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13174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下册 篇一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

2、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

3、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

4、的编排,加强对知识的整理和概括,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本学

5、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间想像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4、加强统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得到提升。 5、继续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6、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6、有步骤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更多的机会。 7、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偏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

7、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果。 5、对学生要高规范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沛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多和学生推荐、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时协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7、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和时鼓励他们,多褒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特别抓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8、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8、下册 篇二 本人继续担任四年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68人,大部分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好动。在新学期开始,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各类作业、课堂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创造情景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争取消灭潜能生,做到人人爱学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 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和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 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本册的概念更多。因此,本教材从学生的认

9、知特点出发,改变了传统教材把比较抽象的“数的整除”知识集中学习的编排体系,将这部分知识加以分解;在三年级下册“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中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在本册“团体操表演因数和倍数”单元中进一步学习2、3、5的倍数特征,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知识;在本册“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单元中重点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这样编排分散了难点,更好地体现了这些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还注重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编排知识结构。如在学习解方程之前,学习等式的性质;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学习约分的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必

10、要性。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通过亲历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 2、进一步认识身边的事物,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秘初步掌握数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经历数学研究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增强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想与方法作指导,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克服困难才能攀登科学高峰。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倍数与因数、多边形面积计算、正负数,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复杂的分数加减法、对称平移与旋转、可能性的统计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学会分析等量关系并

11、能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区分应用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质因数等意义解决数学问题。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理解掌握多边形的特征及面积机计算方法,区分对称平移与旋转,了解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学会计算分数的四则运算。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和优选法,能运用分析现实问题。 4、继续探究统计的复杂知识,并能合理科学地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措施: 1、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2、加强直观教学,多联系生活的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利用

12、教具与电教教材,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3、加强素质教育,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耐心帮助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5、整个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课堂中数学语言的培养。 6、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7、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慢慢适应新课程。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联系实际加强概念教学,融知识的理解于体验之中。 2、动手实践要把握好“度”,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3、重视方程教学,初步建立代数概念。 4加强探索方法的指导,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5、用好教材,做教

13、材“再开发”的智者。 6、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7、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全面、合理、科学。 8、让游戏融入数学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简易方程10课时 二、多边形的面积12课时 三、因数与倍数7课时 四、认识正、负数2课时 五、分数的意义和性质8课时 六、对称、平移与旋转5课时 七、分数加减法11课时 八、统计6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中,动手模拟、交流争

14、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的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条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师问:“从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口答。 2、研究烙一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一张饼

15、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3、研究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设计意图:在烙三张饼前铺垫烙一张饼和两张饼的方法,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为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 4、对比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为什么烙两张饼和烙一张饼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呢?” 生口答可能有:烙1张饼时,锅里空出1个位置,烙两张饼时,锅里没有空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烙1张饼和烙2张饼的最短时间,旨在让学生明白“同时烙”的优势在于节省时间,从而为下一步的继续探究提供思维支撑。 5、研究烙三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三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用手

16、中的三个圆片代替三张饼来烙一烙,想一想。” 设计意图:学生先自主尝试烙,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利于学生暴露自已的真实想法,为教师进一步调控课堂提供了依据。 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摆、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先同时烙两张需6分钟,再烙1张需6分,6+6=12分。师对此启发引导:“第二次烙1张饼时锅里有空位置,这样会浪费时间,怎样才能做到每次都烙两个面,不让锅闲着?”学生再次摆、思考、交流,得到最节省时间的烙法。 学生先演示,师再示范摆。 小结并强调:每次总烙两张饼,别让锅闲着,这样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问题重点处理,学生有了透彻清晰的理解才

17、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 6、研究烙四七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教师依次提出问题,生或口算或演示。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的“扶”,四七张饼的烙法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寻找规律 师:认真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有:除了一张饼,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的时间都等于烙饼的张数*烙一面饼所需的时间。 8、点明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 在学生解释图意的基础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条: 生1: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师:什么意思? 生2: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需

