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三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6134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三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1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X年8月一X年6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 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查地点:XXXX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 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 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x万留守儿 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 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 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 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x年8 月底到x年6月底,

2、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 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 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 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 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这个地方生 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 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4、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 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 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

3、事抓起,严肃 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 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 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 “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 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 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 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 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 会。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 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农

4、 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 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 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 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 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 在形成,致使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 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 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 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 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

5、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 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 井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 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 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 留守儿童。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 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 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找寻农村留守儿童问 题的有效解决办法,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问题。今年5月, 根据县关工委转发的文件要求,我

6、乡妇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委员会也积极参与此次行动,对龙庆乡0-18岁的留守儿童 现状进行了走访和调查。通过到学校,去家庭,接触了留守 儿童的心,了解了他们的现状。现就存在的问题谈一些初浅 的看法。一、基本情况乡总面积48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 组,3.3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 3%。全乡有耕 地面积3378. 7公顷,其中水田178. 7公顷,旱地3200公顷, 人均耕地L 5亩,且大多数耕地是高山田交通不便,经济作 物以烤烟、油菜、生姜为主。由于百年大旱,农村人均纯收 入仅为2410元,广大老百姓仍然生活在贫困边缘。因此, 极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也挤进了打工队

7、伍中去,成为打工一 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据调查,全乡0-18 岁的学生人数有6314人,留守儿童2371人,其中在校小学 生中就有1154人,占学生总数的18%,老人监护的有439人, 占38%,寄养他人的有140人,占12%。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农村老百姓普遍文化 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 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 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 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 极大损

8、害。二是留守儿童学习普遍较差。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 长期在外打工,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农活、家务活增多,尤 其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年老体弱,加上本身的文化水平较 低,根本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 还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导致一些儿童体力的透支、精力 不集中,对待学习只是应付了事,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 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三是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 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缺少情感和心理 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 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 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

9、理障碍, 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 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 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 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 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 失衡。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法 顾及到儿女的成长情况,监护人或代养人只管留守儿童的生 活,缺失了道德的教育,养成了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的习惯, 缺乏道德约束,形成不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 了不讲卫生、不拘小节、乱花钱、顶撞祖辈、我行我素、不 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行为偏差,尤其是留

10、守儿童 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 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 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 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 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 故。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 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 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 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

11、 薄。一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不高,有的 还是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 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 的任务;二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 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三是父 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 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 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 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不力。近年来,随着教 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

12、系列行之有效,能适应新 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对留守儿童 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 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 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 爱难以顾及;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 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 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 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 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 境和教育环境。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

13、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 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 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 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 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 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 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 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 性和诱惑力。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近年来, 随着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会发 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

14、教育 投入也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 优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 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 与当地儿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 们的学习热情。2、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儿童的管理措施。各级政府和 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儿童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 儿童采取寄宿制管理,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寄宿的,学校实行 跟踪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 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 而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3、创新机制

15、,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 统一。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 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 作机制。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 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 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 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 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 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 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 长。总之,我国是一个农

16、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劳务 经济成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不 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从而促 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新农村。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3在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 市迁移过程中,由于现实问题的种种限制从而产生了这个时 代特殊的留守儿童现象。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 了一个社会性问题,社会上不断有留守儿童出走、自杀等负 面新闻出现。其中,父母的缺位所导致的留守儿童人际交往 不良愈来愈严重。这需要我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应对 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本 文选

17、取了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方面,对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问 题进行研究探讨。在浙江遂昌的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 访。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 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要 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 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妥善解决。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人际关系原因建议一、刖百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 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和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 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 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 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

18、益 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 年进城务工,由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子女教育等方面的 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 活,致使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剧增。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资料显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达到2290. 45万人,其中, 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 5%o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 我国儿童群体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 群体。随着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等 方面关注的力度不断加大,他们的生活条件与学习环境得到 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引起专家们的关注。只有

19、对留守儿童 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他们的教育提供科 学的理论依据。国内研究者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 的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发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 起重视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儿童问题,呼吁农村留守儿童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后相关的文章 也有论及,但均重视对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研 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人际关系展开详细调查的尚不 太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关注和逐步解决农 村留守儿童身心各方面的问题均具有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 现实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动到外地工作,孩 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其父母生

20、活在一起,他们当 中大多在每年秋收、春节等时候才能见到父母,有的甚至是 几年都见不上一面。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 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 教育的孩子。其主要表现为:L学习成绩较差,作业不认真完成,无心向学。我在写 本文的调查中作了统计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 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4飞分。2 .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怕事,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 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 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困难。3 .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且屡教不改,对待他人 冷漠,我行我素。儿童的人际关系与其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社会

