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27587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 A.桅杆(wei)B.鞭挞(ta)C.涔涔(jTn)D.青蒿素(hao)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罪愆(qian)卑鄙(bi) *疟疾(nue)祈祷(qi) 煞尾(sha)寒砧(zhen)创痛(chuang)埋怨(mai)*应用(ying)迷惘(wang) *瑰宝(gui)精髓(SU1)*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敲诈疏朗惊愕刨根纠底B.繁衍执衷怪诞五彩斑斓C.洗练惊咤亢旱活血化瘀D.杜撰昧心烦燥迂回婉转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网络大时代,网

2、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但是科学家、研究者并没有畏急不前,正在 为给人们营造更安全、更优质的网络环境而努力。B.品牌栏目人民网评扣准社会问题脉搏,切中肯繁,勇于发声,引发社会良性的 反思和讨论。C.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要看到城乡发展的差异性,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化活 动,通过送戏下乡、放映电影等方式提升百姓参与度。D.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不能目无全牛,本末倒置。二、选择类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二孟子主张行“仁政工他的文章不以雄辩、巧譬取胜,而是言简意赅、辞约义丰。B.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

3、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C.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巨著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雷雨”象征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 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 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B.文中说:“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 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道出了现代政治和古代政治的根

4、本不同,现代政 治与诗是分离的。C.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 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D.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 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23 .“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4 .本文写“木车的激情 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 原文作简要分析。25 .文中说:“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作者说孔子 是“诗人”,如何理解?九、名著阅读26 .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

5、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儿 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 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来评价宝钗、探春和王熙凤呢?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 著内容,说明理由。27 .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的叛逆性表现在他对少女们的同情、尊重和一往情深。请从 原著中分别举出三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十、命题作文28 .完成作文。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 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 有守住“底线”,才能守住为人的根本。请以“守住底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6、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75。字的议论文。29 .作文。在书写青春、追寻幸福的道路上,多少人迈出了笃定自信的关键一步;在科技攻关、 脱贫攻关的征程中,多少人留下了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身影;生活中,一场说走就走的 旅行,潇洒转身的那一步,饱含着智慧与诗意;攀登时,直面一座又一座高峰,仍需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念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一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积极健康,人物形象鲜明,故事设计合理,感情真挚自然;有描写、有细节。不少于700字。对压抑、束缚的挣脱,也反映当时社会正在酝酿大变动。5 .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何厌之有厌:厌恶B.吾何爱一牛*爱

7、:爱惜C.牛羊何择焉择:选择D.大礼不辞小让让:责备6 .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恶知之恶:哪里,怎么B.盖亦反其本矣 盖:发语词,不译C.奚暇治礼义哉 奚:何,哪里D.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7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吾得兄事之C.振之以威怒D.刑于寡妻,至于兄弟8.下面所给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夫子之谓也8 .吾属今为之虏矣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D.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三、非选择类9 .翻译下面的句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繁体的“激”字由“虎、鼓、戈”三个象形图符结构而成,今知最早存见于先秦商 周的甲骨文和钟鼎文之中,距今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由三个象形图符可将“激”字释 解为头带神兽(虎型)面具的表演者,手握着兵器(戈),在鼓声喧天的节律中尽情舞 动着雄健的身躯(图一)。鼓图一“剧”字出现较晚,迄今为止甲骨文中未曾发现,小篆体的“康”字是由“走” “豕”和“三个偏旁组成,分别代表“虎” “猪”两个动物和“刀”这件锐 器,也可以引申理解为两个装扮如“虎” “猪”样凶猛野兽的表演者,手持利器相持角 力格斗的场景(图二)。图二显然,“激”与“原的结构意义具有相通之处,其表达的都是原始文

9、明中在某种 特定场合表演的仪式。这种字、形、义已经透漏出中国戏曲最早的人文内涵。不过,最 初的“戏剧”,一词一般是玩笑、游戏、儿戏之意,并无今日之“戏剧”涵义。“戏曲”即“戏文之曲”,最早指的是宋元南戏,后人将“南戏”与“北杂剧”予 以统合,概称日戏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代称。“戏曲”概念的明确界定 始于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他在戏曲考原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并以其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 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统称”,这个说法一直沿用至今。(取材于郭克俭中国传统戏曲的人文内涵)材料二以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汉宫秋等为代表的元杂剧,

10、不仅是中国戏 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日前,由中北大学立项、 完成的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推广项目“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建设”,将 元杂剧与互联网、微视频等数字手段相结合,在实现元杂剧数字化的同时,打造“元杂 剧+的互动新模式,进一步彰显了元杂剧的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元杂剧+”的特色,首先体现在与互联网的结合上。该项目建立了包括电脑界面 版本、手机界面版本、手机App和微信版本在内的元杂剧互联网专题平台。平台的主要 功能除了 20部元杂剧的微视频展示外,还包括元杂剧历史知识、业内动态、观众交流 互动、微视频下载、实时发布相关信息等,体现了学术的权威性和

