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后赤壁赋》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后赤壁赋》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后赤壁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赤壁。他的思想境界亦随境遇之变、阅历之广而不断深 化。元丰五年(1082年),在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里,苏轼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 壁赋,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两篇赋独立成篇,在 表现手法上,也各有其特点。但从思想感情的变化上来看,正如金圣叹所言:“若无后赋, 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J如果没有后赋,前赋表达的思想便显得不够明朗;如果 没有前赋,后赋便显得过于神秘,如同一个荒诞的故事。所以,读赤壁赋应将前后两篇 赋结合起来看,才能清楚地把握苏轼思想情感发展的脉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
2、实词和虚词、词类活用现象、特殊的文言句式;鉴 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过程与方法:将两篇赤壁赋作比较阅读,分析异同,以更好地领悟其精髓;文意 的疏通主要靠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 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2 .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前赤壁赋,主要记叙了元丰五年(1082年)夏历七月十六日,苏轼游赤壁,事隔三 个月之后,苏轼又旧地重游,在十月十五日夜复游赤壁,写了
3、后赤壁赋。地点同是黄州 赤壁,背景同是月下江水,我们来比较阅读。二、背前赤壁赋,朗读后赤壁赋三、结合前赤壁赋思考后赤壁赋的写作形式,描写的地点,描写的景色,写作重点,抒发的情感?形式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地点限于舟中主要写岸上景物字字秋色,实景句句冬景,侧重叙事写景重占谈玄说理,虽则有乐有悲,但乐观旷达存焉,变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亦实亦幻,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道士化鹤梦境,照应前赋羽化登仙虚幻故 事,抒发超脱之情。情感乐观豁达孤怀苦闷、虚无缥缈四、比较两赋的写景1 .分别从二文中找出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其不同。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
4、横江,水光接天J 描写了秋江月色。后赤壁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 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一描写初冬月夜景色,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 垫。写景的不同:前赤壁赋:字字秋色 水月禅境后赤壁赋:句句冬景 江山幽景2 .两篇文章都使用了白描的手法。所谓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墨线勾勒 人或物的形象的画法。人们将这种绘画技法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形成一种表现手法, 即用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琢,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其情态面貌。两赋都使用了白描的手法,不假辞藻,自然工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五
5、、比较两赋的情感1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乐悲一一乐(喜)2 .分析体悟后赤壁赋的情感变化。(1)在后赤壁赋的第一段中,作者的心情可用哪一个字来概括?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2)那么乐从何来呢?景美(由景而乐)友人凑趣(举网得鱼)妇助雅兴(藏酒待不时之需)(3)第二段复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一个字概括。悲(予亦悄然而悲)(4)悲又从何而来呢?“江山不可复识工历幽景后的“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夜半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由景而悲)(5)本是乘兴而来,如今却是兴味索然,由乐转悲,紧接着第三段作者叙述了什么事?夜逢
6、孤鹤梦会道士思考:后赤壁赋,道士化鹤反映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它高飞云天,无 拘无束,是自由的象征。同时、它也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道士化鹤, 作者将梦境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孤鹤与道士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 一梦境透露出作者的精神已升入大自然的旷达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含蓄地传达出作者 想要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 “人生如梦”的感叹。这与前赤壁赋 中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一句遥相呼应。所以后赤壁赋的情感脉络是:乐一一悲一一空3 .小结本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平静的乐,到激昂的乐,再转而为悲,悲而长啸,长 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土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于空,一种 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一种巨大的空幻感。六、作业学习了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你有什么感悟?请写出来。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