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省荷泽市定陶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句子默写L请唐代韩愈的晚春一诗,默写在下面横线上。【答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 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榆 荚,“惟” “作,,等字词的书写。2 .依据课文填空。(1)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2)独坐幽篁里,o (王维竹里馆)(3)双兔傍地走,?(木兰诗)(4)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答案】马上相逢无纸笔弹琴复
2、长啸安能辨我是雄雌谁家玉笛暗飞声【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相逢、啸、辨、雄雌。二、情景默写3.根据提示默写。(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 ,(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答案】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驰、赴、戎机、度。【解析】16.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结合第段“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带主力部队连夜赶回来,把敌人全消灭 掉!张南把手枪往腰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第段”过了一会儿,远 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李小豪,更是坐卧不安。良 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
3、一阵沉寂,每个人都望向黑沉沉的远方,也不知张南有没有突 围成功”可知,二望夜空,张南请求出战,战友们在等待他的消息,心情是提心吊胆, 李小豪更是坐卧不安;结合表格中的故事情节概括,可知应用四字概括,可概括为“张 南请战,战友等待”;结合第段“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 就是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 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南完了! ”可 知,三望夜空,看见流星,张南没有一点讯息传来,李小豪误以为张南完了,内心一片 茫然悲哀;据此可概括人物的心理是“茫然悲哀”;结合第
4、段“喊杀声震天,主力部队已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反包围成功、在炮火的 光亮中,李小豪忽然看见了张南,他急忙移动过去,张南正向阵地上的残敌射击。李小 豪刚跑过去,张南却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 血来,一时心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见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 了!兄弟,刚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 我看见了,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可知,四望夜空,反包围成功,李小豪发现张南 受伤,一时心慌,最后张南牺牲;据此概括故事情节为“反击成功,张南牺牲”; 结合第段“许多年过去,枪炮之声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
5、,望 向窗外的星空让他心里时时划过怀念与感动”可知,再望星空,李小豪回忆往事, 难忘战友,内心划过怀念与感动;据此根据人物的心理是“怀念感动工17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结合第段“他望向黑沉沉的天空,这本是一个很晴朗的夜,没有月亮,星光都点点地 闪现出来。蓦地,一颗流星拖着一条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可知,“流星”是指自 然界的真正的流星;结合第段“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 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南完了!直到身边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 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出的信号弹! ”可知,“流 星”是指张南打出
6、的信号弹;结合第段“张南睁开眼睛,见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才你看见 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我看见了,那个流星 最大,最好看!”可知,“流星”还指张南等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战士们,“最美的流星”饱 含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赞美之情。18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结合第段画线句“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 眼儿”分析,这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对张南的安危的担 心,写出了战士们对于战况的进行的紧张心情,也表现出当时的战况的紧急。19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结合“张南闻言嘴角泛
7、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 睛”分析,这里对张南牺牲前的神态(细节)进行了刻画,通过“嘴角泛起一丝微笑”的 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表现了张南牺牲前的对于自己完成了任务感到自豪,目睹我军 反击成功感到欣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的细节描写,表明了张南光荣牺牲。20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B.理解分析有误。结合第段“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 可知,第段的加点词“跃出”表现了战士们的勇敢无畏,不只是表现“李小豪的勇敢无 畏”。故选B。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我们一家住在湖南农业大学,紧挨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天气好的时候, 常可以在附近的田间地