11、内容的专业性。其次体现在对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推广方式上。以互联网专题平台为基础,未来 平台将通过组织相关教学实践、名家讲坛、演出评论、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国内外 戏剧文化交流,不断推动元杂剧的普及和研究,让元杂剧从书斋、舞台走向大众,走出 国门。再次,体现在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结合上。该项目将整合目前关于元杂剧的各 类研究,持续进行元杂剧的资料整理归类工作,建立元杂剧完整的资料体系。在此基础 上,建立元杂剧数据库,持续扩大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的内容建设。如今,“元杂剧数字微视频传播平台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受到了业内高 度评价。希望“元杂剧+”带来的中国戏曲“新面孔”能为戏曲艺

12、术的跨界传播积累更 多新鲜的经验。(取材于徐健“元杂剧+” :传统戏曲的“新面孔”)10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戏剧”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的“戏,字、图二的“剧”字,都是其甲骨文写法。B.相较于“戏”字,“剧”字出现的时间比较晚。C. “戏”“剧”都指在某种特定场合表演的仪式。D. “戏居/一词的最初意义与现今的涵义并不相同。1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戏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戏曲”一词最早出现于王国维的戏曲考原。B.凡有歌舞表演的艺术形式均可称之为“戏曲工C.近代在我国各地流传的地方戏都是戏曲的一部分。D. “戏曲”也就是“戏剧L二者的概念完全相同。12.根据材料

13、二,下列做法不属于“元杂剧+”特点的一项是() A.建立有关元杂剧欣赏微信公众号。B.开展元杂剧专题的网络征文活动。C.建立元杂剧专项研究数字图书馆。D.安排剧团到中学校园做巡回展演。13.有人说“中国戏曲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分 析这样说的理由。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颛臾。”孔子日:“求!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日:“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 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4、?且尔言过矣,虎兜出于押,龟玉毁于梗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修文德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谋动干戈 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4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批评*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取:攻取、夺取C.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相:辅佐、扶助 D.谋动干戈于

15、邦内谋:谋略、计谋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伐为?何辞为? B.则将焉用彼相矣?将焉取之? C.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夜缱而出 D.夫如是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句意: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句意:过去先王认为他是东蒙山的主人,况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把它当作臣子的。C.既来之,则安之。句意:已经使他们归附了,就让他们安定下来。D.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句意:财物分配公平,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

16、,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17 .结合本文内容和链接材料.,概括儒家的治国安邦之道。【链接材料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日:“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日:“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日:“夫子何哂由也?”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节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链接材料2】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 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日:“若是其甚与? ”日:“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 为之,后必有灾。五

17、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 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 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六、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唐)沈俭期卢家少妇郁金,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注】卢家少妇:泛指少妇。郁金堂:以郁金香料涂抹的堂屋。玳瑁:海生龟类, 甲呈黄褐色相间花纹,古人用为装饰品。辽阳:辽河以北,泛指辽东地区。白狼河:

18、 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丹凤城:此指长安。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 故称咸阳为丹凤城。后以凤城称京城。唐时长安宫廷在城北,住宅在城南。流黄:黄 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18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浓笔重彩表现少妇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料涂饰,用玳瑁壳装点,屋室之 华美可知,连海燕也栖息到梁上了。B.首联以燕之双栖,衬少妇之孤独。少妇看到双栖之燕,心中自然会感触,从而道出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C.颈联以“白狼河北”与“丹凤城南”对举,写两地之遥远,丈夫戍边十年,音讯断绝, 这更增加了少妇的思念与担心。D.尾联笔锋一转,写戍边的丈夫也心中忧愁,独不见妻子,只

19、能看着那一轮明月,透 过窗纱把流黄帷帐照得炫人眼目,给人愁上添愁。19.以下诗句与本诗尾联“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中月的意象抒发的情感, 相似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C.可怜楼上月裴同,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20 .阅读以下说“木叶”节选文段,概括“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结合这两个艺术特征, 分析本诗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中“木叶”的妙处。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 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

20、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 的,要是那样,就成了 “万应锭” 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 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怪、王褒、沈俭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 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辉说:“秋 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 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 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 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 却是一个叶子越

21、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 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 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 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 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

22、” 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 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 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 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 “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七、句子默写21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O(2)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3)名实已明, o(4) ,乾坤日夜浮(5)六朝旧事随流水, o(6)应念岭海经年,,o八、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木车

23、的激情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 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 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 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 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 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 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

24、的一生、把这一切, 称为“木车的激情”。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他的激情 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 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 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 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 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 界的观

25、察,他探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 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往承认他是布道和启蒙者,而不愿承 认他是诗人。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冰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 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这是一首长长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 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 博的思想,的确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 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那个

26、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 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示我们 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 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远途, 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 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细。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

27、,可以笼罩整个宇宙。 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 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 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 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 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 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