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docx

上传人:1564****060 文档编号:95010034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米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千米的熟悉说课稿 篇1 敬重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米的熟悉。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千米不像厘米、分米那样看得见、画得出,所以学生对千米的感知相对较少,这就为学生熟悉千米带来了困难。严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敏捷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困难的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实践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量。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系,在与同伴沟通中体验

2、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其中,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这一内容,我大胆走出教材的约束,从学生的生活动身,创设生活情境,帮忙学生亲身体会,加深对千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以一次旅游动身初识千米 同学们去过北京吗?你是怎样去的?去北京,哪种出行方式最适宜呢? 暑假里,我们全家开车去了北京,路途上需要多长时间?请大家猜一猜。有人说是两小时,有人说三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大家来算一算吧! 我们的行程足足用了4小时,看来呀,北京离我们这里真的很远。我查了资料,大家请看:北京离我们这里大约是300(千米)。 引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熟悉),并告

3、知学生:计量比拟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来表示;千米也叫公里。 设计意图:去北京选择适宜的出行方式是对学生生活积存的考察,探讨路途上用了多长时间,对第一单元时、分、秒进展了复习,将时间的长短与路程的远近联系起来,加强了学问间的融合。 二、从操场跑道动身感受千米 1千米有多长呢?出示第一幅情景图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几圈是1000米呢?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 篇2 一、说教学内容 千米的熟悉是江苏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受实际测量的过程,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

4、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学问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肯定的认知根底的。教材供应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识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说明了主题。接着,展现学生比拟熟识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阅历,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依据课标要求和详细的教学内容,表达“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 1、熟悉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

5、,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洁换算。 3、识千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观看力量、估算力量和实际测量力量。同时培育学生肯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进展学生空间想象力量。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绽开的。 二、说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根本动身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在设计千米的熟悉的教学时,我力求表达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表达数学思想。 教材通过一个标准跑道来熟悉1千米(400米一圈,2圈半就是1千米),备课时,我问自己:“假如我这样讲了,学

6、生是不是就熟悉了1千米?”答案确定是否认的。而观察教材后面的做一做安排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走一走去实际体验1千米的时候,我打算把这一局部糅合到新学问的教学中,分三阶段进展,使学生对千米的熟悉丰富立体化。同时使学生在解决旧问题中不断生成新问题,而就在新旧问题交错的过程中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辨证思想,学会解决问题的数学解决方法。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在师生活动中是“公平的首席”。教学中,我力求在师生、生生多渠道的沟通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加学问形成的全过程,表达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同时,适时、相宜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活动分层,

7、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动,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帮忙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学生谈谈你走或者跑学校操场8圈的感受(由于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只有125米),学生均言累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请学生观看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1千米,使他们感受1千米有点远。活动三带着我们已经熟悉的1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1千米究竟有多长。 三、说教学过程 在详细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稳固应用、自我检验”为主线绽开的,分三个环节进展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需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和感

8、兴趣的事物动身,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加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头便与学生公平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能按从大到小的挨次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假如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拟适宜?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答复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大路的录像,从大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大路上路标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详细含义。接着提醒课题:“千米的熟悉”,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

9、最想了解它的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究竟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头今日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其次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有一句话说:“做过了,你就理解了,的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不如亲身经受的来得直接,深刻,要使孩子们体会1千米有多长,任凭教师如何加以解释,加以转换,也不如孩子自己亲身去走一走,去感觉来得正确,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实行在学生实践和身边材料的根底上,让学生在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估一

10、估,体验、感悟“千米”的概念后,回归生活,了解千米的应用。其中在这一环节中又奇妙的安排了三次估算,一次比一次估算的难度大,同时也力求一次比一次估算精确,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进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1、第一次估测: 1千米有多长?供应米尺,学校的操场,教室门口的走廊,问:米尺量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操场跑几圈大约是1千米,教室门口的走廊来回走多少次大约是1千米,请你大胆估测一下。课前有目的的带着局部学生在学校操场走了8圈即1000米,耗时10分钟左右,也带着局部学生在教室走廊来回跑20趟,也就是1000米,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学生的阅历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

11、因此第一次估测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五花八门,不能较为精确的估量。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在了解了米尺连续量1000次就是1000米,在125米的跑道上走8圈,耗时10分钟,大约就是1千米,在50米的教学楼走廊来回跑20趟也是1000米,进而得到1千米=1000米。有些学生会为自己的精确估测感到快乐,对于估测不准的学生实际上也供应了一次很好的比照,感受到自己的估测与实际距离的差距,水到渠成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 2、其次次估测:再来估测,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每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识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日所学的学问就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依据第一次估测的阅

