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必刷卷05新高考地区专用乙 _ _-信园 所商1新高考地区考试题型为9(现代文阅读35分)+8(古代诗文阅读35分)+5(语言文字应用20分)+1 (作文60分)。1.2023年新高考I 卷与2022年新高考I 卷试卷结构保持一致。2.践行评价体系,考查内容选材灵活,题型相对稳定,考察形式更灵活,重视逻辑与审美,强调迁移能力与逻辑思辨,命题进一步情景化。3.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在融合中实现;文化浸润,注重古今贯通;古今贯通,激发理想追求的时代精神;汇聚精华,感受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全面发展,注重整体渗透。4.考教衔接,语文特色在创新中凸显;深化基础,注重课堂学
2、习;强调能力,注重融会贯通;创新题型,注重学以致用5.精心设计平稳、平实、平和、平衡,能力素养在平稳中区分。测2023年语言运用题仍将呈现如下特点:1.聚焦社会热点,关注百姓健康。科普说明文,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2.试题结构稳定,成语习题主观化,挖空衔接题,逻辑概括段落内容题。3.习题主观化加大,逻辑能力更强,更强调语境下的语言运用和逻辑判断。建议读练结合,积累成语。读热点时评、科技热点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积累并归类成语,注意成语运用语境积累,注意成语运用到作文上。建议读练结合,培养逻辑能力。阅读材料,用恰当逻辑概括材料内容;鉴赏句子关系,会根据材料命题挖空衔接。建议注意思维导图运用,梳理阅读
3、思路。阅读报纸,积累名言、人物素材;阅读报纸,用思维导图概括报纸内容。建议结合社会热点鉴赏修辞句,结合新闻时评调整局势。重视逻辑与语言运用能力。构建句式知识体系,注意提高语言文字运用句式转化能力。预测2023年的名句默写命题将重视人生成长体验名句,关注家国情怀名句,体现审美的名句。一、现 代 文 阅 读(35分)(-)现代文阅读I(本 题 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 5小题。材料一:“笔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但“笔记”的源头却可以追溯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史官传统。先秦诸子散文中许多征引神话传说、轶事传闻来阐明政治主张的论辩素材,也是笔记的源头。我们 熟 知 的 论
4、语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也 有“笔记”之意。章太炎说:“论语为师弟问答,乃亦略记旧闻,散为各条,编次成帙,斯 曰 论语亦犹古言方策,汉言尺牍,今言札记矣。”中国历代笔记浩如烟海,体系非常庞杂。近人刘叶秋先生撰有 历代笔记才既述,将笔记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三类。前一种近似于古人所称的“说部”“小说”。而历史琐闻类笔记,也有人视为历史笔记,有着补正史之缺的重要史料价值。“考据、辩证类”则是比较狭义一些的学术笔记,以随笔等形式记录作者的学术见解和思想观点。中国古代学术笔记源远流长,两汉经注、章句训诂实已开学术笔记之先路。大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笔记史的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以大量的志怪
5、笔记为特色,唐代笔记以历史补逸、轶事、琐闻为大端。考辨类笔记从杂史琐记中真正分化出来,是到了宋代的时候。学术笔记随着宋代考据与辨证之学的发展而兴起,王 应 麟 的 困学纪闻、洪 迈 的 容斋随笔等是古代学术笔记中举足轻重的作品,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出入百家,考辨色彩浓厚。学术笔记在元代得以继承,刘 堀 隐居通议、陶 宗 仪 南村辍耕录分别为元代初年和末年学术笔记的代表作,记叙、考证、议论兼具。明代虽有学风空疏之讥,但 何 良 俊 四友斋丛说、胡 应 麟 少室山房笔丛等尚为可观。清代学术笔记蔚为大观,梁 启 超 清代学术概论论及清代学术说:“大抵当时好学之士,每人必置一 札 记 册 子,每读书有
6、心得则记之。”并且开列出顾炎武日知录、阎 若 琥 潜邱札记、钱 大 昕 十驾斋养新录等“最可观者”十余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清代的学术笔记有500多种。学术笔记已经成为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 炎 武 的 日知录、阎若球的 潜邱札记便开清代朴学之风。立足不同时期的清代学术笔记,我们能够一虢清代学术的演进路途。(摘编自杨艳秋 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古代学术笔记的传统)材料二: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称杂识、杂录、笔谈等,今 人 常 以“笔记”一名统之。古代札记的内容涉及广泛,包罗宏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赅。在种类多样的札记体著述中,有一种是以学术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
7、可称之为学术札记,其间多有真知灼见,是古代学术园地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札记为古人求知修学所倚用,在其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学术札记十分发达,成为传统学术的重要载体。以清代训诂学研究为例略作考察,即可知札记是清代学者训诂研究成果常见的载体形态。清 代(尤其是乾嘉两朝)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此时学者在训诂研究上的所闻、所思、所得,有很多是以札记来承载和呈现的,如 威 琳 经义杂记、王 鸣 盛 蛾术编、赵 翼 咳余丛考等学术札记,其中就多有训诂探究的内容,借此能衮:见当时训诂学研究实绩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学术的内涵、特点等。古代学术札记多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
