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9469647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峡三年中考真题 (解析版)【2023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丙)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

4、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C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快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西:向西D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限:限制3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B乙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

5、,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C丙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瑰丽的景色和日出时的壮美景象。D三篇文章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同的是甲乙两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答案】1C2D3D4(1)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2)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

6、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分析】1考查断句。这段的大意是: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语法提示,找句末语气词和名词,名词一般做主语或宾语,在句首或句末。此题:云:句末语气助词。磴:石级,名词,做主语;苍山,名词,做主语。 根据内容和语法点可断句: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故选C。2考查重点词语含义。ABC正确;D.有误,此句意思: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故选D。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

7、误。甲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没有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乙文表现作者痴迷山水以及淡淡的忧国愁绪。故选D。4考查翻译。(1)长啸:拉长声音鸣叫;属引:连续不断。凄异:凄惨悲凉。响:回声;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2)回视:回头看;或得日:有的被日光照着;或否:有的没有照着。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

8、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

9、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乙】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

10、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丙】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

11、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

12、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2023安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

13、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油盎:油瓶。罅:裂缝。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沿溯阻绝 沿:_ (2)不以疾也 疾:_ (3)发大溪口 发:_ (4)仰视天如匹练然 如然:_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

14、屡呼则屡出。7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濒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_ ;等到夏秋水涨时,_。8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5(1)顺流而下 (2)迅速,快 (3)出发 (4)好像的样子 6(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7 江水低于滟濒堆(数十丈) 江水高于滟灏堆(数十丈) 8甲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数百里、没有缺口可以看出。乙文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

15、岸悬崖峭壁耸人云霄可以看出。【分析】5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如然”是“好像的样子”;“疾”是古今异义词,“迅速,快”的意思。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自(如果)、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曦(日光)”几个词

16、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呼(呼喊)、于(在)、则(就)、屡(多次)”几个词是重点词语。7老相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填写作答。本题可依据“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和“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来概括填写作答。8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甲文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意思是: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的特点。乙文画线句子“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的意思是: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突出了三峡山势高峻的特点。【参考译文】: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

17、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乙二十六号,我从大溪口出发,进了瞿塘峡。江水两旁山崖对立,高的仿佛到达了云端,而表面的平滑又像是用利刃切过。我仰头望苍天,却发现原本宽广的苍穹在山崖的夹缝里就像是一匹白练一般。再向前走,水位已经落下去了,看起来犹如油盎。经过圣姥泉,发现大石上有一个豁口,只要有人在旁边大喊,就

18、会有泉水从中流出,不停的喊就不停的流,真是奇怪啊。傍晚,到了瞿塘关,这里在唐朝时也叫夔州,与白帝城是相连的。杜甫有诗言道:“白帝城和夔州各有各的特点。”就是说语言也难以表达。关口的西门正对着石头堆,是碎石累积的结果,其高出水面二十余丈。当地人说:到夏秋季水面暴涨之时,水位又会高于石头堆数十丈了。【2023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19、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略无阙处 _ (2)至于夏水襄陵 _ (3)沿溯阻绝 _ (4)虽乘奔御风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20、,读起来朗朗上口。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链接材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注 滟(yn) 滪(y)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瞿(q)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噗(f)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答案】1同“缺”(空隙,缺口) 冲上(漫上) 逆流而上 飞奔的马 2(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3B4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略无阙处

21、: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2)至于夏水襄陵: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襄,漫上。(3)沿溯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溯,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奔,奔驰的快马。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太阳。(2)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茂。良,实在。3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夏天三峡水流的急,并非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故B错误,选B。4(1)选文第四段。结合“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从“

22、寒、肃”两词体会到三峡秋天环境的安静和寒冷特点,结合“属引凄异”可知,用猿猴的声音渲染悲凉怪异的氛围。选文第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2)链接材料。链接材料运用排比修辞,比喻修辞,把礁石比成马、牛、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突出礁石的大,结合“不可下、不可留、不可触”可知,因为礁石非常大,人和瞿塘峡被隔离,突出了瞿塘峡的凶险的特点。【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3、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

24、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对下列句子

25、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都没有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C五色交辉 五色: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D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C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

26、饬之美结合完美。B甲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答案】:(1)D。(2)D。(3)A。【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句意: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

27、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故选:D。(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ABC正确;D有误,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复,又。与(y),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译文参考】【甲

28、】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

29、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乙】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自三

30、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过,透)(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3)翻译下列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31、无阙处。译文: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乙】文段水的特点是: 。【答案】(1)C(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4)水势大、水流急;清澈。【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D正确;C有误,虽:即使。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

32、理解能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思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该句写出了船行之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该句也写出了船行之快。所以这两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

33、点词:自,在、从。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句意: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点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流急。【乙】文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参考译文】【甲】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乙】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7 《三峡》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7 《三峡》知识点梳理(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7 《三峡》知识点梳理(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31 《马说》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31 《马说》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7 《三峡》知识点梳理(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7 《三峡》知识点梳理(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8 《答谢中书书》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8 《答谢中书书》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原卷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9《记承天寺夜游》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9《记承天寺夜游》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11 《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11 《论语十二章》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专题30 《大道之行也》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专题30 《大道之行也》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复习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docx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