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点对点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诵读++点对点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词诵读一点对点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芙蓉 即荷花。首句用给人以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B.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远方丈夫的忧思源于对故乡妻子的思念。C “还顾望I日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的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岁暮阴阳催短景景:景色天涯霜雪霁寒宵霁:雪止B.吴丝蜀桐张高秋张:演奏石破天惊逗秋雨逗:引C.春
2、花秋月何时了了:终止*人事音书漫寂寥漫:随意*D.侵晓窥檐语侵:渐近燎沉香,消耨暑W:炎热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莘莘学子,通过这次考试即将开启人生崭新的阶段。 从岛民的角度来看,共同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是人类首当其冲的要务。 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发现产业园万人空巷,极其冷清。 十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那些充满艰辛苦痛的过往,令他不堪回首。 王凯现在虽然名噪一时,但在事业起步阶段时,他也曾经明珠暗投,无人赏识。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 面貌改头换面。 A.B.C.D
3、.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 价赔偿。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 声道歉:“献丑,献丑!”C项,“用自己的智慧去捍卫自己的爱情”错误,刘兰芝只是“以自己的生命呼喊工而没有体 现出“捍卫”。故选Do【点睛】解答语言衔接、连贯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注意关联词、表情感态度的动词、形 容词、副词以及顿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还要注意所填句子的位置,综合相关信息,得 出最佳答案8 . D【详解】本题考核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化常识:一是“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 时代
4、、国别和代表作“,二是“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选项中,易混淆的是和,李煜精书 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 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 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 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故他为婉约派词人。姜夔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 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 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故他为婉约派词人。【点睛】“文学常识”的命题有以下特点: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一定和他们的生活时
5、代和 代表作相结合,甚至涉及风格流派、思想内容。考查识记外国重要作家一般要涉及他们的 国别和代表作或风格流派。考查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涉及的只是我国古代诗歌、散文、小 说和戏剧发展史上的一般常识。从题型来看,主要有辨析判断题、改错和填空三种。从近几 年的题目来看,考查文学常识一般都和名句名篇的默写同时进行,采用组合命题的方式,单 独设题的很少。9 .“金风”是指秋风,“玉露”是指白露,“金风玉露”就是指秋风白露。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 “金”,“露”都如“玉。可见相聚的宝贵难得。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 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详解】本题考查准确把握
6、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意象作用的能力。“意象”指客观事物经诗人 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的作用就是客观事物和作者 情感的结合体。“意象”主要分三类:一是比喻性意象;二是象征性意象;三是描述性意象。 “金风”是指秋风,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白露,“金风玉露”就是指秋风白露。 好处:用“金风”和“玉露”衬托了两人相聚的宝贵难得,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 俗,抒发了真正的爱情绝不会因两人的分别而损伤毫厘的情感。【点睛】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 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意象”的作用:一,
7、营造气氛;二,塑造意境; 三,奠定情感基调;四,借景抒情;五,衬托人物性格品质;六,诗歌的线索。10 .三、四两句运用了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巧妙地传递出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并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为下面的黯然神伤做了铺垫。【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句意为: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运 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 部分内容,故意先提
8、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 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 起波澜。在这里应是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传递出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作用:为下文做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 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这里为的是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为下面的黯然神 伤做了铺垫,很好的抒发情感。【点睛】诗歌鉴赏的常见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夸张、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联想 映 衬、寓情于景、虚实
9、结合、用典、视听结合、时空结合、设问、反问等。11 .“飞星传恨”意为那些闪亮的星星正在飞驰长空,仿佛在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 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守,用一个“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 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 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飞星传恨的句意是:那些闪亮的星星划过天际,让人想象是它们在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 别恨。古诗十九首有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中“盈 盈一水间”,
10、表明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守的感觉,一个“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 而“爱”字不能很好的表达这种情感。所以是“恨”而不是“爱工【点睛】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 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12 .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上片“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 景物,这是实景接着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词人已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这是虚写。忽然 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词人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 下片一
11、开始是词人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 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水到渠成,把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现实是实写,回忆是虚写实写”有“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虚写,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虚实结合,抒发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像东流。词人化虚为实,以实写
12、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 被形象地表达出来。【点睛】诗歌鉴赏的常见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夸张、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联想映 衬、寓情于景、虚实结合、用典、视听结合、时空结合等。13 . A 14. B 15. D【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周易中有十五 个卦牵涉到,风工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可见并非“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 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故选Ao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
