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s theory and practice课程类别:选修课程模块: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32学 分:2适用专业:新闻传播学先修课程:无二、课程设计的目的(1)课程设计简介从1983年8月新华社成立中国内地第一家大型公共关系公司开始,以及同 年9月深圳大学公共关系开始招生算起,我国的公共关系实践和公共关系学研究 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虽然起步较西方更晚,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 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成熟,以及社会对 公共关
2、系认知的深化,公共关系面临新的发展契机。这种发展契机以时代背景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九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一:调查与策划(一)目的与要求具体来说,公共关系实务活动的目的是在组织和公众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协 调和双赢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和形成,不可能是自发的或自动的,而需要经 历一个常常是精心设计的公共关系实务操作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有调查、策划、 实施和评估四个步骤,常称“四步工作法”。就此而言,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 学会公共关系调查与策划的基本理念,并懂得具体的公共关系实践操作。(二)教学内容1 .公
3、共关系调查的概述。公共关系调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公共关系调查的 科学性为何,公共关系调查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及其步骤是 什么。2 .公共关系策划概述。公共关系策划及其基本原则是什么,公共关系策划与 创造性,公共关系策划过程分析。(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策划的核心原则是什么?2 .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并进行相关的实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二:口语传播(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一种交流、沟通、劝说的活动,而交流、沟通 和劝说又常常用“传播”两字来
4、涵盖。尽管在公共关系的实践过程中,书面语言 即文字的运用对公共关系实务操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的基础始终是口头 语言。因此,讲述公共关系实务传播技术,首先当从口语传播开始。本章节就在 于了解口语传播的内涵及其机制,以及相应的策略等,这就是本章节要实现的教 学目标。(二)教学内容1 .口语传播概述。口语传播的特点;口语传播的技巧。2 .口语传播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运用。日常接待;新闻发布;沟通性会议; 公务谈判;游说策动。(三)思考与实践1 .口语传播的传播属性是什么?2 .新媒体技术对口语传播的影响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5、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一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三:文字传播(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是现代公共关系实务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同时,公共关系实务 中凡涉及大众传播活动的内容,通常是通过文字传播进行的,如新闻稿的撰写、 广告语的设计、宣传资料的制作等。因此,如何根据文字及其传播的特点来掌握 文字传播的技巧,如何在公关活动中通过文字传播取得效果,便成为公共关系实 务中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二)教学内容1 .文字传播的特点和技巧。2 .公共关系的文字传播。新闻稿撰写;广告文案的设计;宣传资料制作;内 部报刊编辑;公共关系常用文书。(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实践过程中文字传播要注意哪些事项?2
6、.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二章公共关系实务之四:实像传播(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需要运用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也需要通过自身产品形象向公众传 播信息。在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在通过自身产品 形象向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物品及其传统方式,依托 新的媒介技术成为新的趋势。与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相比,可以把这种传播活动 称之为是“实像传播”。(二)教学内容1 .实像传播的特点和技巧。所谓“实像”是指一个特定组织生产的产品实样 或形象性的图片资料、
7、试听资料,以及能够反映出该组织立体全貌的各种不同信 息。就此而言,这种传播的特点是什么及其技巧是什么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2 .实像传播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运用。实像传播因其独特的传播属性在公共 关系中扮演者重要作用,通常而言,实像传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推销活动,示 范表演,橱窗陈列,作业场所布置,实用饰品的设计配置。(三)思考与实践1 .理解实像传播与其它形式传播属性的本质差异?2 .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3 .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相应的实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三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五:大众传播的整合运用
8、 (一)目的与要求大众传播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体来进行的传播活动的,其中包括了报纸、杂志 以及各种电子媒介等,作为公共关系实务操作的大众传播的整合运用,既包括了 对上述大众传播媒介的运用,又包含了组织所能自行控制的口语、文字、实像等 方法的运用。就此而言,本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公共关系实践过程中如何协 调与处理大众传播的整合性。(二)教学内容1 .大众传播整合运用的特点和技巧。这里所说的大众传播的整合运用,既有 一般大众传播的运行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属于公共关系实务范畴的。换 言之,具体体现在大众传播整合运用的特点,大众传播整合运用的技巧等相关的 方面。2 .大众传播整合运用举要。广告运动
9、,媒介事件,社会公益事业赞助,主题 活动。(三)思考与实践1 .理解大众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特点为何?2 .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四章公共关系实务之六:议题管理、意见领袖与人际交往(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就必须透彻的了解互联网的性质 和特点,必须熟悉掌握互联网的策略和相关的技巧,将其与传播交流工作很好的 结合起来。就此而言,本章的目的在于理解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议题管理、意见领 袖和人际交往特征及其相应的要求。(二)教学内容1 .议题管理。议题与议题