8、获得的成果,或记下了学者思考某一学术问题时乍现的灵光,或载录了学者经久探索某一学术问题所得的结果其中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以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研究为例,其中无论是微观的具体训释,还是宏观的理论探讨,多有精义妙论。清胡培肇说:“(乾嘉)有札记之书,所释非一经,每经不数条,顾较通释全经者时有创获。”清凌扬藻也有相近看法:“盖传注之文,全释一经,或不免敷衍以足篇目。杂家之言,偶举一义,大抵有所独得,乃特笔于书,说多可取。”可见,乾嘉学术札记所载者,多有作者在经义训诂上的创新自得之言,其价值有时甚至超过通释全经之书。古代札记在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有感而发,信笔所至,了无拘束。正如
9、吕叔湘所言:“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因此,古代札记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学术札记也当然如此,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古代学术札记缺乏形式上的系统,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内在的思想理路。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干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就会发现,尽管其中的论述文字显得零碎散杂、漫无统纪,但实际上往往是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的,彼此关联,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比如,乾嘉时代众多学术札记中的训诘理论材料,零珠碎肌般地散见于各处,孱杂于考据性文字之中,缺乏独立的显性体系,但如果从论题或论域
10、的视角进行宏观审视,整体把握和解读这些分散的碎片化理论材料,则知其中蕴含着相通的思想因素,潜藏着内在的知识构架及其逻辑秩序,有其隐性体系。其理论体系的内部结构实际上包括训诂条件论、训诂对象论、训诘体式论、训诂方法论等部分;其每个部分又包括若干方面,如其中训诂方法论包括因声求义、依形解义、考求故训、循文求义、旁通互证等方面。总之,学术札记是我国古代学术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前人的学术精髓和学术智慧,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我们应予珍视,并善加借鉴和利用。(摘编自曹海东 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叶秋将笔记分成了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辩证
11、三类,其中历史琐闻类笔记最为重要,能补正史之缺。B.考辨类笔记通过随笔等形式记录了作者的学术见解和思想观点,直到宋代才开始从杂史琐记中分化出来。C.古代札记多是作者有感而发、随手所作,不注重体系形式的建构,因此内容都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D.古人的学术札记中蕴含着丰富的学术精髓和学术智慧,对今天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应多加借鉴和利用。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笔记”一词虽然出现得迟,但笔记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官传统及先秦诸子散文中阐明政治主张的论辩素材。B.作为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的学术笔记成就显著,这与当时学者喜欢随手记下读书心得有一定关系。
12、C.在胡培翠和凌扬藻看来,乾嘉时期的学术札记记载了清代的学者们对于训诂学研究的独特观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D.梦溪笔谈记载了沈括的所见所闻和见解,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等多方面,堪称古代学术札记的典型代表。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通过列举多部代表性学术笔记,阐述了我国主要朝代的学术笔记的发展状况。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及清代的“札记册子”,并肯定其对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性。C.材料二认为,古代学术札记主要以学术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其中多含学者的真知灼见,是我国传统学术的重要载体。D.根据材料二,我们研究乾嘉时期学术札记中的
13、训诂理论材料,可以了解乾嘉时期训诂理论的发展。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古代学术笔记的发展脉络。(4 分)5.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古代学术札记的特点。(4 分)【答案】1.D 2.C 3.B 4.两汉经注、章句训诂开学术笔记之先路。宋代随着考据与辨证之学的发展,学术笔记开始兴起。学术笔记在元代得以继承,明代学风空疏,有少量可观的学术笔记。清代学术笔记蔚为大观,学术笔记已经成为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5.古代学术札记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古代学术札记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古代学术札记往往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
