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完整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完整课件.pptx(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血常规血常规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1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主要检查血液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基本信息基本信息2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血常规血常规34血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粒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中性粒嗜酸粒嗜酸粒嗜碱粒嗜碱粒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血细胞分类血细胞分类5RBC-R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1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2.新鲜单个红细胞为黄绿色,大量红细胞使血液呈
2、深红色。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其中含有亚铁血红素的缘故。3.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富含血红蛋白。依靠葡萄糖无氧代谢合成能量。4.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约占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为脂肪、糖类和各种电解质。6RBC-R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15.血红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有四个次体,每个次体包含一个血基质(heme)以及一个和血基质连接的多肽。血红素内的多肽称为球蛋白(globin),而每个血基质当中有一个铁原子,此处可以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因此,一个血红素可以和四个氧分子结合。7RBCR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18血红蛋白种类血红蛋白种类正常人红细胞内含
3、有三种血红蛋白(Hb)成人型血红蛋白HbA成人型血红蛋白HbA2胎儿型血红蛋白(HbF)胚胎极早期有一种胚胎型血红蛋白(Gower1和Gower2),胚胎3个月时消失,被HbF所代替。9血红蛋白种类血红蛋白种类10血红蛋白种类血红蛋白种类11RBC-R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16.红细胞不断进行新生和破坏,根据同位素的实验证明其寿命为100120天。初生婴儿由于新陈代谢率很快,红细胞寿命则约有80天(两个月),所以红十字会都会建议成年男子每隔三个月献血一次,女子每隔四个月献血一次。7.红细胞数量减少时,氧气的搬运能力会降低,变成缺氧状态,产生贫血;但如果增加过多,血液会变浓,不易流动,血管容易阻
4、塞。8.红细胞老化后,会自动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枯否细胞分解成为胆汁。12RBC-RBC-功能功能1(一)红细胞可运送氧气,还可运送部分二氧化碳。a)肺中的氧气张力高,血红素在微血管中与氧结合,形成充氧血红素,充氧血红素在氧气张力较低的组织微血管中释出氧气。b)二氧化碳是以碳酸、重碳酸离子以及钾和钠的重碳酸盐的形式进行运输。红细胞内有碳酸脱氢酶,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c)血红素和氧结合时,血液就变得鲜红,变成动脉血,和二氧化碳结合时,血液就变得暗红,变成静脉血。13RBC-RBC-功能功能1(二)免疫功能a)增强吞噬作用:癌细胞表面结合抗体与补体时,通
5、过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癌细胞可粘附于红细胞,容易被吞噬细胞捕捉吞噬,防止癌细胞转移与扩散。b)防御感染:红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可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14RBC-RBC-功能功能1(二)免疫功能c)免疫黏附作用:免疫粘附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这一现象统称为“血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上的C3b受体占血循环中C3b受体总数的95%以上。因此,血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 000倍。所以,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
6、巴细胞所不及的。15RBC-RBC-生理特性生理特性1(一)渗透脆性正常状态红细胞内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哺乳动物:0.9%NaCl),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置于高渗NaCl溶液,红细胞因失水而皱缩。相反,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临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为正常人体红细胞的脆性范围。如果红细胞放在高于0.45%/NaCl溶液中时即出现破裂,表明红细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小;相反,放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时才出现破裂,表明脆性小,抵抗力大。16RBC-RBC-生理特性生理特
7、性1(二)悬浮稳定性a)指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关于维持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之故,因为同性电荷相斥,红细胞不易聚集,从而呈现出较好的悬浮稳定性。b)将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经一定时间后,红细胞由于比重大,将逐渐下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快慢主要与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含量有关。17RBC-RBC-生理特性生理特性1(三)吸水性(四)易变形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细胞膜和细胞质(主要是血红蛋白)构成,细胞质中的血红蛋白是晶体,且为液晶,因此红细胞的变形主要取决于细胞膜的力学性质。红细胞的尺寸约5
8、-8m,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2-3m,但红细胞能够通过毛细血管,就是因为红细胞易变形。18RBC-RBC-正常值正常值1手工法及机器法手工法及机器法 红细胞数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成年男性成年男性 (4.0-5.5)X10(4.0-5.5)X101212/L 120-160g/L /L 120-160g/L 成年女性成年女性 (3.5-5.0)X10(3.5-5.0)X101212/L 110-150g/L/L 110-150g/L新生儿新生儿 (6.0-7.0)X10(6.0-7.0)X101212/L 170-200g/L/L 170-200g/L孕妇孕妇 (3.5-5.0)X10(3.
