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苏代为燕说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苏代为燕说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苏代为燕说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 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 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 马价十倍。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莫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 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淳于髡曰:“谨闻命矣。”入言之王而见之, 齐王大说苏子。(选自战国策燕策二)材料二:苏代自齐使人谓燕昭王曰:“臣离齐、赵,齐、赵已孤矣,王何不出兵以攻 齐?臣请王弱之。”燕乃伐齐攻晋。令
2、人谓齐闵王曰:“燕之攻齐也,欲以复振故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则是 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子将而应燕乎?夫以苏子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 矣。燕破则赵不敢不听,是王破燕而服赵也。”闵王曰:“善J乃谓苏子曰:“燕 兵在晋,今寡人发兵应之,愿子为寡人为之将J对曰:“臣之于兵,何足以当之, 王其改举。王使臣也,是败王之兵,而以臣遗燕也。战不胜,不可振也J 王日: “行,寡人知子矣J苏子遂将,而与燕人战于晋下,齐军败,燕得甲首二万人。苏子收其余兵, 以守阳城,而报于闵王曰:“王过举,令臣应燕。今军败亡二万人,臣有斧质之罪,请自归于吏以戮!闵王曰:“此寡人之过也,子无以为罪。”明日又使燕攻阳城及狸。又使
3、人谓闵王曰:“日者齐不胜于晋下,此非兵之 过,齐不幸而燕有天幸也。今燕又攻阳城及狸,是以天幸自为功也。王复使苏子 应之,苏子先败王之兵,其后必务以胜报王矣J王曰:“善。”乃复使苏子,菱 子固辞王不听遂将以与燕战于阳城燕人大胜。齐君臣不亲,百姓离心,燕因使 毅大起兵伐齐,破之。(选自战国策燕策二)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苏子A固辞B王C不听D遂将以E与燕F战于G阳城H燕人I大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价格,价钱。与琵琶行“委身为贾人妇”中的“贾”意思相同。B. 一旦:一下子。与阿房宫赋中“
4、一旦不能有”中的“一旦”意思不 同。C.谨:恭敬地。与陈情表中“谨拜表以闻”中的“谨”意思相同。D.斧质:即“斧锁”,古代一种腰斩刑具。将人放在质(砧板)上,用斧 砍断。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卖马的人在集市卖马却无人问津,伯乐认为他的马是骏马,主动伸出援 手,于是马价倍增。B.苏代劝燕王出兵攻打齐国,是因为他已经让齐国处于孤立状态了,攻打 齐国是为了削弱它。C.苏代让人在齐王面前举荐自己带兵抗击燕军,但等到齐王任命时他又劝 齐王改变这一举措。D.苏代在齐王任命自己为将军时极力推辞,是为了战败后逃脱惩罚,让齐 王承担用人不当的责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5、成现代汉语。(1)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译文:(2)王使臣也,是败王之兵,而以臣遗燕也。战不胜,不可振也。译文:14 .苏代说服淳于髡和齐王的方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 BDH11. A12. A13. (1)可是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也没有人来过问,想请先生您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2)大王派臣下为将,这会使大王的军队遭到失败,也会把臣下交给燕国, 打不赢,就不能挽救败局了。14. 面对淳于髡,他先讲了伯乐相马的故事,并暗暗亭赞淳于髡是自己 的伯乐,还许诺厚礼;面对齐王。他都是让别人出面劝说,等齐王重用他时, 他反而以退为进。【解
6、析】1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苏代坚决推辞,齐王不听。苏代就率兵在阳城同燕军作战。燕军大获 全胜。“苏子”是主语,“固辞”作谓语,表意完整,因此B处断开;“王”作主语,“不听”作谓语,表意完整D处断开;“于阳城”是“战”后置定语,且“燕人”作“大胜”的主语,因此H处断 开。故选BDH。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A. “意思相同”错误。贾,同“价,价钱;/贾,商人。句意:我愿意奉送 一天的价钱;/于是嫁给商人做妻子。B. 一下子,一时;/有一天,含假设意。句意:结果一天里马的身价暴涨了 十倍;/一朝不能保有了。C. 谨,恭敬地。句意:愿意听从先生吩咐;