18、要花3分钟。 2.思考烙2个饼 那两张饼你准备怎么烙?请用手势说明一下。很好,在学数学时可以借助我们的身体和动作,来帮助我们思考。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时,来了一位顾客,他要买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把3张饼都交给顾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烙饼的问题。(板题:烙饼问题) 二、合作实践,探究新知 实践活动(一):探究烙3个饼(13分钟) (1)小组合作,摆一摆。 师:同学们,请你来当大厨,你想怎样烙? 先独立思考,然后4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安排的,你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可以拿出烙饼卡,把书本当平底锅烙一烙。开始。(师巡视) (2)说一说。指名汇报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了让大家看得

19、清楚,我把每次烙每张饼的正反面的情景都展现出来。 预设 1.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 (最优方法没有出现) 师;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第二种比第一种省时间? 生:第一次放两张饼,更好的利用了锅的空位。 师:那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呢?引导发现有一个空位没利用起来,这里可能浪费了时间。 师: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启发学生发现:让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 同桌合作探究最优烙法,汇报(交替烙)。 1.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 3.用三张饼的最优方法烙。(交替烙) 师:谁还能再说一次这种烙法?(课件演示) 你们有好几种

20、烙饼的方法,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这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板书:方法多样) 但是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看来,充分利用锅的空间,不留空位,就能节省时间。 其他同学也能像这样用9分钟烙好3张饼吗? 同桌两人合作,用这种方法再试一试。师巡视 理解并掌握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小结:同学们通过思考、操作,不但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通过比较,找出最优的方法,真是爱动脑、会动手的好孩子!你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给它接下半句可能有条路最近。最节省空间、时间的路,就是最近、最优的路。(板书:寻求最优) 实践活动(二):探究烙4、5张饼(6分

21、钟) 这时又来了两位顾客,分别要买4张、5张饼,怎样尽快把饼给他们呢?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怎样安排,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卡片摆一摆,把相关的内容填入表格中。 1.请同学上台,展示烙4张饼的过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板书用时) 师小结:4张饼,能两张、两张的同时烙就不交替,是最方便的方法。 2. 说说怎样烙5张饼,(板书用时)引导明确:先同时烙两张再交替烙三张,即分成2+3,最方便最省时间。 师:刚才我们边活动边把学习成果整理成了一个表格,同学们,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烙饼问题的钥匙。 (课件出示) 实践活动(三):算出烙6、7、8、9、10张饼的时间(6分钟) 1.填表。接下来,烙6、7、8、9、

22、10张饼的最短时间,能与小组成员合作直接填在这张表中,并说说怎么烙吗?汇报最短用时,并说烙法。 2.优化。我要向你们请教一下,为什么你们填得这么快?你们发现了什么? 那现在,谁能快速地说出烙15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怎么烙?20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怎么烙?真是反应迅速的小机灵! 三、结合生活,知识拓展。(2分钟) 刚刚我们找到了3张饼的最优烙法,虎知道可有人觉得把饼拿来拿去太麻烦,还想出了更好的办法,知道是什么吗?当当当当,就是它电饼铛。上下两面可以同时加热,实现了1个饼只需烙3分钟。对工具进行改造,也能更好的利用空间,节省时间。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创造出节省时间的新发明,那我会很高兴的! 四、

23、课堂总结(4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例如出门旅行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花钱更少或者花的时间最短;在各行各业,选择最优的方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这种想法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去了解和研究。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用自己的慧眼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利用时间。下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四 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

24、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例如:( )814,90( )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 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

25、2)在简单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2)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

26、,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借助天平,启发思考。 我将教材情境动态化,通过FLANSH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当天平两端都没放物品的时候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当我们往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而另一端不放的时候,或者两端放的物品质量不等的时候,天平的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这时候左边大于右边,或右边大于左边。当我们经过调整,天平两臂再次平衡时,表示两

