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5篇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没有读爱和自由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听过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这 个词时更是一头雾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虽然此刻也是一 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继续学习的欲望。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个 母亲不爱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几个母亲真正懂得爱孩子的?作者这样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 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我十分同意作者的这个 观点,而爱是什么?书中是这样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 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 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
2、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 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兴趣 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 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 “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 孩子在过程中自我去确定事物的真伪对错。思索自我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 吐出多少个“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 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当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样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
3、,一切都 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 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经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经过感知 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 朵。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承认,在教育这方面,我了解的还远远不够,但任何 一种教育理念都不能让它走向一种极端,这本书里触动我心灵的地方很多,但 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确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 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自我教学工作的强力支 撑,加油!书中说:以爱的感情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 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
4、化形式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 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确,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 历,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将来就会成为这 样,这正是幸福成长的内涵,幸福也是要成长的,所以之前所说的自己做自己 的主人,这并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想做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 识,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计划不被任何人破坏。可能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过很多头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 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本爱和自由,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 便会发现,这是一扇窗,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我想,我们一生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爱和自由读
5、书心得7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 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 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直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 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知道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 呢,呵呵。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 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 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 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自由,又是
6、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 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 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 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 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 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 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 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 最深的二点吧!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
7、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 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 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 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 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 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 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 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 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
8、观点我是赞同 的,为人父母,应该清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 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 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 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 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l in凯的妈 妈,从小就一直告诉她宝贝,你一定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直伴随她走过了 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 孩子的将来一定会是美好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 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
9、,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 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今天很 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 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 度,花90%的时间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 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 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 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
10、难和挑 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 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爱和自由读书心得8爱和自由最近开始看第四遍了。这个时候再读这首泰戈尔的诗又有了 新的感触。相见恨晚。记得刚遇见爱和自由的时候,一度有强烈的想法一要买上 几十本,送给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新爸新妈。也许,我们都会从中学会真正的 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健康、愉悦地成长。很仔细地读。每读一遍,总是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想想自己初为 人母时的种种所作所为,就有想坐时光机回去揍自己一顿的冲动。没文化,真 可怕;懵懵懂懂就做父母,更是可怕。什么是真正的
