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不懂就要问(练习素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0234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不懂就要问(练习素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3课不懂就要问(练习素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不懂就要问(练习素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不懂就要问(练习素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文伴读+快乐练习】第3课不懂就要问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 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 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 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 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 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 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

2、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 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 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 就是挨打也值得。”【我们一起学课文】有一位伟人,习近平主席曾用“三个伟大”来评价他,评价他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学问学问,一学二问

3、,不学不问,是个愚人。(法国作家)雨果边学边问,才有学问。(法国思想家)卢梭【趣味语文】郭沫若对对联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从 小就聪明过人。8岁那年,郭沫若在一家私塾读书。有一次,他听说附近的一座 寺庙里桃子成熟了,而且长得很好,就拉起几个同学一同去偷桃子吃。寺庙的墙很高,墙根却有一个很小的洞。郭沫若留了一个同学在 洞外面放风,自己和其他同学纷纷爬进洞里去偷桃。他们几个像小猴 子一样爬上桃树,摘了很多桃子往下扔。事后,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寺庙里的和尚去找先生告状。教书 先生在班里很严厉地问道:“谁去偷桃子的? ”没有一个人承认。于是,教书先生就出了一条上联挖苦学

4、生:昨天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这个上联挖苦了昨天偷桃子的人,笑话他们钻了狗洞,但先生不 知是谁。教书先生说谁要是对出下联,就可以免受惩罚。当时另外几个偷桃的同学苦思冥想,都纷纷对出来了,可老师都 不满意。最后郭沫若灵机一动,说出了下联: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教书先生听到郭沫若的下联后大吃一惊,就免了郭沫若的惩罚, 其他的同学也没有受到惩罚。教书先生把这事儿跟和尚说了,并且还 跟和尚道歉,赔了钱。和尚把钱退回了,叮嘱先生好好培养郭沫若。为什么说郭沫若对的很精彩呢?因为古代文人常把“折桂步蟾 宫”比喻考中状元,形容大有作为。郭沫若对的下联可谓是一语双关, 他用下联告诉了教书先生:昨天偷桃子的有

5、我,将来有所作为的也有 我。没想到郭沫若小时候对的下联成了现实,他真的成了一个大有作为的人。(瞿强供稿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 是谁呢?他,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伟大 革命家一一孙中山先生。一、认识孙中山孙中山(18-1925.3. 12),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幼名帝象, 学名文,后改号逸仙。1897年流亡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后人称其 为中山先生,这个称谓后来逐渐演化为孙中山。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 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华民国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被尊成为“国母”。

6、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孙中山小时候读书的课文:3*不懂就要问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带星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二、了解学法1 .打开课文看一看,略读课文与之前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2 .看看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这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学习任务。3 .课后没有要写的生字和课后练习,多了两个泡泡,告诉我们什 么呢?(略读课文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在初读时, 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二、感知大意1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

7、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 故事。)2.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3.多音字:背 圈(1)背bei:背包、背债、背篓 背b0i:脊背、手背、背诵(2)圈qudn:圆圈、线圈、圈定圈judm:养、牛圈、猪圈“背”表示用背驮东西时读bOi,表示后背、记忆等情况时都读bE; “圈”表示养家畜 的棚栏时读juin,表示圆圈时读qudn。4.观察课文插图,你能说出 图意吗?三、质疑提问(一)找寻问题2 .课文讲孙中山不懂就问,他这一问啊,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你知道他问了什么吗?(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 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3 .读着这个句子,你发

8、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4 .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呢?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呢?(二)探究交流1 .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又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先生从来不讲。)先生从来不讲,这听起来可真新鲜。请你再读读这一段,看看还 有哪些给你带来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 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 讲。”)2 .私塾是什么呢?私塾是古代家庭和教师个人开办的教学场所。私塾里的老师叫塾 师,也叫先生。3 .孙中山不懂(“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

