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会议发言稿(八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会议发言稿(八篇汇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会议发言稿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 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近日,中央有关部委下 发了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对此,学习中获 得以下认识:一、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意义重大1、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 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 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
2、实习近平生 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 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 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2、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 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 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 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3、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 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
3、设美丽乡 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 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 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4、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 好、作风正、素质高、理论强、业务精的宣传队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 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在 以学增智中增强敢为担当善为的本领,提高学在深处、谋在 实处的理论素养,增强永不满足、勇立潮头的争先意识,砥 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品格
4、精神,锤炼严于律己、清正勤 廉的坚强党性,在XX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贡献力量。2023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学习心得 体会研讨发言“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 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年,造就浙 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不仅示范全国,还获 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浦江经验”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 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 实心实意办事。在“浦江经验”推动下,浙江基层治理水平、 社会公平程度、群众安全感指数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展示 中国“两大奇迹”的排头兵。“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不仅是
5、“八八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锻造“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作为基层 干部,要把相关经验学习好运用好,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写 好三本“民情日记”,扎根基层汲取养分。一是进得了门、说得上话,写好“民情走访日记”。“浦 江经验”强调领导干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 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 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应如此,基层干 部更应当好“大脚掌”、做好“贴心人”,通过走访群众实 现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想“进得了门”“说 得上话”,决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要走出 办公室,到群众家中唠唠家常、多到街头巷尾看看民生,直 接了解
6、群众所思所想和所盼所愿,直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才能增进对群众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 得基层群众对基层干部的信任。二是查得了情、解得了题,写好“民情解忧日记”。“浦 江经验”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通过化解具体 矛盾让群众切身有感。今年,党中央决定,将“在全党大兴 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调查研究的根 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不驰于空想,不鹫于虚声。”基层干 部只有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充分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 么、盼什么,需求是什么,才能更好地找到切入口为群众解 决问题。遇到复杂问题时,敢于亮剑、勇于担当、迎难而上 地去面对、去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7、的能力。基层干 部还要坚持人民立场,拜人民为师,扎实践行群众路线,真破难、破真难,以心换心帮助群众解决“身边事”,才能真 正赢取群众的口碑与信任。三是带得了头、致得了富,写好“民情共富日记”。