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难点专练(上海) 重难点0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重点难点专练(上海) 重难点0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难点06传记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上海专用)1 .文言文阅读试题分为两类:1 .历史传记类文言文阅读;2.文学散文类文言文阅读。 其中,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文言实词,文学散文类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文言虚词。2 .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材料选择更加广泛,由过去基本取材于二十四史,扩大到其 他各类文本,尤其是纪事本末体史书。涉及政绩、谏谆、廉洁、经济、民本、治学、读 书、孝道、修身等方面。3 .题型注重对文本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对作者写作目的、思路把握的考查。一、阅读技巧1 .先通读全文,由选择题协助,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2 .然后带着“何人?工”何时何地
2、做何事?工“结果怎样?”、为什么? ”等问题对文段 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3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进行推导。4 .需要读懂材料,并审清题干要求,立足文本内容,从文中找出信息。二、归纳要点,概括中心1 .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2 .抓中心句、找关键句。3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4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5 .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一、【2022.上海杨浦高三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齐国佐不辱命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
3、马隆。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融、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 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日:“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16 .分析第段划线句的作用。【答案】划线句是袁淑的感叹,“江东没有我,你将是一枝独秀。如果没有你,我也是 一代人杰。”展现出袁淑的自信、自负,以及对谢庄的肯定和赞美,侧面展现/衬托出谢 庄的才华。【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回答本题主要能辨别写作手法为侧面描写或衬托。再结合本文主要人物,写出主要衬托 的内容已经对突出主题的作用即可抓住主要得分点。划线句是用次要人物的言行来突出 主要人物谢庄的文才斐然。从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赞叹来衬托主要人物。17
4、 .在第段中,谢庄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图,是如何上书皇帝的?请分析其思路。【答案】谢庄希望皇帝诏书被严格执行(1分),他首先肯定了皇帝诏书的价值符合百 姓的需求(1分),然后建议应该依法制裁有所违犯的情况(1分),最后进一步建议将 大臣不与百姓争利的内容写进诏书。(1分)。【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谢庄希望皇帝诏书被严格执行:庄虑此制不行;肯定了皇帝诏书的价值符合百姓的需求:此实允惬民听;建议应该依法制裁有所违犯的情况:其中若有犯违,则应依制裁纠;若废法申恩,便为 令有所屈;建议将大臣不与百姓争利的内容写进诏书:拔葵去织,实宜深弘。【参考译文】谢庄字希逸,是陈郡
5、阳夏人,是太常谢弘微的儿子。谢庄七岁时,就能写文章,通 晓论语。谢庄最初做始兴王刘溶后军法曹行参军,又转随王刘诞任后军造议,并兼 任记室。谢庄还分析左氏经传,根据国别分立篇章。又制作方丈木板,画出各地 山川地貌,各有条理脉络,分离开来就是一个个各不相同的州郡,并在一起就是全天下 的地图。元嘉二十九年,谢庄被拜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南平王刘银进献赤鹦鹉,皇上向全体 朝臣下诏,要他们为鹦鹉作赋。太子左卫率袁淑文采在当代首屈一指,他的赋写成后, 送去给谢庄看,谢庄的赋也已经写成,袁淑读了谢庄的赋感叹地说:“江东没有我,你 将是一枝独秀。如果没有你,我也是一代人杰。”他于是把自己的赋收藏再也不拿出来 了。
