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好由头》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写好由头》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简“引”巧“提”,写好时评开头教学设计编写人:广东仲元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韦淑枝 编写时间:2015-05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深入思考的品质。1、让学生掌握简洁有效引述新闻,角度鲜明提出观点的技巧。2、在时评写作中培养多角度思考材料的思辨能力。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准确概括新闻要点,有角度提出鲜明观点的能力。难点:多角度提炼观点的思辨能力。四.设计意图(一)学生情况分析:在高一下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在议论文写作。学生在初中及高一上学期的 学习中也接触过议论文的写作,但思路逻辑和论述深刻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对 于一般材料类议论文写作,存在着审题
2、偏颇以及材料匮缺的问题,写作意欲不 强。(二)教学目标定位:在高一议论文写作的序列训练中,时评具有结构规范、材料丰富、新鲜、具有思辨价值的优势。且写作训练方式灵活,可以分部训练,合作讲评,有利 于研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各抒己见的写作意图。在时评中,快速有效截引 新闻要点,巧妙提出自己的观点,是时评写作的“凤头”,所以在基本掌握时 评“引-析-联-结” 一般思路后,重点训练目标定在“简引” “巧提”写好时 评开头这个目标。(三)思路导图本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着以下思路学习:准确概括新闻要点(达成概括技巧目标)一一角度明确,提出鲜明观点(达成准确提炼观点的能力)巩固拓比较时评观点,能在新颖
3、和深刻上提升(达成思辨能力目标)展训练(达成能力内化的目标)。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能提出观点到 能提出新颖、深刻的观点两个能力层次上要求。五.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归纳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学生点评热点新闻,活跃氛引出课题“简引巧提”。【演示文稿1】2015年4月14日一早,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人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 没有之一”。经采访得知,作者为2004年7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心理 教师。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真批准了。(4月15日现代快报)在这份辞职申请写就的第二天,学习粉丝团、人民日报、扬子晚报等
4、大V 和官媒微博账号纷纷转发了这张照片。截至15日19时30分,单是在人民日报的 相关微博下面就有16932次转发、3654条评论,收获的点赞达14900个。【演示文稿2】网友“Mr-youngchina”在微博上留言支持顾老师:“人生本该丰富多彩, 追随自己的心!”网友“tearkiss橙”留言说:“有多少人想做自己喜欢做的 事,却被现实所束缚,为她的勇敢点赞!”也有一些网友对顾老师的做法并不认同,枫叶儿的微博J0”提出:“一 定要切合实际,不是想走就走。”那年陌上花开你在等待”提出一个反问:“我也想说走就走,可是逃不过现实的困境。你能吗? ”热身目的: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看法,多角度思考材料(
5、二)研读下面几段关于“高三学生高考前撕卷狂欢时评开头范例,完 成归纳:1、时评开头引用新闻的技巧2、时评的评论角度【演示文稿3】作文原题据央视新闻,6月3日,六安一中高三学生(个体角度1)上完高中 最后一节课后,在校园里上演了一场“撕卷狂欢”(中心事件)(个体角度1+肯定/否定/辩证角度+分析本质/分析成因/分析影响/分析解决之道等角度)。漫天纸片从教学楼的各个楼层撒下,这些纸片是撕碎的各科试卷。之前,四川 宜宾一中也出现此类现象(主要现象)。校方(个体角度2)大度地表示,一中 历届高三都有学生自己组织扔卷子的“传统”,学校认为这是学生在释放压力,“不鼓励”也“没有过多地制止”(个体角度2+肯
6、定/否定/辩证角度+ +分析 本质/分析成因/分析影响/分析解决之道等角度)。也有网友问(个体角度3): 同学,你考虑过保洁阿姨的感受吗?用这种方式宣告高中毕业合适吗?(个体 角度3+否定角度+分析本质/分析危害/分析解决之道等角度)(人民日报2014 年06月05日的微信文章)请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评述类文章。(三)小组代表发言,归纳时评引用新闻、提出论点的技巧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演示文稿4】1、时评开头引用新闻的技巧:简单概括事件突出局部细节(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遣词造句有鲜明的情感色彩2、时评有哪些评论角度:评价角度:整体评价“肯
7、定”“否定”“辩证”;当事各方的做法、态度议论角度:分析本质分析成因分析作用或危害分析影响或后果寻求解决之道【演示文稿5】【范例一】四川六安一中在高考前夕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语带情感)“撕卷 狂欢”(简括新闻事件),无数高三试卷如雪花般飞舞飘下(语带情感)。这样的 高考新闻在全国频发,有的学校对此态度暧昧,人们的担忧也纷至沓来(突出 争议细节)。对于莘莘学子而言,高考这个“压力锅”在时刻压迫着每个求学、追梦的 学生(语带情感)。宣泄压力成了一种必需,但宣泄要有个合理的方式,莫让非 理性的疯狂宣泄灼伤了成才的梦想。(立意:辩证分析角度+学生角度+本质分析 +后果分析) 老师重要提点:1、评“事”
