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谋篇布局导学案答案版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谋篇布局导学案答案版_中学教育-高考.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诗歌鉴赏 谋篇布局 结构技巧 复习目标:1.熟悉和灵活运用诗歌专题常用的结构技巧。2.从诗歌的谋篇布局入手,整体理解诗歌内容。3.掌握结构类题目的解题策略。课前预习案(一)自主学习:考纲解读:本考点属于高考考试大纲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内容。结构技巧的考查,多数以考查诗句的作用为主。1.结构技巧常用术语:统领全篇、开门见山、线索、铺垫、照应、抑扬、承上启下(过渡)、层层深入、以景结情、卒章显志。2.常见的设问方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诗的 XX句在诗中的作用?这首诗的 XX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请结合原诗赏析 XX句在结构上的特点,有何作用?(二)诊断练习:1.阅读
2、下面诗歌,回答问题。(20XX年江苏)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 分)【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答题格式】答案中一定要有体现“行文思路”的关联性词语。“脉络”是指诗中清楚的布局和条理。也就是行文的思路: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使得诗歌呈现系统性,有中心有层次。方法
3、探究:如何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1、从前面的考题来看,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出每一句的内容,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合并归类,切分出层次。2、掌握律诗的常见结构模式,把握诗歌结构的规律。由此分析诗歌的行文思路。“四分法”,即“起”“承”“转”“合”四个层次。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1 高考大纲版全国卷)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 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从上、下两
4、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4 分)答:由“秋阴时作渐向暝”到“更深”(1 分),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1 分),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1 分)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1 分)。以“空间”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 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20XX 届高三名校语文试题精选)点绛唇 途中逢管 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 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注 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何遽(j):为什么那么快。阳关句:别离之曲。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
5、暮”做结尾有何妙处?(4 分)参考答案:凄切的寒蝉,暗淡的夕阳,视听结合(1 分);营造了凄凉、冷清的氛围;(1 分)以景结情,写出了作者客送友人的无尽愁苦。(2 分)解题要点 1、描绘或解说诗句(描写或叙述或塑造)2、确定诗句在诗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在全诗中的结构作用 3、对抒发诗人的何种情感起到作用 课堂学习案 复习目标:从诗歌的谋篇布局入手,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结构类题目的解题策略。复习内容:一“诊断练习”第 1 题 1.我的答案存在的问题:2.提升训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南通市 2014 高三第二次调研)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
6、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注 接淅:行色匆忙。挂席:挂起帆席,准备启程。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4 分)先写梦中泛舟震泽、波浪滔天的景象,再写眼前庐山倚天雄奇的景象,最后感慨人生到处奔波的境遇。二“诊断练习”第 2 题 1.我的答案存在的问题:2.提升训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原创题)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 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7、。银箭金壶 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注 姑苏台: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乌栖时,乌鸦停宿的时候,指黄昏。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阅读上面诗歌,试分析它的行文线索。(4 分)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显著的特点,即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达旦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紧扣时间的推移、景物的变换,来暗示吴宫荒淫的昼夜相继,来揭示吴王的醉生梦死,并通过寒林栖鸦、落日衔山、秋月坠江等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景物隐寓荒淫纵欲者的悲剧结局。三诊断练习第 3 题 1.我的答案存在的问题:2.提升训练
8、: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苏省南通市 2015 高三模拟试题)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 什么使得诗歌复习目标熟悉和灵活运用诗歌专题常用的结构技巧从诗歌的谋篇布局入手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结构类题目的解题策略课前预习案一自主学习考纲解读本考点属于高考考试大纲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内容结构技巧的考 结情卒章显志常见的设问方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诗的句在诗的作用这首诗的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请结合原诗赏析句在结构上的特点有何作用二诊断练习阅读下
9、面诗歌回答问题年江苏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分呈现系统性有心有层次方法探究如何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从前面的考题来看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千里。竟日空凝睇。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 分)参考答案: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写出了主人公整天凝睇不语的情形;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结句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四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巩固案 作业: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
10、题。(2012 苏北四市高三语文三模)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 分)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2014 山东高考模拟)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 本诗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时写的。幢幢(chung chung):昏暗、摇曳的样子。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最后一句诗的作用。(4 分)附:常见结构技巧 1.照应,包括首尾照应和照应文题两种,照应要答出“什么”和“什么”相照应(景还是情)。其中,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
11、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2.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如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3.句子考查,要注意位置,首句总领全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诗文的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什么)为下文的(什么)做铺垫。如: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
12、杯深,吹梅 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 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聚散匆匆”一句,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4.以景结情是诗歌在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使诗歌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
13、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5.卒章显志是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 行路难 的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表达了实现理想的豁达。什么使得诗歌复习目标熟悉和灵活运用诗歌专题常用的结构技巧从诗歌的谋篇布局入手整体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结构类题目的解题策略课前预习案一自主学习考纲解读本考点属于高考考试大纲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内容结构技巧的考 结情卒章显志常见的设问方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诗的句在诗的作用这首诗的句历来被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请结合原诗赏析句在结构上的特点有何作用二诊断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年江苏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分呈现系统性有心有层次方法探究如何分析诗歌的构思脉络从前面的考题来看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