6、皇上刚刚登上帝位,想要弘扬风化,于是颁发诏书提倡节俭。谢庄担心这一诏令不 能实施,又进言说:“诏令说贵戚追逐财利,建立店肆贩卖货物的现象,都应当禁止。 这样做实在符合百姓的要求。其中假如有违犯规定的,就应当按照法令予以制裁;假如 不顾法令,施恩宽宥,那就使诏令有所改变。这种处置还希望皇上深思,不要因为英明 的诏令已经颁布,而条文规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我愚陋地认为,享有俸禄和地 位的大臣,尤其不应该和百姓争夺财利,不清楚在诏令里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古代循吏 要家人拔除园葵、停止织布的义举,实在应当大大发扬。”大明五年,谢庄又任侍中,兼任前军将军。那时候,有一次世祖出外巡行,夜晚回 到京城,命
7、令打开城门。谢庄留守京城,认为进出宫门的凭证或许是假的,坚持不遵从 口头的命令,一定要有皇上的亲笔诏令才开城门。皇上后来在酒宴上随口讲起这件事时 说:“你想仿效后汉的郅君章吗? ”谢庄回答说:“我听说蒐猎巡狩有节制,郊天祀神 有时令,不能耽溺于田猎玩乐,在前代圣王的训诫中有明确的记载。陛下现在冒着风寒, 清晨外出,夜晚方归,恐怕或许有不逞之徒,有意矫诏欺诈,我因此恭敬地等待皇上的 手令,才敢打开城门。”泰始二年,谢庄去世,死时四十六岁。被追赠为右光禄大夫,常侍之职不变,赠谥号为 宪子。四、【2022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钱惟演传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俶之子也。少补牙门
8、将,从俶归朝,为右屯卫将军。历 右神武军将军。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真宗称善。改太仆少卿,献 咸平圣政录。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大中祥符八年,为翰林学士,坐私谒事 罢之。寻迁尚书工部侍郎,再为学士、会灵观副使。又坐贡举失实,降给事中。复工部 侍郎,擢枢密副使、会灵观使兼太子宾客,更领祥源观。累迁工部尚书。仁宗即位,进兵部。王曾为相,以惟演尝位曾上,因拜枢密使。故事枢密使必加 检校官惟演止以尚书充使有司之失也。初,惟演见丁谓权盛,附之,与为婚。谓逐寇准, 惟演与有力焉。及序枢密题名,独刊去准,名日“逆准”,削而不书。谓祸既萌,惟演*虑并得罪,遂挤谓以自解。宰相冯拯恶其为人,因言
9、:“惟演以妹妻刘美,乃太后姻家,不可与机政,请出 之。”乃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即日改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逾年,请入朝,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未即行,冀复用,侍御史鞠咏奏劾之,惟演乃亟去。惟演雅意柄用,抑郁不得志。及帝耕籍田,求侍祠,因留为景灵宫使。太后崩, 诏还河南。惟演不自安,请以庄献明肃太后、庄懿太后并配真宗庙室,以希帝意。惟演 既与刘美亲,又为其子暧娶郭后妹,至是,又欲与庄懿太后族为婚。御史中丞范讽劾惟 演擅议宗庙,且与后家通婚姻。落平章事,为崇信军节度使,归本镇。未几,卒,特赠 侍中。太常张瑰按,谥法敏而好学日“文”,贪而败官日“墨”,请谥文墨。其家 诉于朝,诏章得象等覆
10、议,以惟演无贪默状,而晚节率职自新,有惶惧可怜之意,取谥 法追悔前过日“思”,改谥日思。庆历间,二太后始升衬真宗庙室,子暧复诉前议, 乃改谥日“文僖”。(节选自宋史钱惟演传)18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擢枢密副使()(2)以希帝意( ) 【答案】(1)提拔、升职 (2)讨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擢:提拔、升职。句意:升任枢密副使。(2)希:讨好。句意:来讨好仁宗。19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及序枢密题名()A.叙述 B.引出 C.按功升官 D.排列(2)惟演雅意柄用()A.极其 B.素来 C.美好 D.正确【答案】(
11、1) D (2)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序:排列。句意:等到排列历任枢密时。故选D。(2)雅:素来。钱惟演素来的意愿是当大官。故选Bo20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未即行,冀复用,侍御史鞠咏奏劾之,惟演乃亟去。【答案】(钱惟演)没有立刻动身,希望能被朝廷重新任用,侍御史鞠咏上奏弹劾他, 钱惟演才急忙离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即行”,立刻动身;“冀”,希望;“亟去。急忙离开。21 .第段画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故事枢密使必加检校官惟演止以尚书充使有司之失也【答案】故事/枢密使必加检校官/惟演止以