14、生成的隐性系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其中历史琐闻类笔记最为重要”错误。原文是“近人刘叶秋先生撰有 历代笔记概述,将笔记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和考据、辩证三类。前一种近似于古人所称的 说部“小说而历史琐闻类笔记,也有人视为历史笔记,有着补正史之缺的重要史料价值”。B.“直到宋代才开始从杂史琐记中分化出来”错误。原文是“考辨类笔记从杂史琐记中真正分化出来,是到了宋代的时候C.”因此内容都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错误。原文是“古代札记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推断、推理的能力。C.“乾嘉时期的学术札记记载了清代的学者们对于训诂学研
15、究的独特观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错误。原文是“古代学术札记多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获得的成果其中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以乾嘉学术札记的训诂研究为例,其中无论是微观的具体训释,还是宏观的理论探讨,多有精义妙论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并肯定其对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性”错误。材料一原文是“立足不同时期的清代学术笔记,我们能够一窥清代学术的演进路途”。材料二原文是“以清代训诂学研究为例略作考察,即可知札记是清代学者训诂研究成果常见的载体形态。借此能窥见当时训诂学研究实绩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学术的内涵、
16、特点等故选Bo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根据原文“中国古代学术笔记源远流长,两汉经注、章句训诂实己开学术笔记之先路”可知,两汉经注、章句训诂开学术笔记之先路。根据原文“考辨类笔记从杂史琐记中真正分化出来,是到了宋代的时候。学术笔记随着宋代考据与辨证之学的发展而兴起,王应麟的 困学纪闻、洪 迈 的 容斋随笔等是古代学术笔记中举足轻重的作品,其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出入百家,考辨色彩浓厚”可知,宋代随着考据与辨证之学的发展,学术笔记开始兴起。根据原文“学术笔记在元代得以继承,刘 原 隐居通议、陶 宗 仪 南村辍耕录分别为元代初年和末年学术笔记的代表作,记叙、考证、议论兼具。明代虽有学风
17、空疏之讥,但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等尚为可观”可知,学术笔记在元代得以继承,明代学风空疏,有少量可观的学术笔记。根据原文“清代学术笔记蔚为大观,梁 启 超 清代学术概论论及清代学术说:“大抵当时好学之士,每人必置一 札记册子,每读书有心得则记之。并且开列出顾炎武 日知录、阎 若 域 潜邱札记、钱 大 昕 十驾斋养新录等“最可观者”十余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清代的学术笔记有500多种。学术笔记已经成为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 炎 武 的 日知录、阎 若 琼 的 潜邱札记便开清代朴学之风。立足不同时期的清代学术笔记,我们能够一窥清代学术的演进路途“可知,清代学术笔记蔚为大观,学
18、术笔记已经成为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章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古代学术札记多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获得的成果,或记下了学者思考某一学术问题时乍现的灵光,或载录了学者经久探索某一学术问题所得的结果其中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可知,古代学术札记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根据原文“古代札记在形式上显得自由洒落、散漫无制。学术札记也当然如此,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可知,古代学术札记随意抒写,不事雕琢,更不措意于体系形式的建构,通常没有规
19、整的结构框架和绵密的显性体系。根据原文“古代学术札记缺乏形式上的系统,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内在的思想理路。对一部学术札记或若干相类的学术札记进行总体性观照就会发现,尽管其中的论述文字显得零碎散杂、漫无统纪,但实际上往往是围绕特定的学术论题或论域来展开研讨的,彼此关联,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可知,古代学术札记的论述实际上往往彼此关联,暗含着立体化的、动态生成的隐性系统。(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6 9题。绣水夕阳查俊华我从武汉赶赴铜城,直奔铜城市中心医院。医院重症监护室是一位中老年女子在看护我爸。她自我介绍叫乔麦,三十五年前是我爸的学生。从乔麦、
20、消防队员、医生和邻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像一张被撕碎的稿纸,我把它们慢慢地粘贴拢合。我爸虚岁八十,身体硬朗,他为这一点自豪和骄傲。爸爸一辈子当教师,习惯恬静、自律的生活,晚年生活更是有规则,所以我们子女平时并不担心他。爸爸打开煤气灶准备晚餐,没想到刨丝瓜的时候,有两片瓜皮掉在地板上,一脚踩在丝瓜皮上,一个起起撞到灶台,油盐酱醋打翻在地,各种液体洒了一地,窗帘被点燃了。他摔在地上,就再也动弹不得。摔倒的时候,手中的碗被重重地摔到身后墙壁上,将墙壁砸一个洞。火光通明之明,爸爸的手机响起来。乔麦跟我说,她门敲不开,就一直没有离开,及时报了火警。直至救出爸爸,在医院重症病房守护着爸爸。大哥做了临时分工,
