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萧山中学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卷7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社会生活.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97364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萧山中学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卷7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社会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萧山中学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卷7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社会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萧山中学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卷7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萧山中学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卷7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社会生活.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萧山中学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卷7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社会生活1.梁启超提到古代有一种田制“助”,孟子解释为“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称私田,同养公田”。结合所学,对该田制阐述错误的是A.实行于商周时期B.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步废除C. 土地为国王所有D.按性别和年龄分配土地2.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了西周共王时期的一件名叫“三年卫益”的青铜器,高 29厘米,盖内铸铭文132字,完整记录了裘卫和矩伯交易土地的事情。以此为例证, 可以说明当时A. 土地兼并严重B.井田制遭破坏C.均田制盛行D. 土地私有制确立3 .甲骨文卜辞云:“(王)大令众人日:协田。”诗经日:“千耦其耘J吕

2、氏春秋 则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迟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从甲骨文、诗经到吕氏春秋记述的变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A.劳作方式已由集体向个体劳作转化B.铁犁牛耕成为农业主要的耕作工具C.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D.自然经济在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 .解缙的诗句“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 涯”,描述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 “井渠”D.灵渠5 .魏晋时期,长江下游粮食产量提高,土地价格增长,经济繁荣的地区从过去寥若星 辰的点,扩展为遍地开花的“面出现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赋税制度变革8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C.

3、北方人民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6 .下图为唐代小麦分布图由图可知()A.唐代经济重心仍然停留在北方山东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程度不均衡C.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D.南方经济开发相对北方而言稍缓慢7 .读唐朝耕获图,图中标注了农业耕作和收获的六个步骤。与图中灌溉步骤相关联 的是()A.井渠B.水排C.水转翻车D.高转筒车8.北宋太宗年间,赵普称邓州所辖五县“其四在山,三分居民,二皆客户”。南宋孝宗 年间,广州客户在总户数中占55%以上,长溪县客户所占比例接近57%。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有()租佃关系发达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土地政策调整国家强化对社会控制A.B.C.D.9.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

4、,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 11567. 760: 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 23874. 040: 60厢宁十年(1077年)2021. 35117.228: 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A.B.C.D.10 .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 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J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

5、成为经济作物11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12.明朝陈邦腾在宋史纪事本末中这样评论:“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 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 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认为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 等方面的新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属于宋代新变化的有“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苏湖熟,天下足”“取土不间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A.B.C.D.13

6、.据清代前中期人口数量及增长率的辩析与重估记载:乾隆六年(1741年),中 国人口约1. 43亿,乾隆七年(1742年)约1. 60亿,年增长率高达114%,乾隆四十 年(1775年),人口大约2.65亿,年增长率高达197%。这一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高产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的推广种植康熙和雍正以来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A.B.C.D.14 .乾隆时期,襄阳府思提到“春末夏初,玉米)即成蛀批,不可久贮耳”,所以玉米除保留基本的口粮外,大多被人们用来换取盐等生活必需品。这一状况()A.阻碍了玉米种植的推广C.加剧了市场粮价的暴涨15.有学

7、者认为,明清时期“农业、B.缓解了市场上粮食危机D.助推了粮食商品化发展手工业、商业的新变化是三位一体的整体二下列表述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B.C.D.稻麦复种制 龙首渠 苏湖熟天下足 玉米甘薯五大名窑工商食官手工工场机户出资长途贩运 支钉十三行 庄票16.十八世纪初,“福建之米,原不足以供福建之食,虽丰年多取资于江浙,而江浙之米,原不足以供江浙之食,虽丰年必仰给于湖广。数十年来,大都湖广之米凑集于苏郡 之枫桥,而枫桥之米,间由上海、乍浦以往福建。故岁虽频裱(灾荒),而米价不腾J 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江南地区农业衰败B.人口激增导致粮食危机C.区域分工格局显现D.海禁影响沿海居民生计17.

8、中国古代粮食总产量整体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以下关于不同时期粮食产量提高的 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隋唐时期已形成两种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C.宋辽夏金时期稻麦复种制在北方已相当普及D.明至清前期玉米和甘薯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18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锌,人们耕地 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铁犁钾用灌钢法制成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9 .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列生产工具按出现时间先后

9、排序正确 的是()曲辕犁匣钵水排 铁农具A.B.C.D.20 .清前期,秦巴山区,(秦岭和巴山地区)人口尚相当稀少,多系“荒山僻壤,土著 无多”;乾隆前中期,“因川楚间有歉收处所,穷民就食前来,旋即栖谷依岩,开垦度日。 而河南、江西、安徽等处贫民,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山区人口大 幅度增加带来了山区资源的全面开发,但山区的人口承载力很快就趋于饱和状态。至光 绪中期,秦巴地区一些地方的“高山棚民一往而空”,“川楚客民之有家可归者,皆已迁 回原籍”,“地之昔辟而今荒者,十居四五矣”。上述历史研究旨在说明 A.人口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关键因素B.人地矛盾随着清朝社会发展愈益尖锐C.历