7、/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 道这件事。D.正确。故选A。1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A. “伯乐认为他的马是骏马,主动伸出援手,于是马价倍增”错误,由“见 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 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可知,不是伯乐主动帮 忙,是卖马人请求的。故选A。1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 “比”,接连;“三旦”,三天;“还”同“环”,环绕;“去”,离开;“顾”, 回头。(2) “使”,派遣;“是二这;“败”,使动用法,使失败;”遗二交给; “振二挽救。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题干问“
8、苏代说服淳于髡和齐王的方法有何不同”,分别照应材料一和材料 二,然后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概括。由“苏代为燕说齐,未见齐王,先说淳于髡曰” “今臣欲以骏马见于王,英 为臣先后者,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臣请献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为马食可 知,在为燕说齐之前,苏代先见了淳于髡,然后向他讲了伯乐相马的故事,接着 说“足下有意为臣伯乐乎”,指出淳于髡是自己的伯乐,最后说将要“献白璧一 双,黄金千镒”,许以厚礼。由“令人谓齐闵王日” “又使人谓闵王日可知,在见齐王之前,他先让别 人出面劝说齐王;由“臣之于兵,何足以当之,王其改举。王使臣也,是败王之 兵,而以臣遗燕也。战不胜,不可振也” “苏子固辞”可知,等齐
9、王重用他时, 他表面上坚决不去,其实是以退为进。【参考译文】材料一:苏代为燕国去游说齐国,没有见齐威王之前,先对淳于髡说:“有一个卖骏 马的人,接连三天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知道那些马是骏马。卖马人去见伯乐说: 我有骏马,想要卖掉它们,可是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也没有人来过问,想请 先生您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再回头看一眼,我愿意奉送一天的价钱伯 乐于是(果真)绕着马看,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结果一天里马的身价暴涨了十 倍。现在我想以骏马的身份拜见齐王,可是没人替我前后周旋,先生有意做 我的伯乐吗?请允许我送您白璧一双,黄金千镒,以此作为您的辛苦费。”淳于 髡说:“愿意听从先生吩咐J (淳于髡)进
10、宫对齐王说了(苏代想见他)这件事 并引荐苏代拜见了齐王,(结果)齐王很喜欢苏代。材料二:苏代从齐国派人对燕昭王说:“臣下离间齐国、越国,现在齐、赵两国都已经孤立了,大王为什么还不出兵进攻齐国?请让臣下替大王使齐国更加衰弱。” 燕国于是讨伐齐国进攻晋地。苏代让人对齐闵王说:“燕国进攻齐国,想收复以往的失地。现在燕军在晋 地停滞不前,这是由于兵力弱小犹疑不决。大王为什么不派苏代率兵抗击燕军 呢?凭苏代的才能,率兵抗击弱小的燕军,一定能攻破燕国。燕国被攻破,那么 赵国就不敢不听命,这样大王既攻破了燕国,又制服了赵国。”齐闵王说:“好J 就对苏代说:“燕军打到了晋她,现在寡人发兵抗击它,希望您替寡人做
11、军队的 大将J苏代回答说:“臣下对指挥军队的事不通,哪里配得上抗击燕军,大王还 是改任别人吧。大王派臣下为将,这会使大王的军队遭到失败,也会把臣下交给 燕国,打不赢,就不能挽救败局了 J齐王说:“您去吧,寡人了解您J苏代于是率领齐军同燕国人在晋城之下交战,齐军大败,燕军砍下两万齐军 士兵的头颅。苏代收拢齐国的残兵退守阳城,向齐闵王回报说:“大王用错了人, 竟派我来抗击燕军。如今军队伤亡两万人,臣下有杀头之罪,请让我自己回去到 执法的官吏那里领受斩刑。”齐闵王说:“这是寡人的罪过,您没什么可以怪罪的J第二天,苏代又暗中让燕国攻打阳城和狸邑。又派人对齐闵王说:“前几天 齐国军队在晋城之下没能取胜,这不是军队的过错,主要是齐军不走运而燕军得 到了上天的保佑。现在燕国又攻打阳城和狸邑,这是把上天的保佑当作自己的功 劳。大王再派苏代抗击燕军,苏代先前曾使大王的军队失败,失败之后他一定竭 力用胜利来报答大王J齐王说:“好J于是再次任用苏代,苏代坚决推辞,齐 王不听。苏代就率兵在阳城同燕军作战。燕军大获全胜,斩下敌人首级三万。齐 国君臣之间不互相亲信,百姓离心离德。燕国于是派乐毅大举兴兵进攻齐国,最 后攻破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