21、三兄弟在医院轮流值班,守护爸爸,我待在家里,做后勤保障,准备爸爸的后事。有什么准备的呢?寿衣店里各种款式型号的寿衣都有,公墓里的墓穴妈妈去世的时候就一起购买了,骨灰安放下去就是。我很不情愿地开始整理爸爸的衣物。爸爸是铜城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热爱教育,性格温和,可谓桃李满天下。爸爸坚持写了四十多年日记。收拾爸爸书房,看到了爸爸摆放整齐的日记,整整占去大半个书柜。我随手抽出今年的两本日记,翻阅开来。2月1 8日(农历正月初三)春节还没有过完,春雨和冬梅都返程了。春雨只在家里住了一天,冬梅住了三天。仲夏和秋生没有回家过年,一个孙子有事,一个公司有事,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2月2
22、8日真是倒霉透了,年还没有过完,后天才元宵节,一不小心感冒了。经过长廊去上厕所,刚跨入走廊,就有一个女子从身后过来,将我的吊瓶接了过去,热情地说,赵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铜城一中八二级的,您教的一二三班的语文。不过我在四班,我特别爱听您讲析古诗词,经常混进您的班级听您讲课。也许爸爸上圈套了。3月1日(元宵节)昨天打了点滴,今天感觉好多了,烧退了,脑壳也没有那么沉了。乔麦八点钟准时来接我去医院。她还说,别见外,赵老师,我要为您负责到底。3月4日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说我是铜城一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做这点小事,哪能收老师的钱。乔麦没有收我分
23、文的报酬,我始终心存不安。我教学的年代,还真有活雷锋现世,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3月1 5日乔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上门来给我祝贺,还带了生日蛋糕来。乔麦来给我过生日,我感到惊讶,同时有些警惕起来。乔麦说,那天在医院我帮您排队结账,用了您身份证的,我记住了。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感谢乔麦同学!我合上日记,一阵难抑的愧疚涌上心头。爸爸生日我只微信祝福,并没有想到回家陪伴爸爸。一边又想,爸爸好像越陷越深。3月25日我们这个小区叫绣水名城,乔麦帮助小区的退休老人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绣水夕阳”。乔麦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她在跟踪我的生活吗?我在狐疑中,乔麦开口
24、了,她直白地对我说,她是做老年保健品业务的。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她说,一个月的剂量一千五百元,一年为一个疗程。我眼睛已经模糊。我们经常像教小学生那样给爸爸布置作业,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妈妈去世整整十年了,我们兄妹四个整齐地陪伴爸爸过春节,仅有一次,就是妈妈去世的那一年。我们围拢到爸爸的病榻前。爸爸整个身体起伏了一下,眼皮抖动了一下,却没有睁开。爸爸就这样,跟我们永别了。医院诊断的结果,爸爸是被浓烟窒息,因呼吸道严重感染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的。安葬了爸爸,我们带着悲伤回到爸爸居住的房子,我们童年的家。沉默良久,我说,我读过爸爸近两年的日记,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感谢一个人,爸爸的一个学生,叫乔
25、麦,爸爸留下了一笔存款,我们给她十万,行不行?二哥说,少了,二十万吧。三嫂控制不住了,尖着嗓门说,有必要吗?她又不是爸爸的小老婆。三哥吼道,闭嘴!正争吵中,有人敲响。三哥去开门,竟然是乔麦。她低着头,轻声说,赵老师这样走,作为学生心里也难受,希望你们节哀。我今天来,是退还赵老师保健品的钱,赵老师长期用我的保健品,他付了 一年的款,现在他用不着了,应该退还四千五百元,我已经打到了赵老师的微信里,请你们查收一下。我们听了,满屋久久沉默。(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直奔”一词用语简洁明了,写出了“我”因父亲入院而焦急、不安的复杂心情
26、。B.借助他人介绍,“我”“慢慢地粘贴拢合”父亲生活的相关情况,表明全文使用了倒叙手法。C.父亲的日记不只是简单叙述事件,还传神地刻画父亲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D.三嫂不同意给乔麦二十万,说话刻薄,与下文乔麦主动退还四千五百元形成鲜明对比。7.关于文中“我”看完父亲日记“眼睛已经模糊 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被已经退休父亲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遇及乔麦的种种表现所深深感动。B.作为子女的“我”通过阅读父亲的日记从而真正走进了父亲的生活和内心。C.兄妹四人悔恨没有关心过父亲的日常生活,没有能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D.此部分为“我”想感谢乔麦、补偿乔麦及乔麦来表达慰问和
27、退费埋下伏笔。8.作者用了不少的篇幅摘录父亲的日记,这种写法有怎样的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 分)9.评论家说小说塑造人物要“于轻柔处表现人物刚强的性格”,请对文中的乔麦分析。(6 分)【答案】6.C 7.C 8.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一个老年人难为人知的晚年孤独生活,增强了真实性;片断式写法,选材自由,交待的相关内容为故事情节的突转打下伏笔;更加丰富了父亲和乔麦的人物形象;勾勒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子女、社会应该如何养老。9.塑造的人物性格温和轻柔中透出刚强,乔麦在温和中有独自面对生活的刚强:乔麦和爸爸关于工作的对话直白平和,却表现了她为生活奔波的刚强;整个作品叙事和缓平淡,
