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苏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1、在自然界中,环境是指生物四周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进展的各种因素。2、自然环境是指 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3、自然界的生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不管是幽深的海洋、浩瀚的沙漠、宽广的天空,还是冰冻的极地、烈日炎炎的赤道,甚至在土壤中,都存在着千姿百态的生命。第 2 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有:、种间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互利共生。、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种内斗争 蜜蜂。2、非生物因素:生
2、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局部。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它们都影响生物的生长、生存和分布。如:极地狐和大耳狐第 3 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2、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有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生殖。空气湿度在 45-55范围内,病毒死亡较快。第 4 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力量。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假设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淘汰。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构造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 如:保护色:动物具有的与环境颜色相像的外表外形或
3、色泽斑纹。例如,变色龙,沙漠蜥蜴等。拟态: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外形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特别相像的状态。例如,竹节虫,戒备色:如毒蛇,瓢虫的明媚斑纹。第 5 节、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1、试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根底。2、试验常用的器材,见课本第 16 页-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3、显微镜的构造,见课本第 17 页,4、显微镜的使用:见课本 18 页,试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较大的和面反光镜。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 。假设使用这一目镜 ,同时使用 10 倍物镜。则被观看物体被放大倍。观看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看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应当向方向移动玻片;假设目
4、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方向移动玻片。5、科学探究:有 3 个要素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争论过程;要有结果。5 个根本步骤通过详实的观看提出问题参考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制定打算,试验要设置比照组实施打算,得出结论其次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第 1 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肯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大 小不一, 多种多样,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畦农田、一座城市、以至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全部生物,依据其作用,将它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
5、和分解者。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它们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 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他们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来源: 3、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第 2 节、生物圈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 11Km 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越 23Km 的高度。-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惟一家园。随人口增长,
6、资源枯竭,环境被破坏,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供给了食物、水、阳光、氧气、适宜的温度等根本条件。第 3 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 1 节、饮食与养分1、人类的生长和生活离不开食物,我们能够从食物中猎取的养分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2、淀粉的检验是用碘酒,淀粉遇碘液变蓝。富含淀粉的物质:馒头、米饭、土豆、红薯等3、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富含蛋白质的物质:瘦肉、牛奶、豆腐、鱼等4、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富含脂肪的物质:大豆油、花生油、动物脂肪等第 2 节、养分物质的作用1、作用:建筑我们的身体。给我们供给能量。维持生命和安康。2、糖
7、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在食物的养分物质中,能为人体供给较多能量的主要是糖类、脂肪、蛋白质。3、食物中含有的无机盐又称矿物质,如钙盐、钾盐、铁盐、碘盐等。缺碘会得大脖子病。缺铁会得贫血病。缺钙会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4、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等离不开维生素,如维生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C 等,大局部维生素从食物中获得。肝脏、胡萝卜富含维生素 A,缺少维生素 A 易得夜盲症。颖的蔬菜、水果含维生素 C,缺维生素C 易得坏血病。奶制品、鱼肝油、蛋黄含维生素 D,缺维生素D 易得佝偻病。第 3 节、合理膳食1、合理的养分对保证人体的安康很重要。科学的食谱既要包括比例适当并且全面的
8、养分成分,又要留意热量的合理安排。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2、食物中被称为第七养分素的是膳食纤维,它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对维持人体安康有利。3、一般来说,一人全天应摄入的热量在一日三餐中安排的比例为:早餐占30,中餐占 40,晚餐占 30。第 4 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1、消化作用是指在消化道中,将原来分子比较大、构造比较简单的物质,转变成分子比较小、构造比较简洁的物质的过程。-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脂肪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取。来源:Z.xx.k 2、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局部。、
9、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3、食物的消化: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从口腔就开头消化;胃液中含有蛋白酶,蛋白质在胃中开头消化;胆汁分解脂肪,所以脂肪在小肠中开头消化。4、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取养分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内外表有很多皱襞和绒毛,增大小肠消化和吸取的面积。5、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是吸取养分物质的主要部位。在各养分成分中,大局部的脂肪成分被毛细淋巴管吸取,其余养分成分被毛细血管吸取进入血液循环。6、食物中的养分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取。口腔,食道没吸取
10、作用;胃只吸取少量水、无机盐;大肠只吸 收少量水、无机盐和局部维生素,其余都被小肠吸取。第 4 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 1 节、食物链1、在肯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 3-5 个环节。各种食物链都有如下特点: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头。位于食物链中第 2 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2、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展生物防治的方法叫生物防 治。生物防治表现出具有持续掌握病虫害发生,比较经济,对人、畜、植物、益虫安全,以及减轻环境污染的特点,通过生物防治维持和保护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符合 21 世纪
11、生态环境可持续进展的目标。第 2 节、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穿插连接,形成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不仅 反映了各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简单关系,同时反映了物质和能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淌的状况。2、能量在食物网中流淌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头,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3、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处在每一环节的生物都重要,一种生物消逝,就会使食物链中断,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第 1 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第 5 章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1、概念: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利用太阳供给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
12、为化学能贮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 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光 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叶绿体 条件:光 照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2、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在叶绿体中含有能吸取光能的色素, 最主要的是叶绿素,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叶绿素的形成必需光照。3、二氧化碳被称为大棚中的“气肥”。第 2 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1、无土栽培:依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 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培育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2、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行缺少的物质,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
13、钾的无机盐。它们被称为植物养分的“三要素”。氮肥能促进叶浓绿茂盛,缺氮肥叶色发黄;磷肥促进根系兴旺,缺磷肥根少,生长缓慢。钾肥促进茎杆粗大,缺钾肥植株不高,叶边似火烧,生长不旺。3、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取来的。根的作用是:固着植物体,使茎直立。 从土壤中吸取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4、根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根尖。从植物体的最尖端到生长着根毛的区域叫做根尖。根尖的构造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局部。根毛集中生长在根尖的成熟区,使根的外表积增大很多倍,有利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取。因此,成熟区是植物根部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5、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
14、打算于细胞四周水溶液的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四周水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小时,细胞就吸水;反之,细胞就失水。因此,放在清水中的萝卜吸水、涨大;放在浓盐水里的萝卜失水、皱缩。6、导管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一般状况下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总-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分就会渗入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 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终进入导管。同时土壤里的无机盐也被植物吸取进入导管。第 6 章 能量和呼吸第一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1、生物体在进展各项生命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入氧气,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同时
15、,把呼吸作用中长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呼吸是指人体或动物吸入空气中的氧、呼出肺里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呼吸是生命的标志,生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展的,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必需有氧才行。3、生物体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局部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局部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 ATP 中。4、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呼吸作用 1全部生活的细胞都能进展2. 有光、无光都能进展3. 吸取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1. 只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展2. 在光照下才能进展3. 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4. 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 4.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16、其次节、人体的呼吸储存能量1、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两局部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人的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肺有很多肺泡构成,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外面包围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2、人体的呼吸指的是外界的气体和肺泡内的气体进展交换,这一过程是依靠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其包括吸气和呼气等两个生理活动的过程。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可见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这是由于人体细胞可以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4、气体的交换是由于气体的集中作用。吸气时,进入肺泡的氧穿过肺泡壁以及缠绕在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流淌将氧带到身体的各个组 织细胞。而组织细胞利用氧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 氧化碳进入血液,随着血液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在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5、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大小反映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