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的文言知识梳理(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的文言知识梳理(三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高中语文的文言知识梳理(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经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经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备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梳理 中学语文的文言学问梳理篇一 1、无能为也已(矣)2、共其乏困(供)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4、失其所与,不知(智)5、何厌之有(餍)6、若不阙秦(缺) 二、古今异义(古/今) 1、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2、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子/泛指主子) 3、行李之往来(出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
2、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5、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7、亦去之(离开、距离/到达) 8、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驻扎) 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3、与郑人盟(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4、唯君图之(安排,考虑) 5、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 6、阙秦以利晋(使得利) (二)名词作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 2、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3、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到黄昏) (三)动词作名词 1、君亦无所害(害处) 2、且君
3、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四)形容词作名词 1、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2、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五)形容词作动词 1、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 2、肆其西封(扩张、延长) (六)一般动词的使动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四、文言句式 (一)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二)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
4、状语后置) 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 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三)推断句 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推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推断句) (四)固定句 1、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 2、夫晋,何厌之有?(.怎么.) 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梳理 中学语文的文言学问梳理篇二 字音 娴(xin)于辞令属(zh)草稿未定惨怛(d)谗人间(jin)之帝喾(k)靡(m)不毕见举类迩(r)濯(zhu)淖(no)蝉蜕(tu)皭(jio)然 滓(z)既绌(ch)商于(w)屈匄(gi)餔(b)其糟温蠖(hu)啜(ch
5、u)其醨(l)汶汶(mimi) 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9、亡走赵,赵不内 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词类活用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来宾,应对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谗谄之蔽明也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明道德之广崇 7、蝉蜕于浊_ 8、厚币委质事楚 9、其后楚日以削 10、时秦昭天与楚婚 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4、然皆祖屈
6、原之从容辞令 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4、颜色憔悴 5、形容枯槁 6、而能与世推移 特别句式 (一)推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化击秦,战于蓝田
7、 (四)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梳理脉络 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验。 任(第1节)疏(第2节)绌(第4节)迁(第10节)沉(第11节) 高三语文屈原列传学问点:重要语句翻译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逆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乏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悲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
8、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一般事物,但意义却特别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非常深远。) 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梳理 中学语文的文言学问梳理篇三 一、驾驭下列重点词语 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 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受:通授) 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三、一词多义 1、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说明经书的著作) 2、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3、从: 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4、也: 师道
9、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稍微感叹,可译为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 5、则: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推断,译为就是) 6、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不拘于时(介词,被)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7、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 8、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
10、人之所以为愚(的缘由,表缘由) 四、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肯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义:所用来;今义:因此,因果连词) 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今义:目的连词)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肯定;今义:不须要) 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接受
11、初等教化的地方) 六、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推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名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超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所以弟子不肯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肯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特地探讨,象这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