28、却能表现乔麦的坚定刚毅。【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动作、神态、语言 错误。父亲的日记中,没有刻画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情节作用的能力。C.“兄妹四人悔恨没有关心过父亲的日常生活”错误。兄妹四人不是不关心,而是没有真正关心陪伴,只是说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由“春节还没有过完,春雨和冬梅都返程了。春雨只在家里住了一天,冬梅住了三天。仲夏和秋生没有回家过年,一个孙子有事,一个公司有事,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了他们”“我过了一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可知,
29、用日记的形式写出了一个老年人难为人知的晚年孤独生活,增强了真实性;日记采用片断式写法,选材自由,交待的相关内容为故事情节的突转打下伏笔:如“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她说,一个月的剂量一千五百元,一年为一个疗程”等乔麦卖保健品的情节为后文乔麦主动退还四千五百元的情节突转打下伏笔。由“刚跨入走廊,就有一个女子从身后过来,将我的吊瓶接了过去,热情地说,赵老师,我是您的学生,铜城一中八二级的,您教的一二三班的语文。不过我在四班,我特别爱听您讲析古诗词,经常混进您的班级听您讲课”“乔麦说,那天在医院我帮您排队结账,用了您身份证的,我记住了。我过了一
30、个身边没有亲人,却并不孤独的生日”“连续五天都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说我是铜城一中德高望重的老师,做这点小事,哪能收老师的钱”可知,更加丰富了父亲和乔麦的人物形象;由“他们的家庭和事业都重要,不能耽误门也们”“我教学的年代,还真有活雷锋现世,当今这个时代,充满了铜臭味,哪有免费的晚餐?”“我感到惊讶,同时有些警惕起来”“我单刀直入,问,怎么个买法?”可知,勾勒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子女、社会应该如何养老。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特征以及描写手法的能力。由“乔麦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上门来给我祝贺,还带了生日蛋糕来”“连续五天都
31、是乔麦用车接送我去医院。我要给她报酬,至少按的士标准付费吧?乔麦坚决不收”可知,塑造的人物性格温和轻柔中透出刚强,乔麦在温和中有独自面对生活的刚强;由“乔麦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她在跟踪我的生活吗?”“我在狐疑中,乔麦开口了,她直白地对我说,她是做老年保健品业务的“可知,乔麦和爸爸关于工作的对话直白平和,却表现了她为生活奔波的刚强;整个作品叙事和缓平淡,但表现出了人物刚强的性格,由“正争吵中,有人敲响。三哥去开门,竟然是乔麦。她低着头,轻声说,赵老师这样走,作为学生心里也难受,希望你们节哀。我今天来,是退还赵老师保健品的钱,赵老师长期用我的保健品,他付了一年的款,现在他用不着了,应该退还四千五百
32、元,我已经打到了赵老师的微信里,请你们查收一下“可知,生活不易,但乔麦仍然退换钱款,表现乔麦的坚定刚毅。二、古代诗文 阅 读(3 5分)(一)文 言 文 阅 读(本题 共5小题,2 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 0 1 4题。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苹行义,而以妄死求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梭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日:“使有禄于国T位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日:“诺。”遂入
33、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见其举乎遂砰而徒固以兵国之白 公 谓 石 乞 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国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日:“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中鸣闻之必来,弓与之语。白 公 日:“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日:“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日:“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样擎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
34、申鸣日:“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 选 自 说苑J)1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鸣日/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B.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C.申鸣日/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D.申鸣日/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1 1.
