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歌行+并序》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 从军行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2、雄浑悲壮”是高适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作者简介 与 岑 参 并 称“高 岑”。其 诗 笔 力 雄 健,气 势 奔 放,洋 溢 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边塞四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边塞诗歌的主题 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抒发自己
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凄苦;描写征人思乡思归,思妇思亲;表达厌恶残酷战争,向往和平;抨击君主穷兵黩武,不恤战士;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写作背景 自 唐 开 元 十 八 年 契 丹 多 次 侵 犯 唐 边 境。高 适 曾 北 上 蓟 门。又 曾北 去 幽 燕,希 望 为 国 效 力,未 能 如 愿。后 幽 州 节 度 使 张 守 珪 经 略 边事,初 有 战 功。其 后 张 让 安 禄 山 讨 奚、契 丹,“禄 山 恃 勇 轻 进,为虏 所 败,再 其 后,幽 州 将 赵 堪 等 矫 张 守 珪 之 命,逼 迫 平 卢 军 使 乌 知义 出 兵 攻 奚、契 丹,先 胜
4、后 败。“守 珪 隐 其 状,而 妄 奏 克 获 之 功”。高适对此,感慨很深,因写此篇。燕国 摐金 征戍 旌旆 逶迤 碣石塞草腓 玉箸蓟北 功勋yn chungsh jng piwi y jifi zhj xn“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歌”,为产生于先秦时期歌谣的统称,“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属“歌行体”。“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解题】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
5、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补充:此诗是有感而发。其所感之事,则与张公有关。张公者,张守珪也,当时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高适对此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思考:试分析小序的内容和作用。小序交代了时间、事件,写作的缘由。为整首诗歌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背景。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
6、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抑扬有节,具有音调之美。押韵特点?整体感知 全 诗 以 非 常 浓 重 的 笔 墨 写 出了 一 场 战 役 的 全 过 程,其 中可 以 分 成 四 个 层 次。请 你 予以划分。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第二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
7、,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出师 战败 被围 死斗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事:战争人:将帅 士卒 征人 思妇景:塞外秋景研读第一层(1-8 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
8、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汉家:烟尘:非常:赐颜色:摐:旌旆:逶迤:指代唐朝。烽烟尘土,指代战争。不一般。俗语给面子,赏脸,意指格外器重优待。撞击。军中各种旗帜。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绵长。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将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天子又破格赐予他们特别的荣耀。鸣金击鼓军容威整大军同出榆关,一路旌旗招展曲折行进在碣石间。传送羽檄的校尉紧急飞奔于沙海,敌酋狩猎所举之火已照到我狼山。研读第一层(1-8 句)思考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此一句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思考2:“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一句写出了什么?运
9、用 对 偶 的 手 法,写 出 战 士 具 有 的 横 行 天 下 的 豪 迈 气 概,以 及 皇 帝 的 喜 悦 与 张 扬,似 褒 实 贬,为 下 文 的 失 败 埋 下 了伏笔。研读第一层(1-8 句)思考3:鉴赏“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两句通过炼字,交代了战争的紧迫激越。一个“飞”字写出了军情危急。“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研读第二层(9-16 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极:半死生:腓:当:恒:穷、尽,指到了最远的边界。死一半,生一半。变黄,
10、意即枯萎。就是身受。常常。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研读第二层(9-16 句)思考: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概括。“萧条”自然条件恶劣;“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杂风雨”天气恶劣。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思考:“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烘托出了士兵们的心境怎样?营造了荒芜、衰败的意境,烘托
11、出士兵心境的凄凉。研读第二层(9-16 句)思考: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作者的爱憎情感更鲜明。思考: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环境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将领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研读第三层(17-24 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玉箸:飘飖:那可度:苍茫:杀气:刁斗:玉做的筷子,形容女人流泪,泪如玉著。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过不下去,没法
12、生活。形容荒凉。战争气氛。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守卫边疆多少年,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研读第三层(17-24 句)思考:这一部分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写士兵的痛苦:辛勤久,空回首。边疆的荒凉:飘飖那可度,苍茫更何有!战争的酷烈: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思考:这一部分主要与运用了哪些手法?借代。铁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妇。对比。把征人和思妇放在一起写,更能突出征人思乡、思妇断肠
13、的分离之苦。研读第三层(17-24 句)思考:试赏析“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一句中“久”字的妙处。“久”是“长久”的意思。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作者并不是否定出征,而是对造成久戍不归的无能边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研读第四层(25-28 句)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表示多。为报效国家而死,哪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功名奖励。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李广其
14、人p(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p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爱兵如子用兵如神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研读第四层(25-28 句)思考:诗的最后四句暗含哪两层对比?这四句的作用如何?(1)暗含两层对比:一是奋不顾身在前线冲杀的战士与沉迷歌舞寻欢作乐的将
15、帅的对比;二是古代有勇有谋、关爱士兵的李广与今日无德无才的将帅的对比。作用:最后四句总结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悲壮啊!升华了全诗的主旨。思考: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主要原因:是唐军失利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将领过于轻敌,寻欢作乐,只想邀功求赏却不爱惜士兵的生命。主题小结赞颂士兵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表现士兵离家远戍的痛苦谴责了将帅的骄纵荒淫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艺术手法 善于描写边
16、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 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唐军敌军、士卒将军征人思妇、古将军今将军诗歌结构层次:第一层(1-8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第二层(9-16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第三层(17-24)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25-28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1.边塞诗的形成。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2.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
17、、从军”等字词出塞塞下曲从军行3.边塞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战几人回。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4.边塞诗的思想情感主要有:(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2)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3)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边塞诗意象主要有:金鼓 旌旗 烽火 羽书 剑 戟 斧 铩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玉门关 黑河 胡 羌 羯 夷 安西 单于 楼兰 大漠 烽烟 长城 黄沙 长云 秋月 雪山 孤城 雁飞 鹰扬 箭飞 马走 羌管 胡笳 胡琴 琵琶
18、 折柳曲 梅花落 阳关曲 意境的特点:雄健 雄浑 雄壮 浑厚 悲凉 苍凉 苍劲 萧瑟 奇寒 奇丽 辽阔 壮阔 阅鉴赏边塞诗方法:首先要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思乡念亲、穷兵黩武”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 最后,分析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答题时要用到“对比、夸张、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类术语(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燕歌行中,“,”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2.燕歌行中,“,”两句用
19、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在燕歌行中,“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4.燕歌行中,“,”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5.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燕歌行中的“”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的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20、。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6.燕歌行中,“”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从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7.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的凄凉与悲壮。8.李广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王昌龄在出塞中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对其的仰慕与赞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也提到了李广,这两句是“,”,委婉地表达了对如今带兵出塞打仗的将军的不满。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
21、犹忆李将军 9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可见诗人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10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从将领和君王两个角度来写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11高适的燕歌行中描写行军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12高适的燕歌行中通过军情紧急和敌势盛大写战争开始的两句是“,”。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3高适的燕歌行中用蒙太奇镜头写出两地离情深重和久戍之苦的句子是“,”。14高适的燕歌行中先从少妇角度写,再从战士角度写离别之苦的句子是“,”。15高适的燕歌行
22、中“,”两句写出了征夫思妇相去万里,永无见期。16高适的燕歌行中“,”两句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有力地讽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高适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注释】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2分)交代了时间、地点,(1分)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1分)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1分)2.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归家有望的喜悦。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