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10163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别云间南安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 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 .能够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3 .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 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首:南安军一、朗读全诗并了解大意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 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

2、哲时落入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 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注释: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 北为江西大庾县。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突、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 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二、赏析诗句1 . 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 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 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 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2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

3、出,显得分外沉痛。 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 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 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3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 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 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 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 继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 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4 .最后两句表

4、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 是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 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 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 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 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总结: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 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 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

5、说是用血 和泪写成的作品。第二首:别云间【作者简介】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 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 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 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 民族意识。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 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7年(顺 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 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

6、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 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 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 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 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 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 17岁。【背景简介】别云间是作者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 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

7、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 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一、解释下列词语【羁(JD旅】长久漂泊外地。【云间】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 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 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 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蛰(栓,ffl)者, 谁也? 官吏回答: 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屈原九歌国殛:“

8、身既死兮 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入死后埋葬的地穴。【毅魄】坚毅的魂魄。二、说大意,赏析语句 大意: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 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 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 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 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

9、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 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赏析重点:1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 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 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 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 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 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2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 诗人终究对自己

10、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 会想些什么呢? “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 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 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 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 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 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 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3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

11、儿女私 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 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 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 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 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 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 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 志恢

12、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 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别云间全诗缘事抒情。叙事上,由远及近,渐次推进;感情上,由悲 而烈,逐层加深。首联: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颔联:作者将个人的 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 切忧虑。颈联:表明诗人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尾联: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 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念。三、师生探究活动:赏析你喜欢的诗句,抓字词和情感两方面。预设: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表现 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2 . “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

13、宽” 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是因为面对死神 而流泪吗?(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 一 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 情。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3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必 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4 .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 气节和豪迈情怀。(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 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 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

14、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5 .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明确:有“泉路”“毅魄” “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 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 的豪情、英雄的气概。6 .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明确: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7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明确:亡国之痛,壮志难酬的悲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之 情。(注:画横线部分是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精神”)8 .你还知道哪些大义凛然的正气之诗?自己也试着写一首看看能写出什么 韵味来。例:大江歌罢掉头东一一周总理“大江歌

15、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四、比较阅读别云间和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课题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梅岭三章写于梅山;别云间是作者诀别故乡(云间是松江的古称) 之作。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是作者陈毅被国名党军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 绝命诗;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用词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军队”;而 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两者都使用了典故。梅岭三章用了 “头悬南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使 用了 “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梅岭三章表现了陈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 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 之情,真是亦刚亦柔。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