3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文中指节操,原指竹节,因竹节分段有一定的规律,故引申为节操。B.“子不与吾”的“与”与 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王国也“相同。C.“因与之语”的“因”与 鸿门宴中“因击沛公于坐”的“因“相同。D.“援椁鼓之”的“鼓”与 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五鼓”的“鼓”不同。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书人有杀身成仁的,有舍身取义的,有为坚守气节和伦理而不惧死亡的,他们在死后名声能够传播于后世。B.申鸣做楚相期间,楚国发生了内乱,申鸣辞别父亲率兵平叛,石乞为白公出主意,劫持申鸣的父亲来对付申明。C.白公用
36、武力劫持了申鸣的父亲后,告知申鸣如果和自己一条心,就可以平分楚国,否则,就会杀掉申鸣的父亲。D.申鸣面对忠与孝的艰难抉择,最终选择了忠君;他振作精神,指挥作战,最终杀了白公,他的父亲也自杀身亡。1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有禄于国,有位于庭,汝乐吾无忧矣。(2)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1 4.楚相申鸣最后为什么自杀?请简要说明理由。(3 分)【答案】1 0.C 1 1.B 1 2.D 1 3.(1)如果在国家享有俸禄,在朝廷有地位,你快乐我也就没有担忧的了。(2)我听说,吃国君之食就要为国君的事而死,接受国君的俸禄就要为国君竭尽自己的能力。1 4
37、.申鸣忠于了自己的国家,却没有保全自己的父亲,忠孝不能两全,没有脸面活在世上。【解析】1 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申鸣说:“我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归于国君,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离开父亲去事奉国君,难道能不为国难而死吗?”于是辞别父亲前往,进而率军围攻白公胜。“去父事君”语意连贯,中间不断开;且“得无乎”为固定形式,独立成句,排除A B;“仕者”为后边句子“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共同的主语,同时是“闻”的宾语,“仕者”后断开,排除D。故选C。1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B.“相同”错。答应/亲附、结交。句意:你不答应我/亲附秦国却不帮助五国。C.因,趁机。句意
38、:借此机会与他交涉/趁机在座位上击杀沛公。D.动词,击鼓进兵/名词,更的代称。句意:于是拿起鼓槌击鼓进兵/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故选B。1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他的父亲也自杀身亡”表述错误,由“遂杀白公,其父亦死”可知,他杀掉白公,他的父亲也被杀了。而不是“他的父亲也自杀身亡故选D。1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使”,如果;有禄于国”,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国有禄”,在国家享有俸禄;“有位于庭”,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庭有位”,在朝廷有地位。(2)“闻”,听说;第一个“食”,动词,吃;“毕”,竭尽。1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
39、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一句的意思是:现在我不可能做我父亲的孝子了,而是国君的忠臣,我还能保全自己吗?由此可得出:申鸣认为自己忠于了自己的国家,却没有保全自己的父亲,忠孝不能两全,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参考译文:有勇气而且在行动上果断的读书人,不以树立名节实行道义,却以轻生去获取非分的名声,难道不可哀痛吗?读书人有杀身成仁,舍身犯难而取义的,为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所以能够在他死后名声传播于后世。没有勇敢果断的精神,谁人能够做到这样?楚国有个名叫申鸣的读书人,在家奉养他的父亲,孝行闻名于楚国。楚王想要授给他国相的职位,申鸣推辞不接受。他的
40、父亲说:“楚王想要任你为相,你为何不接受呢?”申鸣回答说:“为何不做父亲的孝子,却去做君王的忠臣呢?”他的父亲说:“如果在国家享有俸禄,在朝廷有地位,你快乐我也就没有担忧的了。我希望你能去做国相。”申鸣说:“好吧。”于是就入朝,楚王便授他国相的职位。过了三年,白公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准备前去为国赴难,他的父亲制止他,说:“抛弃父亲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我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归于国君,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离开父亲去事奉国君,难道能不为国难而死吗?”于是辞别父亲前往,进而率军围攻白公胜。白公对石乞说:“申鸣这个人,是天下有名的勇士,现在领兵围困我,我该怎么对付他?”石乞说:“申鸣这个人,
41、是天下有名的孝子,领兵前去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此事必定前来,便可借此机会与他交涉。”白公说:“好。”就前往劫取申鸣的父亲,用兵器挟持他的父亲,告诉申鸣说:“你帮助我,我同你平分楚国。你不答应我,你的父亲就会被杀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今天我是国君的忠臣。我听说,吃国君之食就要为国君的事而死,接受国君的俸禄就要为国君竭尽自己的能力。如今我已不能做父亲的孝子了,只能是国君的忠臣,我岂能保全自身!”于是拿起鼓槌击鼓进兵,终于杀死了白公,他的父亲也因此死去。楚王赏给他黄金百斤。申鸣说:“吃国君的饭,逃避国君的灾难,不是忠臣。使国君的国家安定,自己的父亲却被杀死,不是孝子。忠
42、、孝之名不能两立,忠、孝之行不能两全,像这样而活着,有什么脸面立身于天下呢?”于是自杀而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 成1516题。送苏参军戎昱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回首怆离群。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魄。客来有恨空思德,别后谁人更议文。常叹苏生官太屈,应缘才似鲍参军。【注】戎昱,唐代诗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有的版本也写作“老”。鲍参军,南朝人,有良好的诗名和官名。1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开头直接回忆自己与同为士子的友人因分别而饮酒,且酩酊大醉。B.苏参军将要离去,诗人内心凄然不已