在 推进“千万工程”中,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促 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促共进,逐 步形成了 “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 和美”的生动局面,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共富是每个基层发展的共同课题。基层干部是基层建设、乡 村发展的主力军,不仅要着眼于“关键小事”,更要放眼于“发展大事”,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把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8、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 风过硬,带头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乡村 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来,才能推动城市、乡村都实现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新格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造就美丽乡村农村生态环境行动、农旅融合发展、乡风文明建设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村示 范、万村整治”工程。我市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出发,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了新 村建设“轮一遍”、四大精品区块“拧一把”、历史文化村 落“保一批”、美丽示范“创一批”的工作目标,农村生态 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得到全面提升,一幅干净整洁、 生态秀美、宜居宜业
9、,充满诸暨特色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 开。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 设美丽浙江推进大会上,表彰了 “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建 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中,市农办、市环保局 两家单位获评突出贡献集体,获记功表彰;12名同志获评突 出贡献个人,获记功表彰或通报表扬。关键词:“四级联动”向“一片美”转型近年来,我市坚持“四级联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 “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以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 目标,高起点绘制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基本建成以“西施” 为主题的“一环六线”景观线骨干网,形成“点上盆景、线 上风景、面上胜景、全域美丽“诸暨特色风景长廊;依托小 城镇环境
10、综合整治行动成果,完善综合功能,建成枫桥镇、 山下湖镇、五泄镇等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东和乡、 同山镇、王家井镇等12个绍兴市级示范乡镇;以营造“一村 一品、一村一景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村庄个性 特色,成功创建13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个绍兴市级精 品村,打造出“七彩五泄” “浪漫东白湖” “湖光山色,时尚 珠都” “美丽耀乡,养生福地”等特色镇村品牌;推进农村 “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在绍兴市第一批“五星3A”创 建中,235个行政村创成“五星达标村”,14个行政村创成 “3A示范村”,通过率居绍兴市首位。关键词:“四大整治”向“持久美”转型我市深入开展“四大整治”,推动
11、美丽乡村建设从“一 时美”向“持久美”转型。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在实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基础上,继续查找集镇和城市规划 内行政村治理空白盲点,开展14个镇、42个行政村、98个 自然村、2.6万农户就地生态化治理行动。同时,组织污水治 理“回头看”,启动48个改造提升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 展常态化暗访,督促专业运维公司规范运作;持续提升生活 垃圾分类,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础上,开展“五 个强化、十五个有“提升行动,坚持“每月一暗访一通报一 总结”,提升分类处置效果;深入推进农村公厕改造提升民 生实事,全面消灭露天粪坑和旱厕,目前改造提升公厕1952只;开展“美丽星”创建工作
12、,基本完成第一批277个村庄 “三线”整治项目,全面启动第二批199个村庄项目。同时,完善“五张清单、五好标准、五有要求“人居环 境长效管理机制,营造“群众催干、干部领干、村庄比干” 氛围。一次次的坚持,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我市已 连续三年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创成国家生态城市,获 评中国人居环境奖,多次获评省美丽乡村先进县,生活污水 治理、生活垃圾分类优胜县市。关键词:“四项改革”向“发展美”转型我市持续深化“四项改革”,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形 态美”向“发展美”转型。严格按照土地确权十八个环节, 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396个村,20. 235万户,37. 0436万 亩农村土地承包
13、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已通过省级 综合考评验收,被评为优秀等次;出台闲置农房激活实施意 见,推动闲置农房成为农村招商选资的新平台,目前,激活 农房454幢,吸纳社会资本4. 47亿元;围绕“有机构、有制 度、有规范、有品种、有数量”五项要求,推进农村产权交 易平台规范化建设,截至10月底,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量1277 笔,同比增长111. 07%,交易额11290. 2万元,同比增长57. 70%; 丰富信贷产品,创新推出“产权+信用”贷款,破解农民“融 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目前,农村产权+信用贷款已累计 发放4657户,贷款金额达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 9溉 和 138.
