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459261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左传》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传》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阅读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左传阅读答案篇1:左传阅读答案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钮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

2、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注:胹(r)熊蹯(fn):煮熊掌。赵盾,史称赵宣子;士季,名会。提弥明:赵盾的车右。嗾(su)夫獒:唤出猛犬。赵穿:赵盾的堂兄弟。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寘:同“置”,放 B.则社稷之

3、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赖:依靠 C.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饮酒 D.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舍:放弃 1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4.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失其所与,不知 5.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夜则以兵围所寓所 6.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尚早,坐而假寐 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 选文开篇就以厚敛彤墙、弹射行人、杀害厨子三件事写出了晋灵公的贪婪、荒唐而又残暴,表明他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15. 在叙述士季与赵盾的进谏时,作者运用了简繁对比的手法,先用繁笔写士季对晋灵公进行和缓的进谏,

4、再用简笔写赵盾的骤谏。 16. 钮麑奉晋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当他看到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最终他选择了自杀。 17. 孔子认为,董狐是个好史官,赵盾是个好大夫。因此,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4分)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3分) 篇2:左传阅读答案 16.D(舍:住宿) 17.A(A都是“所”字用法。B连

5、词,那么/连词,却。C代词,指灾难/助词,用在时间名词之后,无意。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 18.D(“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错) 19.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全对得2分,错断漏断1处扣0.5分) 20(1)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4分,句意正确1分,“而”“莫之继”“请”各1分。) (2)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 (3分,句意正确1分,“亡”1分,“非子而谁”句式1分。) 篇3:左传阅读答案

6、左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

7、,入言文帝。文帝曰:“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堧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

8、史错。景帝曰:“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绌:不足,此处指不满。堧垣:宫外的墙。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 其意常在沛

9、公 B不来,且斩通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 山峦为晴雪所洗 D乃先请之,为错所卖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 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

10、丞相。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 试题答案: 11.D 12.C 13.A 14.B 篇4:关于左传阅读心得体会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包括诸侯国之

11、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的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传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在隐公里面,臧僖伯谏观鱼中,鲁隐公要到棠地以射鱼为娱乐,大臣臧僖伯奉劝他要把精力集中到国家大事上,而不要荒怠正事,指出:“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臧僖伯虽未能阻止隐公的行动。但他的话足以训诫。这里了告诉我们,若要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12、必须学会察纳善言,广纳贤言才能使自己的权威得到承认,更好的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在桓公篇里,臧哀伯谏纳郜鼎中,宋庄公为了取得鲁国的支持,把郜国的大鼎送给了鲁国作为贿赂,鲁庄公将它置于太庙中。鲁大臣臧哀伯这是明示百官可以纳贿,是国家衰败的象征。“国家之败,由官邪也。”这个道理不仅对那时的鲁国有用,即使拿到现在也一样具有普遍意义。就如一个当代的管理者,如果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的话,那么他的下属也同样这么做,那么他的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失败。同样在我国现在的反腐进程中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国的反腐要从高层抓起,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治本,哪些地方的官员也就不会腐败,所以我们要做好榜样,发挥领导作用。 篇5:左传

13、僖公四年阅读答案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了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

14、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与诸侯盟。 篇6:左传僖公四年阅读答案 注:齐侯:指齐桓公。齐属侯爵,故称齐侯。楚子:指楚成王。楚属子爵,故称楚子。包茅:裹成捆的菁茅。茅,菁茅,楚国的特产,用它滤酒。缩酒:渗酒,滤酒。昭王:周昭王,成王之孙。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赐我先君履 履:指足迹所到的地方。 B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徼:求。 C辱收寡君 辱:侮辱。 D君若以德绥诸侯 绥:安抚。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5、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以诸侯之师侵蔡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A两个“之”不同,两个“以”相同。 B两个“之”不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之”相同,两个“以”不同。 D两个“之”相同,两个“以”相同。 3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A昭王不答复,您还是到水边去问问他吧! B昭王不答复,你还是到水边问一问这件事吧! C昭王没有回国,您还是到水边问一问这件事吧! D昭王没有回国,您还是到水边问问他吧!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齐伐楚的借口有关的一组是 ( ) 蔡溃,遂伐楚。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16、周室。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A B C D 参考答案 1C(辱:屈辱、屈尊,敬词) 2A(结构助词,的。助词,提示宾语前置。均为介词,用、拿。) 3C (复:返回,回国。诸:兼词,相当于“之于”,其中的“之”代指“这件事”。) 4D(“蔡溃”,“伐楚”只是先后发生的两件事,二者无因果关系,故“蔡溃”不是伐楚的借口。说诸侯跟从齐国的原因。说齐国军队勇猛。) 参考译文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马发情相逐也到

17、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 “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间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

18、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篇7:曹刿论战左传阅读答案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

19、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0、,故逐之。” 解释划线的字。(4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_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_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_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_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原文回答) 他的远谋主要体现在:_和_。除了文中的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还有:_(举一例)(4分)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3分) 答案 (1)间:参与。(2)徧:通“遍”,遍及,普遍。(3)加:虚报(4)狱:案件。 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

21、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2)身居高位、享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个空各一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有军事才能示例: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 示例:鄙:政治上无知,军事上无能不鄙:善用人才,善于纳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注意(2)为通假字,(4)的古今义。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

22、据曹刿与乡人之间的对话来分析“请见”的原因,根据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的对话来概括曹刿的远谋即可。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篇8:曹刿论战左传阅读答案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

23、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选自宋史.岳飞传) 解释: 舍:驻扎休息。课:督促。注坡跳壕:从山坡上急驰而下,从壕沟低处向上跳。此处指练兵。束刍:捆扎喂牲口的草料。徇:示众。劳:慰劳。统制:武官名。蹙额:皱眉,表示忧虑。 1解释下列短语。 (1)三鼓:_ (2)败绩:_ (3)不私:_ (4)恂恂: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下视其辙,登轼

24、而望之。 _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 _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诉我们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 B甲、乙两个选段都没有对以少胜多的战斗场面作具体的描绘。 C甲段中“公将鼓之”与乙段中“皆重铠以习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D从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飞虽为武将,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风。 4岳飞是抗金名将,曹刿亦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根据甲、乙两段提供的信息,请你概括他们分别具有哪些军事才能。 _ 参考答案: 1(1)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2)溃败,失败,败逃(3)不占为己有(4)小心谨慎、谦和的样子 2(1)走下车察看(齐军)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登上车前横木察看齐国的军队。 (2)(对)远离家乡卫戍边疆的各位将领,派他(指岳飞)妻子慰问他(指戍将)的家人;(对)为国而死的将领,就养育他们的遗孤。(意对即可) 3A 4曹刿:小心谨慎;知己知彼;相机出击。(意对即可) 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抚恤死伤,颁犒军吏);取信于民;谋而后战。(任意答到2点即可,意对即可)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