21、大众热切关注的特殊群体,其人际关系发展 状况更应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的研究 大多只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中某一方面出发讨 论,缺乏整体性。同时很多观点笼统地认为留守处境带给儿 童的是不利影响,造成包括人际关系在内的心理发展状况相 比普通农村儿童更差。客观现实中,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发展 状况是否真是如此?还需进一步验证。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 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大多存在着或多 或少的心理问题。本文着重调查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状况, 以期为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二、研究方法(-)调查对象:浙江省遂昌县农村高坪乡中心小学, 9岁15岁小学二年级至六

22、年级的留守儿童共107人,所有 调查对象均来自有相同生活背景的农村。(-)调查方法: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经过专门统一的量表培训,采 用正确、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说明。调查工具为自编的一般情 况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父母外出打工、是否 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 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 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 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 守儿童”。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 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 不愿与

23、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 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 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 的现象。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 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 下几种类型。(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 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 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 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

24、 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 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许多孩子还承担起 家里全部家务事,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至 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 与父母居住、兄弟姐妹等)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 诊断量表。(三)研究工具:1 .问卷法: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郑日昌教授编制的人际 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28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采取2级 评分制。该量表是郑日昌教授根据中国儿童的特点而编制 的,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各因子得分在总分是08分,那么说明在与朋友

25、相处上的困扰较少。总分是914分之间,那么,与朋友相 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说明有轻度人际交往问题。总分是 1520分之间,那就表明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 重,说明有中度的人际交往问题。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 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序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 的障碍,说明有严重的人际交往的问题。2 .访谈法:调查深入到各村,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进行 有针对性(根据自编量表)进行询问和调研。3自编人口统计学资料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 度、班级、父母外出打工、是否与父母居住、兄弟姐妹等基 本情况的调查。(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根据问卷评分,测查数据, 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处

26、理。三、调查结果与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参见表1,本次调查是在浙 江省遂昌县高坪乡中心小学进行,考虑到一年级小学生认程 度和理解能力,故排除在调查之外,将全校的二年级到六年 级共四个班的小学生全部参与调查。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共 107人,回收问卷107份,其中有效问卷98份,无效问卷9 份。有效问卷的总人数为98人,其中男生59人,占总人数 的60%,女生39人,占总人数的40%o留守儿童38人,占 总人数的39%,非留守儿童60人,占总人数的61虬 独生子 女39人,占总人数的40%,非独生子女人数59人,占总人 数的60%o孤儿人数2人,占总人数的2%,非孤儿儿童9

27、6 人,占总人数的98%。表1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点击查看大图(二)问卷总分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为98份,参见表2问卷总分结果 与分析,其中:La是。8分人数的比例,总人数为22人,普通学生 的比例为14%,留守儿童的比例为8%。总分是08分,那 么说明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 朗,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和他们在一起,相处得不错。而 且,能够从与朋友相处中,得到许多乐趣。生活是比较充实 而且丰富多彩的,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很好。一句话,不存 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 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2 .b是914分人数比例,总人数为37人,普

28、通学生的 比例为25%,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2%o得到的总分是914 分之间,那么,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人缘很一 般,换句话说,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 在一种起伏波动之中。3 . c是15-20分人数比例,总人数为33人,普通学生 的比例为18%,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4%。总分是15-20分之 间,那就表明在同朋友相处上的行为困扰较严重。4.d是20分以上人数比例,总人数为6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4%,留守儿童的比例为4%。得到的分数超过20分, 则表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序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 为明显的障碍。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 人,不开朗,或者有

29、明显的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表2问卷总分结果与分析点击查看大图(三)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的结果与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为98份,参见表3在交谈方面的 行为困扰程度分析,其中:表3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分析点击查看大图La6分以上人数的比例,总人数为6人,普通学生的比 例为4%,留守儿童的比例为2%。得分在6分以上,说明不 善于交谈,只有在极需要的情况下才同别人交谈,总难于表 达自己的感受,无论是愉快还是烦恼,不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往往无法专心听别人说话或只对单独的话题感兴趣。2 .b35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66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38%,留守儿童的比例为30%。得分在35分之间,

