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69366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 .黑光灯是一种特制的气体放电灯,它发出的365 nm左右的紫外光波是人类不敏感的光, 所以叫作黑光灯。大多数趋光性昆虫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色素,对这一波段的光很敏感。色 素吸收光之后,刺激视觉神经,最终引发昆虫趋向光源飞行。一盏20 W的黑光灯可管理50 亩农作物,一夜诱杀的虫总重数高达45 kgo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黑光灯诱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B.昆虫的趋光性导致了昆虫被诱杀,说明了自然界中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C.用黑光灯诱杀昆虫改变了种群的性

2、别比例,从而降低了害虫种群密度D.用黑光灯诱杀昆虫使用方便、效率高、无污染,是一种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法答案A解析 黑光灯可诱捕趋光性昆虫,可用于探究其种群密度,A正确;趋光性在人类灯光诱捕 的情况下不利,但不能说明自然界中趋光性是一种不利的变异,B错误;黑光灯对雌雄昆虫 的引诱无区别,不能改变其性别比例,C错误;黑光灯诱杀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原理,属 于生物防治,D错误。2 . (2020湖北十堰市1月调研)某调查小组欲调查某地区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在该地区相同面 积的旱地和水田里均放置了数量相同的捕鼠夹,结果发现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 12.8%,而水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总数的2.2%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害可能大于水田B.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为猫头鹰提供栖居地,有利于控制针毛鼠害C.若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小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影响针毛鼠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答案C解析 旱地中被捕针毛鼠数占捕鼠比例大于水田,说明针毛鼠对当地旱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危 害可能大于水田,A正确;在旱地种植少量高大树木,可以为猫头鹰提供栖居地,故有利于 猫头鹰捕食针毛鼠控制鼠害,B正确;捕获后的针毛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则会导致调查的针 毛鼠的种群密度偏大,C错误。3 .如图甲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

4、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第3年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放回,一 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到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如图乙表示动物A迁入某岛屿后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对应的兔种群在新环境中的K值约为400只B.图乙中d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该岛屿上A种群的K值C.若图乙表示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则在b点对应的时间进行防治最好D.图甲中第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答案A解析 根据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可得,第3年兔种群的数量N=(60 + 20)x50/20=200(只)。分析图甲曲线

5、可知,第3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相当 于K/2,故该兔种群在新环境中的K值约为400只,A正确。图甲中第5年时,种群数量最 多,D错误。由图乙可知,种群数量在c点对应值附近波动,则c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该岛 屿上A种群的K值,B错误。防治有害生物,应该在种群数量达到K/2以前进行,C错误。4 .下图是某种昆虫受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B.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左右C.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D.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除

6、图中所示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生物因素 答案c 解析 由于受到食物、天敌、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一般呈“S”形增长,C项 错误。5. (2020山东高三模拟)环境容纳量取决于一个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的灰喜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一定是相同的B.生活在某草原的东亚飞蝗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相同的C.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不变D.生活在微山湖中的鲫鱼和黑鱼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环境容纳量取决于一个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因此甲、乙两地的灰 喜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一定是相同的,A错误;环境容纳量的大

7、小取决于种群所处的环境 条件,而与生活的年份无关,因此,只要某草原在不同年份的环境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则 东亚飞蝗在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相同的,B正确;当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时, 死亡率和出生率会达到相对平衡,从而使种群数量趋于稳定,C错误;生活在微山湖中的鲫 鱼和黑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尽管所处的环境相同,其环境容纳量应该是不同的,D错误。 6.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的对象B.若标记重捕法被标记的对象易被天敌捕食,则实际种群密度低于计算结果C.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应选择种群密度较大的区域进行调查D.调查

8、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平均值即可 答案B解析 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不能选择蔓生或丛生 的单子叶植物,A错误;若标记重捕法中被标记的对象易被天敌捕食,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 记的个体数变小,估算值偏大,即则实际种群密度低于计算结果,B正确;调查某山坡上樟 树的种群密度,应随机调查取样,C错误;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除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外, 还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数,D错误。7 .在盛有100mL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培养瓶中加入少量活酵母菌,将培养瓶置于适宜温 度、通气良好等条件下恒温培养24 h,每隔一定时间抽取1 mL样液检测酵母菌的数量

9、,统 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时间(h)03691215182124酵母菌数量的对数A.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记重捕法8 .该酵母菌种群数量总体呈“S”形增长,在第18 h左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先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中方格内部的酵母菌答案B解析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宜采用标记重捕法或样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抽样检测的 方法,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计算,A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酵母菌数量从第Oh开始增加,第18h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受营养物质等因素的限

10、制, 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种群数量总体呈“S”形增长,B正确;酵母菌计数时的正确操作是先 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 吸走多余的培养液后,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错误; 与样方法一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对方格线上的酵母菌采用的统计原则是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8.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形。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 N表示种群数量, 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Sis2S3s4s5N2050100150

11、180KN K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8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5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K-N的值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A答案AB解析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形,说明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始终存 在,A错误;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应在S3点之前进行,B错误;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 在S3点,即K/2时,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的恢复能力最强,C、D正确。9 .(2020福建福州一中模拟)调查某地麻雀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入表 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x21OA.第2年时,麻

