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710-2020 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T 3710-2020 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93.080CCSP66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7102020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程Codeofprracticeforprecasteinforcedconcretepilecompoositefounndation2020-11-27发布2020-12-27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3710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
2、有限公司、建华建材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宏泰交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机第一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安徽永固桩基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省七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修和、秦卫、温广军、朱先祥、周银宝、郭强、赵华宏、郭建雷、张晓阳、李华治、秦长宽、崔伟、李新斌、程进祥、琚青松、张国龙、朱旋、王剑锋、吴磊磊、李昊煜、潘锋、袁瑞、余灏、陈孝愿、王育
3、刚、马超。IDB34/T37102020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应用的总体要求,并规定了劲性体质量要求、劲性体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公路工程中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其他行业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4、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GB/T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T50783复合地基技术规范JTG336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G/TD31-0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340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st预制混凝土劲性体precasreinforccedconcretepile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离心成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其壁厚小于GB/T13476规定的最小壁厚,简称“劲性体”。3.2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precastreinf
5、orcedconcretepilecompossitefoundaation使用机械设备将劲性体沉入地基中,置换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并在劲性体顶部设置桩帽和加筋垫层,形成由劲性体及其周围土体、桩帽、加筋垫层共同承担荷载的地基,简称“劲性体复合地基”。1DB34/T3771020203.3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acteristicvalueofcompositefoundationbearingcappacity载荷试验测定的复合地基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3.4加筋垫层replacementlayeroftensillereinforc
6、cement在垫层材料中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3.5加筋材料reinfoorcingmaterial设置于土或填料中,用于改善土或填料力学性能,并由土工合成材料制成的条带状或网格状材料。3.6面积置换率replacementrattio劲性体横截面面积与所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之比。3.7夯填度compactiondegree夯实或压实后的加筋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4总体要求4.1劲性体适用于路堤及小型构造物下的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等土层的处理,地基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研究论证后方可使用,地基土和地下水对劲性体混凝土及钢筋有中、强腐蚀性时不宜采用。4.2
7、4.3劲性体复合地基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成桩工艺试验及载荷试验。劲性体复合地基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应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沉降和水平变形监测。5劲性体质量要求5.15.2劲性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60。劲性体的制作、规格及质量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6设计6.1一般规定6.1.1劲性体复合地基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环境、荷载、变形控制要求等进行设计。6.1.2劲性体复合地基应按沉降和承载力双控的原则进行设计。6.1.3劲性体应按摩擦型桩进行设计。6.1.4劲性体复合地基中的劲性体和桩间土在荷载作用下应能共同承担荷载。6.1.5劲性体复合地基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a)劲性体的