8、头见到袁隆平院士的身影,感觉与袁隆平一家就像左邻右舍一样 亲近。每每有亲戚朋友聊起袁隆平院士,我们一家都会因为住在袁院士的隔壁而感到特 别自豪。2018年上半年,我决定采写一篇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教书育人的故事。 女儿听说我要去见袁老师,很是惊讶,像倒豆子一般地问我:“袁隆平爷爷真的就住在 我们隔壁吗?他真的会见你吗?他是不是很老了?我也好想去!”在女儿的心里,袁院 上这么大的科学家,怎么可能会近在咫尺!2018年5月16日大清早,我就带着女儿提前来到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 楼前坪,父女俩心情都是无比激动。在杨秘书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袁院士的办公室。 袁院士见了我们,马上起立和我们打招
9、呼,并与我们一一友情握手,当他把手伸向我女 儿时,女儿迟疑了一下才伸出手,并礼貌地问袁爷爷好。握了手,袁院士慈祥地问女儿: “小朋友,读几年级了? ”“五年级。”女儿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科学家,她还真有些蒙了。袁院士见我女儿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 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一点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女儿频频点头, 阳光透过薄薄的纱窗,洒满整个房间,正好映照在她的脸上,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 道。当我们问起袁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的经历时,袁院士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 开了。他告诉我们,他教书时就是一个爱“鼓捣”的教书匠。当年党号召向科学进军
10、,他 就决定在教学之余,真正搞点研究。在他的组织下,安江农业学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 组,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地下长出马铃薯,茎上结西红柿;把西瓜嫁接 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也不错,说起在安江农业学 校的往事,袁院士兴致特别好,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临别时,我和女儿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张合影,我们自觉地站在了袁院士的两侧。 袁院士见状,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是最重 要的,应该站在中间。”说完,就把我女儿往中间的位置拉,一张袁院士站在后排,小 朋友居中的照片就这样定格了。从那以后,女儿只要看到有关袁爷爷的新闻就会格外关
11、注,俨然成了袁院士的铁粉。2021年5月22日,我参加完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活动,中午赶回家陪女儿吃 饭,刚一开门,女儿就哭着问我:“网上说袁爷爷去世了,是真的吗?我见女儿哭得稀 里哗啦,就安慰她:“袁爷爷身体很好。”女儿见我说得很坚决,这才擦了擦眼泪说:“袁 爷爷身体这么好,肯定可以活过100岁。”在女儿的心里,像袁爷爷这样的科学家应该 永远活着才对!让人悲痛欲绝的是,下午一点多,官网还是发布了袁院士离开我们的消 息。那一刻,女儿正在书房学习,我知道,她很快就会得到消息,我不忍心将这一切告 诉女儿,于是找了个借口,匆匆下了楼。回到家里,女儿异常的平静,我在她的书桌上看见她正在写的一篇短文,写
12、的正 是她敬爱的袁爷爷,题目是一面。就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女儿长大了!我常想,我和女儿之所以将袁院士视为自己的亲人和学习的榜样,一定是因为在 2018年5月16日的这一天,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 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 粒种子,就如同袁老师研究的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袁隆平院士与“我”女儿之间相关联的几件事。22 .选文的主人公袁隆平院士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答出两点 即可)23 .选文以“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为题,有怎样的妙处?24 .选文第段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阳光透过薄薄的纱窗,洒满整个房间,正好
13、映照在她的脸上,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 道。25 .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粒种子,就如同袁老师研究的 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答案】21. (1)女儿跟随“我”去采访袁隆平院士并交谈;(2) “我”和女儿在和袁隆平 院士合影时,袁隆平院士让女儿站在中间;(3)在网上获取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错误消息 时,女儿非常伤心,得到袁隆平院士真正去世消息时,女儿写下短文一面。22.(1)袁隆平院士慈爱地和女儿交谈,看出他的和蔼可亲。(2)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进军, 组织科研小组,有许多研究,看出他对国家和科
14、学的热爱。(3)照相时让女儿站在中间, 表明他对祖国下一代的关爱以及谦虚。(答出二点即可)23.修辞上:题目运用了双关和比喻,既指袁隆平自己像一粒种子,也指袁隆平在孕育杂交水稻种子和在自己及 孩子身上播下的真善美的种子,生动形象。24.环境描写。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表现了当时“我和女儿的感受到袁隆平院士关心时的喜悦和温暖。25.结构作用: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作用: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赞美和钦佩之 情,写自己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也在追求真善美。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 形象,引人深思。【解析】2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段“2018年上半年,我决定采写一篇袁隆平院士在安
15、江农业学校教书育人的 故事”“2018年5月16日大清早,我就带着女儿提前来到了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大 楼前坪,父女俩心情都是无比激动”“袁院士慈祥地问女儿:小朋友,读儿年级了? “五 年级。女儿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科学家,她还真有些蒙了”等语句可概 括为:女儿跟随“我”去采访袁隆平院士并交谈;结合第段“临别时,我和女儿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张合影,我们自觉地站在了袁院士的 两侧。袁院士见状,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 是最重要的,应该站在中间。说完,就把我女儿往中间的位置拉,一张袁院士站在后 排,小朋友居中的照片就这样定格了”可概括为:“我”和女儿在和袁
