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智慧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本文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才智,总体方案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本文简介: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湖南优势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言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定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22年)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本文内容: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湖南优势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前言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
2、进步的必定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22022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需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需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爱护之间的冲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峻、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需树立敬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将来。2022年12月,中心城镇化工作会议要
3、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目录前言II第一章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4一、基本概念5二、建设理念5三、限制目标7其次章才智海绵城市总体设想9一、才智海绵城市与才智城市的关系9二、才智海绵城市建设目的9三、才智海绵城市建设范围10四、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11五、才智海绵城市建设原则12六、才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13其次章才智海绵城市系统架构16一、业务架构16二、数据架构16三、技术架构17
4、四、系统布局18第三章才智海绵城市系统功能19一、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19二、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20三、城市雨水资源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21四、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24第四章建设才智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25一、通信网络25二、软硬件平台25三、平安系统26四、终端系统27第五章商业模式2829第一章海绵城市概念理念与建设目标2022年4月,在202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22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心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气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
5、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改变和应对自然灾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须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削减城市洪涝灾难的发生。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看法”指出,采纳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到2022年将8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记,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辰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行能往后”。全国已有13
6、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一、基本概念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改变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须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限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雨水资源,增加城市防涝实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简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
7、减灾实力。二、建设理念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到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解除”和“末端集中”限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限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终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
8、,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图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设流程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需统筹协调城市开发建设各个环节。在城市各层级、各相关规划中均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明确低影响开发限制目标,结合城市开发区域或项目特点确定相应的规划限制指标,落实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三、限制目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限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限制、径流峰值限制、径流污染限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各地结合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合理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目标作为规划限制目标。鉴于径流污染限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限制实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限制作为首要的规