10、史是在人类自己构建的空间里展开D.经济受制于生产与区域空间的适配度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有关史志记载,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现象:“八分桑柘二分 禾,万顷池塘错犬牙。白手生涯人自给,缎丝采叶捕鱼虾”;“禾田多变塘基,苻禾之 地,不及十一,谷之登场亦罕矣”;“境内无稻田,仰汆于外”;“旧原有稻田,今皆 变为基塘,民务农桑,养蚕为业女善缥丝。”塘泥是桑基的主要肥源,每年冬季塘鱼起捕,干塘后把塘泥运上桑基作肥料。栽桑 养蚕,蚕沙(粪)施入鱼塘后,既起肥料作用,又可作为鱼的直接饲料。“桑基鱼塘” 造成生态的良性循环,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很快在太湖地区推广开来。摘编自邢湘臣从“

11、桑争稻田”看明清发展“桑基渔塘”的必然趋势 材料二 江苏吴江县历来是我国著名的湖丝产地,蚕丝收入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1929年,省立女子蚕业学校在弦弓村组织村民成立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村 民共入股集资753股(每股20元)。合作社社厂合一,由理事会进行管理,生产技术由 女蚕校师生负责。丝厂生产分剥茧、煮茧、缥丝等8个职能部门,共有坐缥车32台, 招募本村女工80余人。女工采取计件工资制,按劳取酬;原料茧由社员提供,据合作 社章程按质论价收茧。丝厂经营以自缥自销为主,年终结算时社员获得丰厚的红利。摘编自周德华中国首家农村股份制合作企业开弦弓丝厂 材料三1929年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一书中

12、将弦弓村(江村)丝厂的创办称为“中 国农村工业中大改革方案的先驱”,是完全不同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大工业设想, 是将现代机械引入农村的伟大变革。他认为,“国内许多轻工业,并不一定要集中到都 市中去,才能提高技术,把加工业放到原料生产地,有着很多便宜”。1981年,费孝 通再访江村,江村的家庭工业开始复苏,家庭副业的收入占到了个人平均总收入的一半。 1983年底,费孝通以此写出小城镇再探索首次提出“苏南模式”,成为中国民营 经济最引人瞩目的成长模式之一。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1)指出材料一中明清时期江南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 现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弦

13、弓村丝厂的生产经营特点。(3分)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费孝通高度评价的江村模式的历史意义(3分)参考答案:1. D【详解】根据“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称私田,同养公田”可得出这是 井田制,根据所学,井田制是公有的,并不是按性别和年龄分配土地,D项错误,符合题意; ABC项都是关于井田制正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2. B【详解】解答本题,可从两个层面人手:一是时间,二是“交易土地”的史实。本题涉及的 时间为“西周共王时期”,即西周时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井田制 之下,土地归周王所有,不允.许买卖,而材料所述现象表明土地买卖现象存在,B符合题

14、 意;均田制实行于北魏、隋唐时期,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兼并严重属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土地制 度和土地问题,ACD排除。故选B。3. A【详解】根据材料“(王)大令众人日:协田”、“千耦其耘”可知,商周时期的耕作方式是 集体耕种,根据材料“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迟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可 知,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个体农耕,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由集体耕种向 个体耕种的转化,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耕作工具,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 料信息强调的是耕作方式的转化,“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 排除C项;“自然经济在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

15、中没有体现,排除D 项。故选A项。4. D【详解】根据题干“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是指秦朝开凿的灵渠,其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 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D项正确;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 约十年后完工。排除A项;都江堰不符合材料中的引湘漓,排除B项;“井渠”与材料“石 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J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 C【详解】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长江下游发展迅速,经济繁荣的地区从过去寥若星辰

16、的 点,扩展为遍地开花的“面: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北方战乱,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 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赋税制度变 革不是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北方进行的,材料涉及的 是南方开发,排除B项;南宋时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6. B【详解】依据材料“唐代小麦分布图”,可知就山东地区而言,小麦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山 东西部、北部、南部等地,而东部的半岛和丘陵地区尚处空白,山东地区小麦的种植区域分 布,反映了隋唐时期山东东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程度的不均衡,B项正确;材料图片仅仅 是小麦种植情况,不能充分体现全国

17、经济重心的内涵,排除A项;没有其他作物对比,不能 得出小麦种植比例,故得不出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的粮食作物,排除C项;魏晋以来,北方战 乱多,动荡时间长,经济破坏大,而南方相对安定,发展相对较快,同时仅以小麦的分布无 法说明南方经济开发程度的快慢,排除D项。故选B项。7. D【详解】根据“唐朝”、“灌溉”等信息可知,唐朝与灌溉有关的工具是高转筒车,D项正确; 井渠出现于西域地区,属于水利工程,和图中的灌溉工具不符,排除A项;水排是冶铁鼓风 工具,排除B项;图示内容中的灌溉工具与水转翻车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 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宋代客户比例较高,联系所学知识,这表明北宋的不抑兼并政