12、尚书充使/有司之失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过去,任枢密使必加封检校官,钱惟演只以尚书身份任枢密使,这是有关人员 的疏忽所致。“故事”,古今异义词,旧例的意思,此处放在句首作状语,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惟演止以尚书充使”,为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有司之失也”,判断句,单独成句,前面断开。22 .请概括钱惟演死后,谥号变化及其原因。【答案】一开始张瑰因其才华和认为他贪污想要谥“文墨”;复议后因其没有贪污等劣迹, 而且晚年忠于职守,有悔过自新、谨慎从事之意,改谥“思”;最后其子提出钱惟演曾进 言的贡献,改谥“文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13、。结合“太常张瑰按,谥法敏而好学日,文贪而败官日,墨二请谥文墨”可概括出,一 开始张瑰因其才华和认为他贪污请求谥“文墨”;结合“诏章得象等覆议,以惟演无贪瓢状,而晚节率职自新,有惶惧可怜之意,取谥 法追悔前过日,思,改谥日思”可概括出,复议后因其没有贪污等劣迹,而且晚年忠于 职守,有悔过自新、谨慎从事之意,改谥“思”;结合“二太后始升衬真宗庙室,子暧复诉前议,乃改谥日,文僖,”可概括出,最后其子提 出钱惟演曾进言的贡献,改谥文僖23 .钱惟演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答案】出身勋贵,博学能文;趋炎附势,见风使舵;醉心权柄,攀附权贵;晚年尽职 自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
14、价探究的能力。结合“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俶之子也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 可概括出,出身勋贵,博学能文;结合“初,惟演见丁谓权盛,附之,与为婚谓祸既萌,惟演虑并得罪,遂挤谓以自 解可概括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结合“惟演雅意柄用惟演既与刘美亲,又为其子暧娶郭后妹,至是,又欲与庄懿太 后族为婚”可概括出,醉心权柄,攀附权贵;结合“晚节率职自新,有惶惧可怜之意”可概括出,晚年尽职自新。参考译文: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的儿子。小的时候充任牙门将,随钱俶归顺宋朝,任 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上院时,在手板笏上写 文章挥笔而成,真宗认为他很不错。改任太
15、仆少卿,献上咸平圣政录一书。被任命 为直秘阁,参与修撰册府元龟。大中祥符八年(1015),任翰林学士,因犯营私罪而 被撤职。不久又转任尚书工部侍郎,再为学士、会灵观副使。又因贡举失实,降职为给 事中。恢复其工部侍郎之职,升任枢密副使、会灵观使兼太子宾客,又管领祥源观。经 多次升任至工部尚书。仁宗即位后,钱惟演进入兵部。王曾任宰相,因为钱惟演的官位曾经高于他,于是 任钱惟演为枢密使。在过去,任枢密使必加封检校官,钱惟演只以尚书身份任枢密使, 这是有关人员的疏忽所致。当初,钱惟演看到丁谓权势大,就投靠他,结为姻亲。丁谓 排挤走寇准,钱惟演是出了力的。等到排列历任枢密时,单单不列寇准,称寇准为“逆
16、准”,削去不予记录。丁谓罪行暴露后,钱惟演害怕被牵连,于是排挤丁谓以求解脱。宰相冯拯讨厌他的人品,因而向皇上建议说:“惟演将妹妹嫁给了刘美,那么他就 是太后的亲家,因此不能够参与朝政机要,请调走他。”于是调任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 即日又改任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过了一年,请求回京,被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许州通判。他没有立即赴任,希望再次被起用,侍御史鞠咏弹劾他,他才急急忙忙去赴 任。钱惟演素来的意愿是当大官,但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皇上举行籍田礼,求一名侍 祠,因而留用他为景灵宫使。刘太后死,诏令他回河南。钱惟演自己觉得不安,请求以 庄献明肃太后、庄懿太后并配真宗庙室,来讨好仁宗。钱惟演曾同
17、刘美结亲,又为他的 儿子钱暧娶了郭皇后的妹妹,到这时,又想与庄懿太后的族人通婚。御史中丞范讽弹劾 他擅自议论宗庙配享制度,而且又同皇后家通婚姻。被撤平章事,任为崇信军节度使, 返回河南。不久去逝,特追赠为侍中。太常张瑰根据谥法“敏而好学称为文,贪而被撤职称为墨”这一条,请求赠给 钱惟演谥号“文墨”。钱氏家属上诉,诏令章得象等人重新议定,因为钱惟演没有贪污 等劣迹,而且晚年忠于职守,有悔过自新、谨慎从事之意,根据谥法“追悔前过日 思”这一条,改谥思。庆历年间,刘、李两太后才一起配享真宗,钱惟演之子钱暧提出 这是他父亲先前提的建议,于是改谥号日“文僖”。五、【2022上海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
18、下文,完成各题。狄仁杰,字怀英,太原并州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 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日:“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与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 军。为吏诬,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日:“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 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日:“吾 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日: “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史蔺仁基请代行。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 相语日:“吾等可少愧矣! ”则相待如初,每日:“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
