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学习总结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学习总结五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借鉴浙江干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 验学习总结为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 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4月24s 30日,省委组织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嘉兴海宁市等地, 举办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建设“生 态宜居、美丽乡村”专题培训班。各市(州)、县(市、 区)、长白山开发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省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 了学习。一、培训主要特点本次培训依托浙江省委党委优质教学资源和丰富培 训经验,深入学习考察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作,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交流 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学员推进美丽乡
2、村建设的理论水平 和实践能力。(一)重视程度高,准备工作细。一是省委组织部 将这次培训列入全年重点工作,省委组织部领导亲自审 定培训方案,并对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员管理等提 出具体要求,并选派同志全程跟班学习并管理;二是省 农业农村厅在全省乡村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协 助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大量教学设计等方面工作;三 是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组织学员抽出时间参加培 训。学员们表示,在全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 省委组织部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这次培训班,十分 及时、很有必要,一定要珍惜机会,争取学有所得、学 农民做好庭院卫生、“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鼓励 农民投资投劳参与公共设施
3、维护、村屯保洁,提高农民 自我约束意识,把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期盼化 为驱动力。五是加大政府投入。目前,要解决农村基础 设施薄弱问题,必须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投入 “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奖补等措施吸引各地配套 资金、村屯投工投劳,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 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 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发展路径上实现新突破。要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依托吉林省 农村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个性特 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一是强化规划 引领。科学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加快完
4、善 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实现村屯建设、土地利用、 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等多规合一,结合农村人口变 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合理设定建设强度,明确村 庄建设方向,重点扶持集聚提升村、城郊效融合村、特 色保护村,破解无序建设、前建后废等低效建设问题。 二是强化梯次推进。浙江“千万工程”起步于“千村示 范、万村整治”,也是从一个个“盆景”开始,当“盆 景”连成片,就成了 “风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 对落后,更应该量体裁衣、科学建设。要突出重点、梯 次推进,以“百村、千村”建设为重点,聚焦资源、整 合要素、汇聚力量,先点后面、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探 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三是强化循序渐
5、进。要把 握农村建设规律,处理好“难与易” “快与慢” “点与 面”的关系,不搞脱离农村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的形象 工程,从改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修路架桥, 再到发展产业、完善公共设施,一步步让农民看见改变, 一步步获得农民的支持,再一步步提升整治水平。四是 强化特色发展。村庄建设要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俗风情、 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保留乡风乡貌和自然生态,坚持 文化铸魂、关东风韵,营造田园风光和一村一景,打造 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不搞一刀切,不搞千 村一面。三是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在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 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要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 本出发点,聚焦农民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持续 发力,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让农民满意的“民 心工程”。一是突出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推进村道硬化, 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村庄绿化, 结合实际建设供村民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以及小果园、 小菜园等,打造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是突 出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因地制宜、群众接受、经济适用、 维护方便的要求,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 东北地区的农村改厕之路。三要提升生活污染处理水平。 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力度,推进农村生 活污水处理,集中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7、项目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四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影响基地生态环境的工业污染源实行限期整改,对治 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五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有 效整合现有项目资源、用好国家重大病虫防治补助经费、 强化本地财政投入等方式,切实加大对“农药化肥施用 量双减半行动”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病虫 绿色防控技术补贴机制、新型植保机械购置追加补贴机 制、农药减量控害技术补贴机制等,确保农民利益。四是必须坚持产业引领,在惠民工程上实现新突破。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就可以了,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 展基础上建设生杰
8、宜居的美丽乡村。只有这样,才能真 正调动地方和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做到稳扎稳 打、持续推进。要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 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让村 庄美起来,让生态有效益,实现村容村貌改善与经济发 展携手并进。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依托吉林良好的生 态资源底色,鼓励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制定符合吉林 省农业生产特点的种植技术规程,加快研究制定如长白 山人参、中药材、黑木耳、小浆果等特色农产品品质认 定地方标准,建立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建立 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推动“农业+”采摘,拓宽棚膜经济休闲业态,在沿城沿 线建设一批采
9、摘园区,打造一批以玫瑰花、油菜花、野 生蓝莓等为重点的经济型与观赏型相结合的农业观光园 区,实现棚膜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农业+”旅游,打造 乡村旅游精品带,重点建设一批以民俗度假、休闲养生、 体验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串珠成链、串 线成面的全域游发展态势,提高农业与旅游的综合承载 能力。推动“农业+”康养,重点围绕生态环境较好区域, 发展健康养生游,建设老年公寓,打造清凉小镇、温泉 度假、渔猎休闲等品牌;推进绿色农业规模化经营。规 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助于资源要素集聚。应建立扶持机制,重 点支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 资金扶
10、持、项目支持、鼓励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渠道培 育,壮大绿色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延伸产品产业精深加 工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由产业化向 精品化发展;突出绿色农业品牌化效应。把品牌培育作 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核心和关键,全力进行突破。实施 品牌提升攻坚行动,以“吉字号”和“长白山”公用背 书品牌为引领,加强名优产品评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 证、商标注册和著名商标保护等工作,着力做大做强一 批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建设农 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平台。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市(州)自行投资建设农产品 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把“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农产 品纳入
11、到追溯监管体系,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 带标上市“,确保农产品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 证,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造就千万个美 丽乡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在这里举行。我谨代表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 向被推介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的村庄代表表示热烈 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生态兴 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全局 性的
12、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 美丽中国,关键在于建设美丽乡村。一个破败凋敝的乡 村,支撑不起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我们 国家现在还有6亿多的农民常年生活在农村,未来还会 有4亿多人,把他们生活环境改善了、建美了,他们的 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高,就能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 热情。同时,在我们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 下,有乡愁有美景有新鲜农产品的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 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更好地满足城 乡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把乡村生态环境优 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此外,在当前经