8、外径、长度、间距、桩帽设计及受力计算;b)垫层设计,包括垫层构造形式、加筋材料选用及垫层受力计算;c)劲性体承载力验算;2DB34/T37102020d)地基沉降计算及稳定性验算。6.26.2.1构造要求劲性体复合地基的构造示意见图1。433425166图中:1劲性体;2桩帽;3加筋垫层;4加筋材料;5填芯混凝土;6劲性体接头。6.2.26.2.3a)b)c)6.2.4图1劲性体复合地基的构造示意图劲性体的外径宜取300mm600mm。劲性体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单桩接头数量不宜超过3个;同一水平截面内的接头数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0%;相邻劲性体的接头位置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m。劲性体顶部应采用填
9、芯混凝土进行封闭,填芯高度不宜小于劲性体外径的3倍,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6.2.5劲性体顶部应设置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桩帽,劲性体顶部进入桩帽不宜小于50mm,且桩帽应符合下列要求:a)b)c)6.2.6桩帽面积与单桩处理面积之比不宜小于25%;宜采用现浇方形桩帽,当采用预制桩帽时应有可靠的连接措施;边长不宜小于1000mm,厚度不宜小于200mm,上边缘宜设置不小于20mm宽的45倒角。桩帽与路堤填土或小型构造物基础间应设置加筋垫层,垫层厚度应根据劲性体的间距、劲性体的竖向变形刚度、沉降控制要求等综合确定,宜取300mm500mm。6.2.7劲性体宜按正方形或正三角形布
10、置,间距应根据地基土性质、复合地基承载力、上部结构构造要求以及施工工艺等确定,宜取5倍8倍劲性体外径,且布置范围应考虑稳定性要求。3DB34/T3771020206.3劲性体单桩设计6.3.1劲性体长度应根据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6.3.2劲性体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应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6.3.3劲性体应按式(1)验算单桩承载力:FcapRa(1)式中:Fcap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劲性体顶部的荷载(kN);Ra劲性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kN),必要时应按JGJ94计入负摩阻力的影响。6.3.4劲性体顶部荷载的计算应符合JTG/TD31-02的规定。6.3.5
11、劲性体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式(2)计算:Ra=Quk/K(2)式中: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Quk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K安全系数,取2.0。6.3.6初步设计时,采用锤击法、静压法的劲性体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根据土层经验参数按式(3)估算:Quk=uqsikli+Apqpk(3)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u劲性体横截面周长(m);qsik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Ap劲性体端部横截面面积(m2),当端部敞口时可参照JGJ94考虑土塞的作用。6.4桩帽及加筋垫层设计6.4.1初拟方形桩帽的边长时,可按式(4)估算;桩帽
12、边长的具体取值应根据工程条件、荷载大小等因素进一步调整确定。4m0(tan45)uDhp=+(7)DB34/T37102020b=(0.40.5)Sa(4)式中:b方形桩帽边长(m);Sa劲性体间距(m),取中心距。6.4.2桩帽的抗冲切承载力可按式(5)式(7)验算:Vs/umh00.7bhpft/h0(5)式中:Vs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的最大冲切力(kN);um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的最大冲切力(kN);um桩帽冲切破坏椎体一半有效厚度处的周长;h0桩帽的有效厚度(m),取桩帽底面至上层钢筋网的距离;bhp冲切高度影响系数,取1.0;ft桩帽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
13、设计值(kN);h0影响系数,取1.25。Vs=Psb2-p(h0tan45o+D)2Ps/4(6)式中:Vs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的最大冲切力(kN);sP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上的压力值(kN);b方形桩帽边长(m);h0桩帽的有效厚度(m),取桩帽底面至上层钢筋网的距离;D劲性体外径(m)。o5MR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桩帽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DB34/T377102020式中:um桩帽冲切破坏椎体一半有效厚度处的周长;D劲性体外径(m);h0桩帽的有效厚度(m),取桩帽底面至上层钢筋网的距离。6.4.3桩帽的受弯承载力可按式(8)式(99)验
14、算:MMR(8)式中:M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截面的弯矩(kNN.m);(b-D22Ps()3(9)M=12sPD()+23b-D2式中:sM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截面的弯矩(kNN.m);P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帽上的压力值(kN);D劲性体外径(m);b方形桩帽边长(m)。6.4.4垫层设置范围应大于劲性体处理范围,垫层边缘超出最外侧桩帽边缘的宽度宜为200mmm300mm。6.4.5垫层材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夯填度不应大于0.9。6.4.6加筋材料的选用及其性能指标应满足JTG/TD31-02及JTG/TD31的规定。6.4.7加筋材料宜布
15、置12层,且应覆盖所有桩帽,最下层加筋材料与桩帽顶部的距离宜为200mm300mm;当布置2层筋材时,上部筋材的作用应折减后按0.6倍取用,两层筋材的间距宜为100mm300mm。6.4.8加筋材料最大拉应力的计算应符合JTGG/TD31-02的规定。6.4.9当加筋材料反包时,最小反包长度不宜小于2.0m。6.5劲性体复合地基设计6.5.1劲性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挡墙、涵洞等小型构造物下的劲性体复合地基,应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b)填土路堤下的劲性体复合地基,宜通过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确定。6.5.2挡墙、涵洞等小型构造物基础下的劲性体复合地基,应按JT