30、 说明交谈能力一般,会诉说自己的感受,但不能讲得条理清 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但还是做得不够。如 果与对方不太熟悉,开始往往表现得拘谨与沉默,不大愿意 跟对方谈。但这种局面一般不会持续很久。经过一段时间的 接触与锻炼,可能会主动与同学搭话,同时这一切来得自然 而非造作,此时,表明交谈能力已经大为改观,在这方面的 困扰也会逐渐消除。3 .c02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26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17%,留守儿童的比例为9%o得分在02分之间, 说明有较高的交谈能力和技巧,善于利用恰当的谈话方式来 交流思想感情,因而在与别人建立友情方面,往往比别人获 得更多的成功。这些优势仅为学习与生活

31、创造了良好的心 境,而且常常有助于成为伙伴中的领袖人物。(四)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的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为98份,参见表4问卷在交际与 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其中:表4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的分析点击查看大图La6分以上人数的比例,总人数为31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11%,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o得分在6分以上,则 表明在社交活动与交友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行为困扰。比如, 在正常集体活动与社交场合,比大多数伙伴更为拘谨;在有 陌生人或老师存在的场合,往往感到更加紧张而扰乱思绪; 往往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而使自己处于越来越被动,越来 越孤独的境地。总之,交际与交友方面的严重困扰,陷入“感

32、情危机”和孤独困窘的状态。2. b35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53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41%,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9%。得分在35分之间, 则往往表明在被动地寻找被人喜爱的突破口。不喜欢独自一 个人呆着,需要朋友在一起,但又不大善于创造条件并积极 主动地寻找知心朋友,而且,心有余悸,生怕在主动行为后 的“冷”体验。3.c02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14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10%,留守儿童的比例为6%o得分02分之间,则 表明对人较为真诚和热情。总之,人际关系和谐,在这些问 题上不存在较明显持久的行为困扰。(五)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的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为98份,参见表5在待人接物方 面

33、的困扰程度的分析,其中:表5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点击查看大图La6分以上人数的比例,总人数为3人,普通学生的比 例为1%,留守儿童的比例为2%o得分在6分以上,则往往 表明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也 许常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或者过分地羡慕别人以致内心妒 忌别人。因此,其他一些同学可能回报的是冷漠、排斥,甚 至是愚弄。2 . b35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24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14%,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0%o得分在35分之间, 则往往表明是个多侧面的人,也许可以算是一个较圆滑的 人。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 评价。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但却极

34、喜欢另一个或被另 一个人所喜欢。朋友关系某些方面是和谐的、良好的,某些 方面却是紧张的、恶劣的。因此,情绪很不稳定,内心极不 平衡,常常处于矛盾状态。3 .c02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71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46%,留守儿童的比例为27%。得分在03分之间, 表明较尊重别人,敢承担责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以 你的真诚、宽容、责任心强等个性获得众人的好感与赞同。(六)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的分析本次调查的有效问卷为98份,参见表6与异性朋友交 往的困扰程度的分析,其中:La5分以上人数的比例,总人数为22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10%,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2%。得分在5分以上,说 明在与异

35、性交往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也许存在着 过分的思慕异性或者对异性持有偏见。这两种态度都有它的 片面之处。也许是不知如何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而 陷入困扰之中。2 .b34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37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24%,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3%。得分在34分,表明 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行为困扰程度一般,有时可能会觉得与异 性同学交往是一种愉快的事,有时又会认为这种交往似乎是 一种负担,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最适宜。3 .c02分之间人数比例,总人数为39人,普通学生的 比例为30%,留守儿童的比例为10%。得分是02分,表明 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对异性同学持公正 的态

36、度,能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与他们交往,并且在与异 性朋友交往中,得到了许多从同性朋友那里不能得到的东 西,增加了对异性的了解,也丰富了自己的个性。可能是一 个较受欢迎的人,无论是同性朋友还是异性朋友,多数人都 较喜欢你和赞赏。表6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点击查看大图四、调查结果与分析对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经历对儿 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不良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人际关系障 碍。具体表现为对人冷漠,人际信任度低,不善于处理人际 关系,与人交往退缩畏惧、自卑孤独或目中无人,常常游离 于群体之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 冷漠性和攻击性,女孩多封闭自己,男孩多挑衅他人,不利

37、 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在与成人的交往中,留守儿童大多不 爱说话,关系不够融洽。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研究指 出,早期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的儿童缺乏对人的基本信任,不 能很好地与人相处。(一)本研究通过对107名小学生的自编儿童家庭现况 问卷和郑日昌教授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比 了父母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人际关系状况 差别,考察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较,其人际关系的 影响,有以下几点的发现:1 .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在人际关系四个维度上均 无明显差异。2 .母亲在家照料显著有利于儿童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 系发展。3,初次留守年龄在10岁以上的儿童相较与其他年龄组 的儿童师生关