9、5-5.0)X101212/L 100-150g/L/L 100-150g/L19红细胞减少20红细胞减少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比正常成人低10%-20%,见于妊娠中后期的孕妇、老年人、儿童。病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不足:再障分化和成熟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21红细胞增多相对性增多相对性增多各种原因致血液浓缩;呕吐 腹泻 大量出汗绝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继发性:缺氧 肿瘤等原发性:真红22RBC-RBC-贫血分类贫血分类1贫血贫血分度分度红细胞数红细胞数(10101212/L)/L)血红蛋白数血红蛋白数(g/L)(g/L)新生儿新生儿6 6岁岁6
10、 6岁岁轻度轻度4-3145-120110-90120-90中度中度-2-90-60-60重度重度-1-60-30-30极重度极重度160303023RBC-RBC-贫血分类贫血分类1 类型类型 MCV(fl)MCV(fl)MCH(pg)MCH(pg)MCHC(MCHC()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80-100 26-32 26-32 32-35 32-35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 100 100 32 32 32-35 32-35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 80 26 26 32-35 32-35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80 26 26 32
11、 32红细胞容量红细胞容量 MCH MCH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MCHC24常用术语HctHct红细胞比容(Hct),是指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比,是一种间接反映红细胞数量大小及体积的简单方法。结合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红细胞平均值,有助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参考值男:040050L/L(40%一50%)女:037045L/L(37%-45%)RDW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正常范围:0.15(15%)1ml=1012fl 25常用术语MCH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
12、量(MCH):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位.MCH=Hb含量/红细胞百万数.参考值:男26-38pg,女26-38pg,新生儿26-38pg MCVMCVMCV=Hct/RBC(L)1015(fl)MCV 80-98 fl 1ml=1012fl 26MCVMCVRDWRDW正常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正常人属此情况。其他异常表现可有慢性疾病,慢性肝病,急性出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等情况。降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慢性疾病、儿童。降低升高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一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血红蛋白S病。升高正
13、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冷凝集素升高等。升高升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部分镰刀状细胞性贫血。正常升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如早期或混合性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异常的贫血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发育不良,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27WBC-W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21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白细胞通过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2颗粒无颗粒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碱性白细胞28WBC-W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229WBC-WBC-基本信息基本信息2白细胞形态特征白细胞形态特
14、征名称直径(um)形态特点颗粒细胞嗜酸10-12细胞核为杆状核或分叶核,细胞质颗粒细,染成红紫色。10-15嗜碱细胞核为两叶,多成八字形,颗粒粗大,染成红色。8-10中性细胞核不规则,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不均匀,染成深蓝色。无颗粒单核14-20核成肾形或马蹄形,细胞质比淋巴细胞稍多,染成天蓝色。淋巴7-12核较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很少,染成深蓝色。30初生时白细胞总数为1520109/L1224小时达最高点1周时降至10109/L6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WBC-WBC-计数计数231正常范围成 人:(4.010.0)109/L(400010000/mm)新生儿:(15.020.0)109/L
15、(1500020000/mm)婴 儿:(15.020.0)109/L儿 童:(5.012.0)109/LWBC-WBC-计数计数232WBC-WBC-计数计数2生理变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吸烟者平均白细胞计数可高于非吸烟者30%。妊娠时白细胞常见增多,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常波动于(12-17)109/L之间,分娩时可高达34109/L。分娩后2-5日内恢复正常。33WBC-WBC-计数计数2生理变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暴热、疼痛,以及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剧烈运动可