13、济形势错 综复杂的背景下,加大投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短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拉动发展,更具特殊意义。乡村要美,首先人居环境要美;乡村生态要振兴, 首先人居环境要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 农民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18年2月初,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以 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 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 的愿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随后,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部署;今年
14、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不久前,中 办、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 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 认真领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 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 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 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J我们要认真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借鉴浙江“千 万工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
15、几点值得重视:一是问 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 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哪里切 入,如何尽快打开局面,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 江“千万工程”正是从解决农村垃圾等问题起步,后来 不断延伸拓展整治范围、内涵,最终造就了千万个美丽 乡村。当前,我们就是要从农村改厕、畜禽粪污废弃物 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生活污水处理、不良卫生习惯改 变等出发,以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系统谋划,以突 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 建设美丽乡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 推进乡村建设。没有规划或规划不统一
16、的乡村建设,会 在后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浪费更多人力物力资源。借鉴 浙江“千万工程”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借鉴规划先行 的经验。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 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等诸多要素,力求保持乡土风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 乡情乡愁。今年农业农村部把加强村庄规划作为乡村振 兴的基础性工作,指导多地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 规划,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制蓝图。三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 法宝。应充分尊重亿万农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主导地 位,充分调动并发挥他们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时刻要注意:再美丽的乡村仍然 是
17、农民的乡村,只有农民真正参与并主导,美丽乡村才 实至名归。离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要 么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么是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只有依靠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才能汇聚建成 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的内 生力量。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 手,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面调动农民群众,所以才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四是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 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乡村建设核 心要义就是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贯彻“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涵养自然,
18、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发展的全 过程全领域,有效挖掘开发乡村生态的经济价值,将生态 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 步建设,实现生态美与经济强的有机统一。浙江“千万 工程”将村庄整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环境美了起来, 产业也跟了上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实现生态、 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五是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是长远的事业,绝 非朝夕之功,一蹴而就。韩长赋部长在今年全国两会“部 长通道”表示,农村环境整治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够干完 的事,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浙江“千万工程”自2003 年启动以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直抓在手上,一任接 着一任干,才有今天的成就。所
19、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 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虽功成不 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要有这种泽被后人的使命精 神和历史担当。今天揭晓的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都是建设美丽乡村 的先进典型代表。希望大家互学互进,永葆先进,带动 更多乡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从一处美延伸成为 处处美,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广大乡村生态越来越 美、经济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美。同时,也希望中国 农村杂志社强化媒体担当,联合各界力量,把美丽乡村 范例一个一个选出来,把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办出品 牌,办出影响力,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 应有的贡献。“千万工
20、程”的巨大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 近平同志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 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 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 整治“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 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有所获。(二)教学设计实,有效性强。一是在教学内容上, 围绕“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生态宜居”“千 万工程+绿色产业发展”举办专题教学,主题聚焦、体系 完整,切合吉林省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二是在师 资搭配
21、上,邀请浙江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学 员们表示,这次培训的授课老师,有理论高度、有实践 深度,既从理论层面讲解了知识,又从操作层面教授了 方法,指导作用明显;三是在教学方式上,这次培训在 专题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多场现场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学员们表示,通过对杭州市、嘉兴海宁市实地考察,大 家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了更加直观清 晰的认识。(三)问题导向准,针对性实。一是针对当前吉林 省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基础投入不足、建设管理无序、 缺少长效机制等突出问题,统筹设计课程,坚持把解决 问题贯穿始终;二是格训前下发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学 员学习需求,征集意见建议,要求浙江省委党校将共性
22、 需求融入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培训 结束后,学员们结合学习思考和吉林省实际,形成小组 课题报告和班级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与建议,实现 了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办法回岗位的目的。(四)学习氛围浓,参训热情高。培训中,全体学 员专注投入,出勤率始终保持在100机在课堂上认真听 讲,课间主动向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请教。考察活动准 时集合出发,在考察地点井然有序、遵守纪律。小组讨 论环节,学员们深入交流体会和今后工作思路,大家讨 论热烈,超出了预定时间,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班 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 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 丽”,
23、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 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荣获 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20年5月,浙江成为中国首个 生态省。20年的“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级,“千万 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 改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 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 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因此,“千 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 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
24、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 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 效应,其中对乡村带来最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 境的改善。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代升级,乡村的 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建 立,不仅让村民活动有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 历史有了承载和显示的空间,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 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 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乡村近30个百分 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了乡村一二 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组织 治理体