9、划限制目标。图低影响开发限制目标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将我国大陆地区大致分为五个区,并给出了各区年径流总量限制率的最低和最高限值,即I区(85%90%)、II区(80%85%)、III区(75%85%)、IV区(73%85%)、V区(60%85%),如图3-3所示。各地参照此限值,因地制宜的确定本地区径流总量限制目标。其次章才智海绵城市总体设想一、才智海绵城市与才智城市的关系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与国家正在开展的才智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相结合,实现海绵城市的才智化,重点放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领域,以及灾难应对领域。才智化的海绵城市建设,能够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
10、段,实现才智排水和雨水收集,对管网堵塞采纳在线监测并实时反应;对城市地表水污染总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暴雨预警与水系统才智反应,刚好了解分路段积水状况,实现对地表径流量的实时监测,并快速做出反应;通过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才智水污染限制与治理,实现雨水及再生水的循环利用等等。二、才智海绵城市建设目的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改变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难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限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雨水资源,增加城市防涝实力。通过才智海绵城市建设达到
11、如下三个目的:一是改进海绵城市建设与运维监管方式,通过城市雨水资源体系状态与数据采集机制,包括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模型化分析、雨水径流数据的动态化采集、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的数字化感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体系的建模、统计、收集和利用过程的数字化动态监测,实现地表水污染源和指标的实时监测;二是通过一体化的业务监管云平台,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运维的业务监管供应技术支撑,在全面数据感知的基础上,为宏观层面的指挥协调、服务监管、异样预警和协助决策供应过程数字化、管理可视化、决策数据化的实力,并供应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共享实力,统筹和促进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
12、环利用各环节;三是改进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建设、管理与运维的市民体验交互的服务方式,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刚好牢靠的城市雨水资源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雨水资源系统的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实力,引导广阔市民认知和参加海绵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运维过程中来。三、才智海绵城市建设范围本信息化应用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雨水资源体系的状态与数据的动态采集平台(包括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系统、运维数据集成化感知系统、雨水资源污染源和污染指标实时化监测系统),海绵城市业务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海绵城市一体化展示系统,海绵城市工程数字档案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一体化管理系统、海绵城市异样预警与指挥调度
13、系统),市民信息交互服务平台。通过三个平台以及下属系统的建设,以实现数据采集、业务监管、异样预警、指挥协调协助决策和公众服务的目的;才智海绵城市建设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项目业主、行业主管单位、城市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建设城市雨水资源智能化系统。以完善构建城市雨水资源体系建设与运维监测为重点,加快推动雨水资源行业的运行状态日常监测、服务监管、统计分析与异样预警,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管控的协同调度,并供应刚好牢靠面对公众的信息交互服务。四、才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采纳“政府主导、互动协同、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遵循“强化数据建设,突出应用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设思路,确保工程满意近期需求
14、,兼顾将来发展。(一)强化数据建设。以建设项目一体化管理、运维数据集成化感知、雨水资源污染源和污染指标实时化监测为核心,强化行业管理部门与运营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基本建成包含雨水资源相关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两个层级的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体系,并确保各类数据的真实性、精确性与刚好性。(二)突出应用效能。才智海绵城市建设着眼于为城市雨水资源行业管理部门实时感知与监测雨水资源各个环节的数据状态、增加服务质量与平安监管实力、提升综合决策水同等,为城市雨水资源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优化企业管理等发挥应用实效。(三)提升服务质量。才智海绵城市建设致力于为市民供应刚好精确、便于获得的交互信息,并改进与位置
