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优秀9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467790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优秀9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优秀9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优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优秀9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优秀9篇)找规律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会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小棒、正方形卡片。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探索新知: 1、 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例6,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图形的规律、数字的规律) (1) 学生小组

2、活动。 (2) 汇报交流。 2、动手创造: (1)利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注意图形和数字的规律。 (2)学生活动。 (3) 小组交流。 (4) 选派小组全班汇报交流。 三、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规律(数字) 找规律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

3、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学生游戏: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 2、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3、像这样,类似一只手的5个手指可以夹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在,我请第一小组的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只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可预先设计一个小组的人全部为男生。) 照这样排,10个男生中可以站几个女生?20个、50个、100个男生呢? 4、同学们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呢?

4、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发现规律: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图) 1、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这幅画,然后小组讨论: 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 2、交流: a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 b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就像刚才游戏中手指和小棒一样。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相机板书: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看一看,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多媒体逐步演示证实) 猜一猜,照这样推算,3块手帕用多少个夹子呢?4块、5

5、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讨论一下。 3、观察“蘑菇和兔子”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 (每两只小兔子中间有一个小蘑菇) 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4、观察“篱笆和木桩”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5、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板书:两端);像

6、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 处于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要多1(板书:要多1),反过来,处于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要少1(板书:要少1)。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

7、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把眼光放得再广一些,到教室外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具有这种规律的事物呢? (生举例说明) 如:我家门口有好几棵树,树和树之间的空格比树少1。 (师: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体,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最好现场有人穿着这种样式的服装,便于举例教学。) 再如: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

8、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 b、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c、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规律: 1、游戏:夹小棒(学生

9、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完一下夹小棒的游戏。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这种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2、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先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要种75棵桃树,

10、行吗? 在怎样的堤岸上才可以种75棵桃树呢?(池塘) 3、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下一题。(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可以种75棵呢? 4、看书上第48页到第49页的内容。 五、练习: 1、一条公路的一旁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40米,问:公路总长多少米? 2、一条公路总长960米,如果在一旁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3、一条环形公路,总长68千米,每隔4千米有一块路标,这条公路上一共有多少块路标?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课后你可以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板书: 找

11、规律 夹子和手帕 白兔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两端)(中间) 找规律教案 篇三 预设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预设: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

12、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组: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第三组: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找规律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以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动画片巴布工程师为主引导幼儿在帮助

13、巴布工程师装饰庄园的过程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新规律,并感知排序可以按颜色、形状、图案等多种规律排序。由易到难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学习,以幼儿为主教师引导的方式学习。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表现并给与幼儿相应的奖励。 活动目的: 1、发现ABAB、ABB、AAB的排列规律,感知一定规律排序的美。 2、初步感知物体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排序,并能用排序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能进行自检和互检,并大胆表述交流。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 重点:发现ABAB、ABB、AAB的

14、排列规律,感知一定规律排序的美。 难点:能按照物体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排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观看过生活中各种有规律的图片。 物质准备: 巴布庄园的环境,图片、彩夹、排序操作卡、花片、地垫、印章活动过程: 一、出示“巴布工程师”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语:大家好,我是巴布工程师,今天我要带大家一起装饰一个有规律的庄园,庄园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先来看看我的这条栏杆吧。 二、引导发现ABAB、ABB、AAB的排列规律1、观察庄园栏杆的排列顺序提问:(1)、这些花朵有什么不同,这两种颜色是怎么排列的? (2)、如果我想接着往下排,应该怎样排? (3)、这两朵中间应该排什么

15、? 小结:第一条栏杆是一朵黄一朵红一朵黄一朵红一个隔着一个这样的规律一直往下排的;第二条栏杆是一朵黄两多红一朵黄两多红一个隔着两个这样的规律一直往下排的;第三条栏杆是两朵黄一个红两朵黄一个红两个隔着一个这样的规律一直往下排的。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1)、引导幼儿用彩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提醒幼儿从纸板有箭头的方向开始夹。 (3)、拿材料前要先思考我要用什么规律装饰我的花朵,想好了再动手。 三、观看PPT,引导幼儿能按照物体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排序1、引导语:巴布还装饰一些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房子有哪些规律(1)、你看懂了那一座房子,它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如果我想接着往下

16、排,应该怎么排? 小结:第一座房子是颜色不一样,一个红星星,两个绿星星一个隔着一个这样的规律一直往下排第二座大小不一样,一个大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一个大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一个隔着两个这样的规律一直往下排第三座房子形状不一样一个圆形两正方形一个圆形两正方形一个隔着两个个这样的规律一直往下排2、引导幼儿操作排列,巩固ABB和AAB的规律四、以“布置庄园”的情境,引导幼儿按规律布置。 引导语:现在你们都已经学会了有规律装饰的本领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巴布庄园里都有哪些东西需要我们装饰的(出示图谱)1、教师介绍组别: (1)、房子组:投放颜色不同的花片、印章、形状不同的图形还有水彩笔(2)、围墙组:投放形状