12、历,抢着汇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电脑显示从学校动身的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识的画面,遗忘了这是课堂,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的学习热忱也到达极点。此次估测的结果没有像第一次那样离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3、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走路步数的感受、对身体疲惫程度的感受等多种方式来体验1千米的长度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量的地点也比拟精确了。又问:“从学校动身乘24路公汽,到哪一站下大约是10千米?你估测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学生学习的再一次升华,学生依据把握的估测方法各抒几见

13、,千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生自信的答复中显得那么简单。我再次感悟到,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的真正意义,就如数学课程标准谈到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通过3次估测,学生已坚固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生在理解1千米的长度之后告知学生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能初步感知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的快慢。 第三个环节:稳固应用、自我检验 为进一步强化所学学问,帮忙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

14、应用,我把练习安排成争夺才智星的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奇怪心和好胜心。在讨论千米和米的关系的时候,由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分析争论。开放题练习时,更是把学生推到了前台,让他们结合实际独立运用。还有意识的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2千米500米()米,并且争论你是怎么想的? 课马上完毕的时候,我讲了下面一段话: 同学们,10月12日是令中国人难忘的日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吧。 出示画面: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12日上午九点整自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升空。气象部门供应的数据显示,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当每天气良好,地面温度2

15、-3摄氏度,西北风6-8米秒,高空风40-50公里秒。九点非常,飞船和火箭胜利分别,火箭工作完成。飞船升空后运行在距离近地点高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距点火583秒。九时四非常,当陈炳德总指挥正式宣布:“神舟六号飞船放射取得圆满胜利!”时,酒泉卫星放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掌握中心掌声雷动,一片欢跃,许多人眼里噙着感动的泪花。(并配有神六升空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均言千米是我们目前熟悉的最大的长度单位,教师准时确定学生,并请学生自己沟通他们熟悉的有关千米的数据,如长江全长6300千米;黄河全长5464千米;京杭大水道全长1794千米;我国的古建筑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城,全长

16、约6700千米这样学生再一次意识到“一些比拟长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通过大量事实事例领悟其丰富的内涵,让课堂布满生命活力。这不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吗?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敬重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大家上午好!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测量的第三课时千米的熟悉。千米的熟悉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时机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拟困难

17、。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使学生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展简洁的化简。 2、力量目标:在熟悉千米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观看、比拟、抽象、概括力量,能用千米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沟通,使学生在探究和合作过程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 难点:在建立千米观念的根底上去正确估量物体的长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熟悉。 二、说教法 介于学生思维进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纳了观看法、试验法及尝

18、试练习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的实际阅历建立联系。 三、说学法 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需依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展优化组合。在分组试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看、比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争论;在熟悉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假如我们要测量一下进修附小到红石湖公园的.路程究竟有多长?你有没有方法?依据学生的答复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熟悉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根底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学问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19、 (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 1、熟悉千米(1)熟悉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看,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熟悉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看,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熟悉1000米。 上此课的前可以布置学生绕操场跑道跑4圈,每人必需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知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换算。 让学生结合实际感知以及测量找出米与千米的关系,

20、同为合作解决二者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千米=1000米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难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长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1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依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议一下。计算2千米=()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2尝试练习 4000米=()千米并说说练习过程的依据? 这一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培育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 3、归纳整理长度单位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把长度单位全

21、部学完了。你可以先用手比划一下各长度单位(千米除外)的长度。谁能按从小到大的挨次给它们排排位? (引导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进展整理和归纳,使学生熟悉一个完整的长度单位的学问体系。)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一根拔河绳长12()小冬肩宽30()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一本数学书厚8()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2510()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367()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12() (这道题和生活联系最严密,可以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比照,培育学生精确使用长度单位的力量。)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

22、厘米;(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3、有A、B、C、D四种物体,它们的长度分别如下。那么最长的一种物体是()。 A、680毫米B、4分米C、2米D、216厘米 (安排这道题的目的是在学生把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根底上,会进展单位换算,并比拟大小。又通过选择适宜的数量,建立实际长度的观念。) 4、你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应用长度单位的例子吗? (在娴熟熟悉长度单位的根底上,会运用所学学问解应用题,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提高运用长度单位的力量。) 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谈一谈学习体会。 再回忆学问的同时,对情感态度方面也进展回忆整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

