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古代诗歌阅读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古代诗歌阅读20题(北京专用)(解析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3古代诗歌阅读精选20题(解析版)北京专用一、古代诗歌阅读(2023秋,北京昌平高三名校模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观渔方岳林光漏日烟霏湿,鸿鹤【2】簇立春沙碧。湘竿击水雪花飞,鸿鹤没入春溪肥。银刀口】拨刺争三窟,乌兔追亡健于鹘。搜渊剔薮无喉类卬,余勇未厌心突兀。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卬劳尔还。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注释:【1】方岳:南宋诗人、词人。【2】MB:鱼鹰。【3】银刀:白色的刀形鱼。【4】噫类:这里指尚生 存的鱼儿。【5】琐碎:指零碎的鱼块。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光”一句写出了近河的树林在朝阳下特有的
2、景象。B. “湘竿”一句写渔夫用竹竿拍打水面,发出下水的信号。C. “鸠鹦没入”句中的“肥”字,写出了春水的弥漫之状。D. “搜渊”一句写鱼儿躲进深渊或水草中,躲过鱼鹰搜寻。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不仅写出了眼前景物和环境特点,也为下文写捕鱼作了铺垫。8. “乌兔”一句化用了成语“乌飞兔走。来形容鱼鹰捕鱼速度之快。C.诗中“十十五五”与上文的“簇立”相呼应,均写鱼鹰休闲的状态。D. “吐鱼”两句能让读者想象到渔夫的满足之状和对鱼鹰的爱怜之情。3.观渔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 D 2. C 3.“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
3、趋前”,众多鱼鹰身带斜阳,井然有序地 听从渔夫的呼唤。赞美鱼鹰通人性,听从渔夫的调遣,就像士兵服从命令一样。(或“搜渊剔薮无口焦类,余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注释:【1】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16.下列
4、对这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吞声”两句写诗人局势所迫,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B. “忆昔”八句暗含帝王后妃放纵的生活,是亡国征兆。C. “辇前”两句写出帝妃出游场景的壮观。D. “黄昏”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局势判断的果决。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见景忆昔,心乱目迷,感慨万千,诗中回荡着抚时感事的哀痛之情。B.全诗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之情,以及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C. “霓旌下南苑”的欢愉到“血污游魂”的悲惨结局中寓有深刻的教训之义。D.从结构上看,全诗先从追溯往昔写起,之后再从回忆转到现实,可谓一波三折。18.本诗“哀”字为题,以“哀
5、”统领全诗,沉郁顿挫,意境深远。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哀”的具体内涵。【答案】16. D17. D 18.哀国家残破,春日潜行;哀江山易主,物是人非;哀君王无道,致生离死别。本诗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充满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D.“表现了诗人对局势判断的果决”说法错误,诗句意思是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 望着城北。写极度悲哀中的迷惘心情。故选Do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埋解和赏析能力。D.“全诗先从追溯往昔写起”说法错误,前四句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如“潜行江曲”“江头宫殿”“细柳新 蒲”是眼前景而非昔
6、日之景。因此该诗是从眼前写到昔日,又从回忆写到现实。故选Do1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诗歌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 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唐玄宗、杨贵妃极度逸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 哀恸推向高潮。这不仅写出“乐”与“哀”的因果关系,也造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以乐衬哀,今昔对照,更 好地突出诗人难以抑止的哀愁。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工 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在春日游览胜地不敢 公然行走,却要“潜行”,而且是在冷僻无人的角落里潜行,这是十分不幸的;睹物伤怀,忆昔
7、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冷落并摆在 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依袅 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 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还是哀;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日之哀;再转入叙述贵妃升天,玄宗逃蜀,生离 死别的悲惨情景,哀之极矣。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2023北京朝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海棠歌