17、不同的彩练、树桩(在桌面上完成后在拿过去拼接起来)(3)、铺路组:绿色和红色地垫(从中间的点开始向旁边铺路)(4)、整理花朵组:要求按颜色规律排好花朵。 2、幼儿分组操作。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组别,能按不同的规律布置庄园。 (2)、鼓励幼儿按自己喜欢的规律进行有顺序的排列,感受规律排序的美。 (3)能进行自检和互检,相互交流。 3、庄园落成,展示幼儿成果,体验感受规律排序的美。 五、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美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分

18、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图形的排列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在活动中还设置一些分难易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找规律教案 篇五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

19、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 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始。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游戏,先框出数表左端的两个数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

20、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

21、的水平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行的游戏和探索规律构筑了平台。 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

22、步。 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验,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

23、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如果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较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较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 “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

24、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思考的中间数量。 2、 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 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动,还可以在

25、同一列上、下移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移动,还是从上往下移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基础,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 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验。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动,比例1稍

26、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 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基础,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

27、(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思考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相同,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

28、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 找规律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2页活动3:数数看,找规律。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在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中起桥梁作用。教材在前面介绍了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和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知识后,安排了这节数学活动课。一方面是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二是从直观上感知几何体是由面围成的,三是初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来研究的思维方式。所以这节活动课具有承

29、上启下的作用,即是由平面图形向几何空间转化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正多面体的展开与折叠以及模型制作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数一数的过程中,归纳出正多面体的顶点数、面数、棱数之间的规律,进而会利用经验自制模型,检验规律。 2、能力目标 通过折叠,经历“做数学”和“学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动脑能力,在活动中获得空间想象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3、情感目标 活动过程是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参与、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展示学生成功折叠的正多面体模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0、与审美情趣。 另外,引用数学史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问题的背景,学习科学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治学精神,树立勇于攀登科学巅峰的远大理想。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折叠出的五个正多面体,数出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找出规律。 (2)教学难点 如何折叠出正八面体和正十二面体;如何正确地数出正十二面体的顶点数和棱数。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操作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具体程序是: 情境导人一

31、观察与思考一动手折叠一探究规律一知识引伸与拓展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又提倡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式,即自主探究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自备剪刀、胶条及画有下列五种图形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引入 面对一座座宏伟壮丽的建筑,一尊尊形神兼备的雕塑,一件件精巧典雅的物品,我们常常惊叹于它的美妙。我们深人观察就会发现,千姿百态的图形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形态各异的立体图形几乎无处不在,而许多立体图形就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让我们一起进人立体图形的世界,共同探究它的奥妙与规律吧!这

32、节课通过动手,对几种正多面体进行展开和折叠,寻找它们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三者之间的规律。 (二)观察思考 请看这五个正多面体,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识他们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知正多面体、顶点以及面和棱。 (三)折叠 演示正六面体的展开与还原(即折叠还原),由学生分组完成折叠出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1、难点 在折叠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时容易出错。 2、解决方法 让学生仔细观察模型,看老师演示,充分利用对称性折叠,还要同组人大胆试探,相互合作;老师巡视指导,发现成功组及时鼓励,并由一人介绍(讲解)成功的方法,同时利用CAI辅助。 (四)数一数,填表找规律 1、难点 面数可

33、由名称得到,也可由展开图上数出,但顶点数和棱数不容易数准确。 2、解决方法 (1)放在桌面上不转动; (2)对称地找; (3)在起始地方作标记。 (五)背景引入 历史上曾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研究过正多面体,著名数学家欧拉惊奇地发现了V,F、E之间存在这样一个奇妙的相等关系。图形世界尽管形态各异,只要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多动手,多动脑,一定能找出其中的奥妙。 (六)做一做想一想 1、把正四面体截去一个角,看看所得的立体还是正多面体吗?再数一数它的顶点数、面数和棱数,看看V+F-E=2成立吗? 2、试试看,你能做一个任意六面体吗?七面体呢?公式V+F-E=2成立吗?由此,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五、教学评

34、价 (一)通过折叠正多面体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二)从填表找规律上,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与动脑能力; (三)从知识的引伸与拓展的设计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与合作的综合能力。 找规律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图形,颜色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指示下一个物体。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推理能力及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张 2、媒体应用:PPT课

