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卷古代史选择题分析及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卷古代史选择题分析及启示.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考历史卷古代史选择题分析及启示(山东卷)试题分析山东省高考历史第一题连续三年(2020-2022) 一直围绕“儒家思想”或者“周边”做文章,即时间定位为春 秋战国。今年出题人改变这种局面,考查时间为新石器时代,设问为“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 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这确实出于反猜题的考虑,但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选出C项(单人墓随葬 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核心素养主要侧重于史料实证,选项为史料,题干为结论。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 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
2、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 期国家的特征。可以看出本题考查学生对“私有制”概念的理解。然而概念是抽象的,是人们为了认识、表达和思 考复杂的现实世界而创造的思维工具,是人类智慧活动的基础。虽然学生在初中就知道有“私有制”这一概念,但 并未知道其来龙去脉。高考评价体系中指出,高考以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回归人类 知识生产过程的本源,还原知识应用的实际过程,符合人类知识再生产过程的规律。所以,本题设置学术情境, 把学生带回历史问题的原点(现场),依据选项所提供的考古史料,还原研究先秦史的专家或考古专家提出新石器 时代出现“私有制”这一概
3、念的历程。第二题,考查时期为春秋战国和东汉末年,取材较去年山东卷第2题汉代“相马术”更加扩展,题干信息为两 个时期分别以乘坐马车和牛车为风尚,问题是东汉末开始乘牛车为风尚反映了什么?山东卷历史试题的选材,对我 们来说真是“防不胜防”,确实没见过,这是导致“教的都没考,考的都没教”认识的原因之一吧。难度上比第一 题明显提升,因为这题的四个选项,学生都有选择的:A项政治颓废的时代景象;B项(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项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项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出题人节选)一一“天子至土因牛车慢、 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 o出
4、题者倾向于把春期战国 时期统治阶层君子风度、昂扬风貌与东汉末开始统治阶层贪图享受、安逸之风,意图挣脱繁文缗节束缚相对比,引 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倾向相当明显,似乎正确选项为A项。因为考虑到A项正能量不足,我的第一印象是选择C项, 这也是解答我的疑问:“为什么东汉末开始乘牛车成为风尚?是不是有导致这一问题的客观原因?(马少、牛多) 而不仅仅是统治阶层主观意图导致?乘坐牛车就一定反映政治颓废吗?其他朝代达官贵人有没有继续乘坐牛车出 行? ”考试结束后,经查询得知:从东汉末到初唐时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普通百姓,人们纷纷以乘坐牛车为荣, 马车不再作为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天下大乱,
5、狼烟四起,马匹数量在战争中锐减,马作 为重要的战略物质出现了严重短缺,同时,不断的冲突也使得边境贸易大幅度减少。盐铁论未通说:是以百 姓贫苦而衣食不足,老弱负辂于路,列卿大夫或乘牛车。因此,朝廷不得不制定政策,马匹只能用于骑乘,不能用 作驾车,以满足皇室和军队的用马需求。与此形成相对照的是,牛主要用于耕种,并不广泛用于战争,所以其数量 并没有像马那样大量减少。这样,牛因此而上位,成为了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等待官方答案,哪一项是正确答案。第三题:考查时期为西汉和隋代。从第2、3题可以看出,山东卷对比题比重较大。出示地图比较西汉京畿位 置和隋代京畿位置的变化,解释隋代京畿东移的主要原因。山东卷去年
6、第16题考查隋代地方区划,今年第3题再 次考查隋代国家治理,也是出于反猜题的考虑吧,复习时往往侧重于唐朝而对隋朝的复习往往一带而过。本题难度 不大,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营建洛阳为东都,同时开凿大运河,经济考量较为重要,为了摆脱关中地带的人地矛 盾与资源压力,被迫东移,所以应该选D主要为了减轻关中经济压力,当然还有加强关东及有效控制江南的考虑。 到武则天时,直接把武周的首都定在洛阳,容易获取资源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其他选项A项也有一定的理由一一减 少政治改革的阻力(摆脱关陇集团的制约)。干扰项为B项: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本题对教学的启示:复习时多问 为什么?史实为: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我们教学或复习
7、时就得追问:为什么要营建东都洛阳?仅仅因为皇帝追求 奢侈生活吗?还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既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接近或还原历史真相,还能考取高分!第四题,考查时期为宋代,一改全国卷及山东卷第四题一定为“明清史”的惯例,摘录张载的言论为切入点, 以思想史的外衣考查思想家针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提出的解决之策。题干信息“所以必要封建者,天下 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 天下之事? ”学生看到这个题干信息,能不能想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的第一子 目一一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这一正确解答问题的必备知识?能不能打通教材