8、陆游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注释:【1】南充樊亭:与下文中的“碧鸡坊”均为四川地名。19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篇从诗人初到蜀地赏海棠写起。B. “蜀姬”句写出蜀地女子的美艳和谦逊。C. 扁舟”两句写诗人远离桃李之乡来到蜀地。D.结尾表达了诗人追求永生、千古留名的理想。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的“杜鹃”与琵
9、琶行中的“杜鹃”都蕴含哀情。B.本诗抒发的情感与临安春雨初霁的惆怅徘徊有所不同。C.本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描绘了奇幻璀璨的梦中景象。D.本诗十六句,层次清晰,体现出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21.本诗歌咏海棠,多从侧面展开。请结合全诗赏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答案】19. A 20. C 21.诗人本以为樊亭海棠之美前所未见,但是碧鸡海棠更胜一筹。艳妆的蜀中佳丽美貌天下无双,但在碧鸡海棠面前,让人顿觉黯然失色。桃李人所共赞,与碧鸡海棠相比,却会像奴仆一样拜倒在海棠脚下。扬州芍药天下驰名,见了碧鸡海棠也会觉得羞愧逊色。渴望永远欣赏碧鸡海棠,再看千年也不满足。从侧面极尽笔墨盛赞碧鸡海棠无与伦比的美,表
10、达对海棠的痴迷。【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把握的能力。B.“写出蜀地女子的美艳和谦逊嘴误,“蜀姬”句用“艳妆”的“蜀姬”作比喻和比较,“肯让人”极力扬蜀姬,可 见蜀地女子并不谦逊。C.“写诗人远离桃李之乡来到蜀地”错误,“扁舟”句写离蜀东归后感到蜀中海棠的难得,是离开蜀地,而不 是来到蜀地。D.“表达了诗人追求永生、千古留名的理想”错误。结尾总束全诗,点清题旨,以豪放之笔写沉痛之情,矛 盾激荡,伤心刻骨,表达了“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感慨。故选Ao20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都描绘了奇幻璀璨的梦中景象”错误。本诗梦中所见
11、的是蜀中的海棠盛景,不是奇幻璀璨的景象。故选C。21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效果的能力。“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写了我刚刚到蜀中的时候头发还 没变成苍白,在南充樊亭逗留了三天观赏海棠花。当时已经说了观赏过海棠花,哪里知道还有更美丽的碧 鸡坊。诗人本以为樊亭海棠之美前所未见,但是碧鸡海棠更胜一筹。“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写四川的美女艳美的装扮让人觉得很美,但是在这海棠花前会顿时觉 得失去了艳丽。艳妆的蜀中佳丽美貌天下无双,但在碧鸡海棠面前,让人顿觉黯然失色。“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写小船顺流东下八百里见到的桃李虽然鲜艳,但与海棠比起
12、来,就像 奴仆一样低贱。桃李人所共赞,与碧鸡海棠相比,却会像奴仆一样拜倒在海棠脚下。“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写了要是海棠花的根可以移到别处,那么扬州的芍药也会感到羞愧了。扬州芍药天下驰名,见了碧鸡海棠也会觉得羞愧逊色。“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写哪里才能求得长生不老的药方呢,就算再活一千年也不会感到满足。 渴望永远欣赏碧鸡海棠,再看千年也不满足。江南桃李,繁艳非常,而与蜀中海棠相比,只不过是“奴仆尔”;扬州芍药,天下驰名,见了海棠也“应羞死工 从侧面极尽笔墨盛赞碧鸡海棠无与伦比的美,表达对海棠的痴迷。(2023北京门头沟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日长简仲咸王禹傅(宋)
13、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注释:仲咸:冯伉的字,与王禹偶同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且同在商州主持政务。此诗 作于诗人被贬商州团练副使时。伯阳:老子李耳的字。牢落:无所寄托。22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出上任之地偏僻,白天时光变长,且说明了写信原因。B.颔联写诗人借读书消愁,于杜甫诗中徜徉,在老子文中悟道。C.颈联写诗人于月下登楼、赏花、饮酒,暂得清净,身心畅快。D.尾联写与仲咸的交往给谪居在外无所依傍的诗人极大的安慰。2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
14、是()A.诗人借读杜甫、老子的诗文表达自己怀才不遇、避世隐退的情感。B.颔联与颈联运用对偶,且寓情于景,虽未著一情语,却饱含深情。C.全诗语言平易,风格清新,章法井然,一气流转,与白乐天相近。D.前三联的叙写实则为尾联做铺垫,更能反衬出诗人对仲咸的感激。24.古人写诗,喜设诗眼。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22. C 23. C 24.全诗的诗眼为“闲”字。首联由“日长”“郡僻”“昼掩门”可见其官务清闲;颔联因为官务清闲,所以借读书悟道消遣时间;颈联由诗人院中赏景直至月上,可见其生活清闲。由此可见,诗人的日常处处透着“闲工但这种“闲”带给诗人的并非闲
