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5篇.docx

上传人:1564****060 文档编号:9425796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15篇 教学设想 喜爱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清丽淡雅的笔墨,寥寥几笔便勾画出疏云淡影的古朴画卷,展卷细赏,得意而忘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象征、美的象征、审美情感的象征。教学古典诗词就是要通过精致的设计引导学生把握本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情趣,从而了解民族文化,喜爱民族文化,并且使这些民族文化触及学生的情感涟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专心感受天地万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喜爱与观赏。 诗词意境美丽,内涵丰富,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共鸣呢?我想,教师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制

2、造新奇、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课程标准告知我们,“阅读是学生共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全新的课程观,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绽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纳敏捷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共性化的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索,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本节课我尝试运用唐诗素描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

3、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育学生想象力量、朗读力量及初步赏析力量。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培育阅读诗词兴趣。 5.品尝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2.品尝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 1.培育学生想象力量、朗读力量及初步赏析力量。 2.通过唐诗素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喜爱听雨,小雨声使我感觉温顺静谧和平,而又缠

4、绵充满无尽。中雨声使我感到活泼跳荡滋润,好像这声音能带来某种新的转机,新的盼望。大雨声使我壮怀剧烈,威武和恐惧召唤着豪情,而突然的风声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紧在一起,风声雨声混在一起能使我沉醉于忧思中而又跃跃欲试。 李商隐独坐窗前,听雨声潺潺,轻飞的雨丝撩起了他怎样的思绪呢? (设计意图:以美丽隽永的语言创设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诗歌 1.配乐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 3.指名配乐朗读。 4.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走近 先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相关资料,教师再做整理归纳: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

5、,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闻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惋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当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为解读诗歌做好铺垫。) 四、夜雨情思(整体感知)

6、 缠绵的雨丝撩起了诗人怎样的思绪呢? 这是留滞巴蜀写给北方妻子的诗。诗中描绘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对妻子的思念。 先写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连绵、涨满秋池的夜晚思念妻子的情景。在这样的夜晚,辗转不眠,孤灯听雨,满怀离愁,内心充溢着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时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能知道自己这种心情呢?由此,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乡,在西窗烛下向妻子谈谈,今夜雨中思亲的情景。 前两句写客中境况,后两句写对重聚的渴望,心情递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孤独孤独及孤独中的剧烈盼望表现得很有层次,很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夜雨诗情(细部品析) 哪句诗打动了

7、你的心?说说你的理由。 (一)君问归期未有期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一个突兀而起的问与答,答复以它的不能确定而给人以绝望。 (二)巴山夜雨涨秋池 1.在这一个秋天的夜晚,整个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绵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满。没完没了的雨声打着山间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动了离人的心弦,秋雨所带来的寒漠与凄清,更为浓重地渲染了愁思与离情,何况还有不能确定的归期! 2.巴山意味着遥远的异乡,季节是凄清孤寂最简单勾动归思和孤独情怀的秋天。时间也是安静黑暗的夜晚,独居他乡的诗人也特殊简单感受到孤独悲伤的气氛,雨也撩拨人的心情。风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伤怀。 3.“涨”特别富有神韵,是凭感觉而不是凭视

8、觉。“雨涨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见的,表现在漫长的雨夜中,诗人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孤独无聊的心境。 4.延展: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一枝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三)何当共剪西窗烛 他借“何当共剪西窗烛”把现在的时间推移到将来,把眼前的实景推移到想象境地:何时能与你共剪烛花于秋窗之下,共话如今这种巴山夜雨之中两地的深深思念?那时,把如今这万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欢快

9、。 (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伤感辛酸的往事,人们总是带着一种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这,诗人却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旧事,不是咀嚼苦痛,而是在将来的重逢欢快中来回忆今日的孤独凄凉。这种欢快式的回忆,一方面使开心的重逢变得宝贵,更充溢着幸福感,就像忆苦思甜一样;另一方面那设想中将来开心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情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诗歌用词的奇妙之处。) 六、夜雨素描 (一)唐诗素描 “唐诗素描”以诗歌为载体,通过精确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用自由活泼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美丽的意境,描写详细可感、极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诗歌详细

10、化、形象化。它是一种作文的形式。 (二)例文: 游子吟 母亲拨亮了那盏昏暗的油灯,暖和立刻洒满了简陋的屋子。 灯光下,母亲又颤颤地对准了针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亲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 每一针,都仔认真细;每一线,都饱蘸深情。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被岁月的风雨分割得沟壑纵横的脸,泪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轻的脸蛋。 缝好了,母亲又比试着,觉得满足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点一粒马上洒播的种子。母亲哽咽着我的肩:“儿呀,要记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长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朴实的小草。母亲阳光般的凝视,将把我的一生掩盖。 无论飘泊多远,黑暗

11、中的那盏油灯,永久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牵挂。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三)课上练笔:唐诗素描:夜雨寄北 雨寄北 点亮灯,绽开家书。你的笑容就隐蔽在文字的后面,绚烂着,暖和着,还有些淡淡的泪痕。你的牵挂,你的思念,你的轻轻细细的话语,越过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过心,飞抵我孤独的窗台。而我,却总是把早已定好的归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终仍说,不定哪一天可以走进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觉,春光早逝,一转身,秋已到了。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挤满了小池。这群无家可归的孩子,又将陪我度过一个孤独的夜晚。依稀是梦,你坐到了窗前,悄悄地看着我。烛光是一朵刚刚开放的小花,把你装扮得那么年轻,那么美,就像很多年

12、前掀起红盖头的那个晚上。 模糊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欢乐和幸福。 我拥着你,附在你的耳边,温顺地说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个展信的秋夜,那场淅淅沥沥的雨。 (设计意图:帮忙学生感受和表达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布置作业 结合对“唐诗素描“含义的理解,选取自己喜爱的一首唐诗,写一篇300字以内的唐诗素描。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在详细描述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八、完毕语: 听雨,就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心灵的遥相照应,听年华的淙淙流淌。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

13、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点滴滴到天明。”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各异。少不更事时,并不在意也无法理解雨声的内涵;及到饱经世事历尽沧桑的暮年,方生出“雨如同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原来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从前难再的痛惜与欲说还休的惆怅。 (设计意图:在动情的总结中,深化本节课的主题,照应开头。)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2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教学目标: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整体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意蕴。 二、教学内容: 1.点提取:诗歌的意蕴 2.点释意: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比方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方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