11、爱?母鸡也会爱小鸡。什么是自由?很多时候,我们自已的成 长还停留在七八岁而浑不自知。以前也买过很多育儿书,感觉大都注重的是教 育细节的操作性;而爱和自由直指教育的本质,深入浅出,让人看清什么是 真正的爱。书中,字里行间都是作者对孩子满满的爱,读着读着,内心便柔软 起来;读着读着,眼前便清晰起来。爱和自由读书心得9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 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 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 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
12、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 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 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 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 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 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 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 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 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这本书表达
13、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 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 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 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 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 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 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
14、 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 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 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 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 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 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 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 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 我调整
15、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 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 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 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 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 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 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 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
16、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 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0爱和自由终于读完了,爱和自由读书笔记。整本书下来,从一开始 的无比崇拜到慢慢有质疑再到最后勉强看完,竟然会在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有 如此变化,是我没料到的。孙瑞雪的蒙氏幼儿园的确造福了很多中国孩子。但也可能的确是因为这个 民族的孩子成长得太艰辛了,她才如此强调,甚至夸大爱和自由的重要性。蒙 氏的原作我还没有时间看,但已经听说,爱和自由并不是蒙奶奶所强调的内 容。我想,孙瑞雪这也是在因地制宜吧。她说蒙奶奶的理论不必
17、为不同的文化 而改造,是仿佛马克思主义般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她仍然不自觉地做了 改造。不过在我看来,这都不算什么,只要真正给孩子们带来福利,真正让中国 的家长们停止因为儿时成长的创伤和压抑带来的新一轮“折磨”,无论如何, 我们都应该感谢这样一个人,读书笔记大全爱和自由读书笔记。一开始读的时候,我认真的用荧光笔画出来很多句子。当时带给我挺震撼 的效果,因为是第一次接触到。我并不是说,她说得跟我平时所想到不一样, 我就一定要跟在后面点头称是。我自然而然滋生出来的崇拜之情,是源自我做 母亲的敏感和直觉。我的直觉立刻告诉我,原来是这样啊,的确是这样的。一 路读下来,她给我的不是一个理论,一个新理论
18、那么简单。我得到的不是 “鱼”,而是“渔”。也就是说,她说到的问题我不见得遇到,但我遇到新问 题,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知所措游移不定左右摇摆。我明明白白的知道 了,这个世界上没有速成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从别人的类似案例中拿来就 用。做母亲,是不可能偷懒的,我是说精神上。遇到具体问题,妈妈必须靠自 己结合实际来解决。只是这样一本书,一本或许“误读” 了蒙氏理论的书,如果每一位中国的 家长都能认真读一读,他们心里的很多迷惑都将解开,他们的孩子都或许能多少受益。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1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做爱和自由,让我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著名的 蒙特梭利教育专一家孙瑞当的最新版木,i本关于爱孩子,
19、而不是教孩子的书, 正如作者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在这里,希望推荐给 广大家长朋友们,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迪。爱和自由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 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 情,感知儿童的苦难。她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 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 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个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然后,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又 困扰着他们,学校学习压力
20、的增大,各种兴趣爱好班的层出不穷,使我们这些 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呢?还是应该让他们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作者的真知来自于实践。她说,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 成人无法替代;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 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苦难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 难的童年经历作斗争,都在寻找自尊和证明自己现在很多家长都推崇智力,他们把智力和儿童的自我割裂开来,他们积极 地给孩子报各种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当知识填满一个孩子的脑袋 时,他的心灵肯定失去了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
21、有领 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 浑身披挂着知识,却可能离幸福很远。让我们用书中的一首诗来形容所有家长 们的心声: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给予,你当然得不到回报,你会说:哪有父母 不爱孩子的呢?我给他吃、穿、养他,我心里爱他。是的,不顶用。你每天在埋 怨他、责备他、训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语言都是否定的语言。你当着别人的面 训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脚。家里来人时,你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客人你 所认为的孩子的某些缺点。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等等,这些都 不是爱。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
22、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 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 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我常想,一个成人如果用有宾行为和态度来对待和理解孩子,这个孩子定 会快乐、自信、勇敢和充满爱意。更重要的是儿童能依据这种爱在未来去创造 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与人相互理解;听不到吐痰声,看不到苍蝇 和垃圾,人们带着孩子在门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树荫下乘凉,哲人们在窗 前的沙发上低声交谈,花丛里少女们静坐在木椅上手捧诗集,少年们奔跑在网 球场上,诗人们在附近的茶馆里高谈阔论这一切并不遥远。如果你爱孩子,让 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
