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6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锦集6篇 (一)班级状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3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根底的学问、概念把握还算坚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把握还好。但马虎大意的还比拟多,敏捷性不够,应用力量较差。但总的来说大局部学生对数学比拟感兴趣,但承受力量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局部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准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肯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育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力量,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学困生有千家怡、马文斌、千阳肖、千纤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
2、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育,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连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仔细书写的根底上才有可能仔细思索。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育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孩子的自信念,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纳各种鼓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熟悉,时、分、秒,数学广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2 学情分析 1、学生习惯和兴趣 : 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局部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
3、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育。个别同学的根底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爱动手参加、小组争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把握上半学期所学的学问,并能运用这些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2)局部同学的思维较敏捷,有着提醒学问之间的联系、探究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学问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学问与技能 (1) 通过观看、数数、沟通、类推等活动,熟悉“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挨次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把握数的读、写法,能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的
4、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并在与同伴沟通中逐步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
5、学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亲密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学习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进展除法的笔算。熟悉“万”以内的数,合理敏捷地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自主发觉千克和克的关系。把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理解24时计时法。 难点: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计算的正确性,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一般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教学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
6、气氛,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敬重、爱惜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胜利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仔细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每天进展“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忙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阅读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育学生的数学阅读力量。对于学习力量较好的学生,鼓舞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等,拓宽学问面,爱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忱。 4.仔细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
7、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3 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工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熟悉,四边形,千米和吨的熟悉,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试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试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构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表达了前几册试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试验教材仍旧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阅历与体验、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表达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试验教材还具有下
8、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良笔算教学的编排,表达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育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力量的培育。 4、供应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 5、逐步进展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展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展估算;能娴熟地
9、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熟悉简洁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局部的名称,初步熟悉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展测量。 5、熟悉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熟悉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熟悉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展一些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大事的发生是确定
10、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洁试验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大事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洁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洁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看、分析及推理的力量。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索,积极发言,作业仔细按时完成、大局部同学能够娴熟
11、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学问也能较好地把握。但个别学生还没到达计算正确、快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悟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非常钟要质量、 2、改良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准时反应,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力量的训练,并留意他们初步的规律思维力量,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把握上下两个年级的学问连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
12、图。根据教学大纲的详细要求教学。 7、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学问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展。 8、注意培育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构造,加强引导。 四、教具和学具 1、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卷尺和测绳、七巧板 、钟面、转盘。 2、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依据各局部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把教科书第92页的月饼插图画在硬纸板上,剪下,制成较大的“月饼”,作为课上的教具。又如将教科书第123页思索题图复印多份,发给学生,让学生试着剪一剪。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4
13、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养教育,更好的完本钱册的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依据本册的详细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规划: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改良笔算教学的编排,表达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育学生的数感。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力量的培育。供应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逐步进展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详细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熟悉,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识别方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年月日、周长、
14、分数的初步熟悉、三次综合实践、总复习。 (二)学问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洁的分数。 2、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究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并熟悉克、千克、吨,并能进展简洁的换算。 4、结合实例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熟悉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把握年、月、日。 6、熟悉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区分其余七个方向。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对身边
15、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奇怪心和兴趣,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觉错误并准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局部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拟抽象,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儿童对一切事物布满奇怪,有剧烈的求知欲望,对数学有肯定的根底熟悉。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16、,学习积极性高。大局部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仔细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开心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情愿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习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催促,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是关键。 三、教学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力争做到不打无预备之仗。 2、积极学习组织教学的方法和艺术,努力为学生制造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以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细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答案开放的练习题,以培育学生敏捷的思维力量。 4、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教育教学