27、边的物体质量相等,即左边=右边。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对情境中数据也进行了分批给出的处理。先给出了左边鱼食和小砝码的重量,让学生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再给出天平右边的质量,让学生列出等式。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学生习惯性的使用算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顺利地进行了用数字表示向用符号表示的转化。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借助天平这一载体,启发学生理解了平衡,认识了等式。 第二个主题图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出文字信息“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把这一信息转化为等量关系。4块月饼的质量是如何表示的呢

28、?用数量关系“每块月饼的质量4”来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4”表示的是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也表示4块月饼的质量,所以他们相等。从而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的转化,改变学生的长达4年的惯性思维方式。 3、变换角度,深入思考。 第三幅情境图隐含着多样的等量关系,也正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情境。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放手让学生探究,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学中,先引导孩子发现情境中的基本相等关系: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并且列出等式2z+200=2000,在此基础上,再

29、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等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欲 望,调动孩子思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找到多样化的等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建立概念,判断巩固。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 (三)生活应用,提高能力。 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直观图象列方程。这些题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并且分别以现实情境图、线段、文字叙述、综合拓展为顺序,层层递进。学生在用方程表示直

30、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他们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附板书: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左边的质量=右边的质量 两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五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教材分析 连减的简便计算这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册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P39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意

31、义的基础上学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减法的性质,体现算法多样化。使学生能根据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选用合理简便的计算方法,它为后面学习除法的简便计算做了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前一个数这两种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减法运算性质用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四、学生分析:

32、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2、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我故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1、紧密联系生活,创设帮助李叔叔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情境,把简便计算的讨

33、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筭理,掌握简便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减法的简便算法的多样化。如、判断题、连线、简便算法、等等在练习中掌握减法的性质,体会简算的意义,领悟计算方法。 (二)、说学法 1、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明确了连减的简便方法,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减法的简便计算,明确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会根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

34、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本节课以帮助李叔叔解决数学问题为背景,引出问题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这本书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 望。 (设计理由:借助读书这一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预设学生读题后能找到其中的数学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解题思路,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 引出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算法,看看你的解题方法符合题意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适当的

35、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板书每一种算法,让学生说说每一种解法的思路,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随学生板书:2346634、234(66+34)、2343466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请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进行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组长的回报,让其他学生更

36、明白了算理。) 3、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算法,得出简便算法 让学生观察三种方法,三个算式,方法不同,结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连起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连减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出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连减的计算。然后观察算式,说说哪种方法简便,明确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让同学认识到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连减得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

37、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练习巩固 5、拓展练习 (整个联系设计有坡度有层次,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使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都有收获。) 6、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总结中回顾所学,升华所学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是学生一眼看出本节课所学内容,连减有几种算法,简便方法有几种,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方法解答最简便,一目了然;连减得简便计算用字母如何表示,都比较清晰,板书能紧扣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掌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

38、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3128 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2计算。 5446 602 198495030 387

39、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

40、位数都是9。 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篇七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41、: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我们来看看。 这个数认识吗?几呀?出示数字卡片:1 我能让这个数变大,看仔细哟。(添了一个0) 这个1的末尾添了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还能把这个数变小,知道怎么变吗?就要把末尾的0(去掉),看着啊。 看来,我把整数末尾的0 去掉,这个数就缩小。那100去掉末尾两个0,大小怎么变化的?(缩小了100倍,好极了) 师:刚才我将这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整数就变大了,我又将这个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整数就变小了。 2、师:接下来再变一个小数的魔术。这是几?(0.1)看着啊,老师还能把它变大。变大了吗? 这可奇怪了,刚

42、才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大,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数就会变小,那我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呢?你认为呢?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只是大家的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猜想 验证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有以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

43、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小数的末尾添上

44、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1)比较1.30和1.30的大小。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1.30和。1.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理论推导法:1.30是130个1/100,也是13个1/10;1.3是1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1.301.3)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1.30=1.3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 讨论归纳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 4、指导阅读。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并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