14、17%o关键词:“四大途径”向“生活美”转型我市积极探索“四大途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环境 美”向“生活美”转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以特 色化、品牌化、园区化、集聚化为方向,全面提升农业综合 效益,现拥有珍珠、香椎、茶叶、蓝莓等特色产业和米果果 小镇等“国”字号三产融合典型、珍珠电商小镇等省级产业 振兴典型,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 产先进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市,2017年农业 发展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四位;探索“旅游+”模式,升级椎 乡养生休闲之旅、东白湖养生修行之旅、五泄观瀑寻梦之旅、白塔湖休闲观光之旅、石壁湖农家美食之旅和安华湖运动体 验之旅等精品乡
15、村旅游线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产方式, 共享农旅融合发展红利;以淘宝村、电子商务专业村和农村 电商园区创建为载体,纵深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 依托淘宝天猫等成熟的网络营销平台,多形式开展农副产品 电商推广活动;深入实施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打响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战,推行增收八条和节流四条,组织 清产核资工作。关键词:“四大行动”向“内在美”转型家道涌设标我市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外 在美”向“内在美”转型。不断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整 体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 发掘传承、村落人居环境的科学整治和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序 发展,目前斯宅村等
16、5个村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护重点村名单, 椎王村等17个村列入一般村名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通过编辑乡村故事,举办传统节会,开展移风易俗 活动,引导村民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 守信等良好乡风,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全面推进农村文 化礼堂建设,建成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礼堂207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和移风易俗工作,加强 德讲堂等载体建设,书香家庭、孝义家庭、绿色家庭不断 现,向上向善的好德氛围日益浓厚;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 ,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引领”工程,全力推进特色党建地 、党建示范带建设,目前全市拥有5条市级党建示范带和 29条镇级党建示范带,建
17、成一批以枫源村为代表的“三治融 合”示范村和大唐“红袜子”、店口 “红帽子”等27个特色 党建品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心得体会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 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 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 活的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 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18年9月,“千万
18、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 “地 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 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 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 书记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远见卓识和战 略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经 验的重要批示,高屋建飘、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为我们建 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 推广“千万工程”经
19、验做法,坚持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综 合施策,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的体制机制,突出党建引领, 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政策体系,扎实抓好环境整治、产业振 兴、基层治理、激发活力等方面重点任务,实现农业生产、 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全力推动农业强、农村 美、农民富。要党建引领,高站位推动。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 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 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 经验做法,我们就要坚持党建引领,高站位组织推动,将“千 万工程”经验作为主题教育学习案例教材,把党的领导贯穿 乡村振兴
20、始终,把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作为实施好乡村振兴的首要性、基础性、引领性工程来抓, 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三农”干部强化 使命担当、提升能力本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 贡献力量、建功立业,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 村振兴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要因地制宜,高起点谋划。浙江省“千万工程”坚持从 实际出发,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并坚持一次性规划 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 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提超越发展阶段 的目标,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实施20年来,造就了浙江万 千美丽乡村。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做