17、改革的方向,以新的理念武装课堂。 5、严格要求,加强学生力量和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培育。 6、留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详细措施如下: (1)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常常联系,准时反映在校的学习状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忙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念与决心。 (2)留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学问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怀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3)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答复,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育他们的思维力量。 7、严密结合现实生活,留意宽松气氛的营造和深厚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促进从小喜爱学习习惯的养成。 8、留意结合相关
18、内容培育学生发觉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力量。 9、教学中要留意学问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力量。 10、留意和学生家长联系,亲密留意学生在家的表现,将学校教育的作用延长到校外,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1、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忙学生熟悉自我,建立信念。 四、教学时间安排: 克、千克、吨的熟悉 5课时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 15课时 识别方向 3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0课时 四则
19、混合运算 5课时 年月日 5课时 周长 4课时 分数的初步熟悉 5课时 三次综合实践 6课时 总复习 6课时 机动课时 6课时 合计 68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5 一、根本状况分析 1、学生人数:57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 2、学生学习状况:学生根底参差不齐,一小撮学生数学成绩很差,数学学习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较差,但是他们天真、活泼、有较强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望、可塑性较强,对数学学习布满期盼和渴望。 3、学生学问、力量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根本学问、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肯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去。特殊是一些动手操作
20、、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但是一局部学困生在遇到思索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心情。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表达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根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胜利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根底比拟差,计算力量、思维力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育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加孩子的自信念,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纳各种鼓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局部有:克、千克、吨的熟悉;两三位数乘一位
21、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分数的初步熟悉;空间与图形有: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周长;实践与综合应用有:总复习和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在数与代数板块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的除法是重点,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表内乘、除法和多位数加、减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表内乘、除法的进一步进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由多个简洁数学学问构造根据学问本身的规律挨次综合而成的学问构造。这局部学问又分别是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根底。由于在多位数的乘除法中,也是由多个简洁学问内容根据学问本身的规律规律综合而的复合;用多位数除
22、时,每求一步商的过程与用一位数除的过程根本一样。因此,这些内容都是最根底的,对进一步学习有重要意义,要帮忙学生切实把握好。克、千克、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教科书重点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等活动,帮忙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年、月、日是在把握了12时计时法的根底上绽开教学的,但年、月、日更为抽象,它综合了数学学问和天文学问,因此它的学习更为困难。为突破这个难点,教科书从学生最为熟识的日历入手,采纳“观看争论分析归纳”的学习方式。 在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东、南、西、北、旋转与平移现象都是新课程中增加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
23、要的现实意义。教科书通过为学生供应大量现实好玩的素材,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把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变成好玩的、布满想象和推理的活动过程。东、南、西、北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根底上,用前面把握的方位词学习新的方向。教科书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特别清晰地呈现了前后学问的联系,同时,教材把学生对方向的熟悉扩展到八个方向。旋转和平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有关图形与变换的学习内容,教科书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旋转和平移现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而获得的,通过这种特例的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把握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
24、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能通过对周长公式的探究,培育学生的抽象和概括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让学生经受探究周长概念的全过程,能帮忙学生从中获得胜利体验,进一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三、教学措施 1、注意培育学生敏捷的计算力量,进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洁的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熟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力量的教学,培育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 4、供应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力量。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
25、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7、注意对后进生的关注和辅导,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学习活动。 8、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动身,多实行嬉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四、预期目标 成绩目标:平均分达86分,及格率达100%;优生率达90%,后进生率按制在0%。 学生学习行为目标: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教学活动,在他人的帮忙和鼓舞下,能克制数学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人人能够感受到胜利的体验,建立更好地学习数学的信念,养成自觉学习数学的习惯。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数 (规划安排数) 周次 克、千克、吨的熟悉及单元检测 5 第2-3周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
26、法及单元检测 16 第3-6周 东、南、西、北及单元检测 5 第6-7周 旋转与平移现象及单元检测 2 第7-8周 期中复习与期中检测(含评讲试卷) 5 第9周 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及单元检测 10 第9-11周 周长及单元检测 4 第11-12周 分数的初步熟悉及单元检测 4 第12-13周 年、月、日及单元检测 5 第13-14周 总复习及检测 20 第15-18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规划 篇6 一、班级状况分析: 初三学生对一些根本的数学学问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学问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习这本书奠定了重要根底,也为
27、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力量制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它具有内容丰富、注意学生体验、反映学问形成过程、鼓舞算法多样化、转变学生学习方法、表达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 (a)学问和技能 1、会写。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 3、初步了解简洁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局部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洁加
28、减一样分母的分数。 4、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量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 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洁的计算。 6、在教师的帮忙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展简洁的归纳和类比。 (二)心情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奇怪心,积极参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制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
29、难,获得胜利的阅历,有信念学好数学。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觉错误并准时改正。 3、体验观看、运算、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力量。并且养成仔细工作,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洁的计算。 2、树立时
30、、分、秒的时间观念,培育观看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2和单元4 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依据详细状况进展估量,进一步了解加减估量的根本方法,增加估量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洁的单位换算,适中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加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育实践力量。 第五单元 1、通过观看、比拟、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把握并应用
31、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娴熟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依据详细状况进展乘法估量,并说明估量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学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把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究并把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量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单元 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能读写简洁的分数。知道乐谱各局部的名称。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一样的分数的简洁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