15、信息相结合的动态信息服务,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信息服务的便利。(四)建立长效机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需同步建立信息采集、交换和质量保障机制以及运行维护保障机制,以确保城市雨水资源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五、才智海绵城市建设原则(一)用户导向。才智海绵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优化城市雨水资源的运行调度与规范化管理,建设丰富好用、经济便捷的一体化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体系,使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惠及最广阔的市民。(二)资源集约。应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动态监测设备、数据资源中心、基础通信网络、数据交换平台、机房等信息化基础条件,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统筹规划和推动才智海绵城市建设,加强与已
16、有、在建、待建系统间的功能接口设计和应用集成,避开重复建设,提高行业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与规模效益。(三)业务协同。着眼于构建现代城市综合雨水资源利用体系,加强工程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城市雨水资源渗、净、蓄、用水各个环节、雨水资源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间、城市雨水资源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业务协作,保证行业、企业间相关业务的协调联动。(四)标准统一。严格遵守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信息交换、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本信息化应用标准规范,保证信息高效共享和业务有效联动,形成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五)架构开放。以保证系统牢靠运行和持续发展为前提,采纳开放式架构设计,满意业务功能扩展须要,加强
17、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架构统筹协调和有效融合,共建共享相关资源。六、才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依据规划要求,确定本信息化应用的建设目标如下:(一)提升城市雨水资源体系监测水平。完善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基础信息采集实力。在工程确定的示范区域内,城市雨水资源管控的基础信息(企业信息、从业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管网信息、蓄水池信息等)采集入库比率渐渐达到101%。完善城市雨水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其中径流量、管网流量、设备功率、蓄水量、主要污染物监测等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设备的平均上线率应不低于95%。城市雨水资源管控的运行信息(包括运营安排信息、运营服务信息、设备运行信息和平安事故信息等)采集入库比率应达到1
18、01%。(二)提升城市雨水资源企业智能化调度水平。实现智能调度、设备动态监控、调度安排的自动生成以及动态排班等功能。建设有快速排水系统的,应全面实现快速排水系统与一般雨水资源管控的协同调度。(三)提升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水平。能够通过网站、移动终端、电子信息服务屏等多种渠道,为市民供应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已实现雨水资源管控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的,并为市民供应综合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四)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实现行业管理部门对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基础信息以及运行状态信息的精确驾驭,增加行业管理部门监管实力,促进运营管理规范化。实现对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的综合利用,增加行业管理部门对服务质量考核、发展
19、水平评价、线网优化调整等方面决策的科学性。(五)提升平安保障水平。加强城市雨水资源相关设备设备及管线等重点设施的运行状态监测与平安防控。增加城市雨水资源相关设备运行状态异样监测与预警实力,提升城市雨水资源系统应急反应实力和平安保障水平。有条件的城市应加强与其他城市客运方式指挥调度与应急处置系统的协调联动。其次章才智海绵城市系统架构一、业务架构依据工程业务范围,本信息化应用包括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感知、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四大业务平台。各地应依据当地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发展状况、管理体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工程业务架构,明晰城市雨水资源利用
20、主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各城市雨水资源企业的业务功能及分工协作关系,构建合理的业务运行管理机制。二、数据架构本信息化应用涉及城市雨水资源的基础数据、运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数据、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数据。数据架构采纳行业、企业两级数据资源逻辑架构体系。物理架构可依据各城市的建设条件、行业管理体制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理部署包括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两个层级的数据资源体系。数据库建设应遵循信息资源规划思想,坚持“一数一源”的原则,避开重复采集。由行业管理部门统一建设城市雨水资源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涵盖企业和行业两个层级的雨水资源数据资源体系。其中,企业层级主要面对企业监控调度、运营生产等管理过程,实现对公
21、交基础数据、动态运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形成统一的雨水资源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行业层级主要面对雨水资源基础业务管理、综合运行监测、应急指挥调度、服务质量考核与发展水平评价、行业分析决策和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等业务需求,通过定期交换共享和实时采集的方式分别获得雨水资源的基础数据、动态运行数据,形成统一的雨水资源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与主题数据库。并预留与省级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城市其他行业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三、技术架构本信息化应用技术架构应加强与其他信息系统技术架构的统筹协调,共建共享统一支撑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信息化发展的技术和保障体系,防止不同工程间技术体系分化,避开重复建设