13、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所有人”错,文本第二段中说的是“大部分人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 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 故选B。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错。根据原文第四段“亲友们认同 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可 见,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 摸去做的。故选D。16 . A 17.原句连用三个“在”的句式,看起来整齐,读起来舒缓,强调了蟋蟀的歌 唱无处不在,为夏夜增添了无限的韵味。 18.那鸣
14、声也如已经松开捆绑的绳子慢慢松弛了 然后冷不防掀开砖瓦【解析】16.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本修辞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首先审清题干要求, 然后认真阅读文本,迅速的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中,要求找出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根据文本“未消的暑气把我和伙伴们赶出蒸笼 一样的木屋”可知,本句话比喻的修辞,把木屋比作蒸笼;根据文本“在田野的远处,在屋摊 的砖石下,在门户的角落里,反复弹唱一首同样欢快的曲子“可知,本句话采用的拟人的修 辞,将蟋蟀当作人来写,形象生动;根据文本“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让 人纳闷“可知,本句话采用了引用的修辞。由此可见,文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
15、。 故选Ao17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手法、用词、描写方法等角度来 赏析,通常情况下是先指出手法、用词、方法等,再分析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情感。本题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田野的远处、屋檐的砖石下、门户的角落里,反 复弹唱一首同样欢快的曲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通过比较题干中的句子和原文的句子,我们不难发现,原句连用三个“在”的句式,句式 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强调了蟋蟀的歌唱无处不在,为夏夜增添了无限的韵味。同时也表 达了作者对夏夜的喜欢之情。而如果运用题干中的语句的话,虽然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但是从表达效果角度考虑
16、还是原文更好一些。18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本,联系 上下语境,来补写句子,得出答案。本题中,根据前一句“那鸣声似乎是一段捆绑得异常结实的绳子和总是到了送来凉风的时 候,它才逐渐安静下来”可知第一空应该填“那鸣声也如已经松开捆绑的绳子慢慢松弛了“; 根据前一句“那琴音撩拨得我们再也坐不住了,我和同伴们便会蹑手蹑脚地包抄过去”和后一 句“在它来不及逃跑的时候将它逮住放于匣中”来确定补写的句子为:然后冷不防掀开砖瓦。【点睛】散文中赏析句子一般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答题时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再 结合句子解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
17、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当然 有时候也有其他的鉴赏方式,要活学活用。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 很有启发的回复。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 永远都说不完。5 .下面几个情境中,语言表述得体、准确的一项是()A.萧峰对段正淳说: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管教管教吧!说着携起阿紫的 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小说天龙八部)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来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 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 帝)C
18、.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 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某网站体育消息) 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某律师向 法庭呈送的上诉状)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内 容大多是游子思妇之辞。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 伟,情调苍凉悲壮。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 如短歌行观沧海。D.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
19、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风的开创者。7 .根据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o汉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都表达着对忠贞爱情的赞叹。一个 是“秦氏好女”罗敷,采桑时遭“使君”调戏,她严词拒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这里强调的“自力 就是认为各自应该忠诚于自己的爱情。另一个是勤劳 贤惠的刘兰芝,因不讨婆婆喜爱而与丈夫焦仲卿殉情,她以自己的生命呼喊:爱情就要 像“蒲苇”“磐石”一般坚贞。A.古代文学作品常常以爱情生活为其重要内容,通过歌颂爱情来歌颂生活8 .古代情感生活中,女子相对于男子,对爱情更加投入,爱得更加坚贞C.古代女子常常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捍卫自己的爱
20、情,从而成就一段段佳话D.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形成了优秀的爱情品质爱要真挚,情要坚贞8 .下列词人按豪放派和婉约派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李煜柳永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A./B./C./D./二、课内经典阅读理解9 .鹊桥仙“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运用这个意象有什么好处?10 .涉江采芙蓉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起到什么作用?11 .鹊桥仙一词中“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12 .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
21、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 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 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日: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 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 地说明了 “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 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 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
22、,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 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 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 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 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 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 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 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
23、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 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 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 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 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 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 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 会。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 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
24、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 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 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 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 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 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 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 随俗,懂得