16、G3363的规定进行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6.5.3劲性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初步设计时可按式(10)式(11)估算:fspk=lmRaAp+b(1-m)fsk(10)6DB34/T37102020式中:fspk劲性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l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m桩土面积置换率;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Ap包括桩芯土在内的劲性体横截面面积(m2);b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fsk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em=D2/D2(11)式中:m桩土面积置换率;D劲性体外径(m);De
17、一根劲性体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m),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时,De可按1.05Sa取值;按正方形布桩时,De可按1.13Sa取值。6.5.4劲性体复合地基下卧层的沉降量可采用分层总和法按式(12)计算:s=ysni=1pzEsi(ziai-zi-1ai-1)(12)式中:s下卧层沉降量(m);ys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pz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作用在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值(kPa);zi、zi-1劲性体桩端平面至劲性体复合地基以下第i层、i-1层土底面距离(m);ai、ai-1劲性体桩端平面至劲性体复合地基以下第i层、i-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18、,可按GB50007的规定取值;Esi劲性体复合地基以下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MPa)。7DB34/T3771020206.5.5作用在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宜采用等效实体法确定。6.5.6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应大于加固区厚度,并应参照GB50007关于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有关规定。6.5.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参照GB50007的规定验算下卧层承载力。6.5.8劲性体复合地基应进行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稳定性安全系数允许值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分析方法宜采用圆弧滑动法,滑动面上的桩土复合抗剪强度可按式(13)计算:tps=mtp+(1-m)ts(13)式中:tps桩土复合抗剪强度(k
19、PPa);m桩土面积置换率;tp桩身抗剪强度(kPa),可取劲性体混凝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1/2;ts地基土的抗剪强度(kPPa)。6.5.9紧邻劲性体复合地基处分布有水沟、水塘,或需开挖沟槽时,宜进行绕流稳定性验算,且必要时应采取抵抗桩间土滑出的措施。6.5.10加筋垫层底部为单一无硬壳层的流塑状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层时,应采取加强劲性体复合地基结构横向稳定性的措施。7施工7.1一般规定7.1.1劲性体进场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7.1.2劲性体宜采用静压法施工,也可采用锤击法施工,必要时可采用引孔法辅助。7.1.3施工前应处理空中及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并满足沉桩所
20、需的地面承载力。7.1.4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控制对周边环境及已施工劲性体的影响。7.1.5劲性体施工时可按附录B进行施工记录。7.2运输、起吊和堆放7.2.1劲性体的吊运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吊运过程中应轻起轻放,不应抛掷、滚落、磕碰;b)吊装宜采用两头勾吊法,吊索与桩节水平夹角不应小于45;c)运输过程中的支承点位置应距离桩节两端0.21L处;d)放置于运输车辆上时应绑扎牢固。7.2.2劲性体现场堆放、移桩和取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通畅;b)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程分类堆放;c)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不宜超过2层,确需堆放超过2层时,应设置
21、专用的堆放架;8项目允许偏差桩位100桩距100d)e)DB34/T37102020叠层堆放时,最下层应在垂直劲性体长度方向且距桩节端部0.21L处设置2道垫木,最外缘劲性体的垫木处应用木楔塞紧;应采用吊机起吊取桩,不应拖拉取桩。7.37.3.1静压法沉桩静压法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7.3.2a)b)7.3.3a)b)c)d)e)f)7.3.4第一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压到底,接桩、送桩应连续进行;抱压力不应大于桩身允许侧向压力;压桩时应严格监控桩位偏移,当桩端进入硬土层后,不应用移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终压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成桩工艺