8、可以多角度,但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 离于“事”高谈阔论。2、角度集中,更利于挖掘深刻的思想。(四)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就下面新闻事件提出自己的论点,写作一个开头,约100字左右。【演示文稿6】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个体角度6)金融系学生高健(个体 角度1),今年七月份毕业后在北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在北大三角地和北大未名BBS上发出信息,称将以“陪为职业(中心事件)。他说,的创意(个体角度5)来自与同学聊天,“陪聊”不是瞎聊,而是帮助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如就业、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费用随意给, 但不接受没有目的的聊天。对此社会上(整体角度
9、)议论纷纷。有人惋惜(个体角度度,有人不屑(个体角度3),有人不吝给以掌声(个体角度4)。高健认为自己搞“陪聊” 没有错误,是很阳光的,没有给父母丢脸。但他还是对学校有点歉意,怕影响 到学校的声誉。2、小组展示评议要求根据简“引”巧“提”的技巧要求,评出一个优秀文段,并就角度新 颖和观点深刻两方面说说推荐理由。教师提点:优选评论角度:集中一个角度,新颖(逆向思维、辩证思维)可深刻(深入本质、有现实针对性)(五)本课小结:时评开头“简引”“巧提“,抓住材料的重点、亮点,角度鲜明提出新颖、 深刻观点,为时评打造一个精彩的“凤头”。(六)巩提升:根据下面的时事材料写作约100字的开头,要求简引巧提,
10、有效亮出观点。【必做题】 高三学子们通过撕书宣泄压力,以表明“最后一考的决心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自己的撕书行为,陕西咸阳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殴一名50岁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造成老师头部受伤。长武县教育局督 导室主任李建林说,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 曹老师现在已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再处理。一位居民不无担忧地说, 现在的学生只注重学习,却已丧失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来源:云南信息报 2014-06-03请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评述类文章。【选做题】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
11、 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 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 文。(七)拓展阅读资料 时评1+1半岛时评:撕书犹可恕殴师绝不容AA+2014年6月3日11:23半岛网-城市信报建论文/薛易想象一下,在书页纸片漫天飞舞之中,六名学生疯狂挥舞着已经打断的拖 把棍,对面则是血流满面的老师这是怎样让人三观尽毁的一幕!那碎了 一地的是书本,更是斯文;那血流满面的是老师,更是教育。虽然,当地教 育部门和学校希望涉事的这6名学生能顺利高考,选择暂不报警,但是,对撕 书和殴打老师行为的反思和追责,却不应
12、该一笔勾销。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他们的撕书行为,陕西省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造成老师头部受伤。长武县 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李建林说,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 学校协调,受伤的曹老师现在已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再处理。想象一下,在书页纸片漫天飞舞之中,六名学生疯狂挥舞着已经打断的拖 把棍,对面则是血流满面的老师这是怎样让人“三观尽毁”的一幕!假如 孔老夫子看到,又会发出何种哀叹!那碎了一地的是书本,更是斯文;那血流 满面的是老师,更是教育。先说撕书。近年来,每到高考前夕,总有学生撕书的图片和视频见诸媒体, 这似乎成了一种“季节性征
13、候”。有人说,撕书是为减压。的确,如今已是高考 冲刺的最后时刻,十年寒窗,只待一考,高三学生一个个像快要爆的气球。但 撕书真可以减压吗?那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放纵而已。它可以给青春留下某种 记忆,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事后找不到书本的懊恼。再说殴打老师。学生打老师肯定是不对的,而且打得如此之狠,已涉嫌违 法。学生对制止撕书的老师采取暴力,是因为被打了一巴掌,训斥了一顿?还 是因为平日就有矛盾,到高考前集中爆发?毕竟,我们知道该岗位的老师,很 容易和学生产生矛盾。在新闻中,我们并未看到学生的说法。当地教育局和校 方主张为了不影响学生备考,暂不报警,这自然是“一切为高考让路”思想的 突出体现。在此,对当地
14、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决定,我们也不会苛责,他们希望这6名 学生能顺利高考,选择暂不报警。但是,对撕书和殴打老师行为的反思和追责, 却不应该一笔勾销。说到底,撕书和殴打老师,也都是教育失败的一种体现。撕书在根本上还 是因为对“填鸭式”教育的一种不满,是对高考结束后一了百了的发泄。学生 已经失去了对知识的敬畏,进而形成强烈的逆反。而殴打老师,则是对师道尊 严和伦理的最大颠覆。这里当然主要是学生的原因,包括道德问题和法制观念 的欠缺等,但也少不了学校本身教育方面的问题。试想,学校本应是把学生教 育好的一个地方,但到头来,不但没有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连对老 师起码的尊重都没建立起来,这还不算失败吗