18、 策,导致租佃制较为发达,因此符合题意,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税标准 以人丁为主”导致人身依附关系增加,不利于租佃关系的发展,因此与题意不符,排除 A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强化对社会控制”不利于租佃制关系的发展,因此与题 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9. C【详解】由于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所以农业税也会随之而受影响。表中仅是列 举了北宋的三个年份,1077年的农业税比1021年和997年低,也许是因为1077年发生较 大自然灾害所致的偶然现象,并不能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故错误;宋朝的“市” 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同时宋代的民营手工业也发展迅速。

19、因此非 农业税增长迅速,所以非农业税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故正确;由农 业税和非农业税所占的比例来看,非农业税比例越来越大,财政收入对其依赖性越来越强, 故正确;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的长期政策,虽然宋朝的工商业获得较大 发展,但并未动摇重农抑商的政策,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本题正 确答案为C。10. B【详解】此题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我 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通过材料可知“这些变化”指的是从宋代起棉花日 益成为重要的纺织原料且到明代最终超过了麻。A项的表述与从宋到明的事实不符;从宋朝 到明朝,我国的

20、棉纺织技术不断进步,例如元朝的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导致棉纺织 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因此造成“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棉纺织 技术的进步,故B正确;棉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从宋到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使棉花成为 经济作物,因此C、D两项是材料中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而非条件,因此C、D错误。【考点定位】我国古代棉纺织业的发展。11. D【详解】宋代“不抑兼并”,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的对象,判断D项正确。 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宋代土地兼并激烈,排除C; B项是土地兼并的 结果之一,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21、12. A【详解】材料中“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指的是汴京家家户户开始使用 煤炭,这符合宋代史实,所以正确;“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宋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全国经济仰仗江南地区,这符合宋代史实,所以正确;“取土不间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指的是选官和婚姻打破了门第观念,这符合宋代史实,所以正确;由此可见均属于 宋代新变化,故选A; “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指的是出现雇佣关系,反映 的是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以错误,故排除BCD。13. 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新航 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促进了物种的交

22、流,使得高产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得到推广 种植以及康熙和雍正以来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特别是康熙帝时为了缓和社会危机,于康熙 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法令,即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 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常额,今后新生人口可不缴纳丁税,促进了人口的增长,正 确,c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表 述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4. D【详解】由材料可知,当时玉米不易贮存,除保留口粮外,大部分被农民用来进行交换必需 品,这推动了粮食商品化的发展,D项正确;玉米可作为粮食出售,这利于玉米在全国的推 广种植,排除A项;材料中的

23、现象与是否存在粮食危机无关,排除B项;大量玉米进入市场, 会导致粮价下跌,而不是暴涨,排除C项。故选D项。15. D【详解】根据所学,玉米甘薯属于农业引进的品种;机户出资属于手工业的资本主义萌芽; 庄票属于商业。D项正确;五大名窑宋代已经有,排除A项;工商食官是春秋时期,排除B 项;苏湖熟天下足在宋代,排除C项。故选D项。16. C【详解】材料反映了 18世纪初江浙、福建粮食仰赖于湖广(今湖南湖北)的现象,这种现 象的出现是因为江浙、福建一带工商业比较发达,桑茶棉等经济作物种植较多,粮食作物种 植较少,而湖广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呈现区域分工格局,故C项正确;农业包含经济作 物,江南地区粮食作

24、物虽然种植减少,但经济作物种植还是很发达的,因此不能说农业衰败, 况且材料中说:“虽丰年必仰给于湖广”,可见江南粮食仰赖湖广并非是因为农业衰败的原因, 故A错误;当时美洲高产农作物引入,人口激增是事实,但材料中说:“故岁虽频裱(灾荒), 而米价不腾”,因此粮食危机不符材料,故B错误;同理,材料也不能看出沿海居民生计成 很大问题,故D错误。17. B【详解】秦汉到隋唐时期,我国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 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 复

25、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 到18世纪中期,玉米才在中国逐渐推广,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得利于中央政府 的强力推动,从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始,玉米和番薯的种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 广,排除D项。故选B项。18. C【详解】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锌,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C项正确;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排除A项;公元前15世 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牛耕:,排除D项。故选C项。 19. D【详解】依据材料“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结

26、合图示可知曲辕犁出现 于唐朝,匣钵出现的时间是南朝,水排是东汉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 时期,D项正确;其余顺序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20 . D【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秦巴山区环境脆弱,人口承载力有限,因而清代大量 人口的涌入不仅没有成功的开发这里,反而因涌入的人口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而对这里的 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即经济的发展受制于生产与区域空间的适配度,D项正确;材料 反映了人口对区域开发的影响,但是并没有说人口是关键的因素,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 了清代秦巴山区的情况,并不能反映清代的整体情况,排除B项;秦巴山区是自然存在的空 间,而不是人类构建的空间,排除C项。故选D项。21 .现象:“改稻为桑”或者“改田为塘”的现象。原因: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丝织业发展对原材料的需要;桑基 鱼塘比粮食种植获利更多: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桑基鱼塘模式发展;江南地区人口 大量增加,人地矛盾尖锐。(任答4点)特点:采用村民集资的股份制形式,合作社集体所有;采用机器生产和现代管理方式; 村社合一,自堞自销。意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探索不同于西方大工业化的 途径;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