22、试验结果及设计要求确定终压力标准;宜以桩顶标高控制为主,终压力控制为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作业,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油压表值与试桩参数及现场勘察参数不符;沉桩深度已达设计值,但油压表值未达到设计要求;桩身突然倾斜、移位、夹持机构打滑;压桩机械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桩身出现纵向裂缝或桩头混凝土出现剥落等异常现象;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桩位及桩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桩位及桩距允许偏差单位:mm7.47.4.1锤击法沉桩锤击法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b)c)7.4.2a)b)c)7.4.3a)b)c)d)劲性体顶部应设置硬木、尼龙板、棕绳等弹性衬垫;锤击合力中
23、心应与桩身轴线重合;劲性体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0.5。终锤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成桩工艺试验结果及设计要求确定终锤控制标准;一般宜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时,宜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施打,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贯入度突变;桩头砼剥落、破碎;桩身突然倾斜、移位;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9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值单位数值1上下节端部错口mm2.02焊缝咬边深度mm0.53焊缝加强层高度mm02.04焊缝加强层宽度mm02.05外观焊缝电焊质量/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DB34/T377102020e)单
24、桩总锤击数超过1000击。7.4.4锤击法沉桩的桩位和桩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7.5接桩与截桩7.5.1劲性体的连接宜采用端板焊接法。7.5.2焊接操作应符合GB50661及JGJ94的有关规定。7.5.3焊缝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焊缝质量要求7.5.4沉桩过程中遇到较难穿透的土层时,接桩宜在桩端穿过该土层后进行。7.5.5单根桩采用两节或多节劲性体连接时,最上节不宜短于6m。7.5.6截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截桩前应清理桩头周围土方,用水准仪确定桩顶标高并做好标记;b)应采用锯桩器截桩,切割时应一次性将劲性体外壁切透。7.6桩帽及加筋垫层施工7.6.1现浇桩帽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c
25、ma)桩帽基槽开挖时宜先采用小型挖机开挖至基槽底面以上20m,然后采用人工开挖和修整,不应超挖,不应扰动基底土和桩间土;b)桩头四周及端板应清理干净,基底土应整平;c)应按设计桩帽尺寸立模,并使桩帽中心与劲性体中心重合;d)桩帽模板安装应稳固牢靠,接缝应封堵严密,不应漏浆;e)桩帽混凝土宜与桩孔填芯混凝土一并浇筑,填芯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桩孔内壁浮浆清除干净。/T7.6.2拆模后,桩帽之间应采用砂土、石屑等填实。7.6.3加筋材料的施工应符合GB/50783的规定。7.6.4垫层的厚度、铺设范围及夯填度应符合设计要求。7.6.5垫层厚度大于300mm时应分层静压压实。8检验和验收8.1一般规定8.
26、1.1劲性体复合地基工程的检验和验收按时间顺序可分为施工前检验、施工过程检验以及验收。8.1.2劲性体复合地基的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JTGF80/1等有关标准的规定。8.1.3检查项目的合格判定应符合JTGF80/1的有关规定。8.210施工前检验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主控项目1产品合格证核查合格核查资料每批核查1次2长度L见本文件附录A尺量每批产品抽查2%,且不少于3节3外径D尺量4壁厚t尺量一般项目5端部倾斜见本文件附录A尺量每批产品抽查10%,且不少于10节6弯曲度尺量7粘皮和麻面目测8合缝漏浆尺量9局部磕碰尺量10表面裂缝目测全部11内外表面露筋目测12断筋/脱
27、头目测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主控项目1预应力钢筋配置见本文件附录A并满足设计要求抽查出厂检验告每批检查1次2螺旋筋配置见本文件附录A并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3混凝土均匀性均匀4混凝土抗压强度见本文件附录A并符合设计要求抽查出厂检验报告并结合回弹法DB34/T371020208.2.1施工前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各种原材料以及半成品、成品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b)劲性体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当成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施工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c)加筋垫层用土工合成材料应无老化,外观应无
28、破损、无污染。8.2.2劲性体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实测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劲性体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实测项目8.2.3劲性体混凝土质量和钢筋配置实测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劲性体混凝土质量和钢筋配置实测项目8.2.4劲性体抗弯性能实测项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11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主控项目1桩长满足设计要求查施工记录并结合吊绳法检查全部施工记录并用吊绳法抽查5%2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静载荷试验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0.2%0.5%,且不应少于3根一般项目3桩位见本文件7.3.4条全站仪或用钢尺量抽查2%且不少于5点4桩顶标高50mm水准仪测量注:当有可靠的动
