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扬州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本文主旨“黍离”之悲2 .熟读并背诵扬州慢过程与方法:1.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体会诗歌内涵情感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诗歌鉴赏氛围教学重点:“黍离之悲”的解读教学难点:对名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J的赏析教学方法: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结合教学设计:问题探究法四、【教学准备】资源收集:对作者姜夔生平了解、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扬州、名家读本词、名家点评本词、重 要意象搜集课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音 乐,渲染出诗词特有的古典意境。调动多种感官
2、和形式的感知,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美感,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活动准备:给出预习提纲(知人论世、读、品、背诵、改写),学生提前预习。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扬州自古就是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自古以来,即为 人文荟萃之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鼎盛时期的扬州,春 风十里,歌舞升平。唐徐凝忆扬州中写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王 建在夜看扬州市中写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可见扬州盛极一时那么,南宋时期的扬州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南宋后期著名的布 衣词人姜夔的的脚步,看
3、看他到扬州后见到了什么?(二、)作者简介姜夔(1155 - 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以清客身份周 游四方,常作达官贵人坐上客,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 俱工,词尤负盛名。词多记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国伤时之作。南宋中期向 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其词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有白石道人诗集、 白石道人歌曲。(三)解题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的。扬州慢既是词调 (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这是 一首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
4、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 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扬州慢共 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朗读指导:语速慢,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四)解读小序【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养草和麦子。进 入 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 凉,感慨于扬 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思考】问题L概括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见闻、写作原因及他人评价。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养麦弥望。四顾萧条
5、,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问题2.什么黍离之悲?黍离之悲:周幽王残暴无道,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周平王东迁洛邑,是为东周。东 周初年,有王朝大夫到镐京去,看到宗庙宫殿均已毁坏,长了庄稼,不胜感慨,因作此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 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之悲一一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五)诵读指导1 .学生自读2 .学生范读,并谈谈这样处理朗读的理由,老师及时提出指导意见3 .老师指导:慢词一一曲调舒缓、吐字宜慢、稍长。内容一一深沉、悲切而富有情感。词韵一一平仄有别、节奏分明
6、讲求抑扬顿挫: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和句要重读,感情要饱满;淡淡忧伤的语句轻缓拖出; 字正腔圆。详见PPT(六)探究文本(1) 一读词人借助什么传达了他黍离之悲的情感?明确:扬州城今昔的对比(2)二读(合作探究)问题L上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今日扬州城的特点?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听到、想到了 怎样的图景?讨论交流后,梳理成板书。明确:见到一一养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冷月、红药听到一一清角吹寒(以声写静)联想一一重到须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扬州城已是“空城”(词眼)问题2.昔日的扬州城是怎样的景象呢?诗人如何描述?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
7、里” “青楼梦好”“二十四桥” “红药”,这些词句写 出了昔日扬州的繁华热闹。化用杜牧诗词,用典,今昔对比,昔盛今衰,惊心痛心问题3.今昔对比,反差巨大,词人的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这种感慨,明确:昔盛今衰,感时伤世,伤今怀古的感慨。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在杜牧的笔下曾经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的诗文,可是面对今日的扬州,杜牧非常震惊,再有 才华也难赋深情的诗文了。因“空”而“惊二反照现实扬州凄清荒凉,令人心痛!虚(昔 日繁华的扬州)实(作者眼前所见空城之景)相济,虚实结合。问题4.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繁华富庶的扬州城变成了一座“空城”呢?明确:胡马窥江去。南宋王朝南
8、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得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 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 五年了,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葬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万千,黍离 之悲。更是南宋王朝懦弱投降的结果。小结:这首词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 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寄托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 思,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 爱国的深情。(七)名句欣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
9、彩。”(有我 之境),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吗?1、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明确:这三句用了拟人的写法。废池、乔木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 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 它们“犹厌言兵”,更何况当地的人民呢?这样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 恨。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渐进黄昏听到了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 寞。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明确:“冷月无声”,属于移就辞格,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从前的二十
10、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 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呢? “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 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 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4、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明确: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 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 真有点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的味道。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 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八)师生试归纳主旨:综观全词,有情有景,有虚有实,回环反复,跌宕生姿,读来确有身临其境之感。词人通过 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九)板书:杜牧笔下的扬州一一繁盛富丽姜夔眼前的扬州一一衰败萧条手法:今昔对比、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情感:抚今追昔、黍离之悲(十)拓展延伸: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曾觌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歌舞无消息、,金尊玉管空尘迹。空尘迹。连天衰草,暮云凝碧。1、“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十一)作业布置1、背诵扬州慢2、试写一首汾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