23、加深对教学重点的熟悉,促成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板书设计: 千米的熟悉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例1:(1)2千米=()米 (2)2千米500米=()米 例2:(1)4000米=()千米(2)4350米=()千米()米 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看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学问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展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觉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

24、间的进率,会进展简洁的单位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23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根底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根底,告知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觉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构造心理特征,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千米与公顷及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培育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

25、的联系,更加关注自然与社会.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熟悉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展简洁的换算。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纳了教师启发引导,师生交谈,图像信号法,课堂争论、沟通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感悟、探究让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利用进率会进展简洁的换算。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加学问的发生、进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稳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学问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力量的进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

26、实际,以“联系生活,提炼新知学习新知,建立表象应用稳固,深化拓展全课总结、深化熟悉”的四大教学流程绽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加、积极思索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展,在获得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同时,进展思维,培育力量。详细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联系生活,感受新知 二、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测1平方千米有多大: (二)熟悉1平方千米: (三)结合实际,进展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索力量和空间观念的进展)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

27、生尝试,小组沟通,说出推算过程。 2、沟通,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同桌沟通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熟悉与把握状况 四、应用稳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适宜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量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五、全课总结,深化熟悉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熟悉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

28、、分米、厘米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熟悉,并能够精确的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根底。 3、教材的学问构造 通过学生熟识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大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熟悉,熟悉1千米=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娴熟把握千米和米的换算。 4、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依据教

29、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展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力量,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展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力量,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二、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 一、创设情境,激

30、发兴趣 我们已经熟悉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答复。你知道我们学校跑道一圈多少米?小华跑了5圈大约是多少米?同桌争论后,沟通。汽车每小时能行70(),你认为可以填上哪个长度单位?请学生答复。 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熟悉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沟通自己观察过的。出示路标牌的图,并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大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km。 (二)实践体验“1千米”。 1、猜一猜:1千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想后答复 2、观看:1千米究竟有多长?多媒体演示测量大路长度的过程,学生认真观看测

31、量大路长度的过程,并记录。学生答复,你知道了什么?小结:1千米=1000米。 3、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几分钟?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呢?学生答复。 4、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沟通。找一找:从学校到四周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小组沟通后汇报争论结果。 设计意图是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展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稳固深化,实践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学生观看后独立描出图上1

32、千米的长度。再沟通。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沟通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沟通怎样思索的。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争论,用什么单位适宜。 5“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争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长 今日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问?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学问体系,又培育了学生对自己所经受的事情进展总结回忆的习惯和力量。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体

33、验数学。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熟悉,是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难点。所以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忙学生较好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展性和制造性,准时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学问的动态生成。 千米的熟悉说课稿 篇6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千米的熟悉,我预备从以下这几个方面绽开说课。 一、说教材 这局部内容是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量长度中的第一课时,它是本单元单元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测量熟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生

34、上学期熟悉了米、厘米,知道了分米的根底上进展的。“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主要是通过“8个人站成一排”的实践活动,推想出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是1000米,由此引出“计量比拟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例2在例1的根底上,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的长度,从而主动构建1km的长度观念。 1、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在详细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熟悉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通过观看,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1千米=1000米。 【力量目标】在熟悉千米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估测、抽象力量及

35、空间想象力量,能用千米进展恰当的估测。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学问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在情境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2、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在详细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熟悉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定为本节课的重点。而如何“建立1千米的观念”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生 我们班的孩子,在上一册的学习中,已经熟悉了米、分米、厘米,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展简洁的单位换算。在坐出租车、看路边的交通警示牌、路标等详细的生活环境中,也已见到过千米。但“1千米”究竟有多长,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没有详细概念的。那如何给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量都相对较差的二年级

36、孩子建立1千米的观念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大量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逐步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在嬉戏中学习。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学问。本节课,我就预备将“捕鱼”的嬉戏与例1结合起来进展教学,让学生在开心的嬉戏中学习。 2、在情境中感悟。学问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了稳固学生对1千米的熟悉,我设计了让学生估测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估测哪些地点之间是1千米;观赏祖国风景名胜图等环节,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境中加深对1千米的熟悉。 3、在活动中构建。为了在例2的教学中增加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我预备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提前与体育教师联系,让学生上

37、体育课时亲自围着操场走5圈,登记时间,为帮忙学生构建1千米的观念作预备。 四、说教学过程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预备从“引入、感知绽开、体验练习、应用拓展、延长”为主线,分四个环节进展。 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 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可能对“清水到大竹”的详细长度不太了解,因此我将主题图摆在了练习应用中的图片观赏环节。而本节课我预备就采纳谈话引入教学。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顺便也就复习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顺便再抛出一个问题:“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其它长度单位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通过这一提问,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阅历中开头了本节课

