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课堂教学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材分析】关注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这是一首新诗,且离学生年代较远,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课文插图是黄土高原的风光,近处是窑洞,远处是宝塔山。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教学目标】 1. 认识“延、昔”等6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
2、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3. 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的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等具体事物的含义。2.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背景1.教师导入:(出示课件2)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回忆那峥嵘岁月,我们忘不了延安,忘不了那激励我们的延安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走进延安,去感知那如火的战斗岁月。(
3、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朗读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2.学习本课字词。指名读,分享自己识字的好方法。(1)(出示课件5)会认字:延 昔 茅 炕 旦 媚教师重点指导:“炕”是后鼻音。3.朗读全诗,纠正字音,把握韵脚。(1)教师引导:诗词歌赋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韵脚是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请几名同学合力分节朗读全诗。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找出韵脚。(出示课件6-8)(2)(出示课件9)引导总结。全诗押的是ang韵,基本上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
4、g。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阳。提示:第三小节中本是“琳琅满目”,为了押韵改为“满目琳琅”。现代诗不一定讲求押韵,但押韵的现代诗读起来更优美动听。(3)教师引导:再读诗歌,根据韵脚读出韵律和节奏。(4)词语解释。(出示课件10)通过查字典和查资料,我能说出“镢头” “窑洞”“土炕”分别是用来干什么的。预设:A.我能说得清楚。学生组织语言说一说。 B.我说不清楚,但是能从下图中找出来。出示对应图片让学生找一找。点拨:不熟悉的事物可以借助图片更直观地了解。三、品读诗歌,体会延安精神1.学生借助导学单,了解诗意。(出示课件11)小组汇报交流。预设:2. (出示课件12)读
5、过全诗,我们知道了作者追寻的是延安,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庄、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小节。(板书: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出示课件13)朗读指导:四个“追寻”读的时候应该语气逐步上扬。(板书:追寻)学生反馈交流。(出示课件14)明确: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预设补充,相机出示图文:(出示课件15)“延河叮咚的流水”。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沿河边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讲“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出示课件16)“枣园梨花的清香”。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千米,曾
6、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在这里写的。当年毛主席所住的窑洞前面有几株梨树,开花时发出清香。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出示课件17)“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杨家岭有中央礼堂和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出示课件18)“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著名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垦荒南泥湾,是一个悲壮又令人产生革命浪漫情怀从而振奋的故事,还唱响了南泥湾。(出示课件19)展示南泥湾开荒图片。
7、教师小结:作者追寻的延安,其实就是延安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一心(板书: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一心 延安精神)(出示课件20)作者用“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处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表达对延安精神深厚的情感和真切的呼唤。所以读懂这首诗的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具体事物,查找背后的含义,领悟作者隐藏的意思。四、聚焦第三至五小节,体会延安精神在当代的意义。1.(出示课件21)宝塔山的资料,体会宝塔山的象征意义。2. (出示课件22)出示“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圈出诗中出现
8、的两种事物。预设:老牛破车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出示课件23)教师提问:针对这两种事物,我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预设:老牛破车毫不犹豫丢掉了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不能丢3.(出示课件24)点拨:自由读第3-5小节,想一想:为什么在“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的今天,我们仍旧需要去追寻延安精神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吧。(出示课件25、26)“蛟龙号”的故事。指名回答,教师总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延续。4.展示新世纪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出示课件27)(出示课件28)教师小结:今天的发展变化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是延安精神的持续作用,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忘却延安精神。有了延安精神
9、,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振兴才有希望。5.(出示课件29、30)再次朗读,加深理解。出示3-5小节,抽生朗读。五、聚焦第六小节,理解第六小节的作用。1.(出示课件31)朗读第六小节,思考,后三句连用六个“追寻”有什么作用?预设:作者连用六个“追寻”说出了追寻的内涵。这节诗歌总结追寻的目标,铿锵有力,首尾呼应!2. (出示课件32)思考:作者只是简单地寻找延安精神么?有什么希望?预设:作者追寻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希望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和传承延安精神。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了解了一个伟大的精神,让这种精神,指引我们以后的道路。2. (出示课件
10、34、35)课堂演练。3. (出示课件36)课后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延安精神。诗歌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诗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以及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成功之处一、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并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突破难点。可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可以通过课件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
11、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看图引申到深层次的思考。二、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诗中有很多形式相同的句式,如“追寻你”“像”,学习这些句式时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把解答第一个问题“追寻什么”作为“扶”的重点,恰当地运用课件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通过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学生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基本弄清第一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可以采用“放”的方式,然后按照学习前一部分的方法自主学习。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