15、?这件事还提醒学校和家长,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之外,还要注意心理的纾解 和引导,这一点对于高三学生尤为重要。眼下的高考只剩下最后几天,一定要 让学生注意调整好心态,避免产生“疯狂一把”之类的想法。因为,想一想即 将来临的考试,疯狂的代价是你所能够承受得起的吗?当然,也不要把考生当 成“易碎品”,应保持一片平常心,毕竟,高考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一次人生历练, 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长大也由此开始。”撕书殴师”是逾越底线的病态狂欢2014年06月05日14: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李妍高考在即,陕西长武县中学高三学生,在停课复习前最后一天上课时,开 始了“撕书狂欢”,部分学生将学习资料撕碎从楼上扔下,以发
16、泄压抑已久的情 绪。然而,一位50多岁的老师在阻止一名学生撕书后,却被该生带领5名同学攻,打得满身是血,“三根拖把棍被打断成好几截”。针对陕西长武高中生围 殴老师事件,当地警方已依法对事件展开调查。拯救暴戾青春,对师道尊严保持起码的尊敬,就必须让学生具备规则意识、 责任意识、法律意识。高三学生撕书绝非个案,在很多学校,高考前“撕书”俨然已成传统。很多 学校对此多持宽容态度,认为“撕书减压”,不妨淡然处之。通常情况下,在撕 书释放焦虑与压力之后,学生也多能在校方的规劝下恢复平静。然而,在长武 县中学,“撕书狂欢”最终却演变成了对老师的围殴,这就绝不是情绪释放那么 简单了。从“三根拖把棍被打断成好
17、几截”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打人学生对老师 肆无忌惮、冷漠残忍,这不仅是对尊师重道伦理的严重挑战,更是对师道尊严、 道德法律的无视,这种扭曲的病态行为,理应受到法律严惩。校园里“撕书打老师”的病态狂欢不是一天炼成的。这些年来,“撕书文化” 之所以盛行,除了应试压力的问题,新一代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极度渴求走出 被安排与设计的人生,希望摆脱被禁锢的模式化生活,渴望获得人生的独立与 自由,也是撕书现象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只是,青春的张扬与躁动,离出界 与越位往往只有一步之遥。青春冲动一旦突破了道德的范畴与法律的底线,青 春就会成为“无知狂妄”的代名词。沾染上暴力色彩的青春,就会为冲动付出高 昂代价。尽管
18、在此前,当地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 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被打老师现在已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 束再处理。但经媒体报道之后,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这,其实才正应该是对 学生的规则教育青春固然可以用来张扬,但只要出界,不管什么原因,不 管遇到什么状况,即便是面临高考,只要违法,都必然付出代价。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学校正是因为过度重视应试,过度重视升学指 标,而忽视对学生的规则教育、人格教育,学生才会“恃考而骄%认为考试成 绩可以掩盖一切,甚至一些明显突破道德乃至法律范畴的行为,也可以成为他 们心中的“小节”。当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而只是致力于培养考 试机
19、器的时候,教育就会失去基本的底线。尤其是,当应试这种单向度的评价 体系造成过大压力,而学生却又无法排解时,以应试利益联系起来的师生就极 可能滋生矛盾,二者关系也极可能被扭曲。这种情况下,一旦老师疏于与学生 沟通,或不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技巧,个别学生就可能由着青春冲动,撕碎书 本,殴打老师,撕裂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是长期重应试轻规则与人格教育种下的恶之花。拯救暴戾青春,对师道尊严保持起码的尊敬,就必须让学生具备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要 让学生意识到,衡量一个人的人生,除了应试,还有其他多维的向度。面对应 试压力,学校也理应建立起日常与考前的心理疏导机制,平时多注重与学生进 行心理情感沟通,
20、多注意排解学生的学业压力,也要注重与学生交流的技巧及 教育的方法。无论如何,减压有益身心健康,形式也可以多样,听音乐、做运 动、拉家常,样样都可以,但如果是“撕书”,甚至发展到打老师,就真的是一 种病态了。(作者系媒体评论员)被出卖的孔子电影孔子票房正创佳绩之时,“孔子彩票”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 如果说这样的举动还不算是在“消遣孔子”的话,那么试想若“孔子彩票”被日本、韩国发行,国人又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呢?幸好,这次出卖孔子的不是“外邦人”,而是山东省福利彩票中心一一这想必孔子在焚书坑儒、十 年批斗之后也没有料到吧?我们消遣孔子,表面上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
21、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 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 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 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人们看到“谢谢参与”时并不 是因为没有学习到“有朋自远方来”而失落,反而是因为没有得到从天而降 的人民币而黯然神伤。因此,孔子彩票显然不符合其推广的理由以及其想打 造的“文化效应”。给博彩一个高尚的理由其实才是发行这款创新彩票的独到之处。然而我 敢肯定,那八个奖符中定没有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 博彩,谁是冲着文化而去的呢?还不是为了自己那投机取巧的消遣心理,
