规范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首先表现在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 教师实施的。其次表现在学校教育具有专门的场所和设备。再次表现在学校教育中的对象即受教育者是以学习为专门任务的学生。第三,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学校教育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相对稳定的教育场所、相对稳定的教育对象和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形式等。另外,学校教育中还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即形成一种稳
6、定的校园文化,这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0、教育的历史形态(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当代又出现了非制度化思潮。非形式化教育是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没有稳定的教育内容和活动场所和设施。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是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接受的教育,包括古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机构。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即指具有类型和层次结构的,按年龄或知识、能力分级的教育制度。非制度化教育思潮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针对制度化的弊端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
7、理想。如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时并存。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个别性。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近年来,社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社会信息量的飞速增加,知识技术的不断更新,职业结构的迅速变化,对社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其二,
8、终身教育思想成为社会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和新型教育技术的出现,以及公共教育设施的完善,为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对象的全民性。其二,地点的广泛性。其三,内容的实用性。其四,时间的终身性。其五,形式的开放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广泛而强烈的渗透性,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在面临社会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时,不断调整自身,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必须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
9、才能保证整个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才能实现各种教育之间的功能互补,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3)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11、原始社会教育是起始阶段教育,是处于较低级阶段的教育,显得非常简单和原始,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的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教育具有同一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同一、对象的同一和目的的同一。12、学校产生的条件: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
10、物质上的准备。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从事的学校教育,另一种则是在其他社会活动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它们为不同阶级服务,处于不同的地位。1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第五,教育的
11、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14、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教育内容。西欧教会学校把“七艺”(文法、修辞、型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
12、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作为主要内容,而在世俗封建主的学校中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作为主要内容。西欧教育内容还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宗教思想渗透于各门学科之中,神学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15、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而西欧最早的则要
13、算雅典时的弦琴学校。斯巴达的军事教育、雅典的“人文教育”非常典型。16、现代教育的特点: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夸美纽斯最早正式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2009.36 17、1763 年普鲁士颁布了“强迫教育法令”,规定 513 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西欧的英、法、德等国形成较早的现代学制,我们称之为“双轨制”。18、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社会化。第三,教育生产化。第四,教育民主化。一是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化,即实施全民教育
14、政策;二是表现为追求教育的相对自由;三是表现为教育内部的民主化;四是表现为教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阵地。第五,教育国际化:首先表现为教育领域的国际比较研究加强;其次表现为教育合作密切化;另外,教育国际化也表现为国际间的教育援助有所加强。第六,教育现代化:首先表现为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其次表现为教育功能的现代化;再次表现为教育内容的现代;再者表现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第七,教育多元化。19、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产学合作;一种是教育、生产、科学一体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
15、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第一,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第二,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第四,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首先,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其次,教育学还必须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
16、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此外,普通教育学还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3、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如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论语 学记是我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国家的。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4、“教育学之父”是夸美纽斯,他于 1632 年写成、1657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与诞生。5、法国的卢梭有爱弥尔首先开拓了以个体
17、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为专题的教育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人们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去研究提高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兴趣。他的理论被称为自然教育理论。6、德国的康德 1776 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7、瑞士的裴斯泰洛齐有林哈德和葛笃德,他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并开了师范教育的先河。8、英国的教育家洛克提出过“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理论,绅士教育应该把德行放在首位,绅士应该有健壮的身体,贵族的气派,创业的精神与才干。他的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教育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型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
18、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9、德国的赫尔巴特在 1806 年出版
19、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言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还规定了教学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步骤,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还提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论。10、1826 年德国福禄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1861 年,英国的斯宾塞的教育论,提出实科教育的思想;拉伊和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11、20 世纪上半叶,对世界各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影响最大,与赫尔巴特教育学形成对峙的,首推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其代表著作为 1916 年出版的民本
20、主义与教育。他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与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相对立),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并且亲自主持了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验工作。12、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教育理论发展中,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凯洛夫主编的 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3、杨贤江 1930 年化名李浩吾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
21、的著作,是当时苏区和解放区的师范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读物。14、1956 年美国的布卢姆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5、1963 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学习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所谓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16、1975 年,前苏联出版了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17、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
22、进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己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18、自 1972 年以来,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把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原则,创造性地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中加以具体化。19、1970 年,法国的保尔 朗格朗写成了终身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针对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针对学历社会)的概念。1972 年,埃德加 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20、“终身教育
23、”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既要求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21、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认为大教育观即“泛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
24、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22、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要提高教育学的科学化程度,必须利用现代知识体系的多学科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研究。一般来说,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方法,如归纳和演绎、实证和思辨、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科学主义的方法和人文主义的方法等等。第二类方法是教育学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型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
25、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如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统计法等。这两类不存在绝对的区别,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23、基本的科学研究
26、方法(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形式,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在实际运用类比法时,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选择类比对象。二是进行类比推理。归纳法是由特殊推到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归纳法是科学实验的指导方法。演绎法是从一般推到特殊,分为三段论、关系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演绎法是检验假设、假说和理论的必要环节,也是逻辑论证的工具。(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比较,是从具有同一性事物间寻找其差异性,或者从具有差异性的事物间寻找其同一性的思维方法。分类方法,是通过比较建立集合的方法。它将事物区