21、法,我们就 要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 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一村一策,高起点谋划好全省 各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同时要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 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循序渐进、量 力而行,稳扎稳打,将规划的蓝图变为现实。要以民为本,高标准实施。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 执政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事业 的根本所在。浙江省“千万工程”坚持改善民生福祉,强化 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探索出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 再到美丽乡
22、村升级版的跃迁。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 验做法,我们就要以民为本,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 间的关系,始终坚持在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下来推 动发展,高标准办好就业、教育、养老、住房等基本问题,千 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创收,以改革之手推开农民幸福大门,让 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 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深刻领会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 验做法,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以民为本,扎实推进乡村发 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 村,让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23、安全感,奋 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在坚守中砥砺创新浙江“千万工程”启 示录“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在很多人眼中, 浙江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创新。浙江的创新如同一种空气,无处不在,从“八八战略” 的提出,到生态文明建设”大鼐的拉开,从“千万工程”的 波澜壮阔,再到“文化大省”、“活力浙江”、“平安浙江”、 “法治浙江”每一个理论创新背后的智慧力量,总能穿越重 重迷雾,指引前路。今天解读“浙江精神”,应该要有新的涵义,那就是学 会坚守,懂得久久为功,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 任干的“钉钉子”精神。从表面看,坚守与创新,看似一对矛盾:有人说,伟大 是“熬”出来的,唯有坚守
24、匠心,才能创造奇迹;也有人说, 创新是灵魂,唯有不断颠覆,才能走向成功。而用辩证唯物 主义的眼光予以审视,这其实是一对有机组合。浙江的实践 证明,成功的坚守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伟大的创新需要以坚 守为内涵。去年9月,联合国将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 授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表彰其卓越贡献。 这是中国再次为世界多样化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 方案从2003年至今,这一工程仍然是浙江抓城乡统筹的“牛 鼻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也让千万乡村蝶变为 美丽乡村,继而迸发出美丽经济的强劲活力。带着对坚守与 创新的思考,记者走进了浙江乡村,寻找思想的源泉,成功的 奥秘。从“单
25、重奏”到“大合唱”浦阳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 端,这里因地处浦阳江畔而得名,然而水质污染一度成为“老 大难近几年,通过重拳整治,绿水清波又重新回归。借着这 股东风,镇里发展沿江、沿山和沿路资源,重金打造风情小镇, 发展美丽经济。走进尖湖村的山坳里,梨花漫山遍野,景在村中,村融 景中。过去默默无闻的小村,如今成了 “网红村”,引来众 多游客,还有不少外国人。眼下,浦阳每个村都在创建美丽 乡村,更将迎来一场场蝶变。事实上,对于乡村环境整治这件事,浙江已持之以恒抓 了 16年之久。时光回转到本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浙江工业 经济高歌猛进,群众收入增加了,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水脏了、山秃了,特别是农
26、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尤为突出。 群众揶揄,走在浙江农村,要走过许多垃圾村才能找到一个 干净的村。2002年,*同志到浙江工作。刚到任的H8天里,他跑 了 11个市、25个县,为了多看几个点,不断压缩吃假时间, 匆匆扒拉几口,立刻赶往下一站。时任浙江省农办副主任、 被*同志称为“省级农民”的顾益康回忆说,有一次陪同* 同志下村调研,看到一个村环境很好。*同志问,这样的村 在浙江多不多?顾益康如实告知:不多。据省农办摸排,当时浙江仅有 4000个村庄环境较好,剩余的3万多个村庄环境普遍较差。差到啥程度?像经济最发达的杭州、绍兴等地,农民有了 钱,纷纷盖起小别堂,可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垃圾靠风 吹
27、,污水靠蒸发,河里满是垃圾和黑水,农民连洗拖把都嫌 脏。当时,省里总结为“五个滞后”:村庄建设规划滞后、 村庄环境建设滞后、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 民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转变滞后、政府指导服务滞后。一 些到过浙江考察的人士,曾形象地概括为:“走了一村又一 村,村村像城镇;走了 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同志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考。2003年6月,一项 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在浙江拉开帷幕。* 同志亲自部署:全面整治1万个行政村,并把其中1000个左 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所要改变的就是农村现 状,以此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千万工程”一经推出,就普遍受到欢迎。