15、适愉悦。诗人被贬僻郡,形单影只,虽如杜甫一样仍心系家国,但空有满 腔抱负无法施展。于是在道家书中寻求解脱却不得解脱,赏花饮酒欲消除苦闷却无法排遣,可见一“闲”字 背后饱含其孤寂苦闷之情。【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C.“暂得清净,身心畅快”错误,颈联写诗人欲排遣闲愁,至庭院赏花,映入眼帘的却只是百花凋零的情景; 登楼赏月也只是孑然一身,孤酒一杯;诗人通过这两个场景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故选C。2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表达自己怀才不遇、避世隐退的情感”错误,反映出诗人既忧国忧民、难以摆脱仕途坎坷的悲凉,又希 望从道家思想中寻求精神解脱的矛盾心理。B.
16、“寓情于景”错误,颔联是叙事,没有写景。D.“反衬”错误,前三联叙事写景,表达内心孤独寂寞之情,尾联水到渠成表达感激之情,不是反衬。故选C。2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写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颔联写翻开杜甫的 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因为官务清闲,所以借读书悟道消遣时 间。颈联写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诗人院中赏景直至月上,可见其生活 清闲。诗人的日常处处透着“闲”。故“闲”字为全诗的诗眼。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诗人在淳
17、化二年(991年),因徐铉诬 陷,而贬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的不满和惆怅、苦闷和孤独,“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 步渲染。后面读书销愁,风抚落花、借酒消愁,更可见一“闲”字背后饱含其孤寂苦闷之情。(2022秋北京海淀高三101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责子陶渊明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注释:【1】陶渊明另有命子诗,中有“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句。另有与子 俨等疏一文,文中有句:小高山仰止,最行行止
18、。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晋代 另一位文学家左思写过娇女诗,诗中写小孩子顽皮活泼,把衣衫弄得一塌糊涂,让大人恼火“当与杖”, 但却是一段矜惜怜爱之情,富有生活情趣。2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自己两鬓白发和肌肤松弛,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年老,为后面内容做铺垫。B.诗歌写自己的五个儿子皆不成器,尤其阿舒二十八岁了,还是懒惰得世上无双。C.阿宣行将十五岁却不爱学习,雍、端十三岁还不识数,通子快九岁了只知贪吃。D.诗人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表示假若天意真是如此,那就暂且还是喝酒吧。26.下列诗句中的“鬓”字蕴含的情感与“白发被两鬓”中的“鬓”字所蕴含的
19、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唐白居易长恨歌B.明妃去日花应笑,蔡琰归时鬓己秋。唐韦庄绥州作C.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唐高适重阳D.可怜扰扰尘埃里,双鬓如银事似麻。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27.杜甫认为责子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而黄庭坚却予以否认,认为是戏谑的慈祥。你赞同谁的观 点?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答案】25. B 26. A 27.赞同杜甫,是批评儿子不求上进。理由: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 对诸子不学无术的责备意思。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儿子的失望,暂且顺应天意,饮酒中有点 消极之意。通过命子和与子俨等疏中的句子可见,对诸子为学、为人是
20、有着严格的要求。赞同黄庭坚,是一种戏谑的慈祥。理由:语言风格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 之笔,显出一种慈祥的神情。诗歌写法是夸张的漫画式的写法,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批评中还 有爱怜之意。诗歌从生活中取材,富有生活情趣,叙说中采用有趣的手法,体现出作者又好气、又好笑 的心情,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尤其阿舒二十八岁了,还是懒惰得世上无双”错误。“阿舒已二八”是说阿舒十六岁了,“尤其意思错误, 并没有突出哪个儿子更甚。故选Bo2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白发被两鬓中的鬓字表达了诗
21、人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悲伤之情。A.“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鬓”是形容杨贵妃有云一样的鬓发,指杨贵妃的容貌美丽,是赞美之情。BCD项都是表达的年老鬓白、光阴荏苒的悲伤之情。故选Ao27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如果赞同杜甫的看法,就分析哪句诗体现了责备。诗歌标题是“责子”,明确了本诗的主旨是责备孩子。诗 中“总不好纸笔”“懒惰故无匹”“而不爱文术不识六与七”等句子一一责备几个儿子的不求上进,尤其是结 尾“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表现了面对儿子不求上进的消极态度。作者另有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 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