27、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层次的系统。(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方法,是将被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综合方法,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整体性的新认识。(4)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把研究对象如实地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并着重研究该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控制系统运动,使系统达到人们确定的最佳状态。(五)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自上而下的方法是指从一个先验的形而上的概念推演出一套教育学的逻辑体系。自
28、下而上的方法则相反,它强调从具体实证的经验现象出发,从对事实的归纳中概括出教育规律及其体系。24、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研究目标,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其他手段和仪器,注视事物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方法。观察法的第一步是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观察的过程和时间;第二步是按计划进行观察,要集中精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时间和地点,突出重点,作好记录;第三步是及时整理观察材料,进行统计、归类、分析,并注意根据需要反复观察。运用观察法要坚持观察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观察对象的典型性。(2)文献法: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有关
29、文件、资料、图书、作业、作品、试卷等,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从而获得对所研究事物的新的认识的一种方法。(3)调查法:调查法是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获得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确定好调查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并注意分析调查所得材料,撰写出调查报告。在调查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坚持深入调查,坚持观察、谈话、查找文件资料、作业、问卷等多种方法的同时并用。(4)实验法:实验法是在人工控制因子的情况下,有
30、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一种方法。教育学中所使用的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解决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三种:(1)单组实验法。(2)等组实验法。(3)循环实验法。(5)比较法:比较法是一种根据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被比较对象的异同,以获得新认识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横向比较,二是纵向比较。(6)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将一个具体单位(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学生群体、一所学校等)作型电气设备的
31、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
32、备 欢迎下载 为案例,对它的若干现象、特征和过程作全面、深入、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对应;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也有双重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2、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
33、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它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各种影响和制约因素中,政治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它制约着教育体制系统及其管理权限,制约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008.36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2009.37(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34、;(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理由或表现如下):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过程要求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和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提高劳动者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3、在知识经济中,人们把知识分为四类:(1)知道是什么(know what)即
35、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 why)即关于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3)知道怎样做(know how)即关于做事情的技能或能力方面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 who)即关于在哪里的信息。4、1960 年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 73 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这种理论认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5、教育能够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技术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说明教育具有经济效益。6、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
36、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以来,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型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
37、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动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
38、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与作用(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与教育内容;(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进入网络时代。5、网络教育:一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二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环境。第
39、四节 教育与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3、学校文化 第一种是从狭义上来界定学校文化,认为学校文化是一种活动或一种精神生活,“主要指开展学校教育所短缺的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包括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等”。第
40、二种是从广义上界定学校文化,认为“校园文化属于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一个部分,一个整体,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包括文化的创造(实践)、整合(教育)和运行(再实践)”。第三种是从广义、狭义两方面去下定义。就其广义而言,“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的综合,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就狭义而言,“校园文化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外的校园生活的存在方式”。4、学校文化概念的内涵:一是学校文化属于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社会大文化在学校内的折射和学校历史传统的积淀,它区别于其他的诸如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二是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
41、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三是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学校预定教育目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这是由学校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所决定的;四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5.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缩影。6、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
42、常能从言谈举止、外表中把不同学校的学生加以区别。校园文化可以现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为了教育目的的实现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是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生活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形成整体校园文化环境的中间环节。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指学校师生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存在于头脑中的价值观念、型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
43、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社会态度、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等现象的总称。7、学生文化的成因 2007.36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8、学生文化的
44、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涵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这里需要明确两点:其一,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密切,区别显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且教育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其二,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从社会的平面图与现时态来看,教育总是受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因素所制约,教育的能动作用往往只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才会明显展现。因此,认识教育的独立性,决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立足未来,发挥教育的独特作用,按
45、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自觉地从发展的角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实现教育自身的价值。2、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1、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促进个体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教育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则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2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46、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是按阶段和自然的程序成熟的,教育要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之前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2)外铄论 外铄论
47、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这样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外铄论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地学习。型电气设备的额定值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定义和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掌握新的欧姆定律重点参考方向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难点参考方向授课类型
48、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上机其他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教学资通过的路径叫做电路一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部分组成电路的主要功能进行能量的转换输和分配称为电力电路实现信号的递存储和处理称为信号电路二电路的主要物理量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大小单位时间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电路的状态及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一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状态空载状态短路状态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作业布置思考题本节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
49、(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高低,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个体积极的实践活动是架通内因与外因的桥梁,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现实的力量。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008.37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有早有晚。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
50、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某方面能力,达到某种水平可能性最大的时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活动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及时施教,以促个体更好的发展。(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婴儿期(0 岁),幼儿期(3 6 岁),儿童期(6 11、12),少年期(11、1214、15 岁),青年期(14、1517、18 岁),成年期(18 岁以后),成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