29、静对比试验资料或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承载力的辅助检验。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主控项目1抗裂弯矩见本文件附录AA抽查出厂检验报告每批检查1次2极限弯矩见本文件附录AA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一般项目1焊材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每批焊材抽查5组2焊缝质量见本文件7.5.3条本文件7.5.3条抽查2%且不少于5点3收锤或终压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查沉桩记录全部DB34/T377102020表5劲性体抗弯性能实测项目8.3施工过程检验8.3.1施工过程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劲性体的桩长、接头质量、收锤或终压标准应满足有关标准及设
30、计要求;b)桩帽的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c)加筋材料应按设计和施工要求铺设、张拉、固定。8.3.2劲性体施工过程检验实测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劲性体施工过程检验实测项目8.3.3劲性体沉桩挤土可能造成桩身上浮时,应监测单桩沉桩完成时的桩顶标高和全部工程桩沉桩完成后的桩顶标高。8.3.4劲性体沉桩挤土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时,应加强变形监测。8.4验收8.4.1劲性体复合地基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a)劲性体施工后应具有良好的完整性;b)劲性体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c)桩帽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d)加筋垫层的厚度、宽度及夯填度应满足设计要求。8
31、.4.2劲性体实测项目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劲性体实测项目12项目序号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频率主控项目1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静载荷试验不应少于总数的0.2%0.5%,且不应少于3点DB34/T371020208.4.3劲性体复合地基实测项目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劲性体复合地基实测项目8.4.4采用静载荷试验法检测劲性体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b)静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c)静载荷试验的仪器设备及其安装、加卸载方式、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可参照JGJ340的有关规定。8.4.5采用静载荷试验法
32、检测劲性体复合地基承载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采用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b)加载方式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c)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d)载荷试验的仪器设备及其安装、加卸载分级及施加方式、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可参照JGJ340的有关规定;e)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设计要求标高一致;f)检测前应采取措施保持试坑底部岩土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不变。8.4.6验收时应具备以下资料:a)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等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资料;b)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c)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d)劲性体的出厂合格证、产品
33、说明书、进场验收检查记录;e)土工合成材料、水泥、钢筋、预应力钢棒、端板、焊材等材料的合格证及质检报告;f)劲性体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g)施工记录汇总、桩位编号图;h)成桩工艺试验记录;i)接桩隐蔽验收记录;j)桩顶标高、桩顶平面位置检测结果;k)工程竣工图;l)劲性体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劲性体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m)发生质量事故时的处理记录;n)施工技术措施记录,包括桩孔填芯深度及插筋数量、桩帽配筋数量等;o)相关监测资料;p)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13DB34/T37102020附录A(规范性)劲性体制作、规格及质量要求A.1原材料生产劲性体采用的原材料应符合GB/T13476的有关规定。A.2分类A.2.1规格劲性体按外径一般包括300mm、400mm、500mm、600mm共4种规格。根据主筋配置的不同,每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劲性体可分为型和型。A.2.2劲性体的结构形状见图A.1。12pa)横断面b)纵断面图中:t壁厚;L长度;D外径;d内径;Dp预应力钢筋中心所在圆的直径;1预应力主筋;2箍筋。图A.1劲性体的结构形状A.2.3强度等级为C60的各规格劲性体其配筋和基本参数见表A.1。14外径D(mm)壁厚t(mm)型号配筋数量及直径允许单节长度(m)预应力主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