22、为了那看似容易得到的、不费脑力体力的利益嘛?那么,卖彩票和买彩票的人即都是“喻于利”,都是在所谓“传承经典”的同时狠狠地当了一回“小 人”。也不知这彩票发行后我们到底该购买这彩票去当小人,还是该因这彩 票感悟论语从而放弃求利、抵制这彩票来当君子。为了钱出卖自己的文化着实说得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当下借文化 之名敛财的现象早就一发不可收拾。红楼选秀出卖了红楼梦,干脆面中不符史实的三国形象出卖了三国志,网络游戏更是接连出卖了西游记、水浒传,人们抱着“大话”“水煮”的心理一探究竟,直到如今人们甚 至更加直白地借论语奖符之名去吸引国民去当孔子所不屑的“小人” 一一 这一切都还是当初弘扬文化的初衷所期
23、翼的吗?这一切都还不是以利益收 场,靠文化吸金,模糊了演义与史实之界限,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精神信仰之界限的愚昧。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模糊了消遣与敬畏之界限的缺失啊。文化经典可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只希望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金钱和虚构而津津乐道,而是因为它们真正浸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随时随地被人们想起并予我们智慧的道理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被国人称为“缺失信仰一代”的90 后中一员,我又可否有资格问一一是谁出卖了孔子们?又是谁让我们“缺失了信仰”?文化的生存.山东出大汉,想象中的大汉们都应是鲁而直的,可这回却干了件精细 而又实用的事。想必,山东彩票
24、的发行部门也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用孔子来做彩票的形象代言人的,而且,光是选出孔子的八句话来,就非常的费神。这很有点实用 主义的味道,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地缘优势,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谓是一妙招。是啊,这样的一种彩票,打开了彩票的销路,而那彩票上印着的儒家经 典和其代表着的儒家文化“销路”又在哪里呢?这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其中,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所探索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来说,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将孔子这种两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文化宝库与彩票、金钱直接挂钩,好像还不太能为人接受。但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传播呢?
25、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由于人们的蔑视,反而是因为人们的过于敬仰。孔子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在人 们的心底被捧上神坛。是的,敬若神明带来的结果是被束之高阁,这就是伟 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山东人们却换用了一种方式,第一次将孔子与即开型 彩票联系在一起,从而当了一次宣传的媒介。有人说,这样的传播方式会让儒家文化变了味,与现实世界的金钱联系到一起。但是,文化就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东西,坚强在于其长久而广博 的生命力,而脆弱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修改、润饰,包括与最实际的 金钱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坚强是寄寓在其变通的传播方式上的。 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有多少刚强、不知变通的文
26、化消失了呢?也许亚历山大 图书馆中的,那些希罗的被埋没的手稿,能告诉我们高高在上的、骄傲的文 化的没落吧。更何况,文化需有其最适合的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必然有 其最适宜的存在形态。于是,所谓的变了味儿,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的看 法,并不能说如何做,是对文化好的,抑或是坏的。如果没有适应性的调整, 恐怕“至刚易折”这个道理就有要应验了。孔子的“即开型彩票”,这种对 儒家文化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为了儒家文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尝试。诚然,文化的转变是无法“即开”的,而且彩票的发行单位也许也不是 有我上面讲的文化宣传的想法。但这应是一种趋势,是传统文化自己走下神 坛,推销自己的趋势,是文化在找其传播途径的一种尝试。还记得在电视中看到有一间在魏玛的小酒馆中,服务生扮演浮士德,并于扮演魔鬼的演员进行表演,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令人捧腹。都说德国人死板,但他们不也在进行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吗?是的,文化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它更像一种生命体,为完成其使命必须 做出适应。这就是文化其必然要完成的过程。至于其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走 错路的代价,这也是甜蜜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