28、许多农民感 慨万分:政府不仅免了我们的税,还出钱帮我们修桥铺路搞 卫生呢!对此,顾益康同样深有感触:在浙江,改革开放以来, 除了土地承包,还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程”这样, 让农民如此发自肺腑地认同;也从来没有一项工作像“千万工 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 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 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 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 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二、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有七大要点1、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15年来,浙江省通
29、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 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 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 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 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 动力。2、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 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 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 志挂帅的领导小组
30、,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 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 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 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 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 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 集中力量办大事。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 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 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 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
31、 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 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程”这样,让政府投入那么大的精力、财力。时至今日,浙江每年召开一次有关“千万工程”的现场 会,省委书记每次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讲话。与会的, 不仅有地方分管领导,还有主要领导,足显省里重视程度。 “千万工程”不仅赢得了民心,也教育了广大干部,在全省 上上下下迅速形成了城乡统筹的氛围和合力。可以说,一项工程启动了浙江全省城乡统筹的大合唱!浙 江原来就有众多的农村“工程”,如交通部门的乡村康庄工 程,水利部门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 林业部门的万里绿色通道工程、绿化示范村
32、工程;经贸部门的 千镇连锁万村放心店工程等,这些工程纷纷聚集到“千万工 程”瞋下,按照“示范村建到哪儿,配套资金就跟到哪儿” 的要求,跟进配套。“千万工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局外人士”:省电 力部门主动提出要求,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纳入新农村 建设总体规划;一流学府浙江大学主动要求参与新农村建设, 与湖州市达成市校全面合作协议;众多脱胎于农村的乡镇企 业更是不甘落后,积极投身其中;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全省 共有1.5万家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从此,浙江的城乡统筹 工作高潮迭起,终成浩荡之势,可以说,“千万工程”发挥 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了浙江城乡统筹名副其实的“龙头 工程从“环境佳”到“生
33、活便”“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走进淳安县的下姜村,这 句旅游宣传语赫然可见。今天的下姜村,“农家乐,民宿忙, 游人如织到下姜。“一个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庄,去年接 待游客超过40万。而在15年前,下姜村也有一句歌谣:“土 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说起总书记第一次来下姜村时的场景,老支书姜银祥还 有点不好意思。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 志乘车从淳安县城颠簸了 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 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辗转来到下姜村。如今再到下姜村,早已换了个模样,住在村里不比城里 差。生活非常便利,水、电就不用说了,公交车通到了家门 口。房子大,环境好,要买
34、点啥,出门就有各色小店,有点 小毛病,村里的卫生服务站也能看,方便得很。在推进“千万工程”时,浙江并未就环境抓环境,而是 把它放到了城乡统筹的高度,按照“让村里人像城里人一样 全面享受公共服务和生活便利”的要求,致力于城乡公共服 务的均等化。因为所辖的每个县市都进入全国百强,社会和谐程度较 高,因此,嘉兴市早在2003年,就已成为全国第一个社保全 覆盖的城市,并且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第一个制定城乡一体 化发展规划纲要。那时,作为城乡统筹的先行之地,嘉兴 面临的问题正是整个浙江所需要突破的:统筹将从有形领域 转向无形领域;从浅层次的、用钱能够摆平的,转向深层次的 体制机制的建设。为此,浙江先后建立了