25、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1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 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 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二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 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 保持生机;
26、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1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 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 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 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 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
27、天生活的好习俗。1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 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 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 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 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四、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8、成各题。炎热的太阳收尽了最后一道亮光,大地褪入夜色,未消的暑气把我和伙伴们赶出蒸 笼一样的木屋,寻向满天星斗之下的院落。整个夏天,我们都爱端一把竹椅,摇一柄蕉 扇,坐在树荫下纳凉。这时,拂到脸上、身上的夜风还带着明显的热气,要命的知了还 是不停“热啊热啊”地鼓噪。那鸣声似乎是一段捆绑得异常结实的绳子,让人不得 动弹汗流不止;总是到了送来凉风的时候,它才逐渐安静下来,。蚱蠕到处飞扑蹦 跳,有时还会飞到我的身上,跳到我的脚边,它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因为它是“害虫”, 蚕食稻叶的声音“沙沙沙”地令人不悦。而蟋蟀的歌唱,就像一种乐器的演奏, 要比鸣蝉动听得多,在田野的远处,在屋摊的砖石下2在门户的角落
29、里j反复弹唱一首 同样欢快的曲子。那琴音撩拨得我们再也坐不住了,我和同伴们便会蹑手蹑脚地包抄过 去,(2),在它来不及逃跑的时候将它逮住放于匣中。不知为什么,它却没有了声音, 不再弹唱了,如果它身上真的携着一把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让人纳闷。16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比喻、拟人、引用B.比拟、比喻、夸张C.比喻、借代、引用D.比拟、借代、夸张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田野的远处、屋檐的砖石下、门户的角落里,反 复弹唱一首同样欢快的曲子。”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 么?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30、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参考答案:1. C【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 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 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C项,“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错,“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 浩”承接上面两句,写远方的丈夫此刻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通过想象,在 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故选C。2. 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
31、要考生平时注意积 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A项,“岁暮阴阳催短景”是说“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景”意为“日光”; C项,“人事音书漫寂寥”是说“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漫”意为“徒然、白白地”; D项,“燎沉香,消浜暑”是说“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海”意为“湿润、 潮湿工故选B。【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 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 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
32、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3. 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 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指众多的学生。使用恰当。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语境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合语境。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 祝、欢迎等盛况。望文生义。不堪回首:不忍再去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使用恰当。名噪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响,广为人知。使用恰当。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语境是褒义,不合
33、语境。故选C。【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 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
34、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4. A【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应对这类问题,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 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 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 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 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A项,表达得体。B项,献丑:谦辞,在展示自己作
35、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表示自己谦虚,称自己水平不高。 此处用于“出了差错”“道歉,不合语境,可以改为“对不起”或“请原谅C项,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询问。此处用于自己询问别人,用错 对象。D项,内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此处用于称别人的妻子,用错对象。故选Ao【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 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 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注意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 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
36、要注意敬 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5. A【详解】木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 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 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A项,“令千金”表示对对方女儿的敬称;句中用于萧峰对段正淳说段正淳的女儿阿紫,使用 正确。B项,“忝歹广是一个谦辞,指自己有愧于列在其中;句中用于评论汉献帝,使用错误,忝歹 应改为“名列”。C项,“承让”是承蒙相让的意思,一般为比赛后优胜者谦虚时说的话;句中用于比赛前请对 方“承让”,使用错误,“承让”应改为
37、“手下留情”。D项,“忽悠”属于方言口语,句中购房合同属于司法文书,要使用规范的书面语,忽悠应 改为“欺骗”。故选Ao6. 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解答识记文化常识类题目时,学生应注 意平时的积累,立足于课本和课堂,还要广泛涉猎,做到准确识记。D项,“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二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风的开创者” 表述错误。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山水”诗风创始于谢灵运。故选Do【点睛】四种积累文学常识的方法:(1)以新联旧法。在学到某作家的又一作品时,一定要联及以前学过的他的作品,并尽最大可能把他的生平、 作品内容搞得清楚明白、了然于心。(2)以
38、点带面法。不论人教版还是各省版教材,所选名家名作的数量都比较多。我们可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 “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入选初中课本所有作品这个“面(3)纵向扩展法。就是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4)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做到“文” 以类聚。7. D【详解】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 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 正确答案。横线后第一句话是总领后文,写两个作品都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叹”,接着分说,采桑女 罗敷“忠诚于自己的爱情“、勤劳贤惠的刘兰芝对爱情像蒲苇磐石一般坚贞,故关键内 容围绕民间女子和坚贞爱情,故D项最恰当。A项,“来歌颂生活”于文无据;B项,“女子相对于男子,对爱情更加投入,爱得更加坚贞”错误,文中没有于男子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