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418550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幼儿能力语言环境培养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 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 固、发展和传递的。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 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一、结合礼仪教育,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从一个人的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举止态度上,就能够反映出他 的道德修养。如果幼儿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就会提高他们大胆表达的信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的有利环节,教会 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1、发挥榜样力量我们利用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只要班上出现礼貌行为,我 们就会及时表扬。

2、如每次老师发饭时刘颜博小朋友都会说一声:“谢 谢老师。“每次我们帮涵涵提上裤子,涵涵也会响亮的说一声:“谢谢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们都会大声的表扬,这样对其他的孩子也会起到 一个暗示的作用,引领孩子们正确使用礼貌用语。2、教师要用规范的言行,创设语言美的氛围结合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幼儿鞠躬问早、问好,已成为园 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刚入园的孩子,教师要身先力行,使孩子 能够直观地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现在,班上的大部 分孩子已经由原来的不敢、不好意思,到现在主动、大方的给老师鞠 躬问早。一些家长看到孩子们的举动,都非常感动,琪琪妈妈说:“孩 子原来对我们说话总是“你、你”的,现

3、在已经会说“您” 了。”孩 子们在逐步学习使用礼貌用语的同时,不但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近, 而且幼儿之间还成为了好朋友,并为伙伴之间的自由交流奠定了基 础。二、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在一定环境及自 然状态下,自发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学具、玩具, 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在学前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 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 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而教育的非正 式活动正是通过一个比较宽松、自然的环境,让幼儿在贴近

4、生活的状 态下,自发自主地运用语言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1、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对周围的人和事 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 寡言”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 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 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 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 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在非正式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 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

5、里,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2、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可说。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 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 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地反复摆弄中,在具体 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如幼儿在盖瓶盖子活动中,开始反复找盖子盖在瓶子上,逐个盖完后, 又会拧开,后又 盖上,以后完成后会将多出的瓶子还给老师,或 将多出的瓶子放在自己前面向老师要盖子,嘴里也会说“多出来了, 多出来了”或是叫“少掉了,少掉了3、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

6、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 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数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 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 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如幼儿 在学习“数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脸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 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 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的操作机 会,那么就有36次的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 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 效的。三、掌握幼儿语言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一)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幼儿学

7、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 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 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让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 物,并要求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 的麦苗”,“活泼可爱的小兔”在下雪天,让幼儿去接雪花,实际观察 雪花的形状,看雪景,幼儿可以观察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 团团飘落下来的。引导幼儿欣赏房上、树上、地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美极了。春天,教师可带幼儿种植,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得到 丰富的印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 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相应

8、地丰富幼儿词汇。观察与动手,不仅丰富了知识,了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 自然的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 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 展语言。(二)在语言教育中,发展幼儿思维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 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过程。在幼儿教 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 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 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

9、有的语言范例, 填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另外,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 目标。如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老师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 用像皮泥和各种自然物,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 鱼、乌龟等。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 与理解,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积极主动,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 发展。参考文献:李华,高素荣.汉语语言优势与利手的关系.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3,26 (4) 247-248申继亮,方晓义.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中敏感期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1992 (1) :62-67许政援,郭小潮.1174个月儿童的语言获得 成人的言语教授和 儿童的模仿学习.心理学报,1992, 24 (2): 148-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