35、全省统一的就业制度,建立了最 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等。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方面,浙江都提出 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逐渐建立健全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 保障体系,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布局合理、 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在基础实施上,浙江把“四好”农村路、万里清水河道、 农民饮用水源、小康体育村、现代商贸服务与农村土地综合 整治、农村危旧房和电气化改造等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水电路 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全面覆盖、全线贯通的基础 设施网络。与此同时,浙江又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
36、伸。 全面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为基础的公 共服务体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教 育培训、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娱乐、商贸 金融等服务在服务中心延伸集成,基本形成农村30分钟公共 服务图、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达27302 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的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浙江 城乡居民收入比同时再次处于全国各省区最低,去年这一数 字为2.036:1,比上年缩小0. 018o随着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 浙江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正连为一体,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 相映成辉。从“公共品”到“市场品”各级政府投入了如
37、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浙江 乡村的改造和提升,确实让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感受到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问题:如果没有人 气、没有产业,这些公共设施的效益最多就只能让留守的儿 童妇女得以享受,无法真正发挥其价值,另一方面,后期的 运维成本也是现实课题,根本无以为继。因此,在“千万工程启动之初,浙江就将视角聚焦“市 场化”。彼时的浙江,人均GDP已经超过了 3000美元,* 判断:整个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型新阶段,人们对于休闲的需 求会越来越旺盛。基于这个判断,城乡之间的要素应当互相 流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化,鼓励农民进城,另 一方面,要让乡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怎么让“
38、公共品”变为“市场品” ?产业是基础。从2005 年,浙江就召开了首次农家乐大会。农家乐作为一种新兴的 业态,近年来为全国各地所重视,而浙江的农家乐之所以具 有活力和生命力,究其根本,在于自始至终坚持了 “农民主 体、村为基础、农旅结合“。从无到有,从初级走向高级, 从低端转为高中低结合,浙江农家乐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资 源禀赋、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特质的发展新路,成功地开辟 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渠道,也为浙江经济 社会发展增添了一大新亮点。安吉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两山”论断的地方。没有名山大川,缺少驰名景点, 这个地处浙北的小县,旅游业却连续十多年呈
39、两位数增长, 呈“井喷”之势。现在,安吉整个县就像个大景区,“一乡 一品、一村一韵、一步一景早在2007年,安吉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以“村村优美、家 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美丽乡 村”建设,把一个县当做一个景区来规划,把一个村当做一 个景点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做一个小品来打造。县委书记 沈铭权说,安吉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做统领,抓住了全域旅游 这个核心,并拧紧了全域旅游的资源观、空间观、产品观、 产业观、主体观等5个“总开关在浙江,像安吉一样,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的不在少数。 这一产业的全面开花,带来的不仅是人气与效益,更重要的是 吸引了大量人才回流。记者入住余杭一民宿,一问主人
40、“樵 夫与山”,不料是当地农业局辞职回乡的创业者;不经意间闯 进德清“枫华山庄”,女主人范小明居然是浙大法律系毕业 的高材生;来到景宁大均乡“听泉山庄”,一打听,老板娘小 沈三姐妹原来都在上海打拼。记者调查发现,在浙江,到乡村从事三产已成为一种时 尚和潮流。这些创客背景各异,有记者,有律师,有教师, 有海归,有设计师,但无一例外,他们对乡村生活情有独钟, 在城市见过世面,了解消费需求,又善于利用现代营销手段, 因此迅速成为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和人才一起回流到乡村的还有资本,以及现代的经营理 念和管理模式。不管你出差到哪里,一按手机键就可以给家 庭农场施肥加温,这叫“智慧农业种水稻可以穿着皮鞋不下
41、 地,全程由专业公司打理,这是“社会化服务把百亩田地分 为几百份,让城里人来认领,做个“周末农夫”,属于“体 验农业还有像众筹、直播等新花样,在浙江农村早已屡见不 鲜,好吃、好玩、好看成了浙江农业的新特色。乡村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城市成了乡村的CBD。如今,不 少浙江农民白天开着拖拉机下地干活,晚上开着小轿车进城 吃假、购物、唱歌;而到农村自驾游,则成了城市居民节假日 的首选节目。城与乡如胶似漆,正成为难以分割的整体。著名“三农”专家、浙江大学教授黄祖辉谈到,很多人 到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后,觉得难以复制,他们把关 注点放在了资金上。他认为,实际上“千万工程”是一个社 区改善问题,学习浙江经