43、,一个“怆”字写尽别时的痛苦。C.友人已远去,太阳也已西沉,与“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中“客”也作“老”,两者只是用字不同,表达的丰富意蕴却相同。1 6 .诗人“常叹苏生官太屈”有哪些具体原因?请结合内容概括。(6分)【答案】1 5.D 1 6.苏生为文有才,苏生为人有德,为官有鲍参军之才。【解析】1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和赏析的能力。D.“却相同”错,应该是有所不相同,“客”有客居他乡,漂泊不定之意,老”则是年老,感叹年华逝去的无奈之感。故 选D。1 6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常叹苏生官太屈”,诗人经常感叹苏生为官过于屈才;由“别后谁人更议文”可
44、知,苏生为文有才;由“客来有恨空思德”可知,苏生为人有德:由“应缘才似鲍参军“可知,为官有鲍参军之才。(三)名 篇 名 句 默 写(本 题 共1小题,6分)1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Q)韩 愈 师说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概述了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和官职为借口,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的两句是“,(2)在孔子看来,“礼”在国家治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之所以嗤笑子路,就是因为子路“,(3)中国有千年的酒文化,饮酒诗词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数文人骚客于酒之一事留下过千古名篇。白居易 琵琶行中“”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曹 操 短歌行中“写诗人边喝酒边
45、听歌,慨叹光阴易逝。【答案】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为 国 以 礼 其 言 不 让 往 往 取 酒 还 独 倾 对酒当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羞、谀、倾。三、语言文字 运 用(20分)(-)语言文字运用I(本 题 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820题。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作出
46、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 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截 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进行充分地转化、阐释。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 、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
47、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1 8.示例:不 可 磨 灭 欣 欣 向 荣 喜闻 乐 见19.修 辞 手 法:比喻、排比。表达效果:将古籍比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构成排比,从不同角度揭示古籍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生动形象,鲜明有力。2 0.示例: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和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进行充分地阐释、转化。【解析】1 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
48、,依据“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可知语境强调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巨大,因此可填写:不可磨灭。不可磨灭:形容永远不会消失,具有永久存在的价值。常指功业、功绩、印象等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第二处,依据“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和后文“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可知语境强调古籍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可填写:欣
49、欣向荣。欣欣向荣:原指草木长的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后用于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的景象。第三处,依据“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可知语境强调要采取人民群众喜欢听,乐意看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因此可填写:喜闻乐见。喜闻乐见: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古籍比作“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生动形象,从不同角度揭示古籍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创新、交流的重要意义。从形式上看,“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开展
50、文化交流的宝库 结构-致,运用排比修辞。从内容上看,三个短语从不同角度揭示古籍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层层推进,条理分明,增强了语势,突出了古籍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的重要意义。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 成分残缺,语境强调“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和 当今时代 具有 契合性”,因 此,应在“当今时代”前添加介词“和(同、与、跟)”;“转化、阐释”语序不当,“转化”意思是转变,阐释”意思是阐明陈述并解释。因此,应改为“阐释、转化”。(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 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20 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