38、的学习。 其次个环节:绽开、体验 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比拟弱,在教学中我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进展估测,层层感知,逐步形成对1千米的感性熟悉,这一环节我我预备分四步进展: 第一步:初步估测,激发求知欲。在引入问题中,当学生说出“千米”时,让学生绽开第一估测:那你们觉得从哪里到哪里就是1千米呢?在学生的生活阅历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究竟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学生答复的结果确定是五花八门,可这就让恰好激发了学生想知道准确答案的迫切性,激起了学生求知欲望。 其次步:利用嬉戏,建立感知。当学生迫切想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时,我就可以利用课前玩儿的嬉戏进展引导了:“上课前我们玩捕鱼嬉戏时,8个同学

39、组成的鱼网大约有多长呢?”同时,请1竖排的8名同学起立,将手拉起来,让鱼网再现。学生在已有的对米的认知根底上,估测出这是10米后,就接着提问:“那80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长?800个同学呢?”让学生逐步推算出“800个学生拉着手站成一排大约就是1000米”。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好“10个100米就是1000米”这一阶梯,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感知。由此引出“计量比拟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在生活也就叫1公里”,并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熟悉1千米好长呀! 第三步:通过实践,逐步构建。“大家都认为1千米好长!那你们详细去走过1000米吗?”面对学生的满脸怀疑,我便给学生介

40、绍:我校运动场的跑道,每圈恰好200米。同时,播放一名学生围操场走5圈的片断。看到片断中的小男孩随着圈数的增多,表情的变化,立即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思路也回到自己围操场走了5圈时的情景。这时,就让学生谈谈自己走了5圈后的感受,花了多少时间。在学生积极的发言中,逐步总结出:原来沿操场走5圈就是1000米,1000米真的好长,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1千米的长度观念。接着就让学生从观看分析中得出1000米1千米。 第四步:再次估测,稳固升华。当学生对1千米形成表象后,我们进展其次次估测:“从学校到家的路上走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每天放学走这条路,再熟识不过了,可能谁都没意识到今日所学的学问就在自己的

41、身边,于是各个争先恐后,抢着汇报。由于此时学生对1千米已有了肯定的熟悉,再依据第一次估测的阅历,估测的精确性确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此刻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当学生在小组内充分沟通后,多媒体显示学生从我校回家的主要三条路线各走1千米后的终点,学生看着如此熟识的画面,心情怎能不感动,学习热忱定能大大提高。 趁着学生兴趣正浓时,我们又回到第一次估测的问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之间也相隔1千米呢?让学生依据刚建立的对1千米的熟悉和自身估测的阅历各抒已见,信任定能听到学生自信的答复。由于此时,学生已经受了“对距离的感受、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对身体疲惫程度的感受”等多种体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脑

42、海中已经比拟清楚了,回到最初不会的问题上,再次进展估测,这样学生对1千米的熟悉就进展了再一次的升华, 第三个环节:练习、应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千米的熟悉,我主要设计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前面两题是根本练习: 第一题:连线题。多媒体出示人步行及几种常用交通工具的图片和行驶速度,让学生在自己手中的题单上进展连线。 其次题:填长度单位。多媒体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 这两道根本练习,主要是为了稳固千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第三题:是让学生从观赏图片中感受千米在生活应用。各种各样的路标、道路指示牌上,我们能看到千米的身影;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她培育了千

43、千万中华儿女;连绵起伏的长城全长约6700千米,它是中华人民才智与勤劳的结晶。当观赏完祖国的大好河山后,让学生接着说说你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千米,进展延长。 第四题:向同学们出示一段“神舟”六号的图文资料,其中有许多带有千米的数据,从中,让学生感受到千米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长 在本课的最终,我设计了两个课外体验活动,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米的熟悉和体验,同时再次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五、说板书 最终向大家展现的是这节课的板书设计: 千米的熟悉 1km=1000m km表示千米 以上就是我对千米的熟悉的说课,敬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教,感谢大家! 千米的熟

44、悉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千米的熟悉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二、说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但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由于念,还存在肯定的难度,而对千米熟悉不深入,因此我采纳了观看法、试验法及尝试练习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在教学中也很重要。在分组争论时,指导他们学会观看、比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争论;在熟悉千米是,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4。教学目标 1、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重点 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把握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哪几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请大家比画比画,这些长度单位也许分别有多长呢? 想一想,她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