42、验,关键学什么?核心在于:浙江通过植入产业,把社区的公共品变成市场品。“生态宜居,如果光是针对本地村民,那需要一定的经 济实力和公共体制作支撑,是不可持续的,但如果是面向城 市的,如果是和服务业相结合,有了经济收入和市场机制后, 那就是变成了市场品,如此一来,垃圾污水、厕所运维等就 能迎刃而解。”黄祖辉说。目前,浙江已有超过八成县市,将旅游业列为战略支柱 产业。浙江旅游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未来将坚持全域旅 游发展战略,把全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推进全域 旅游示范县(市、区)、旅游风情小镇、休闲旅游示范村的 三级联动创建。根据计划,到2020年,浙江1万个乡村有望 成为A级以上景区,其中
43、1000个村还将达到3A级景区标准。从“颜值美”到“心灵美”在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境内,后源溪由峡谷至河谷盆地 的隘口,那里地势险要,村东有一山谓镇峰,如镇守此地的 “大将一个村庄位于镇峰前头,因此取名镇头村。2018年9月21日,镇头村文化礼堂正式启用,而这正好 是全省第1万座农村文化礼堂。为庆祝这一特殊时刻,浙江 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力、“我们的家园一一万家农村文化礼 堂庆丰收”活动,主会场就设于镇头村。“千万工程”不仅仅是环境革命,还是一项“文化工程”, 从最早的种文化、送文化,到2013年,为顺应农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村文化发展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 提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通
44、过文化引领实现“心灵美”。去 年,浙江又将“万家文化礼堂引领工程”列入推进乡村振兴 战略的“五大工程”之一。马美娥从小就爱跳舞,在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绝对算 文艺骨干,平日里,就常常聚在文化礼堂表演。这次,她们 表演的节目是杂技与走秀,光听名字农作物语,就“土 味十足”,而所用的道具都是产自地里的花生、玉米。为了 上场,大伙排练了一个多月,尽管天气炎热,但个个干劲十 足。慈溪市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说,建设文化礼堂过程中,他有3个“想不到”:建设前,想不到村民的支持率这么高; 建设中,想不到村民的积极性这么高;建成后,想不到村民参 与热情这么高。有了文化礼堂后,谁来管?又该如何“活”起来?据了 解
45、,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有管理员9000余人、工作指导员3000 余人、文化礼堂志愿者1万余人,各级政府把支持和奖补农 村文化礼堂建设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县级财政为每个文 化礼堂提供每年不少于2万元的运行经费保障。现在,文化礼堂已成为浙江最有人气的“村庄客厅听一 些农民群众说,他们每天有事没事都要去礼堂里转转,家里 来了客人,也要带去看看。以前村民农闲时总是无所事事, 甚至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动。自从有了文化礼堂,活动越来越 丰富,到礼堂看看书、看电影,或跳跳舞、吹拉弹唱,成了许 多村民的新爱好。近些年,在浙江的不少农村,传颂着这样一段顺口溜: 多写一个字,少打一张牌;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一场
46、演出,少一场纠纷。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许多村的文 化广场上,闪动着大妈们动感的舞步。而不远处,或许还会 传来华尔兹舞曲声。可别小看了这些“业余选手”。如今每 逢文艺演出,许多村都能自导自演。建设文化礼堂,光热闹还不够,浙江省认为,这里更要 成为乡土文化和乡村记忆传承、延续的载体,形成属于这个 村子、这些村民共有的独特集体记忆,提升农民在精神层面 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身有所栖、心有所寄从文化礼堂到礼堂文化,浙江省将文明的种子种进了农 民的心田里。而散落在乡间的礼堂,也从一座座“盆景”, 变成了一片片“风景”,又通过发挥其在思想引导、道德教 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等方面的作用,衍生出一种文
47、化生 态,使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根据最新计划,从2018年起,浙江每年将继续建设3000 家农村文化礼堂,到2022年,有望实现人口 500人以上的村 全覆盖。另一方面,浙江还将努力实现“建管用育”一体化, 做到“大门常开、内容常新、活动常态”,使得建成的文化礼堂,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和美好生活相契合的精神家园。从“一时美”到“持久美”农村发展的春天,是靠改革唤醒的。对于“千万工程” 而言,从环境美,再到心灵美,再到产业兴旺,在这种可持 续发展的力量中,除了激发市场活力带来的源泉,还有一股 更重要的力量,那就是通过改革创新,来不断解放生产力。 地处西南山区的丽水市,就充
48、分领悟到了农村改革的新变化, 并将这种理念升华为实践指南。说起丽水,不管去没去过,许多浙江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生态,是这座山区城市最靓丽的标签。九山半水半分田,80% 以上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这里无可比拟的生态环境。当整 个华东地区“十面霾伏”,唯有丽水保持一枝独秀,“中国 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名不虚传。然而因为地处偏僻,山多地少,让丽水的经济发展一直 犹如“螺蝌壳里做道场“,制约重重,举步维艰。曾经为了 追求GDP,丽水也一度大干快上工业项目,但由此造成的污染, 也引得怨声载道。2006年,丽水痛定思痛,下定决心:生态 立市不再变!2013年,浙江正式取消对丽水的GDP和工业总产 值考核,并明
49、确今后的发展道路就是绿色生态。对照历史与未来,丽水市委、市政府认为:在生态文明 大行其道的今天,丽水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具潜力、最具 希望的也是生态,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最理想、 最实际的道路,就是实行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 的“三产”联动发展。但绿色发展、生态产业毕竟只是个概念,想要落地,还 有众多深层次的问题待破解。比如,定位生态精品农业,前 提要安全放心,则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这就需要通过土地 流转,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又比如,主体想要发展产业,但 苦于缺乏资金,如何推动手中的资产变资本;延伸出来的还有, 如何转移剩余农村劳动力,如何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纵观这些问题,其背后牵扯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 金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配套支撑, 而且这些改革环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