22、会、脱离文明、放弃对 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之一。如果赞同黄庭坚的看法,就结合诗歌分析哪句诗体现了“戏谑的慈祥:“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五 个儿子不好纸笔,然后写十六岁的阿舒懒惰无人可比,写十三岁的雍端到现在都不识六和七,无疑夸大了 儿子的缺点,语言风格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用戏谑的语气教训他们,体现了老人的 慈祥、舐犊情深。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阿宣行 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 而不志于学。“雍端年十三,
23、不识六与七雍、端两个孩子都十三岁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通 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从生活中取材,富有生活情趣, 叙说中采用有趣的手法,体现出作者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2022秋.北京西城.高三北京四中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蓦mo山溪辛弃疾赵昌父赋一丘一壑,格律高古,因效其体。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 堪钓前溪月。病来止酒,辜负鸭鹅杓shWo (酒具)。岁晚念平生,待都与邻翁细说。人间万事,先觉者贤乎?深雪 里,一枝开,春事梅
24、先觉。注释:1195年,辛弃疾于福建任上被弹劾罢官,本词作于作者退隐田园之后。赵昌父:辛弃疾好友, 于1196年辞官归乡,居住之地与辛弃疾相邻。一丘一壑:作者退隐之地有小丘和沟壑,后即成为作者 退隐之地的代称。先觉者:赵昌父归乡稍晚于作者,作者戏称自己是“先觉者”。28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客莫嘲吾拙”意思是:朋友不要嘲笑我“饭蔬饮水”这样愚拙的生活状况。B. “尚何堪?堪钓前溪月”表明作者已年老体衰以致田园生活都无法好好享受。C. “待都与邻翁细说中的待”“细”体现了作者与邻里好友之间相处的状态。D. “一枝开”中的“一”字写出梅花的早开,更体现出梅花对春意的先
25、知先觉。29 .辛弃疾词中多用典,下列对本词用典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饭蔬饮水”典出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B. “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典出孟子,烛之武拒绝佚之狐的请求时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 “鸿鹤杓,典出李白襄阳歌:“鹄鹤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D. “先觉者贤乎“典出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30 .结合具体词句分析本词蕴含了哪些思想情感。请分条作答。【答案】28. B 29. B 30.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坚守。如“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高处看
26、 浮云”。醉心田园生活的快乐与满足。如“一丘壑中间甚乐”,“堪钓前溪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幽愤。如“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工对热衷钻营功名富贵小人的嘲讽。如“高处看浮云”,功名妙手和邻里好友与大自然相处得和乐融洽。如“岁晚念平生,待都与邻翁细说“,人间万事,先觉者贤乎?深 雪里,一枝开,春事梅先觉:【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表明作者已年老体衰以致田园生活都无法好好享受”错。尚何堪?堪钓前溪月。现在老了,还有什么 可以,能钓前溪月,表明作者醉心于田园生活的快乐与满足。故选Bo29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小壮也不如人,今老
27、矣,典出孟子”错。这两句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意思是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故选Bo30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词蕴含了多方面的思想情感:第一,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坚守。如“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高处看浮云”。意思是吃蔬菜喝水,客 人不要嘲笑我笨拙,运用论语述而颜回的典故,写诗人吃粗陋的饭食仍然淡泊安然,不慕名利。诗人 身处高处远离世间名利浮云,自得其乐。由此可以概括出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情感。第二,醉心田园生活的快乐与满足。如“一丘壑中间甚乐”,“堪钓前溪月”。一山一壑中间很快乐地生
28、活着, 还有什么可以,能钓前溪的明月这样逍遥自在。由此看出诗人满足于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第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幽愤。如“壮也不如人,今老矣,尚何堪?堪钓前溪月工运用烛之武的典故, 说明壮年时未得重用,年老隐居田园,表达内心的幽愤之情。第四,对热衷钻营功名富贵小人的嘲讽。如“高处看浮云”,身处高处远离世间名利浮云,心境淡泊,自得 其乐;“功名妙手,壮也不如人”,对功名利禄的攫取,壮年时都不如别人,更何况是年老的时候,表明诗 人对名利的淡泊核对汲汲于富贵的讽刺;第五,和邻里好友及大自然相处得和乐融洽。如“岁晚念平生,待都与邻翁细说”,意思是岁晚念一生,等 都与邻居老翁仔细解释,表明诗人淡然看待