22、,实现集约发展,提高行业信息化的规模效益。应依据系统的应用架构与数据架构,在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管理部门、雨水资源企业间合理配置相应的应用支撑平台、主机及存储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平安系统、应用系统、数据采集终端系统等技术资源。还应考虑与部、省级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以及城市其他相关部门间的业务对接。四、系统布局各城市应依据现有建设条件和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信息化总体规划,根据资源集约的原则,综合考虑管理体制、业务布局、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等因素,合理确定系统布局方案,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或雨水资源企业集中或分布部署软硬件平台。城市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原则上应部署在城市雨水资源利
23、用主管部门,通过雨水资源行业专网与省、部级相关信息化平台以及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实现业务连接和信息共享。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原则上应部署在雨水资源企业,通过雨水资源专网实现与城市雨水资源收集和利用管理部门的系统连接与信息共享。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可部署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主管部门或企业。第三章才智海绵城市系统功能本信息化应用应围绕城市雨水资源企业、市民、行业管理部门三方的业务需求,实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感知、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四大业务平台。一、城市雨水资源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面对海绵城市建设期,供应项目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
24、IS),结合三维建模,将城市空间三维与雨水资源系统紧密融合,实现基于地上三维构造物和地下管线、设施的一体化呈现,并实现以下详细的建设项目管理。(1)建立合同管理机制,实现合同信息登记、合同变更管理、合同付款管理、合同分包管理,系统能敏捷导出合同台帐。(2)建立工程造价信息的分析、比较体系。实现设计概算、工程预算、合同清单、周期计量、工程结算的数据关联,进行动态对比与分析,实现业主投资的全面限制。(3)实现包括单价变更、数量变更的变更申请、审批、批复的流程化管理和痕迹保留,实现相关变更附件、关联变更清单的查阅。并可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多层次变更状况汇总,尤其是对变更状况刚好进行统计、筛分,重点监控
25、,有效限制建安项目“价量”的调整和改变。(4)实现项目总体、年度、季度、月安排的填报与审核,各级管理者可以查阅权限内项目的安排汇总状况,还可逐级查询项目各施工单位(合同)安排状况。实现项目层面和整体层面的进度以及其它统计数据汇总、生成和查询。实现安排与进度完成(统计)状况的对比,形成图形化的结果输出。并可以与三维系统进行集成展示。(5)基于手机无缝协作现有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便捷的工作沟通管道,通过智能移动端的动态项目管理,为决策者供应实时资讯,提高工作效率。工程报验验收、工程变更、质量平安状况、施工环境、工程巡察及工作指令下达等信息沟通时可实现现场通过移动设备的移动处理,并于后台数据段和综合
26、管理业务的无缝对接。二、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城市雨水资源状态智能感知主要包括企业运营信息管理、设备运行动态监控、资源信息动态采集等。(一)企业运营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运营安排、设备与班次安排、调度系统内各相关要素、运营指标等相关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分析等功能。(二)设备运行动态监控。主要包括以模拟方式和电子地图方式实现设备的动态监控。可基于电子地图动态显示设备的实时位置、运行速度、设备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信息,并能实现设备运行轨迹回放、车载视频动态远程监控与回放、设备运行异样状态的报警监控等功能。(三)资源信息动态采集水资源相关的分布式信息,包括径流量、污染物状况、水位信息、渗水指标等须要依托智
27、能感知硬件实现采集、分析、传输,且与详细物理设备无关,须要分布式大量部署,平台须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部署管理和数据融合,是实现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动态智能感知的基础。三、城市雨水资源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城市行业运营监管与决策平台重点为行业管理部门供应行业监管与决策服务,主要包括基础业务管理、综合运行监测、平安应急管理、服务质量考核与发展水平评价、统计决策分析等功能。(一)基础业务管理。基础业务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日常业务管理、服务监督管理、政务信息公开等三方面。1.日常业务管理:包括对企业、从业人员、管网、设备、管线等要素的相关信息的登记、审核、变更等信息化管理,以及基础信息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
28、。2.服务监督管理:包括对雨水资源企业、设备、从业人员的违规信息管理,实现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惩罚状况进行登记备案的信息化跟踪管理。3.政务信息公开:通过网站等多种方式发布雨水资源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与公告。(二)综合运行监测。面对城市雨水资源在运行、平安、服务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包括设备运行监测、客流淌态监测、管线动态监测,有条件的城市可实现路网动态监测功能。1.设备运行监测:包括设备位置信息、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设备能源消耗信息等的基于电子地图的动态监测。2.管线动态监测:对管线的基础设施状况、管线运行状况等进行基于电子地图的动态监测。(三)平安应急管理。平安应急