25、系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与 共享、村与村的联盟化发展。“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 环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村的营商环境,优 化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的“千 万工程”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宜居宜 业宜游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 这大大促进了浙江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 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许多美丽乡村蝶变为美丽经济, 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村发展 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 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应, 反映在广大乡村居民身上,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
26、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 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65元,连续38 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 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 和差距,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不能 不说是与20年的“千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 年心得体会发言6月5日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 “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日子。“千万工程”是习 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 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以来,深刻改变了当地农 村的面貌,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
27、福了万千农民 群众。“千万工程”中,蕴含着做好“三农”工作的创新 理念和方法,值得借鉴学习。今年年初,我市召开了市 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结 合我市实际,学习“千万工程”的有效经验,能够推动 我市乡村振兴工作迈出新步伐,开创“三农”工作新局 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从“千 万工程”实践经验看,“党建”这个强劲动力贯穿全程。 聚焦我市,泰江区古南街道花坝村、南岸区广阳镇银湖 村、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这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 无一不是以党建为引领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市 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 关键在党“,就是在强化党建引领理念;
28、同时,聚焦建 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 “选优育强村带头人”“增 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力”“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 织整顿”等措施,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用再添一把火。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 “千万工程”造就了浙江万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宜 居乡村,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市情 特殊;各区县资源禀赋和发展程度不同,尤其需要在乡 村振兴工作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例如,在做好“土 特产”文章方面,需要以高质高效为目标;在实施千个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中,需要围绕各地特色 来规划、建设、治理,等
29、等。总而言之,就是政策制定 不搞“一刀切”,科学准确把握各地差异,在巴渝大地 上,实现“各美其美”。坚持以民为本,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千万工程” 的核心,在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 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具体到我市而言,就是处理好经济 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 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例如,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 强村富民促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就业创业稳增收; 建立普惠型农民补贴长效机制,惠农支农保增收;强化“一区两群”对口协作,帮扶协作助增收。通过一系列 实实在在的举措,以改革之手推开农民的幸福大门,增 进民生福祉,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30、 安全感和认同感。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我市,最 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学习“千万工程”,就是要 学习和借鉴浙江经验做法,有力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各项 工作,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展现更多我市担当、作出 更多我市贡献。读懂这份初心感悟思想伟力。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 课学习材料-“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 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 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1、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 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 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 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 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 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 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 态文明建设
32、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 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 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 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 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 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 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 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 年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 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 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 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
33、浙江乡 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 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 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 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 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 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 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 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 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 认识
34、。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 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 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 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 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 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 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 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 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强国必
35、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 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 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 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 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 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 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 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 变股
36、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 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 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 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 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 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 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 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 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 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 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 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