38、系和同伴关系显著更差;留守时间不到一年的 儿童相较时间更长者亲子关系显著更为消极。4 .与父母联系和采用多样化联系方式有利于留守儿童 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发展。(二)通过对高坪乡中心小学107名留守儿童的调查和 对部分学生的家访,我们发现,不少留守儿童存在着较为突 出的人际关系不良问题。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上出现的交往 不适,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在对学 校的学习生活适应不良,成为影响学校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 中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L人际关系敏感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 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 体活

39、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部分留守儿童认为对 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 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大 部分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的愿意参加。2 .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 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 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 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 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 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40、。3 .厌恶、焦虑、忧郁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 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 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 忧郁。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 生一定的情绪问题。4 .心态留守儿童有的是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有的是好 友监护,还有少数是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 殊的家庭环境中,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 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 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 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 良心理。5

41、.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 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 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 发展的异常。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 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 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 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 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 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 象。6 .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对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 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留

42、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 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 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 体验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 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 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 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 明显。五、结论与建议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因素可以为学生提供 实际的心理帮助、情感的依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引导,对 于留守儿童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留守儿童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正是缺少了这种关乎心理健 康发展的主要

43、支持源。(-)留守儿童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子只是说说而己。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 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 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 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 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 为“早熟的大人”。(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 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 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 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 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

44、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 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 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 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 或朋友中的。被寄居的孩子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因为 他们毕竟不是和自己的亲人一起生活起居。他们中有一些人 总感觉在亲戚家里毕竟没有在自己家里那样自由,束手束脚 的,看起来胆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离开了亲戚,就像老 鼠离开了猫,他们就无法无天了。也有一些孩子胆子很大, 亲戚

45、根本管不住,有的可以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1 .农村学校心理教育资源的匮乏留守儿童一般出现在农村或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现有的 教育资源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一是无相关 心理援助机构或心理教师。教育经费短缺致使众多农村学校 没有条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即使建立起来,其硬件与软件 条件也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大多数农村学校的“心理教师” 是政教处、教导处的教师或政治教师,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 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和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训练,对留守儿童 所发挥的心理支持的效果甚微。二是大部分农村学校并没有 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农村学校关注更多的是升学率, 因为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或者较

46、差,甚至有些学校 会放弃对他们的管教,较少从学校或教师层面对留守儿童的 心理或情感需求予以关注。2 .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情的缺失留守儿童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长时间父母 亲情的缺失,这种缺失引起的“心理留守”的消极效应导致 了各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情感的满足是 其健康成长的关键。所有情感之中,父母亲情是最基本的, 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调查的学生中的留守儿童基本上是由祖 辈或亲戚代为“看管”,亲子双方接触与沟通的时间有限, 代为“看管”的暂时监护人难以替代留守儿童情感的寄托或 需求。作为祖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迈加之代际的隔阂, 对孙辈的教养,是一种“长辈溺爱”;作为亲戚,本

47、身无直 接的“教育”责任,再加上考虑到儿童“寄人篱下”的感觉, 亲戚的“教育”尺度很难把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外合住 和无人监管的儿童,这部分儿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上比 较独立,而且较为自由,要么会培养出儿童的独立性,要么 就会出现学习、生活上无人过问的情形。无论何种形式的“生 活”,留守儿童始终处于家庭教育的边缘,缺乏父母情感的 关爱。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抚慰与关怀,往往表现出焦 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一旦形成了不 良心理,之后的家庭教育也失去了 “及时性二3 .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停留在留守儿童的 生活保障层面,未涉及到留守儿童的亲情的需求。首先,乡镇政府没有

48、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县为 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出现了乡镇政府教育责任逐 步弱化的局面,大多采取撒手不管的策略,较少过问学校的 事情,学校提出的需要乡镇政府解决的问题也很难得到解 决。其次,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多停留于口 号。目前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与心理发展较为关 注,也号召学校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 题,但对于学校实际操作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却较难落实, 如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心理教师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的报 酬等。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教育部门的实际工作 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二)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 康和人际交往问题

49、的现状,提出如下预防与干预留守儿童心 理问题的对策:1 .倡导对留守儿童“弱势地位”去标签化的研究取向和 大众意识。2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 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等形式,更新家教观念,优化 家教方式,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加强农村儿 童家长养育观念教育,促使其在决策外出时能慎重考虑子女 的教养问题。3 .各农村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重视小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帮助小学生培养自我控制能 力,树立起对人际关系上的自信心,对部分焦虑现象异常严 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4 .开展心理训练活动,组织学生接受社会教育,让学生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