16、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重新分配所致。34WBC-WBC-计数计数2病理变化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35WBC-WBC-分类分类计数计数2中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细胞类别百分率(%)法定比率中性粒杆状核1-50.0
17、1-0.05分叶核50-700.5-0.7嗜酸性粒细胞0.5-5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0-10-0.01单核细胞20-400.2-0.4淋巴细胞3-80.03-0.08其他1-30.01-0.0236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见白细胞正常值生理变化。病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反应性增多反应性增多 骨髓贮备池和边缘池粒细胞进入血循环,以分叶核和杆状核为主。异常增生性增多异常增生性增多 骨髓异常增生,以原始或幼稚粒细胞为主。37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严重损伤严重损伤在较大手术后12-36
18、h,白细胞常达10109/L以上,其增多的细胞成分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急性心肌梗死后1-2天内,常见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借此可与心绞痛相区别。反应性增多38反应性增多急性溶血急性溶血这与急性溶血所导致的相对缺氧以及红细胞破坏后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贮备池增加释放有关。急性失血急性失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 细 胞 迅 速 增 高,常 达(20-30)109/L。其增多的细胞也要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这可能与应激状态、内出血而一过性缺氧等有关。39反应性增多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化学药物如安眠药、敌敌畏等中毒时,常见白细胞数增高,甚至可达20109/L或更高。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
19、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恶性肿瘤性恶性肿瘤性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时可见白细胞持续增高,以中性分叶核为主,如肝癌、胃癌的晚期。其他其他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痛风及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40异常增生性增多白血病白血病 白细胞呈长期持续性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型白细胞一般 100 10109 9/L/L,分类以原粒、早幼粒为主;而慢性型白细胞常100 10109 9/L/L,分类以中幼粒、晚幼粒急及以下阶段为主。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在一种血细胞成分增多
20、的同时,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增多。41中性粒细胞减少某些感染某些感染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如无并发症,白细胞数均减少,甚至可低到2109/L以下,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减少。某些血液病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呈“三少”表现。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9/L以下,分类时几乎无白细胞均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2210109 9/L/L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缺乏0.56%,称轻度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为中度核左移。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57核左移伴有
21、白细胞总数增高者称再生性左移,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能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常见于感染,尤其是化脓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58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为主,若5叶核者超过3%时,或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大部分为4-5叶或者更多,称为核右移。此时常伴有细胞总数减少,与造血物质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有关。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等。在炎症的恢复期可有一过性右移。若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右移变化,则多预后不良。59血小板血小板3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血
22、小板体积小,直经为24微米,呈双凸圆盘状易受机械、化学刺激,此时便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血小板在出血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60血小板血小板3止血机制 1 收缩血管: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按等血管收缩素,使受损伤血管不同程度地紧闭。2 形成止血栓:血小板容易粘附和沉积在受损血管所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3 凝血作用:释放促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在血管破裂处加速形成凝血块。61血小板血小板3 4 释放抗纤溶因子,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的作用下,容易降解。血小板含有抗纤溶因子、抑制了纤溶系统