29、过往;“人间万事,先觉者贤乎?深雪里,一枝开,春事梅先 觉“,人间万事,首先发现的是贤能的人吗?深雪中,一枝梅花盛开,先觉知春天的讯息,写诗人在大自 然中惬意地生活。(2022秋.北京西城.高三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峰。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 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注释】八公山:涨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涨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
30、晋,东 晋丞相谢安(号东山)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 派。“东山老”三句:晋书记载,谢安晚年曾陪晋孝武帝听曲,桓伊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 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木显,乃有见疑患。“安泣下沾衿,帝甚有愧色。31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三句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暗含故都风景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8. “想乌衣年少”一句中的“想”字所领起的七句,追忆了当年涯水之战的情景。C.“沸浪骇奔鲸”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D. “转盼东流水”二句赞美谢家子弟指挥战争,以少胜多,一举成功,神采飞扬
31、。32.本词上阕的“乌衣年少”用世说新语中的典故赞美谢家子弟。下列诗句不属于用典故抒情的一项是 ()A.荷葺过山前,日有心也哉此贤。(苏轼醉翁操)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D.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3.这首词结尾处用了谢安的典故,下面李白的诗歌也用了谢安的典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二者有何 异同。永王东巡歌(其二)李白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答案】31. C 32. C 33.叶词:词人拿谢安和自己做对比,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惨。谢安虽被猜
32、 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能暮年“独听桓筝”。抒发词人忠信见 疑之慨。李诗:李白到永王李璘处,踌躇满志,展示自己的宏图大略,能像谢安那样从容镇定的破除敌患,施展抱 负。抒发诗人高昂的爱国热情。【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形象地表现了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错。“沸浪骇奔鲸”指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 跳水中溃奔,此句描写苻坚的军队仓惶逃窜的景象,不是“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故选Co3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A.意思是:背负草编筐篓的人,走过山前,大声高呼:有心人才能如此这般!描述了乐曲如何打
33、动了荷赍 者。运用了论语的典故。论语宪问日:“子击磬于卫,有荷簧而过孔氏之门者,日: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日:鄙哉,硅硅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日:果哉,末之难矣。”词作将 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孔子之击磬声,用荷赍者对击磐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B.意思是: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恢复都城已成空谈。“长城”, 勇未厌心突兀”赞美鱼鹰的勇猛、矫健、敏捷。)“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劳尔还”,鱼鹰将捕捉到的鱼儿吐到竹篮里,渔夫挑选零碎的鱼块喂它们, 以示慰问,赞美渔夫富有智慧,对鱼鹰训练有素。“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 “塞上将军哪能
34、像这些渔夫一样,威风凛凛犹如指挥着千军万马。 作者借渔夫的表现讽刺当时守边将领的平庸与懦弱。【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搜渊,一句写鱼儿躲进深渊或水草中,躲过鱼鹰搜寻”错误。是写鱼鹰对鱼儿的搜寻,赞美鱼鹰的勇猛、 矫健、敏捷。故选Do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均写鱼鹰休闲的状态”错误。是写鱼鹰井然有序地听从渔夫的呼唤,听从渔夫的调遣。故选C。3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十十五五斜阳边,听呼名字方趋前”意思是:夕阳下,一排排的鱼鹰,听到渔夫的呼喊后才趋步向前。赞 美鱼鹰通人性,听从渔夫的调遣,就像士兵服从命令一样。“搜渊剔薮无唯