8、知识与情境材料的关联?能不能打 通考点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这是检测复习效果的试金石。这个题干信息很明显看出张载对中央过于集权、管事 太多做出委婉的评评及建议,主张封建与“简”,简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适当保证地方积极性,所以选A项: 扩大地方权力。本题从思想家张载名言入手,虽然材料新颖,但是认真阅读理解其言论,对某些文言文弱的学生而 言,有些难度,会造成误选,部分学生选择C项:改革中央机构。张载认为,郡县制有着先天的无法克服的弊端,在交通和通讯条件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实际上无 法有效地担负管理和指导如此广阔的疆域的责任,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也很难有效地反馈到中央,且因为地方权力受 到的
9、制约,很难在一时间内推出结合地方实际的政治措施。他主张只有以封建制的这种分权的办法才能解决由集权 所导致的种种弊端(追问:真的能够解决吗?)只要地方行政官员有职有权,有财有兵,就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 “则事无不治”,帝王也不必事事躬亲,也就不需要设置那么多架床叠屋的官僚机构和豢养庞大的军队。张载“封 建”设想,是地方分权的主张在北宋现实社会中的灵活运用,实际上是一种将封建寓于郡县的改革措施。张载的思 想有没有变化呢?朱熹说:“张先生幼年屡说须要井田、封建,到晚年又说难行。想是他经历世故之多,见得 事势不可行。”保持适度的利益平衡关系才是维系中央和地方理想关系的最佳模式。以郡县制和封建制为表现特
10、征 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这对矛盾,在慢长的古代社会,始终没有获得稳妥的解决,权力不是过于集中(郡县)就是 过于分散(封建),没有跳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往复循环的陷阱。我们要看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任何一种模 式(集权或分权)都各有利弊。从国家统治和治理效率的复合角度考虑,自然需要合理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 并使权力的调整制度化,通过有选择的集权和制度化的分权,构建相互合作和依赖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实 现集权和分权的平衡。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其实质就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的变动。这也是选择性必修一第1 课着重分析的问题。启示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命题改革方向是从考查“解题”转向考查“解决
11、问题”。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 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 运用。解决问题是指学生面对真实情境时,会把问题情境过程转化为探究过程,应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更要联系生活现 实,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现实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让学生获得在具体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用 学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一一就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时空定位,依据史料,展开历史解释,也就进 行了科学的历史认识,这一过程是历史思维的历程。核心素养不仅
12、涉及“知晓什么还包括在现实问题情境中“能 做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是运用 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人格品性。(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 战与课题)单纯传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目标,知识本身也并不是学习的第一目标,而获取知识的方法才是。要实现“解题”走向“解决问题”的转变,首先要有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就必须设计一个 又一个的情境和问题,由浅入深,再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上述四个中国古代史选择 题为我们提供了明显的案例,都是当事人(考古学家、东汉统治阶层、
13、隋炀帝、张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历程。依靠强记和刷题则“教的都没考,考的都没教,只有回到课堂教学完完整整地让学生“做事一一问 题解决实践”上来,才能适应新高考要求,回到老老实实的学习之路,而不是寻找捷径的歪门邪道,这是跳出“苦 海”的唯一途径。审辩式教学的方法:首先把孩子们带到事中一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为什么? 然后才是:前人怎么抉择的?这样的抉择效果如何?需要怎样优化?育人视角没那么复杂,核心就是一点:培养真 正能做事的人(建设者、接班人)。在模拟环境中会做事,迁移为在真实环境中应该怎么做事、可以怎么做事(即 能够担负责任、把事干地更好的建设者、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