16、隆平院士合影时, 袁隆平院士让女儿站在中间;结合第段“女儿就哭着问我:网上说袁爷爷去世了,是真的吗?我见女儿哭得稀里 哗啦,就安慰她:袁爷爷身体很好。女儿见我说得很坚决,这才擦了擦眼泪说:袁爷 爷身体这么好,肯定可以活过100岁。”“下午一点多,官网还是发布了袁院士离开我 们的消息”“回到家里,女儿异常的平静,我在她的书桌上看见她正在写的一篇短文,写 的正是她敬爱的袁爷爷,题目是一面”可概括为:在网上获取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错 误消息时,女儿非常伤心,得到袁隆平院士真正去世消息时,女儿写下短文一面。 2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第段“袁院士见了我们,马上起立和我们打招呼,并与我们一一热情握手,当他
17、 把手伸向我女儿时,女儿迟疑了一下才伸出手,并礼貌地问袁爷爷好。握了手,袁院士 慈祥地问女儿:小朋友,读几年级了? “五年级。女儿显得有些拘谨,第一次见到这 么大的科学家,她还真有些蒙了”可知,在“我”带女儿来采访袁隆平院士时,袁隆平院 士慈爱的与女儿交谈;可见袁隆平院士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根据第段“当年党号召向科学进军,他就决定在教学之余,真正搞点研究。在他的组 织下,安江农业学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组”可知,袁隆平院士在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 时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进军,教学之余搞研究;可见袁隆平院士是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的;根据第段“临别时,我和女儿提出和袁院士照一张合影,我们自觉地站在了袁
18、院士的 两侧。袁院士见状,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才 是最重要的,应该站在中间。说完,就把我女儿往中间的位置拉,一张袁院士站在后 排,小朋友居中的照片就这样定格了“可知,在临别合影时,袁隆平院士让女儿站中间, 袁隆平院士认为小朋友是国家的未来;可见袁隆平院士是关爱儿童(关爱下一代)的, 有着谦虚的品格。23 .本题考查题目理解和作用。(1)结合第段“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我相信这一粒种子,就 如同袁老师研究的杂交水稻种子一样,已经在我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可知“一粒孕育 真善美的种子”这题目运用了比喻修辞,把袁隆平老师的品行比成真善美的种子,这
19、颗 种子种在“我”和女儿心里,“我”和女儿心里会长出真善美,生动形象写出了袁隆平院士 对“我”和女儿的影响,这样的题目生动形象,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了主题。(2)题目具有深层含义,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24 .本题考查描写赏析。描写方法:第段画线句抓住阳光、纱窗等景物景象描写,运 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根据画线句“整个房间溢满了阳光的味道”可知,“阳光”是温暖、 明亮的景物,阳光洒满房间,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结合第段“袁院士见我女儿 身材单薄,就关心地对她说:现在咱们国家粮食年年大丰收,不像以前了,你要多吃 一点米饭,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可知,在听到袁隆平院士对女
20、儿的关心 后,“我”和女儿感觉阳光洒满房间;故这句环境描写展现的是“我”和女儿当时的心情: 因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关心内心喜悦、感动,感到温暖。25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结构作用:结尾段画线句中“这一天,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和题 目“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相照应,并总结了全文(体现袁隆平院士对“我们”的影响深 远);内容作用:画线句中“袁院士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真善美的种子”中把袁隆平院士带给 “我”和女儿的影响比成一粒真善美的种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种子生根、发 芽,是写“我”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为人处世的影响,同样在追求真善美;写“我”和女 儿在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下,懂
21、得要报效国家,献身事业;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钦佩与 赞美。六、作文26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请回忆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 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答案】例文:照片里的故事照片是永恒的记录,虽然只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可里面包含着每个人不同的回 忆和情感。在我众多的照片中,有一张照片充满了我对奶奶的最温情的回忆。皎洁的月亮高挂在深蓝的夜空中,显得晶莹澄澈,有几颗星星隐隐约约地闪动着好 奇的眼睛,夜幕不再那么单调无趣。夜空的下方是一座古老的石板小桥
22、,经历了百年沧 桑。在我的心中,它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背负着南来北往的路人,默默地听着人们 在他身上走过的脚步声。小桥的四周有茂林修竹,在月光的反映下,竹叶变得闪闪发光, 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十分可爱!小桥的下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可以清晰地看见水 中那一条条可亲可爱的小金鱼,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不时地浮上水面偷偷地四下张 望一眼,惹得水面画出一圈圈波纹,它们也没有一丝困意!竹林的脚下是一片绿油油的 草地,全是嫩枝细叶铺成的,翠色欲滴,绿得美丽,绿得可爱!在桥的上方,站着一老 一少两个人,就是我和疼爱我的奶奶!那时,照片上的我才两岁,妈妈带我和奶奶去一个景点游玩。时间太长,我都忘记 了景点
23、的名字,只记得那里十分清美幽静!照片中的我扎着两个羊角辫儿,像一个可爱 的傻子!身上穿的那件衬衫和单裤是奶奶亲手缝的,一针一线织起了奶奶暖暖的爱,衣 服非常的柔软,听妈妈说,我只喜欢穿奶奶做的衣服。虽然那天晚上有习习凉风,可是 我也不觉得有一丝丝冷意。站在身旁搂着我的那个人就是我的奶奶。她慈祥的面容,眯眯笑着的眼睛,是奶奶 最美的时刻。朴素之衣,慈祥之笑,瘦小之身,黄黑之肤!这就是我的奶奶!我们在桥 上看着月亮,奶奶讲着王母娘娘的故事,妈妈用手机拍下来了。那一夜是我度过的最温暖的一夜。那也是最后一张我和奶奶的合影!两个月后,奶 奶安详地离开了我们。明亮的月,深蓝的夜空,茂密的竹,古老的桥,绿色