35、类,余勇未厌心突兀”意思是:鱼鹰在深渊或水草中不辞辛劳搜寻着鱼儿,从水中上来时仍 然十分勇猛。赞美鱼鹰的勇猛、矫健、敏捷。“吐鱼筠篮不下咽,手捽琐碎劳尔还“意思是:鱼鹰从水中上来,把捕捉到的鱼儿吐到鱼篓中,渔夫挑选零 碎的鱼块喂它们,以示慰问。赞美渔夫富有智慧,对鱼鹰训练有素。“呜呼,奇哉子渔子,塞上将军那得尔! ”意思是:啊!这些渔夫真的很奇特啊,边塞的将军们哪里能比得 上他们呢!意思是塞上将军不能像这些渔夫一样,威风凛凛犹如指挥着千军万马。作者借渔夫的表现讽刺 当时守边将领的平庸与懦弱。(2023秋北京西城,高三名校模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有木诗八首(其八)白居易有木名丹桂,四时
36、香馥馥。花团夜雪明,叶剪春云绿。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4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是用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 里长城。”C.意思是: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鹿(a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 (tu)毒。作者在追忆住事,回顾自己一生,没有运用典故。D.意思是: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烂柯人”运用了晋人王质的典 故。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
37、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 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同时刘禹锡 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故选C。33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写作手法的能力。都运用了谢安的典故。谢安年老时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在陪孝武帝喝酒时,当时的名士桓伊为他们弹 筝助兴,歌曹植怨歌行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悲慨,俯仰 可观。孝武帝听完后,面有愧色。叶词:结合注解可知叶梦得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主和派。他遭受排挤而 离京,心
38、中满是愤慨,面对溺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那段成功驱逐异族侵犯的战争,自然生出今昔对比 之意。同样是忠信见疑,词人拿谢安和自己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遭受排挤,倍受冷落的孤寂与愤懑之情, 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惨。谢安虽被猜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 能暮年“独听桓筝”,借古讽今,表现出对统治者疏远、不重用贤能之臣的不满。谢安当年也曾叱咤风云建 功立业,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愿望。用典的效果是表达含蓄,令人回味深长。李诗: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据史载,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师南侵东晋,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宰相 谢安临危受命,被任为招讨大都督,胸有成竹,调度有
39、方,自己却下棋自若,而竟破苻坚于泗水之上。创 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在这里,李白把此次应邀入永王璘幕府,比为“东山再起”,乐观地认为自己多年来愿做辅弼大臣的愿望终 于可以实现了。他觉得只要有机遇,他就会像谢安那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挥手谈 笑之间,将安史叛军一举平定。用典故衬托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气贯长虹,抒发了诗人高昂的爱国热情。(2022秋.北京朝阳.高三北京八十中校考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山寺(宋)陆游s篮舆送客过江村,小寺无人半掩门。古佛负墙尘漠漠,孤灯照殿雨昏昏。喜投禅榻聊寻梦,懒为啼猿更断魂。要识人间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注释:【1】这首
40、诗写于陆游出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时,诗人当时大约四十五岁。【2】篮舆:类似轿子的一种交通工具。34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的两句诗交代事情缘起,诗人乘篮舆为客人送行,路过江边的一个村庄,入古寺暂歇。B. “古佛负墙尘漠漠”句中“尘漠漠”照应上面诗句中“无人半掩门”,说明小寺无人料理已久。C. “懒为啼猿更断魂”一句是说雨夜中传来一声声凄厉的猿啼,引起诗人的伤感乃至悲伤之极。D.结尾两句诗,诗人用难以寻找河沙去年的痕迹,来说明人间盛衰的变化,非人力可以改变。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古佛”孤灯”禅榻”“啼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空