29、管理主要包括应急资源管理、应急响应管理。1.应急资源管理:应包括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学问库、应急预案、案例库等方面的管理功能。2.应急响应管理:应能通过车载视频监控、管线视频监控、设备卫星定位等手段实现应急信息的刚好获得、发布与上报。可依据建设条件,接入其他城市管理资源的动态运行监测信息,具有协助会商决策、协同调度方案生成等功能。(四)服务质量考核与发展水平评价。1.服务质量考核:依据城市雨水资源相关设备企业服务质量考核相关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实现对企业服务质量的考核。2.发展水平评价:依据城市雨水资源发展水平评价的相关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实现对各评价指标
30、的统计分析、计算和整体评价分析。(五)统计决策分析。应包括对城市雨水资源的渗水、蓄水、净水、再利用的各个环节的统计分析功能,支持输出各类汇总、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并可供应线网蓄水池优化调整等协助分析功能。1.渗水实力、蓄水实力、净水实力、排水实力的统计分析。2.雨水资源再利用率统计分析。3.设备运行效率、运行平安统计分析。(三)智能调度与动态排班。主要包括调度安排自动生成和动态排班功能。调度安排自动生成:能够依据雨水资源状况、设备保养、站务调整等安排,实现调度安排的自动编制;动态排班:能够依据管网状态、设备状态进行动态优化设备排班。四、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雨水资源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主要通过网
31、站、电子信息服务屏、移动终端、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为不同体验交互的阶段的市民供应动态、多样化的雨水资源体验交互的信息服务,并畅通市民对城市雨水资源发展的询问、建议、服务评价与投诉等渠道。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静态、动态两大类信息。1.静态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设备、管网等基本体验交互的信息。2.动态信息主要包括:设备位置、雨水资源状况、应急管制等信息。第四章建设才智海绵城市的基础条件一、通信网络才智海绵城市建设依据城市雨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及应用的需求,完善现有通信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雨水资源政务内网和外网、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络。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网络要求,雨水资源政务外网同政务内网物
32、理隔离,雨水资源政务外网同互联网逻辑隔离。本信息化应用所需网络设备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相关设备和统筹相关工程信息传输需求基础上补充完善,避开传输链路和网络设备的重复配置。二、软硬件平台(一)主机与存储系统。工程应统筹相关工程需求,充分复用现有主机存储条件,优化配置,提高主机和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主机和存储系统的集约化建设。工程激励采纳虚拟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主机与存储系统的经济性、牢靠性和可扩展性。1.数据库服务器:建议采纳物理主机构建双机热备或高可用集群,支撑数据库系统牢靠运行。数据库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与存储设备实现连接,配置多路径负载均衡。2.应用服务器:应依据实际业务需求和现有应用服
33、务器的资源运用状况进行配置。业务量大的应用服务器应考虑配置负载均衡,搭建高可用环境。(二)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应尽量利用现有支撑软件升级改造,并统筹考虑相关工程应用系统建设需求,避开重复投资。应用支撑平台软件应优先选用成熟的国产软件。工程应用系统建议采纳组件化开发模式,并基于ESB(企业服务总线)、统一访问限制系统等公用的应用支撑软件进行集成,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三、平安系统工程应依据国家信息平安等级爱护相关要求,针对各应用系统构建相应的平安爱护等级。工程应依据系统的应用、数据、技术架构,将相同爱护等级的信息系统适当集中,划分为不同的平安信息域,有区分地进行系统平安爱护。应
34、比照不同等级信息平安爱护要求,对现有平安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在综合利用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完善系统平安爱护措施。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构建科学的信息平安爱护体系。技术方面应从物理平安、网络平安、主机平安、应用平安、数据平安5个层面完善相应的爱护措施,应用系统平安认证或身份鉴别系统应与“雨水资源利用行业密钥管理和平安认证服务系统”有效对接。管理方面应从制度、机构、人员、建设、运维等5个层面完善相应的爱护措施。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托付有关专业机构对拟建信息系统进行平安测评,刚好完善相关爱护措施。四、终端系统本信息化应用建设涉及的终端主要有两大类:雨水资源相关设备采集终端、资源感知终
35、端。在工程建设中应依据实际状况确定硬件建设规模,明确各类终端设备的新装、换装部件组成、数量和布设方案等。资源感知终端设备主要用于状态采集、现场调度、平安监管等方面。第五章商业模式系统分阶段建立一体化的平台,从建设期起先完成数字建模,并支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建设期的项目管理,完成基础信息的收集、归档、分析建模,主要涵盖的项目管理业务功能包括: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工程变更、工程决算、安排统计、现场管理、竣工资料归档,并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为运维期供应基础数据和三维建模支撑。在运维期,通过部署设备的采集装置、雨水资源的感知装置,实现雨水资源体系的动态信息的基础采集工作,并与管理信息、管理流程结
36、合,基于部署的感知装置实现设备调度、业务监管、应急处置、统计分析、协助决策的实力力,并进一步满意公众对雨水资源利用、体验的交互要求。建设期的总体费用不超过建设期工程建设总投资的千分之一,并依据功能裁剪状况进行计费,以服务施工单位(合同标段)为前提,与施工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通过对施工单位计量、支付、变更、交竣工资料管理等详细业务服务实现才智海绵城市的基础数据采集和三维工程建模。运维期由企业供应供应相关运维费用。运维期的总体费用不超过部署硬件装置费的非常之一,并依据功能裁剪状况进行计费,并服务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调度为动身点,实现行业管理单位的业务监管和协助决策,通过与企业签订相关技术服务合同并供应刚好、高效的服务获得相应的技术服务费用。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