37、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 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 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 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 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 2003年的2. 43缩小到2022年的L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的2.45。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 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 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38、公共服务、乡村风貌、 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 内涵,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 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 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纵观“千万工程” 20年来的成功实
39、践和迭代升级路 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 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 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 强调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 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 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 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 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 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 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 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
4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 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 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 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 的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其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 乡村治理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委会组织工作到位,学员自我管理作用充分发挥,未出 现违规违纪情况。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组织严密、 服务周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浙江经验启示作用巨
41、大通过7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 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高位推动。习近平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 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 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 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每年召 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 志到会部署。各市县成立领导小组,真正把“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 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 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二)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浙江省
42、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自身实际和优 势出发,分类明确村庄整治建设的定位,注重打造个性 特色,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不照搬城市建设模 式,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 设计不施工,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按 照“培育中心村、保护文化村、搬迁高山村、改造城中 村”的要求,确定了 200个省级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 1. 6万个保留村和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村庄布局,实现 了村庄整治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村村编制规划,省财 政每村给予5万元的规划经费补助,目前90%以上的村庄 编制了规划。村庄规划必须由农办、建设局、环保局、 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审核把关后
43、才能实施,解决了无序建 设问题。(三)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资金投入。浙江省 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 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 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 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 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 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 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 动性。海宁作为县级市,从2003年起累计投入村庄整治 专项资金近20亿元,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浙江省 在美丽乡村建设
44、中,坚持人口集聚和促进公共服务相衔 接,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人手,提 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 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 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 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 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 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五)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浙江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解决群众反映最 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在治理行路难、如厕难、环境 脏、村容村貌差等方面持续发
45、力,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 质,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07年至2017年,共添置垃圾箱112万个,改建公厕2,3万个,治理生活污水311离户,创建35个美丽乡村 先进县、80条景观带和300多个特色精品村落。金华市 依据垃圾的特点采用源头二次四分法、终端堆肥发酵法、 运维一体化管理法,成功摸索出一套长期可持续的农村 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海宁市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 理第三方运维机制,树立了 “海宁样板”。(六)学习浙江经验,必须贯彻“两山”理念。15 年来,浙江省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始终坚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 治”作为一项“生杰工
46、程”,既保护了 “绿水青山”, 又带来了 “金山银山”,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 态富民家园,美丽经济风生水起,形成了经济生态化、 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依 托钱塘江臼然美景,定位“钱塘江畔诗画乡村”,引进 专业团队强化了环境综合整治,保留了村庄的原生态面 貌,着力打造以“民俗+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依托的 平原精品乡村,开创了 “村总支全面引领,公司运营管 理,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当地农户把自 家农房改造成为餐厅、民宿、咖啡厅等,年接待游客近 20万人。(七)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浙 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 府主
47、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 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 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 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 “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 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 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 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 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 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 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 心支
48、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 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A)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文化为魂。海宁市 在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深挖人文和历史文化 资源,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传统文化与乡村旅 游结合,推出柴草公园、彩色稻田、农耕文化博物馆、 蚕桑记忆馆等一批实体项目和文化活动,建成云龙村、 尖山村、桃园村、路仲村4个省历史文化村落。在推进 星级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引领,因地制宜探索新路,以“一选树、一传播、一协 议、一队、一榜、一桌、一训”的“七个一”为具体抓 手,即推行村级“最美”选树、公益广告传播、“门前 三包”协议、乡风文明评议队、乡风
49、文明“红黑榜”、 文明餐桌、家风家训I,让文明新风遍吹乡野,让村民自 觉成为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的主体,让富起来 的广大农村焕发由内而外的形神皆美。三、与浙江比较吉林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差 距和不足一是建设规划比较。浙江从2003年实施“千万工程” 以来,坚持注重规划先行,如今已全面形成以县域美丽 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四 项专业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 而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以白 山市为例,有的村没有编制完整的建设规划,施工中随 意性较大。有的村规划编制简单,没有与当地生态、文 化、产业很好地结合,有同质化倾向。有的村规划思路 不清晰、不定型,存在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 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二是发展模式比较。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 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 配合、社会资助、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