24、的草,见底的河。我对奶奶的 回忆永远定格在了这个老照片里!这一张照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写作。一、审题立意。题目中的“照片”规定了选材的范围,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并非稀罕之物, 在写作这个题目的时候,很多同学会感觉没有难度,但仔细思索后又写不出新意,勉强 而为也只是泛泛之作。很多同学会下意识地想到以自己为主人公的照片、以家人为主人 公的照片,不知不觉中便缩小了选材范围,使材料的独特性大打折扣。所以,审题时一 定要发散思维,以“照片”为原点进行多角度思考,跳出自己的圈子,或许能写出精彩的 故事。二、选材构思。如果说“照片”是载体,那么“故事”便是主体。选好素材后,如何呈
25、现照 片背后的故事便成为本次写作的重点,因为只有故事“有血有肉”,才能更好地传递情感。 写作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对照片中的画面和人物进行细腻生 动的描绘,从而收获一个能够感染读者心灵的文字躯体。眼前的这张照片曾给你的学习 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对你来说,有怎样深刻的意义?大家可运用卒章显志或升华主旨的 方法,深挖照片的内涵,适当加入抒情性或议论性的语段,让习作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到 位。三、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4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5 .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
26、为什么?【答案】4.满、压 5.不好,“翻飞职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 写出了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态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以及重点字词的赏析能力。本首诗展现 了春意盎然的美景,“压”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 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千朵万朵”中“千”“万”是 数词,极言花开之多、花开之盛。“满蹊”中“蹊”是小路的意思,“满蹊”是指路上满满都 是,正好呼应了花开的繁盛的状态。故“满、压”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词语的赏析能力。“留连戏蝶时时舞”
27、中的“留连”:同“流连”,即 留恋,舍不得离去。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不仅能表现蝴蝶的 飞舞情景,而且还能体现诗人的喜爱之情。“翻飞”只能写出蝴蝶的飞舞姿态,但缺少情 感的流露。所以不能用“翻飞”代替“留连L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
28、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戴嵩画牛苏轼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 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释】戴嵩(sGng):唐代著名画家。处士:有才德而不愿做官的人。宝:珍 藏。拊(琏)掌:拍手。搐(chU):紧缩。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公亦以此自矜 矜: (2)尔安敢轻吾射 轻: (3)尾搐入两股间 股: (4) 一日曝书画曝:7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
29、以自随8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C.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D.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9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8 . “置、覆、酌、沥。四个动作一气呵成,卖油翁身手不凡的形象便跃然纸上。C.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D.本文故事短小,记述简洁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处士笑而然之。10 .小李同学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短文揭示
30、的道理, 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 (1)自夸;(2)轻视;(3)大腿;(4)晒。 7. A 8. C 9. (1)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2)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10.示例:不赞成小李的做法。卖油翁和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作为学生,不但要静心读书,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益于个人全面发 展。【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矜,自夸。(2)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轻,轻视
31、。(3)句意: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股,大腿。(4)句意:有一天,他晾晒书画。曝,晒。7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 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是: 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 常随身携带。“有戴嵩牛一轴”是交代画作;“尤所爱是写主人对画作的态度;“锦 囊玉轴”是对画作的描写;“常以自随”是主人对画作的具体行为。根据句意,正确的句 读是: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故选A。8 .考查内容理解。C.文中有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但没有心理描写。故选
32、C。9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 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亦(也)、惟(只)、尔(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笑(苦笑)、然(认为正确)、之(代牧童的话)”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0 .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 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戴嵩画牛叙写著名画家戴嵩的画 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而“小李同学 平时只埋头读书,不愿参与实践活动、实则就是只知道一味读书,而缺少实践活动, 这