10、管理,议题管理模式。2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与多级传播,意见领袖的作用机制。3 .人际网络。重返芝加哥学派,重振人际交往。(三)思考与实践1 .理解互联网络在公共关系的影响?2 .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五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七:危机管理(一)目的与要求危机管理是公共关系的“看家本事”。现代公关的兴起,某种程度上就是为 了实现企业应对危机管理的需要。即使在当下,如何有效的应对危机成为公共关 系的重要方面。这就涉及两个重要的方面:危机管理的成果及其相关经验;如何 将公关对话范式应用于公
11、共关系实践过程。就此而言,本章的目的在于理解公共 关系中的危机相关运作及其实践要求。(二)教学内容1 .组织危机与危机传播管理。组织危机定义、特点及分类,危机传播管理内 涵及意义。2 .危机传播管理的组织落实。危机管理的组织架构的设置,“发言人”制度 的确立,危机预测及评估等。3 .危机管理的事实路径。告知,疏导,转移。4 .危机传播管理的价值之维。顺应,引导策略,重建策略。(3)思考与实践1 .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关系实践路径有哪些?2 .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要求学生总结和梳理面对国际环境变化,作为以国 家为主体的公共关系要如何展开,也是在案例的分析和展开过程中,让学生明白 国家战略实施的意义等
12、。(4)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十六章公共关系批判(一)目的与要求批判的路径在于从价值观、概念与假设、理论与方法等范畴入手,在逻辑与 历史的权衡中明辨是非。就此而言,公共关系研究同样如此,为了维系学科自身 的生命力,需要由辩护者和批评者通过各种方式共同去建构与深化。因此,本章 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公共关系本身进行审视与批判,不断在一种动态的视角下 去审视公共关系及其实务。(二)教学内容1 .公关效果批判。公关效果评估的困境,关系、修辞与公关效果。2 .公关道德批判。实用主义的道德观,社群主义与对话伦理。3
13、.公关哲学批判。舆论操纵、再封建化与殖民,驯化公众、规制越轨与修辞 的幻象,回应与救赎的方案。(三)思考与实践1 .反思与批判公共关系的维度有哪些?2 .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四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本身讲究思维与逻辑的递进性,要求学生在逐渐的过程中理解和深 化对公共关系的认知。就此而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设计讲究 理论与实务的结合。课程前面部分注重理论的阐释,着重对公共关系的具体概念 进行分析,对其理论框架进行阐述。后半部分实务的相关讲解与梳理,
14、并要求进 行相关的课堂实践演练。其次,课程的设计要与学生在该阶段的知识储备和认知 理解能力相匹配,尤其是在介绍相关理论时,如何把课程本身还原为一种日常的生活实践经验就变得很重要。再次,课程设计需要讲究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不 断反思的素养,因为,教学不只是内容的单向度传授,更多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 中不断自我反思,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本项编写要求:按章节简要编写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章次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小计讲授实 验上机习题讨 论课外备注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述(绪论)22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22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一般原理22第四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22第五章公共关
15、系的职能和作用22第六章公共关系的类型22第七章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22第八章作为“关系管理”的公共关系22第九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一:调查与策划211第十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二:口语传播211第十一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三:文字传播211第十二章公共关系实务之四:实像传播211第十三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五:大众传播整合运用211第十四章公共关系实务之六:议题管理、意见领 袖与人际交往211第十五章公共关系实务之七:危机管理211第十六章公共关系批判2232257六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平时成绩40% (出勤率、上课积极性等50%,平时 作业50%)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
16、1)公共关系学,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0参考书:(1)现代公共关系学,陈先红,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别(2018)(2)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周安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公共关系学,居延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o(4)公共关系史,卡特里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o(5)中国公共关系学,陈先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o(6)公共关系学,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o八、其他需说明的大纲修订人:陈瑞华修订日期:2023.3审定日期:大纲审定者: 角度去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就个人所面对的实际情况而言,如何处 理流动化环境
17、下的个人关系成为了新的社会技能,尤其是面对公共关系与私人关 系日趋混杂的现实情况及影响,亦即个体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公共关系知识和理 念;其次,就社会组织所遭遇的实际情况而言,不管是政治发展、经济发展还是 文化的互动,以至于技术带来的变革,都给社会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同 样需要组织以新的思路和理念去处理相关公关关系;再次,就国家层面和政府层 面而言,亦需要新的公共关系理念与实践去处理不同政务关系,包括政府与公众 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概言之,中国的公共关系面对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促使公共关系变复杂 的诸多外在要素中,媒介无疑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有学者甚至认为,“媒介 化”