12、雀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第9年对麻雀进行数量调查,可知当年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由图可知,在第4年到第10年间,麻雀的种群数量在减少D.第1620年麻雀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加答案ACD10.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乂+1/乂随时间的 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M表示第,年的种群数量,表示第1+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种群乙种群A.甲种群在。段的N+1/乂不断增大,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O九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为后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C.。/3段,甲的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D.甲种群在后数量相对稳定

13、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答案BC解析 甲种群在。门段的2+1/乂虽不断增大,但。亥段的N,+1/M小于1,种群数量下降, 故。亥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A错误;乙种群在。段,乂+/乂大于1,且恒定 不变,种群数量呈形增长,为后N+i/M等于1,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O打段,甲种群乂+|/乂先小于1后大于1,种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乙种群N+i/乂先大于1后小 于1,最后等于1,说明其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维持平衡,C正确;甲种群在/后Y+1/M 大于1,且保持恒定,种群呈“J”形增长,D错误。三、非选择题11,(2020.山东德州高三月考改编)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典型的森林一草原

14、交错带,公园 内既有森林,又有草原。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鼠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不同(如图所 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攻击的成功率()011 2075()鼠的种群数量(只)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若要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通常要调查 鼠种群的,但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有 o若 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九倍,则为应符合的条件包括 O 请描述图示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的关系:;如 果鹰的数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种群数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O 答案(1)标记重捕 年龄结构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X1且九为定值(2)鹰 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

15、量呈负相关(或鼠的种群数量越大,鹰攻击的成功率越低)先增加 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解析(1)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种群 的年龄结构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数量,一般根据鼠种群的年龄结构 预测鼠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鼠种群数量变化。 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其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入为大于1的定值。(2)据图可知,鼠种 群数量越大,鹰攻击的成功率越小,即鹰攻击的成功率与鼠种群数量呈负相关;如果鹰的数 量下降,一段时间内,鼠由于被捕食的机会减小,种群数量先表现为增加,后因种内竞争激 烈而减少,最后趋于

16、稳定。12 . (2020山东济南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改编)如图甲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 态曲线,其中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 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乙是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种群数量(M)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属于(填 “r对策”或“K对策”)生物,这类生物很难消灭,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若在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等理想环境下,田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的曲线I的增长趋势,此时需 控制该曲线数学公式模型中的 参数来有效控

17、制鼠害。若田鼠的初始数量是No,增长率是1.47%,1年后田鼠的数量是乂=(列出数学公式即可),但种群难以 在较长时间内按此模型增长,是因为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填或X”)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 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 o根据图甲可 知,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 施是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 条件,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图乙曲线n是草原中田鼠最终呈现的增长曲线,则c点田鼠种群的增长速率(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a点的增长速率,de段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 o在该草原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可缓解草

18、原的鼠患,曲线n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是ef段。若 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而部分死亡,则图中a的角度将会 o答案(1”对策X No(l + L47%y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群的出 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2)S环境容纳量(或K值)食物和空间 小于稳定型增大解析(1)田鼠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属于r对策生物。“J”形增长曲线中,年后 种群数量的数学公式模型可表示为N=NoG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此 时需控制形增长数学公式中的入来有效控制鼠害。若田鼠初始数量是N(),增长率是1.47%, 则入=1 + 1.47%,年后田鼠

19、的数量是N=N()(1 + L47%y。自然界的食物和空间资源总是有限 的,故种群难以在较长时间内呈形增长,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加剧等原因,使种 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而导致种群增长变缓,不能长期呈形增长。(2)由图甲 可知,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小于X点时,会走向消亡,大于X点时(无论是高于S点还是低 于S点)都会趋向该平衡点,该平衡点即环境容纳量。保护濒危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自然 保护区,保证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3)图乙曲线II中c点的斜率小 于a点,表明c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小于a点。de段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 型。一定数量的蛇可缓解草原的鼠

20、患,使田鼠种群数量减少,若投放的蛇部分死亡,则田鼠 种群数量减少变缓,a的角度增大。13 .(2020湖南衡阳三模)将一定数量的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然后定期测定其数量,构建 了下图所示的数学模型,在P点时对酵母菌培养液进行了某种调整。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若酵母菌接种数量为100个,酵母菌每30分钟繁殖一代。请构建理想条件下,小时后酵母菌数量(N)变化的数学模型o(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o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调查方法是(3)K值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o本实验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出现过两次K值,分别出现在图示P点前后,在P点后酵母菌数量的K值是Mb,在P点前酵母菌增长速率最快

21、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o答案 (1 )N,=100 X 22z(或:N = 100 X 甲)环境阻力抽样检测法(3)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M3+M4)/4解析(1)根据题意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根据“J”形曲线的公式:N/=N()X, 7Vo=lOO,入=2,30分钟繁殖一代,所以,小时共繁殖21代,因此=100X22% (2)图中阴影 部分是“J”形曲线和“S”形曲线的差值,表示环境阻力,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常用 抽样检测的方法。(3)K值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 数量;在P点前酵母菌的K值是(M3 + M4)/2,所以增长速率最快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K/2, 即(M3 + MD/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