9、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一点也不懂”和“糊里糊涂”说明什么?4 .先生严厉5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 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1)从同学们“吓呆、霎时鸦雀无声”和先生“拿着戒尺、厉 声”等词感受先生的严厉。(2)什么是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6 .当大家都以为先生要拿着戒尺打孙中山的时候,却出现了不一 样的一幕。从第六、七自然段语段,你知道了什么?(先生讲解)这一幕在如今的课堂并不少见,但在私塾的课堂上却显得那么新鲜。四、明理导行1 .孙中山面对只要求学生背却从不

10、讲意思,又这么严厉的先生, 还能大胆地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最后还让先生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详 细地讲解了 一遍。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孙中山勤学好问)怪不得,当有同学问孙中山向老师提问怕不怕挨打的时候,孙中 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 打也值得。”2 .读着课文,老师觉得孙中山说的这句话很有意思,真有新鲜感, 里面包含着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呢!那就是一一学问学问,不懂就要 问。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又是怎么做的?【拓展延伸】小练笔当先生手拿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同学们会怎么想?孙中山又 会怎么想?请写下来吧。当同学们听到孙中山提问时,同学们想:当先生手拿戒

11、尺,走到孙中山跟前时,孙中山想:【课外积累】不耻下问的故事春秋时代的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三千,他的论 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孔子学识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 祖。一进太庙,他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你学 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 ”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吗?”卫国有个叫孔圉必的大夫,非常虚心好学。孔圉死后,卫国的 国君为了表彰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授予他一个谥Shi号叫“文”。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 ”孔子回答 说:“他聪明而又虚心好学,从不因为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 耻,所以称之为文。”(聪明好

12、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 耻下问”。【我要挑战】(全部做对,你就是“五星小学霸”哦!) 一、我能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xia dai、我知道加点字的正确读音。(1) 圆圈 (quan juan) 羊圈 (quan juan)(2)背(bei bei)诵背(bei bei)包(3)挨(di ai)打挨(di di)着三、我能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地看书()地玩耍()地背诵()的教室()的老师()的习惯四、我能把左边的词语和右边的意思连起来。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漏掉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

13、没有摇头晃脑大着胆子鸦雀无声没弄明白一字不漏头摇来摇去五、阅读理解我最棒!勤学好问的孔子孔子年轻的时候,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他仍旧不断 地努力钻研。有一回,他去参加太庙里的祭祀典礼,由于是第一次碰上,什么 都觉得新奇有趣,见到什么都虚心地向内行人打听。有人嘲笑他:“谁说这个人懂得礼呢?瞧他这没玩没了地问,大 概什么也不懂。”孔子听了却很坦然:“不懂就问,这正是礼呀!”祭祀结束以后,人们要回家了,可他还抓住人家的袖子不放,非 要问个明白才行,弄得人家都有些不耐烦了,便称他是“每事问”。 孔子听见了心里还挺高兴。“每事问”怎么不好?难道不学不问还能 从天上掉下来知识不成?就这样,执着的孔

14、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他30岁的 时候,就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了。1 .下面的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精通:盖世奇才:2 .年轻时的孔子有个特点,那就是 o3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孔子认为“每事问”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 识。B.孔子认为“每事问”并不好,不学不问天上也会掉下知识来。4 .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参考答案一、背诵糊涂吓呆严厉挨打清楚二、 (1) quan juan (2) bei bei (3) di ai三、认真地看书尽情地玩耍熟练地背诵宽敞的教室和蔼的老师良好的习惯四、糊里糊涂一一没弄明白壮着胆子一一大着胆子摇头晃脑头摇来摇去鸦雀无声一一一点儿声音都没有一字不漏个字都不会漏掉五、1.精通:理解很透彻,掌握很熟练。盖世奇才:全世界少有的杰出人才。2 .不懂就问3 . A4 .要想有进步,必须勤学多问。【知识卡片】关于好问的名言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代)王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