35、件活动过程: 1、放音乐师有规律跺脚,并给手势说请小朋友们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师拍头、肩、肚子各四下,重复三遍,停音乐)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都拍了身体的哪些部位?拍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拍头、肩、肚子。都拍了一样的次数。都是有规律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刚才做这些动作都是有规律的。由于你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参加一个舞会,这个舞会可是在魔仙堡召开,你们愿不愿意去呀? 幼儿:愿意。 教师:但是去魔仙堡的路途中会有很多的关卡,你们一定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去闯关,才能到达魔仙堡参加舞会,否则你们就参加不了舞会见不到魔仙女王和小仙子们啦!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

36、? 幼儿:有。 教师:魔仙女王和老师说了,在闯关的时候,是有要求的,小朋友们在闯关的过程中要安静,自己思考,发现什么请举手回答,在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静,如果不遵守,魔仙女王就取消你们参加舞会的资格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幼儿:记住了。 2、教师出示课件每一关引导幼儿,进行到最后一关的时候,给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用学具创造规律,也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请几位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创造的规律。 3、教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小朋友们,看谁来欢迎我们了呀?(出示课件魔仙女王图片) 我们可以一起参加舞会啦!放音乐,幼儿全体起来跳舞。 4、小结: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不仅有图形、颜色、数量

37、之间的规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什么规律,明天来了分享给大家!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找规律教案 篇八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义兴里小学 陈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例1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

38、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排列规律。 2、 通过研究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反馈卡,饮料瓶(3色3组),跳绳5根,沙包10个, 彩条(红、黄、绿、蓝各3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看看这是谁?(课件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图片) 师:它们要干什么去呢?(课件出示去

39、看联欢会的图片) 师:(课件展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幅图大家看着很混乱吗?为什么你觉得不混乱? (排列整齐,有顺序)板贴“有顺序” 二、新知探究 师:你能结合图片中的人或物来说说,它们的排列有什么样的顺序吗? 1、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旗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旗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然后又1面黄旗一面红旗,接着又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地圈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

40、小旗就是以1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板贴“一组”“重复排列”)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2、课件出示彩花图 师:彩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花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朵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花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然后又1朵红花一朵紫花,接着又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用虚线隔开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彩花就是以1朵红花和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3、课件出示小朋友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有停顿地读出小朋友是怎样一组一组地排列的吗

41、? 师:(板贴小朋友图片)谁来把这些小朋友一组一组的圈出来?(指名板演) 师:这些小朋友是按怎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师归纳:我们就说这些小朋友就是以1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4、课件出示灯笼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说出灯笼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 生:灯笼是按1个红灯笼2个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的用横线划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接下来的灯笼是什么颜色?(指名板贴,集体判断。)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5、新知归纳: 师:黑板上不同的事物,数量也不一样,可它们在排列的时候,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 你发现了吗? 师生共同总结:他们都是把人或物按一定的顺

42、序,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 师:像这样把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就形成了排列的规律。 (课件出示“规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找”规律。(板贴课题) 三、巩固新知: 师:在我们学习的时候,羊村的羊儿们也在运用这样的规律设计制作小栅栏。 分别出示(1蓝3黄为一组、2红2黄为一组、和1长1短为一组)的栅栏图,让学生 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 四、拓展训练: 1、火眼金睛(判断题2道) 2、精挑细选(选择题2道) 四、生活中的规律 师:我们认识了事物排列的规律,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学生发言,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列举。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如:教

43、室里桌椅的摆放,是以一排桌子一排椅子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女孩的漂亮条格背心,是以一道红一道白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公路上的人行横道,是以一道白一道黑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每一年四季的交替,是以春夏秋冬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欣赏规律的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运动场的围墙上, 在美丽的城市里,巨大的摩天轮、炫亮的霓虹灯、红绿灯在有规律的闪耀 在热带的草原,在神秘的海底,动物美丽的外衣里也藏着排列的规律 就连我们在校的每一天生活,都是在上课、下课、上课、下课间有规律地重复进行中度过的 在我们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中,我们也在每一节中有规律地重复着某一组动作 听,在我们咚咚的鼓声里,你们听到了它有规律的节奏了吗? 在我

44、们静美图画中,规律使画面整齐美观 五、实践活动 师: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5个组,分别是食品店、绿化部、宣传科、器械室和啦 啦队。啦啦队的任务是创造有规律的动作;宣传科的任务是设计有规律的声音或节奏; 绿化部的任务是制作有规律的拉花;另外两组是把本组的物品有规律的摆放好。音乐响 开始,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提示:先想好以什么为一组,然后再将它进行重复排列。 小组合作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时说说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得非常快乐,我把羊村的两部电话留给大家,希望我们以后常联系。” 大家看看哪个号码容易记?为什么?(有规律,是以139为一组,重复排列4次。) 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排列的规律,希望你能做一个小小观察员,仔细观察生活,勤动脑筋, 发现更多更有趣的规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找规律教案 篇九 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8 课次 4 授课课题 找规律 教 学 基本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页- 60页。 教学目的 和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