33、样,人就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小李同学做法是不正确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 理即可。【点睛】参考译文:(一)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 (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 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 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 ”老翁说:“(这也) 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 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
34、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 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 (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二)蜀中有一位杜处土,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 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有 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 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 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土笑了笑,认为牧童的
35、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五、现代文阅读阅读杨绛的老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 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低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 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 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 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 着一包东西
36、。(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 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 的。(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5)他只说:我不吃。”(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 不是要钱。”(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 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 下楼去,直
37、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 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 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11) “早埋了。”(12) “呀,他什么时候”(13)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14)我没再多问。(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 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 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38、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11.第(1)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12 .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 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13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 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14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 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作” 15.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
39、谈。【答案】11.镶嵌”本意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此处充分(夸张)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 力、僵硬毫无生气的病态。12.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13.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14.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 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感觉到自己 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作工15.可从“尊重、理解、关心、爱心、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解
40、析】1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先解释词语的本义,“镶嵌”指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多指没有生命的物体。结合下 文“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 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此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瘦弱 无力、身体僵硬、毫无生气的病态,表现了作者的惊诧之情。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应结合全文内容。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一家人对老王也很照顾,作者一家不但“常坐老王的三轮”,“和 他闲聊。还“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老王能够感受到作者一家在物质上的照顾和帮 助,在精神上的尊重和关怀,在自知身体快要不行时,