18、已经成为继“全球化”“商业化”和“个人化”之后,社会发展又一重要的 驱动力量。因为当媒介日益融入日常生活,以及媒介在社会公共事件、政府和企 业公共关系之间的角色变化,都改变了人们的公共关系思维模式,以及公共关系 机构的实践模式。同时,由于媒介自身的公共属性,同样促使公共关系更加重视 社会责任,新的公关领域被不断拓展,这反过来催生公共关系理论创新,塑造着 公共关系的内涵与外延。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公共关系本身变得愈加重要。因此,课程本身是对现 实的回应,尤其关注媒介在此过程的影响,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公共关系的相关 理论及其实务问题。在课程具体的设计过程,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关 系的理论部
19、分,理论是理解公共关系现象的基础与思维框架,只有扎实的理论基 础才有利于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并且指导公共关系的实践过程;二是公共关系实 务的部分,公共关系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是来自于现实问题的总结与理 念的提升和梳理,但其根本的目的仍然是要回归实务,回到现实的具体公共关系 活动之中。(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了解公共关系基本原理、发展 历史、本质属性、主要功能、基本类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以及公共关系的 主体构成、定位等。这是课程在理论部分要实现的教学目的,亦即建立学生对公 共关系的一般知识体系与框架,确立一种理性的分析事物的方式,能够在面对具 体的问题时候,
20、能快速区分和确立相关的核心要素,剖析这些要素内在的相关性 与动态的发展性。另外,教学的目的则体现在公共关系的实务性方面。易言之,在理解和掌握 公共关系相关理论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典型案例解析中展示与深化相关的公共 关系理论,尤其是让学生去分析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媒介,观察学生如何去运用 公共关系的知识、策略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 件的能力,以及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能力。概言之,课程教学要让学生同时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因为,理论需要 实践的经验作为基础和支撑,实践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引。只有将科学有序的理论 指导融入实践,公共关系才可能在这个由各种复杂力量交织关系中,将自
21、身塑造 成人类不断走向进步的知识传递。三、课程设计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部分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述(绪论)(一)目的与要求一个自主自立的学科,必然拥有一个或多个核心的概念,以在本体论、认识 认层面提供一些思维理念与一套分析框架,让人们认识到这个学科的核心内涵及 其知识边界。从这个概念出发,依靠其预设的某些观念,以为本学科的解释或现 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方法。就此而言,本章的目的和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 基本概念流变及其研究理论范式、研究对象范围,以及其中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 与体系。(二)教学内容1 . “Public Relations” 一词在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中国等不同国家 的发展演变。2
22、 .公共关系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传播型公关和关系型公关。传播型公关定 义主要包括劝服说、传播沟通论、管理职能说、传播管理说、传播策略说以及组 织形象说;关系型公关定义主要包括“社会关系说”“关系管理说”“关系策略 说” “建立社区感说”和“关系生态说”等。3 .公共关系观念经历了私利、互利、公利的三个发展阶段,公共关系倡导的 六大新的观念分别是:关系观念、传播观念、形象观念、长期观念、诚信观念和 双赢观念。4 . 20世纪80年代,“Public Relationship” 一词的出现,标志着公共关 系理论开始从传播范式向关系范式的转移,作者提出了一个公共关系理论建构 型。公共关系的三大学科基
23、础、两大研究对象和基本的理论体系。(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倡导那些新的观念?2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公共关系概念,并进行相关的阐述?3 .如何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关系范式”?(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一)目的与要求对公共关系史的研究和叙述,是为了更好还原公共关系本身的发展过程与演 变脉络。历史地看,公共关系的合法性至少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效用上, 公关是否切实有用?在价值上,公共关系是否维护其时的社会价值?在手段和程 式上,是否合理利用一些战略方法?就此而言,本章的目的
24、是勾勒公共关系史的 大致脉络,初步提出公共关系的合法性问题,并且对该问题进行解释以及对相关 问题进行解决,理解公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及其出现的时代背景,以及中西方不同 的公共关系历史。(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便土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 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张,激起了新界的“清垃圾运动”, 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2 .李艾维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 张,并提出“原则宣官”“说真话” “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 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3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
25、。另外, 卡特利普和格鲁尼格都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4 .从1986年起,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 初为酝酿期(即导入期),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是徘徊成长期(即普及期), 90年代是专业发展期(即实践期),2000年以后为快速增长期。公关市场基本 形成,行业规范尚待建立,发展前景十分光明。5 .会从国家的制度梳理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及脉络,通过分析典型的国家公 共关系案例,来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理解国家行为背后的战略。(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2 .公共关系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3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四)
26、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一般原理(一)目的与要求要理解公共关系这门学科,首先需要认识它的特有的质的属性及其相应的规 定性,如果这种质的规定性改变了,公共关系也就改变了。因此,如何从一般原 理的维度去认识公共关系,是对公共关系整个进行阐述的基础。就此而言,理解 公共关系的目的及其基本特征,以及公共关系涉及的相关原理,及其在日常实践 中的社会功能,成为了本章的目的和要求。(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立场”,具体表为4P特 征:公众性(Public) 公开性(Pub