41、寂的氛围。B. “孤灯照殿雨昏昏”一句诗映照出诗人身居边地,无法实现报国理想的落寞心情。C.诗人叙写送友途中所遇之事,寓理趣于景、情之中,做到景、情、理的浑然一体。D.这首诗与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豪放诗相比,具有一种言浅情浓的沉郁苍凉的格调。36.诗句“喜投禅榻聊寻梦”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都写到“梦”,这些梦是否相同?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案】34. C 35. C 36.“梦”是相同的,都是指诗人驰骋沙场、报效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身居困境,但不忘恢复中原的报国之志。不同点:山寺抒发了无法
42、驰骋沙场的感慨,并用自然哲理来宽慰自己的无奈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和矢志不移的豪迈之情。【解析】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引起诗人的伤感乃至悲伤之极”错误。“懒为啼猿更断魂”一句是说诗人听到雨夜中传来凄厉猿啼,也懒得为之伤感乃至断魂。故选Co3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营造出一种荒凉、空寂的氛围”错误。诗人用“古佛”“孤灯”“禅榻”“啼猿”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郁、宁静的氛围。B.“孤灯照殿雨昏昏”一句只是陈述情景,选项拔高了意义。D.“具有一种言浅情浓的沉郁苍凉的格调”错误,这首诗与充满爱国激情的豪放诗相比,具有一种委婉含蓄,言近
43、旨远的超逸格调。故选c。36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诗句分析“喜投禅榻聊寻梦”“要识人间盛衰理”和“铁马冰河入梦来晒首诗中所写之梦都有相同的主题, 都是指诗人驰骋沙场、报效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相同之处:“古佛负墙尘漠漠,孤灯照殿雨昏昏”“喜投禅榻聊寻梦”,诗人虽然身处古寺雨昏昏,但仍然乐 于在禅榻上做着报效国家的英雄之梦;“尚思为国戍轮台”“铁马冰河入梦来”直接表达了诗人身居困境,但 不忘恢复中原的报国之志。不同之处:“要识人间盛衰理,岸沙君看去年痕”,山寺抒发了无法驰骋沙场的感慨,并用自然哲理来宽 慰自己的无奈之情。“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
44、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 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和矢志不移的豪迈之情。(2023春北京怀柔高三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开愁歌李贺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黄宜阳一壶酒。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虺。【注释】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衣如飞鹑:衣衫褴褛。旗亭:酒肆。贵(shl):抵押。 豚冲击。37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B.三
45、、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C.九、十句乐景写衷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38.“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 最接近的一项是A. 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顽别梁锂)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39 .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
46、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 象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答案】37. C38. D 39.相同之处:都是借酒浇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不同之处:李贺诗,潦倒困顿;李白诗,狂放豪迈。【解析】3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浮云悠闲”错误,诗中“壶中唤天云不开”的“云不开”应该是“浮云蔽日”的景象。故选C。40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情感的鉴赏能力。“临歧击剑生铜吼中写击佥这一行动,重在抒情。击剑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吼” 字是拟物,也是拟人,剑本来是不会“吼”的,这里用猛兽的咆哮声来比拟击剑人心底的“怒吼”;句首的“临 歧”二字,含有哭穷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条路好。事实上眼前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向理想境 界了,这一句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写自己因与军帅不合,拂衣弃职而去,表达的是决绝之情。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是说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表达了 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表达是战场激烈的场面。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拔剑而舞,击剑而歌,作者借击剑发泄内心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