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1507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燕攻齐,取七十余城。燕将守聊城,齐田单围而攻之,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信时而弃利,勇士不 怯死而灭名。今公行一朝之忿,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 后世无称,非知也。且楚攻齐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 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齐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 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 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戳,公闻之乎?今 公以

2、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能以见于天下矣。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 全车甲,归报燕王,必喜。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 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且吾闻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北而丧地 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 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 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 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 故其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

3、壤相毙也,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 兵到楼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B.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C.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D.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11 .下列对文中加

4、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以此指居帝王之位。文中指顾全南方”。 B.万乘,“乘”四马一车,本文指万辆兵车,形容国力雄厚。古时指 天子。C.三战三北的“北”指败退,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北”相同。D.文中的“颜色”指脸色,与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的颜色” 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军攻下齐国聊城,燕将凭险据守,齐国名将田单多年都攻打不下,于 是鲁仲连给燕将写了一封信,陈说死守聊城的不利之处,劝他速速解甲休兵。B.鲁仲连认为燕将如果为一时的激愤牺牲自己,失去了聊城,无法在齐国 表现出自

5、己的声威,这不是勇敢;功废名毁,后世不称颂,这不是聪明。C.齐国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失掉南阳的害处小,收回聊城的好处大,而且鲁 仲连认为聊城已经疲惫,无法抵御齐国的攻打,因此决计要收回聊城。D.鲁仲连劝燕将像曹沫那样,要能忍受一时的耻辱,才有机会赢得荣誉和美 名。现在燕国大乱,君臣失策,正是建功立业,名扬天下的大好时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为公计,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必喜。译文:(2)故其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毙也,公其图之!译文:14 .鲁仲连是从哪些角度劝说燕将撤军的请简要概括。(3分)15 .【答案】D【考查点】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析

6、】首先,根据句意进行判断,“计不顾后”意为“不考虑将来”,句意 连贯,应断开,故排除A、C两项;其次,根据句式进行判断,“功废名灭”后断 开。16 .【答案】C【考查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及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析】前一个北指失败,后一个北指溃败的军队17 .【答案】A【考查点】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析】由“齐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可知,“多年攻打”错误。18 .【答案】(1)为您考虑,不如停战休兵,保全装备,去回报燕主,燕 王必定高兴。(2)因此,他的功业可与三王(禹、汤、文武三代圣王)争高下,名声与 天地同存亡(并存)。希望您能加以考虑!【考查点】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解析】

7、文言文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更要有得分意识。(1)(计考虑;全: 保全;报:回报,报答。每词1分,大意1分)(2)(业:功业;争流:争高 下;天壤:天地。每词1分,大意1分)19 .【答案】个人荣辱角度 敌我力量角度(战场形势)退兵之利(利己利国利天下)【考查点】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概括能力【解析】根据劝说内容,分层概括。紧抓中心句。【参考译文】燕国进攻齐国,占领了七十多座城。燕将留守聊城,齐将田单围攻聊城,土 卒死伤惨重而城久攻不下。鲁仲连于是给燕将写了一封信,把信绑在箭杆上,射 进城中,信上说:“我听说:聪明的人不去做违背时势、有损利益的事,勇 敢的人不去做怕死而毁掉荣誉的事现在您为一时的激愤

8、牺牲了自己,失去了 聊城,并没有在齐国表现出自己的声威,这不是勇敢;战功被废弃,名誉被毁灭, 后世不称颂,这不是聪明。况且楚国进攻齐国的南阳,魏国进攻齐国的平陆,齐 国已无心南顾,认为失掉南阳的害处小,收回聊城的好处大,所以决计要收回聊 城。齐、燕在聊城已相持一年,聊城已经疲惫,我认为您是无法抵御的。齐国必 然要在聊城决一胜负,您千万不要犹豫不决。现在燕国大乱,君臣失策,上下糊 涂,燕将栗腹率百万之众,却连打五次败仗,万乘的燕国被赵国围困,国土削减, 君主困窘,被诸侯所耻笑,您可曾知道?现在,您以残破的聊城与齐国大军对抗, 整整一年不能解围,您的军事才能已经显示给天下了。为您考虑,不如停战休兵

9、, 保全装备,去回报燕王,燕王必定高兴。民众看见您将如同见到父母一样,朋友 会兴奋地夸奖您,您的功绩可以显扬。您对上辅助孤立的国君,以控制群臣;对 下养育百姓,帮助游说之土,改革政治,移风易俗,功成名就可以传闻于天下。 而且我听说,专门注意细枝末节的人,是做不出有威望的大事的;不能忍受小耻 辱的人,是建立不起荣誉和美名的。从前,曹沫做鲁国的将军,三战三败,失地 千里。如果他脚不离开战场,不考虑将来,出战只知拼死拼活,则不过做一个战 败被擒的将领罢了。曹沫认为战败被擒的将领,不是勇敢功业废弃,名声泯灭, 后世无人称道,不是聪明所以曹沫不顾三战三败的耻辱,退而与鲁君合谋,曹沫 把这当作自己的际遇。齐桓公是诸侯之首,被诸侯朝拜,而曹沫凭着一支宝剑, 便挟持桓公于柯邑的会盟坛上,面不改色,义正辞严,三次战争所失的土地,一 天就完全收复,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声威远及吴、楚,名声传到后世。因此, 他们的功业可与禹、汤、文武三代圣王争高下,名声与天地并存。希望您能加以 考虑!”燕将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于是停止战斗,收拾行装,撤军而 去。所以,解除齐国聊城之围,拯救百姓免于死亡,这都是鲁仲连游说的功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