19、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 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日:“是使我为 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日:“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停日:假令 取长陵一杯土,何以加其法?今陛下不纳臣言,限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 万姓何所措其手足?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 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日:“朝 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本立 抵罪。由是朝廷肃然
20、。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仁杰日:“是 其技穷,且为患。”乃明开首元格,出系者,禀而纵之,使相晓,皆自缚归。帝叹其达 权宜。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赠文昌右相,谥日文惠。仁杰所荐进,若张柬之、桓彦 范、敬晖、姚崇等,皆为中兴名臣。中宗即位,追赠司空。(新唐书狄仁杰传)24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仁基咨美其谊()(2)坐误斧昭陵柏() 【答案】(1)赞叹 (2)因犯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1)句意:蔺仁基赞叹他的情谊。咨:赞叹。(2)句意:因误砍了昭陵柏树而犯罪。坐:因犯罪。25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
21、张释之廷净日()A.通“争。争论 B.警告 C.规劝 D.公开发表讼言(2)王本立怙宠自肆()*A.放纵 B.卖弄 C.依仗 D.趁着【答案】(1) C (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之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1)句意:张释之在朝廷直言规劝说。:规劝。故选C。(2)句意:王本立仗着受宠恣意而行。怙:倚仗。故选C。26 .第段画线部分有4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四处标识出来。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答案】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狄仁杰)出使岐州,儿百名逃亡的士兵抢掠行人,
22、道路上人们不敢往来。官府 抓捕了盗贼党羽严加审讯,然而其他人仍混乱不能制止。“岐州,是“使,的目的地,之前省略介词“于”岐州”为介词宾语,之后断开;“亡卒”做“剽 行人”的主语,应在“亡卒”前断开。“行人”是“票的宾语,在其后断开。“官”做“捕系”的主语,在其前断开。“而余曹纷纷不能制”的“而”表转折,应在其前断开。最终划分为:使岐州/亡卒数百剽行人/道不通/官捕系盗党穷讯/而余曹纷纷不能制。27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朝廷借乏贤,如本立者不鲜。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答案】朝廷假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却不少。陛下怜惜有罪的人, 使现行的法律受到破
23、坏,这该怎么办呢?我希望(您)先斥责(他),作为对大臣们的 警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重点字词:“借。假使;“乏”,缺少;“鲜。少;”有罪、有罪的人;“亏。使受 损;“奈何”,怎么办;“愿”,希望;“斥。斥责;“戒 警诫。28 .蔺仁基为什么称赞狄仁杰“贤”?【答案】狄仁杰孝顺且能推己及人,郑崇质母亲年老且有疾病,狄仁杰便想代替郑崇质 出使僻远的地方,以免郑崇质的母亲担忧儿子。蔺仁基赞赏他的品行,且为自己与人不 睦的行为感到惭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能力。依据原文“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仁杰谓曰:,君可贻亲万里忧乎?诣长 史蔺仁基请代行。
