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1.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要主动联系同学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用心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学校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同学的进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矗学校语文教学应培育同学宠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同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潜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同学的制造力,培育爱美的情趣,进展健康的共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德。本学期一班级教学总目标和要求如下: (一)汉
2、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精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一般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宠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熟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00个。 3、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章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洁净。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宠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爱好的资料,乐于与他人沟通。 (四)口语交际 1、学说一般话,逐步养成说一般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
3、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资料。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信念。用心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同学基本状况简要分析 同学在幼儿园就已经初步接触过汉语拼音,但不系统、不规范、发音不够精确。由于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同学的学问阅历、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潜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个别同学在幼儿时期就已经熟识了许多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部分同学能认少量汉字;个别同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确书写。部分同学能就感爱好的资料提出简洁的问题,个别同学有表达的自信念,能用心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部分同学则缺乏自信,较为可怕,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
4、表达较为模糊。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对于刚上一班级的孩子,把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明显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同学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搞笑味性、富有童趣,让同学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把握汉语拼音。 2、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班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低班级同学简洁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同学去学。透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同学就能把握所学的汉字。 3、“阅读是同学共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
5、长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进展阅读潜力。 4、在教学中,用心引导、鼓舞同学质疑,把同学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潜力。同时,低班级语文教材中,课文资料丰富,并有必需的悬念,能够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同学开放想象,给同学制造情境,鼓舞同学大胆去说。 一班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2 一、班情分析: 我班现有同学56人,一班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班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基本把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人少写的原则上,同学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依据确定的
6、情境或看图,用一般话讲清一件简洁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熟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同学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把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疼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当连续爱惜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惊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爱好,让孩子们在欢快中学习,培育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别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爱惜环境,欢快的夏天,动脑筋想方法
7、,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学问、力气、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觉鼓舞同学探究发觉,引导同学把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同学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育口语交际力气;呈现台给同学供应呈现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学目标: 1、让同学宠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共有250个要求
8、会认的字,200个要求会写的字,要信任同学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力气来学习这些生字,鼓舞他们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识字。 2、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同学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同学读出感情,让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读、得意,激发同学阅读的爱好。 3、老师要创设情境,让同学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让同学有表达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力气。 4、连续养成讲一般话的习惯。 5、积累自己宠爱的好词佳句、诗歌、谚语等。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以及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2、教学难点是: (1)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同学个人的阅读感受,
9、除了争辩书中的思考题外,还要给同学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同学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2)同学与别人能大胆、自信的沟通。 (3)增加同学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五、突破重、难点措施: 1、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留意引导同学通过观看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熟识事物有机结合起来。 3、接受多种形式,留意加强生字的复习与巩固。 4、在阅读教学中要避开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要引导同学入情入境,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等。 5、留意开发同学的制造潜能,促进同学的持续进展。 六、教学措施: 1、对学习力气较强的同学,可多介绍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供他们阅读
10、,拓宽同学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让他们发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对学习力气较弱的同学,要因材施教,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他们,留意培育他们的学习爱好,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一班级语文下册教学方案3 一、同学基本状况分析: 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一班级的同学已经有了确定的汉字积累量,不过对偏旁部首的熟识还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同学的阅读爱好、阅读习惯较好。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同学的自由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一班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支配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
11、之后,支配了“欢快读书吧”。在全书最终,支配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支配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支配)、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觉/呈现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三、教学总目标: 1、识字写字 (1)熟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宠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熟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章写字,留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洁净。 2、阅读 (1)宠爱阅读,感受阅读
12、的乐趣。 (2)用一般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爱好的人物和大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沟通。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开放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漂亮。 (7)熟识课文中消逝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一般话,逐步养成说一般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叙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念,乐观参
13、加口语交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教学: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简洁为同学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支配。一班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呈现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 2、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舞同学在生活中识字。 3、以趣味性学问(主要是事物归类)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同学识字的爱好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二)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开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接受多种方式。 3、重视同学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争辩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同学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同学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同学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同学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