41、他将舍不得吃的东西送给我们, 是来答谢我们。从“送鸡蛋”这件事可以看出,老王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淳朴善良的人。 13.本题考查理解感悟文中重点语句。分析句子内容,结合前后文概括回答。由第(1)段“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 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可知,老王是在病重的情况下,给“我”送来了香油 和鸡蛋,而这些东西是老王在临终前给我们的最昂贵的东西,凝聚着他的真切情意,这 份情意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也是让“我”激动不已的,永不忘记的,所以记不清数字。14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语境去思考,答出句子的表层面义 与深层含义。第一问:
42、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幸运? “幸运”是相对而言的,老王是不幸的人,他的不幸 表现在他生活的贫穷,他身体状况的恶劣,所以,相比之下,“我”因为拥有健康而感觉 幸运。这种乐观的认知体现了作者对不幸者的关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第二问:“愧作”指惭愧。由第(15)段“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 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担心”可知,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 谢意,而“我”却没有意识到是最后一次见面,也没完全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 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我”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为自己
43、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 够而感到“愧作”。15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答案不唯一,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尊重、理解、关 心、平等、爱心”等关键词,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从积极的方面作答即可。示例: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遇到像老王这样的人,我会宽容对待他们,理解并尊重他 们的行为,善待他们,向他们伸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双手,对卑微者保持一颗爱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最美的流星包利民天黑透了,枪炮声已渐渐停止,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暂时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经过一天的激战,两翼的阵地已落入敌手。这个营所在的阵地已被分割合围,情势非常 危急,而且伤亡惨重。如果天亮敌人发起进攻,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大家
44、都很担 忧。李小豪仰卧在战壕里,剧烈的心跳好长时间才平缓下来。他望向黑沉沉的天空, 这本是一个很晴朗的夜,没有月亮,星光都点点地闪现出来。蓦地,一颗流星拖着一条 光尾划破夜空,消失于远方。身旁的战友张南也看着星空,说:“天上一颗流星,地上 就会死一个人,不知谁又要牺牲了! ”李小豪说:“迷信!咱们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友, 那流星还不下成雨? ”张南躬起身子,说:“那是白天,你能看见吗? ”说完又重重地 躺下,叹了口气说:“要是明早敌人再发起进攻,可怎么办呢? ”李小豪亦是无语。这时,战壕那边一阵骚动,两人忙奔过去,只见负重伤的副营长已经牺牲了。那 一刻,两人都想起了刚才那颗流星。营长阴沉着脸说:“
45、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应该 派人突围出去,向主力部队汇报战况,然后里外夹击歼灭敌人!”由于电台损坏,和大 部队早已联络不上了。张南挺身而出:“营长,我突出去!带主力部队连夜赶回来,把 敌人全消灭掉!”营长看了看张南,点了点头,拿出一颗信号弹装进手枪,交到张南手 里,说:“大部队要开始进攻的时候,你打出信号弹,我们就反攻! ”张南把手枪往腰 里一别,跃出战壕,消失在黑暗中。 过了一会儿,远处传来枪声,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特别是李小 豪,更是坐卧不安。良久,枪声停止了,战壕里一阵沉寂,每个人都望向黑沉沉的远方, 也不知张南有没有突围成功。大家能做的,只是这种煎熬般的等待。时间缓慢地流
46、逝着, 李小豪不转眼珠地盯着夜空,并没有流星再划落,张南应该没事吧!已近午夜,一些战士已经睡着了,而李小豪依然望着夜空,此时他最怕的,就是 有流星,他也有些相信张南的话了。张南和他不仅是战友,还是同乡,两人一起参军, 从抗战到解放战争,他们都在一起。正自想着,忽然,一颗流星从远方天际升起,闪过 一道绚丽的光。李小豪吓得一下子坐起来,心里一片茫然和悲哀,张南完了!直到身边 的战士抄起武器,远处也传来枪声,他才蓦然惊觉,那不是流星,是信号弹,是张南打 出的信号弹!随着营长的一声“冲”,他们跃出战壕,向敌人的阵地扑去。 李小豪得知好友张南没事,信心大增,他一边冲一边灵活地躲闪着敌人的火力。 喊杀声震
47、天,主力部队已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反包围成功、在炮火的光亮中,李小 豪忽然看见了张南,他急忙移动过去,张南正向阵地上的残敌射击。李小豪刚跑过去, 张南却忽然一晃栽倒在地。李小豪扑过去抱起他,见他头上和胸前都冒出血来,一时心 慌,大喊他的名字。张南睁开眼睛,见是李小豪,吃力地说:“我是不成了!兄弟,刚 才你看见流星没有?那就是我的星星!”李小豪望了一眼夜空,含着泪说:“我看见了, 那个流星最大,最好看! “同时,他想起了那颗美丽的信号弹。张南闻言嘴角泛起一丝微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许多年过去,枪炮之声早已成了遥远的回忆,李小豪常常在夜里醒来,望向窗外 的星空。偶尔会看见流星,他的心就会风起云涌。是的,这许多年中,这一辈子,他再 也不会看见那个漆黑的夜里,那颗带着希望的星星从黑暗中升起。那是生命中最灿烂的 流星,让他心里时时划过怀念与感动。(选文略有改动)16.阅读选文,补全下面故事情节及人物心理。情境一望夜空二望夜空三望夜空四望夜空再望夜空故事情节我军被围,形势 危急。(1)张南无讯,错以 为亡。(3)回忆往事,难忘 战友。人物心理担忧坐卧不安(2)心慌(4)17 .分析选文标题中“流星”的含义。18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战壕里的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