24、仁基咨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语曰:吾等可少愧矣! 则相待如初“可知,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郑崇质本应该出使僻远的 地方。(狄仁杰)到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蔺仁基赞叹他的情谊;当时 他正和司马李孝廉不和,在狄仁杰的感召下,于是两人对待彼此像原来一样。所以蔺仁 基称赞狄仁杰“贤”。29 .第段中,狄仁杰是如何化解高宗怒气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答案】狄仁杰从三个方面化解高宗怒气,一是举出前朝汉文帝时的实例,引导高宗意 识到法律有差别等次之分,不可一概而论;二是从法律对百姓的意义而言,“法既无常, 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 ”按法令不当死,若赐死,百姓将无法所依、
25、不知所措;三是对 高宗自身的影响,”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因为一棵树杀两名大 将,恐招后人议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狄仁杰劝解的话“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净日:假令取长陵一 杯土,何以加其法?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 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 一是举出前朝汉文帝时张释之的例子,让皇帝知道法律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二是从 法律对百姓的约束角度来说,如果法律没有定规,百姓将不知怎么办;三是从皇帝自身 的评价来说,因为柏树而杀掉两位大臣,后世将如何评价?
26、有理有据地说服了高宗。 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当他还是小孩时,家里有位门人被杀害,官吏前 来询问(情况),众人争着申辩对答,狄仁杰读书而不予理会,官吏责问他,他回答说: “我在书中正与圣贤对话,哪有时间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 (狄仁杰)考中明经科, 调任汴州参军。他受到官吏的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见并讯问他,惊异于他的才华,道 歉说:“圣人孔子说查看一个人所犯下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先生是被埋没的人 才啊! ”便极力推荐他,使他得授并州法曹参军。狄仁杰的父母住在河阳,狄仁杰登上 太行山,回头看,看见一片白云孤身飞过,对身边的人说:我的父母就住在它的下面。” 他眺望惆怅很久,白
27、云飘走才离开。同府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岁大而且有病,郑崇质本 应该出使僻远的地方。狄仁杰对他说:“你怎能留给双亲儿子远行万里的担忧呢? “(狄 仁杰)到长史蔺仁基那里请求代替郑崇质前往。蔺仁基赞叹他们的友谊,这时蔺仁基正 和司马李孝廉不和,两人相对说:“我们可要稍稍感到惭愧了!”于是两人对待彼此像 原来一样,他常常说:“狄仁杰品德贤良,北斗以南,只有他一个人罢了。”不久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一年之中判完了积压时间长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当 时的人称道他公平宽厚。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由于用斧头误砍了 昭陵的柏树,按律定罪应当免死,高宗下诏书要处死他们。狄仁杰上奏说他们不应被处 死,
28、皇帝生气地说:“这使我成为不孝子孙,一定要处死他们。”狄仁杰说:“汉朝有 偷盗高庙玉环之人,文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在朝廷直言规劝说:假如拿了长陵一捧 土,该如何按律定他的罪呢?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进言,我死后,无颜于地下去见张 释之、辛毗。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大庭广众之中(予以公布),徒刑、流放、处死、 问罪,都有一定的标准。哪里有犯的不是该判处极刑的罪,却马上命令处死的?法律如 果没有一定的标准,那么万民百姓手脚往哪里放都不知道了。现在误砍一棵柏树,就杀 掉两位大臣,后世将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 ”于是皇帝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几天 后,狄仁杰被任命为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仗着受宠迭意而行,狄