23、的活动,使形成的血凝块不至于崩溃。5 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6 促进血液循环62血小板血小板363血小板减少生成障碍生成障碍再再生障碍性贫血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急性放射病破坏增多破坏增多原原发发性性血血小小板板减减少性紫癜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遗传遗传如如弥弥漫漫性性血血管内凝血管内凝血消耗过度消耗过度如如巨巨大大血血小小板板综综合征合征64血小板增多反反复复出出血血血血栓栓形形成成肢肢体体麻麻木木脾脾脏脏肿肿大大65常用术语PDWPDW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易系数(CV%)表示。PDW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参考值:1
24、0%-18%PDW增高表明血小板大小悬殊,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PCTPCT指单位体积的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正常值一般是0.11-0.28%.偏低时常见于一些血小板减少的疾病。血小板压积(PCT)=MPV*PLT。66常用术语MPVMPV表示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正常参考值:9-13 f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1 1)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使血小板减少时,MPV减少;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多而减少时,MPV增大;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2)MPV增大可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
25、较早期指症: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3)MPV增大可见于: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镰刀细胞性贫血等。4)MPV减少可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67PLTPLTMPVMPV正常正常正常人,骨髓增殖状态,原发性高血压,代偿性血小板减少症降低正常狼疮,骨髓一直恢复期,特异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降低升高子痫前兆,急性心肌炎,心源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糖尿病降低降低AIDS,发育不良性贫血,脾亢,骨髓纤维
26、化或肿瘤细胞浸润危及造血时,单纯巨核细胞发育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化疗后,败血症,巨幼贫血,遗传性Wiskott-Aldrich综合症升高正常骨髓增生性疾病,反应性血小板增生与大面积的炎症,感染,及营养性疾病升高升高慢粒,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缺铁的病人升高降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贫血和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正常升高慢性骨髓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半数的型和型地中海贫血68血常规常见问题血常规常见问题469血常规常见问题血常规常见问题4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患者的生理条件患者的生理条件如果患者在检验血常规之前从事了剧烈运动或摄入了大量水分,将严重影响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人为人为
27、错误错误操作操作采血部位不当、采血方法不正确,动作太慢或摇匀时间不够,血标本未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便接受检验或者延迟了标本送检时间。抗凝剂抗凝剂以及仪器的校准以及仪器的校准抗凝剂的质量问题、血液分析仪未进行定期校准。70血常规常见问题标本采血不顺利,或抗凝剂不足,或混匀不充分,致使标本产生凝血血小板凝集。天气寒冷,由于室温低,产生蛋白沉淀小块,这时仪器直方图血小板右边曲线下不来。标本红细胞溶解不彻底。见于肝病异常血红蛋白症高脂血症红细胞膜变化而无法完全溶血(肝硬化)等病人。标本出现幼红细胞。见于新生儿脐带血溶血性贫血等,这时直方图淋巴峰双峰。标本出现大型血小板。见于脾亢血小板减少症等,由于疾病,这
28、些病人的老中青血小板同时释放出来参加血液循环。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71血常规常见问题寒冷性白细胞凝集。非寒冷性白细胞凝集,这时直方图右边出现小山峰,涂片有凝集。白细胞计数假性白细胞计数假性降低降低72血常规常见问题红红细胞计数假细胞计数假性增高性增高标本久置后未充分混匀,底部吸样。人体大量脱水,使血液浓缩,此时另一个参数红细胞压积会升高。红细胞计数假性降低红细胞计数假性降低红细胞凝集,这时MCV 值很大,镜下有凝集小块。73血常规常见问题血红蛋白假性增高血红蛋白假性增高标本久置后未充分混匀,底部吸样。人体大量脱水,使血液浓缩,此时另一个参数红细胞压积会升高。解决方法:输液后重新
29、采集标本检测。血红蛋白假性降低血红蛋白假性降低乳糜标本,由于溶液浑浊,引起吸光度增加,造成Hb结果假性增高。白细胞异常增高,当大于10010个L时,由于白细胞过高,溶液浑浊,引起吸光度增加,造成Hb结果假性增高。74血常规常见问题MCV MCV 假性增高假性增高高血糖、高氮质血症、高能量输液,钻入红细胞内后肿大。小淋巴细胞大量出现,被当作红细胞。红细胞凝集,MCV 值升高,红细胞计数降低。红细胞长时间放置产生球状化。75血常规常见问题血血小板计数假性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增高标本原因仪器原因试剂不合格血小析计数假性降低血小析计数假性降低采血后不能及时测定是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静脉采血:必须一针见血,顺利采到标本,且与抗凝剂迅速摇匀,否则血小板体积小,离开血管后易粘附于血管破损处及组织(也会粘附于玻璃等部位),并相互聚集,使血小板计数减少。其他76常见误区常见误区1 15过度解读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机械、简单地用来判断感染病原体、抗生素选择的指标。77常见误区常见误区2 25以成人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正常值判断小儿的化验值。78常见误区常见误区3 35把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值增高作为感染性疾病未愈的指标、作为继续应用抗生素的证据,并因为化验白细胞高而不敢停用抗生素79THANKS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