27、licity)、公共论性(Public Opinion) 和公益性(Public Interest)。2 .公共关系的三大基本特征:说真话、做善事、望美形。说真话是有效公共 关系的必要条件,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 求目标。3 .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是说服、倡导、咨询和管理。4 .公共关系与新闻、广告、行销、人际关系都存在着联系和区别。(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本质属性是什么?2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新的特征?3 .公共关系与新闻的区别?(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
28、像讲解等。第四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的生成有其自身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通常是“社会组织” “传播 活动”与“公众”,公共关系不同模式正是在这些基础上生成的。就此而言,本 章的目的是理解公共关系构成要素,并在这些要素之间提取出共性的框架。(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个要素构成的。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 组织,客体是公众,连接主体与客体的中介是传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公共关系 的基本范畴,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和运行发展都是围绕三者之间的关 系层层展开的。2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公共关系人员的构成。(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式
29、?2 .媒介对公共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五章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指引下,为谋 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就此而言,公 共关系有着怎样的职能,及其相应的作用是什么?(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主要包括了四种职能:采集信息、提供咨询、 参与决策、协调交流沟通劝说等。2 .公共关系的作用。对应于公共关系的职能阐释,公共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方面:监测作用、凝聚作用、
30、调节作用和应变作用。3 .选择典型公共关系案例,来说明公共关系在政府信息沟通中的重要性,以 此来强化相关的教学内容思考。(三)思考与实践1 .新闻和公共关系的作用之间有何区别?2 .实现公共关系作用的手段有哪些?(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六章公共关系的类型(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的类型,按照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身份、工作对象、功能体现进行 划分,可分为主体或部门公共关系、对象公共关系和功能型公共关系三大类。对 公共关系活动进行分类考察,有助于我们从公共关系的主体即社会组织、公共关 系的客体即公众和公共关系
31、的过程即信息传播三种角度把握公共关系的工作目 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采取合适的传播策略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 .主体或部门公共关系。由于主体或部门之间的差异,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公 共关系类型:企业公共关系、商业服务业公共关系、金融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 关系、事业与团体公共关系、社会公众人物公共关系、2 .对象公共关系。员工关系、消费者关系、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社区关系、 股东关系、竞争对手关系、国际公共关系。3 .功能型公共关系。通常而言,功能型公共关系大致可分为四种:日常事务 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征询性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三)思考与实践1 .不同类型公共关系的共性特征是什
32、么?2 .如何区别这些不同的公共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七章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是指公共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现实的公共关系 实践过程中,要遵循哪些相应的规则呢?这首先要看公共关系的目标和任务是什 么。因此,本章节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了解公共关系在实践过程中通常包含的哪些 规则内容。(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必须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公共关系对公众的需求满足应特 别立足于满足公众的各种心理需求:第一,满足公众的知晓需求;第二,尊重公 众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第
33、三,满足公众不断转移、升华的精神需求。2 .公共关系必须十分注重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社会组织与公众根本利益的 总和;公共关系既对自身组织负责,也对公众负责。3 .公共关系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大原则。先有客观事实,后有公共关系;必 须全面、深入地掌握事实。4 .公共关系以不断创新为灵魂。观念的创新是决定性的创新;方法创新是提 高工作效率的保障;内容项目创新是公共关系的活力。(三)思考与实践1 .公共关系如何平衡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2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关系如何创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及手段(请打J):讲授J、讨论J、多媒体讲解J、模型、实物 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第八章作为“关系
34、管理”的公共关系(一)目的与要求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这就要求公共关系有效处理组织、公众与社 会之间的关系,“关系管理”也就悄然而生。公共关系悄然朝着“关系管理”的 方向发展,标志21世纪公共关系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入崭新历史发展阶段。(二)教学内容1 .公共关系呼唤伦理关怀和个体切入。这涉及切入的现实动因及其相关的哲 学原理等内容。2 .公共关系人文主义。公共关系的人文主义是21世纪公共关系大伦理。这 涉及主要的内容有,“关系人文主义”的历史内涵与哲学内涵。3 .公共关系个体切入的四个操作层面。包括:关系的情感管理;关系的权力 管理;关系的冲突管理;关系的变化管理。(三)思考与实践1 .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伦理关怀?2 .“关系人文主义”的内涵有哪些可以拓展?3 .公共关系个体切入的操作可以怎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