29、仁杰弹劾上奏他的 罪过,皇帝下诏宽宥他。狄仁杰说:“朝廷假使缺少有才的人,但像王本立这样的人却 不少。陛下怜惜有罪的人,破坏了现行的法律,这该怎么办呢?我希望您先斥责他,作 为对大臣们的警诫。”王本立受到惩处。从此朝廷上下都严整恭顺起来。(狄仁杰)出使岐州,几百名逃亡的士兵抢掠行人,道路上人们不敢往来。官府抓 捕了盗贼党羽严加审讯,然而其他人仍混乱不能制止。狄仁杰说:“这是因为他们方法 用尽,只能成为祸患。”于是公开宽免自首者的条例,放出被关押的人,发给他们粮食 之后就释放了,让他们相互传话,于是(他们)都自己绑着自己来到衙门。皇帝赘叹他 通晓变通之策。(狄仁杰)在圣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30、朝廷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 相,谥号叫文惠。狄仁杰所推荐引进的人才,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都是 唐朝中兴时期的名臣。中宗即位,追封他为司空。对日:“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 而日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超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 日:,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一而且二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 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 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
31、求合诸侯, 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 之震,师徒槎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 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 唯命是听? ”晋人许之。选自左传成公二年(乙)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夜继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
32、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之,乃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注:公元前589年,晋国联合鲁、卫、曹在塞地和齐国开战,以晋国胜利而告终,齐 侯派使臣国佐赂晋求和。宾媚人即国佐,齐国卿士。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划出疆 界辨地势,或南向或东向开田垄。借一:指欲于城下,复借一战。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答案】吝惜使缺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爱:吝惜,舍不得,句意
33、:敝国决不敢吝惜先君这些破旧的器物和土地。(2)阙:使缺乏。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2 .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A.渡河B.满足C.救济D.利用(2)布政优优,百禄是遒()A.迫近B.刚健C.聚集D.坚固【答案】(1) B (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济:满足。句意: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满足大家的共同愿望。故选Bo(2)遒:聚集。句意:施政宽和,百福聚集。故选C。3 .甲文画直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日必质
34、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 不孝令也【答案】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日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您向诸侯颁布天子的命令,却说一定要人家的母亲做人质作为凭信,将何以对天 子之命?而且这是以不孝来命令诸侯。“于诸侯”是“布大命”的后置状语,应在“于诸侯”后断开;“其若王命何”中,“其若何”为固定句式,在“其若王命何”前后断开。4 .把甲文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日,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 命也乎?【答案】现在您替诸侯划疆界,辨地势,却说“全部要使田亩改成东西向“,只求便利于 您的兵车奔驰
35、,不考虑地势是否合适,这恐怕不是先王的政令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吾子”,您;“唯吾子戎车是利 宾语前置,只求便利于您的兵车奔驰;“顾”,考虑;“无 乃乎”,恐怕吧。5 .甲文中的国佐以驳斥晋国来求和,乙文中的烛之武以分析局势来求和,不同的方式 达到了相同的目的,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中的原因。【答案】国佐以驳斥来求和成功,首先因为齐国与晋国在春秋时期都是大国,齐国虽然 战败,但求和也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其次国佐驳斥晋国寻找的依据不容辩驳,第一以孝 道、第二以先王之法,这都是晋国以后立足世间不可违抗的理由。最后,国佐用比较委 婉的语言告诉晋国,齐国虽然战败,但依然有不受屈
36、辱的决心,这对晋国有一定的震慑 作用。烛之武求和深知郑国作为弹丸小国处于大国之间的危险位置。因此他求和的方式 是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分析局势。首先从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亡郑国无益于秦国国土 面积的增加,反而是为晋国卖力罢了。第二,不灭郑国,郑国将与秦国结为一体。第三, 通过历史事件分析晋国作为秦国的盟友其实不可信任,离间秦晋结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首先,春秋时期,齐国与晋国在都是诸侯大国,齐国虽然战败,但求和也要维护国家的 尊严,所以国佐以驳斥的方式来求和,以保颜面,并最后取得成功。其次,由原文“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
37、布其利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可知,国佐驳斥晋国寻找的依据不容辩驳,第 一以孝道、第二以先王之法,这都是晋国以后立足世间不可违抗的理由。最后,由原文“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 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 是听? ”可知,国佐用比较委婉的语言告诉晋国,齐国虽然战败,但依然有不受屈辱的 决心,这对晋国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参考译文:(甲)齐国佐不辱命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进入齐国境内,攻打马隆。齐顷公派宾媚人将纪国的炊器、 玉磐赠送给晋国,并归还鲁、卫两国的土地。“不行,就任凭他们所为。“宾媚人送上 礼物,晋国人郤
38、克不答应,说:“必须用萧同叔的女儿做人质,同时使齐国境内的田亩 全部改为东西向。“宾媚人回答说:“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是敝国国君的母亲。如 果以对等相待,也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您向诸侯颁布天子的命令,却说一定要人家的 母亲做人质作为凭信,将何以对天子之命?而且这是以不孝来命令诸侯。诗经说:孝子的心从不衰竭,永远赐福于你的同类。如果以不孝命令诸侯,恐怕不是施恩德 于同类吧?先王划定天下的疆界,治理天下的道路河流,考察土性所宜而分派它们的利 益。所以诗经说:我划定疆界,治理沟垄,朝南朝东修起田展。现在您划分和 治理诸侯的土地,却说全部将田垄改为东西向就完了,只顾有利于您的战车出入, 不顾土性所宜
39、,恐怕不是先王的遗命吧?违反先王就是不义,怎么做诸侯的领袖?恐怕 晋国的确有过错。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德行满足大家的共同愿望。五伯称霸诸侯 的时候,勤劳王事,安抚诸侯,奉行天子的命令。现在您却谋求会合诸侯,以满足无止 境的贪欲。诗经说:施政宽和,百福聚集。您实在不肯宽大,从而抛弃各种福 禄,这对诸侯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您不同意,敝国国君命令使臣,已有言辞在先了,说您率领贵国国君的军队光临敝国,敝国以微薄的兵赋来犒劳您的随从。由于畏惧贵国 国君的威严,军队遭到了挫败。承蒙您为求取齐国的福佑,不灭绝它的社稷,使它继续 同贵国保持旧日的友好关系,敝国决不敢吝惜先君这些破旧的器物和土地,您又不答应,
40、 那就请允许我们收集残余,在敝国城下决一死战。即使敝国侥幸取胜,也要服从贵国; 倘若不幸战败,敢不完全听从贵国的命令?”晋国就答应了他。(乙)烛之武退秦师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 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 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 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 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
41、把焦、瑕两地给您。 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 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 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 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 就回去了。二【2020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三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袁高传高字公颐。少慷慨有节尚。擢进士第。代宗时,累迁给事中。建中中,拜京畿观 察使,坐累贬韶州长史,复拜给事中。德宗将起卢杞为饶州刺史,高当草诏,见宰相卢翰、刘从一日:杞当国,矫诬 阴贼,斥思谊,傲明
42、德,反易天常,使宗祐失守,天下疣病。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贬黜 今还授大州天下其谓何? 翰等不悦,命舍人作诏。诏出,高执不下,奏曰:陛下用杞 为相,出入三年,附下罔上,使陛下越在草莽,群臣愿食其肉且不厌。汉法,三光不 明,雨旱不时,皆宰相请罪,小者免,大者戮。杞罪万诛,陛下赦不诛,止贬新州,俄 又内移,今复拜刺史,诚失天下望。帝曰:杞不逮,是朕之过。朕已再赦。答曰:杞 天资诡险,非不逮,彼固所余。赦者,止赦其罪,不宜授刺史。愿问外廷,并敕中人听 于民。若亿兆异臣之言,臣请前死。谏官亦力争帝前。帝曰:与上佐可乎?群臣奉 诏。翌日,遣使慰高曰:“朕惟卿言切至,已如奏。太子少保韦伦日:高言劲挺,自 是陛下
43、一良臣,宜加优礼。贞元二年,帝以大盗后关辅百姓贫,田多荒芜,诏诸道上耕牛,委京兆府劝课。量地 给牛,不满五十亩不给。高以为圣心所忧,乃在穷乏。今田不及五十亩即是穷人,请两 户共给一牛。从之。卒,年六十,中外怅惜。宪宗时,李吉甫言其思骞用,特赠礼部尚 书。 (选自新唐书第四十五)疣瘠:疮痍。越:流亡。忠骞:忠诚正直。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累迁给事中()(2)傲明德() 【答案】(1)多次升迁或多次升官 (2)轻视,傲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累迁:多次升迁或多次升官。句意:多次升迁至给事中。(2)傲:轻视,傲视。句意:轻视光明磊落的人。7
44、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杞当国,矫诬阴贼A.判罪B.主持C.适合D.抵御(2)委京兆府劝课()A.考核B.征收C.督促D.赋税【答案】(1) B (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当:主持。句意:卢杞主持国家(事务)或掌握国家大权。故选Bo(2)课:督促。句意:委托京兆府勉励督促这件事。故选C。8 .第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贬黜今还授大州天下其谓何?【答案】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贬黜/今还授大州/天下其谓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的翻译是:朝廷不依法处置他,刚刚贬
45、黜,现在又授予大州刺史,天下人会议论什 么呢?“才”是副词,“刚刚”之意,与“今”呼应,领起两个分句,构成对比,“才”“今”前分别断 开;“天下”作句子的主语,“谓”是谓语,“何”是宾语,主谓宾齐全,“天下”前断开。9 .把第段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杞罪万诛,陛下赦不诛,止贬新州,俄又内移,今复拜刺史,诚失天下望。【答案】卢杞罪当万死,陛下赦免他不死,只贬到新州,不久又向内调动,现在又授予 饶州刺史,确实让天下人失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词:(被)诛,(被)除死;止,只;俄,不久;内移,向内调动;拜,授予;诚, 确实;失望,使.失望。10 .第段中李吉甫称赞袁高
46、忠骞,请结合全文,分析如此评价的依据。【答案】朝廷要起用卢杞为饶州刺史,袁高在宰相面前痛斥卢杞。袁高阻止诏书 下达,批评皇帝不依法严惩他,反而赦免、重用他,替他开脱,并据理力争,直言强谏。 太子少保韦伦赞扬他是良臣。体恤穷苦百姓,献策帮助百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德宗将起卢杞为饶州刺史,高当草诏,见宰相卢翰、刘从一曰:杞当国,矫诬阴 贼,斥忠谊,傲明德,反易天常,使宗祐失守,天下疣瘠。朝廷不置以法才示贬黜今 还授大州天下其谓何?“可知,朝廷要起用卢杞为饶州刺史,袁高在宰相面前痛斥卢杞; 结合“诏出,高执不下,奏曰:陛下用杞为相今复拜刺史,诚失天下望。帝曰:杞
47、 不逮,是朕之过。朕己再赦。答曰:杞天资诡险若亿兆异臣之言,臣请前死。可知,袁高阻止诏书下达,批评皇帝不依法严惩他,反而赦免、重用他,替他开脱,并 据理力争,直言强谏;结合“太子少保韦伦曰:高言劲挺,自是陛下一良臣,宜加优礼。R可知,太子少保韦 伦赞扬他是良臣;结合“高以为圣心所忧,乃在穷乏。今田不及五十亩即是穷人,请两户共给一牛”可知, 体恤穷苦百姓,献策帮助百姓。11 .小明同学读了此文,为袁高写了一副对联,据段内容,请将对联补充完整。 阻诡险卢杞复高官,报主;奏贫穷两户给一牛,恤农。【答案】忠君,爱民(注意对称,内容相关,词性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根据段内容,将为袁高写的一副对联的内容补充完整,这是考查学生对文 段内容的概括、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品质的能力。同时作为对联,要考虑前后的对称性。 结合段可知,主要围绕朝廷要起用卢杞为饶州刺史一事,先是袁高在宰相面前痛斥卢 杞,后袁高阻止诏书下达,批评皇帝不依法严惩他,反而赦免、重用他,替他开脱,并 据理力争,直言强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