23、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这个 希望寄托在儿童身上要比寄托在任何成人身上更为可靠。因为儿童是成人之 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儿童兴趣的动机来自于内在,而奖励的刺激可能是暂时的。我们可以相 信,没有一个科学家和任何一个专家的成就来自于奖惩,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 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学而有成。作为成人,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如何保 护儿童的这种内在的动机不受干扰和破坏。蒙特梭利有一句话:对人的惩罚莫过于两种,剥夺他的两样东西,一个是 内心的力量;一个是人格的自尊。我们暂且把内心力量放在一边,因为这个问题 过于复杂了。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们成人训斥孩子,或者说成人给
24、孩 子脸色看,这是家常便饭。父母认为儿童无自尊可言,儿童也果真丧失了自 尊。长久下去,父母骂孩子、打孩子也无所谓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 一生的精力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地维护自己的自 尊,一方面却又不断伤害别人。所以我要告诉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自 尊的话,你最好先问问自己,你是否给予过他这样的财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惩罚多于奖励。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时,总是 要说:看看,我早给你说过,你怎么这么笨等等。但大多数成人不知道,错误 本身对儿童就是一种激励。如果我们学会站在一旁观察而不急于插手的话,很 快就会发现错误或失败会促使儿童一遍一遍反复进行,直到儿童完全掌
25、握并顺 利做完为止。儿童从来都不太重视他是否一次成功,儿童非常喜欢重复,他会 专注地反复进行,恰恰是成人的态度使儿童有挫败感。学会观察、学会等待。改变一个观念:允许孩子犯错误,错误和失败能给 孩子带来更多的东西和成功。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2每每读完爱和自由的各个章节,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 伴随着些许悲哀和无奈。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 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 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 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 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
26、己是办不到的。爱是土壤、是根基。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 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 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 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 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 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园 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 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 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爱和自由也
27、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 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 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 练习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习能够重复多 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 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 识。“爱和自由”仿佛是一个灵魂向导,贯穿于整个蒙氏教育体系。身为一名 新老师,务必要以“爱和自由”这个精神向导来要求自己,使之与自己的灵魂 相融。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3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当我拿起孙
28、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 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这本书中有几句 话给我很大启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 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 人而不是主人。”不难看出,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都是很重要的。而我 们在教育孩子或关心孩子时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 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 内心世界。这样才愿意和你沟通。我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对孩子生活上的悉 心照料固然重要,但是对孩子心理的关注更为重要,
29、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心理, 了解以后才可能理解孩子。孩子的内心世界真的很奇妙,不要简单地以成人的 眼光去看待他,不要以成人的行为准则去规范约束孩子。其次我们要给孩子自 由。首先是行动的自由,吃喝拉撒睡、触摸、游戏等方面的自由。有了这样最 基本的自由,幼儿才能随之产生独立的思维。在完全获得这样的独立自主之 后,孩子的“自由”上升到更高层次,即行为的自由,自己做决定、做选择,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简单地说,行动的自由,导致思维的自由,最终导致行 为的自由、自主。当然这种自由并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蒙特梭利说过一一自由 是建立在一定规则上的自由。并不是什么都依着他,不约束不管教,这个度就 需要我们老师、家长
30、来把握。最后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作为家长、老师要及时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 育出现了问题,我们有没有发自内心的去理解,爱孩子!爱是什么呢? “爱是忍 耐,读书笔记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 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真的是这样, 所以我就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怎样做才是给孩子真正的爱!我想这也是孙瑞 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带给我的教育真谛吧!让我们都学会观察、学会等待。改 变一个观念:允许孩子犯错误,错误和失败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东
31、西和成功。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4自由,是什么?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爱”和“自由”的定义是一样,没 有明确的答案。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有不同。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这本书里,自 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给孩子强加太多的 规则和限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书中有一段是关于孙老师的儿子(辛辛)的。孙老师有一个朋友来她家玩。 朋友想逗他,于是他要饼干吃,辛辛不吃。朋友假装说:“你不给我,我就抢了 哦!”然后做出抢的动作。辛辛一下子哭了起来。这时,朋友对孙老师说:“你 的儿子还是蒙氏幼儿园的呢!这不行,这样就哭了,我家儿子就不哭,因为
32、他知 道这是和他闹着玩的。”孙小姐说:“我的孩子在蒙氏幼儿园没有接触过这个, 所以他无法理解,蒙氏幼儿园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来引导他,这 对他没有好处。”成年人给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和语言,孩子都在吸收,父母、老师对孩子所 做的事情和语言都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区分真假事物的好坏,无 论好坏他都会吸收。我们的老师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敏感时期都给予关注和指导。当孩子 们“发展自己”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维。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他们就 会失去独特的思维能力。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可以沉思很长时间,他可以想到浪漫的 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钟声从远处传来,那么他会感到这种感觉加
33、深了,就像 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好的蒙特梭利老师,她的突出之处在于,当孩子在爱和自由读书心得2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发达的国家里早已有了水族箱。一只刚刚从蝌蚪转 化为青蛙的青蛙被人抓入了 一个家庭水族箱。在这个水族箱里还生活着一只龙 虾、一条小泥纵、两条小鲫鱼和三只小螺丝。小青蛙问小螺丝:“你们是什么 时候来到这儿的? ”“嘿,哥儿们,别去打扰他们,不然,他们会爬到你身上 来的,我有这种经历一一很难受! ”龙虾插话了。“那么谢谢! ”青蛙耸耸 肩,继续问:“那龙虾先生,您知道怎么样才能逃出去吗? ”“哦,不!难道 你不喜欢这种衣食无忧,安逸舒适的生活吗? ”龙虾尖叫起来。“我喜欢光明 和自由
34、! ”青蛙轻轻地叹了口气。终于,青蛙找到了出逃的路口一一排水管道。小泥 鳏;、小鲫鱼、小螺丝都跟着青蛙逃走了,只有那只龙虾还待在水族箱中。上帝 赐给小动物们希望,排水管道的出口是一条大河!他们这一次的出逃,改变了 他们的命运,他们找到了光明和自由!龙虾最终被主人吃了。临终时,他想: “要是我跟着青蛙出去,那该多好呀!原来不管人还是动物,都要想想将来, 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啊。”爱和自由读书心得3近些天,我翻阅了孙瑞雪的书爱和自由,让我明白了,爱孩子就要给他 充分的自由,当然,这样的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爱和自由的一个最具有颠覆性教育观念就是蒙特梭利“精神坯胎” 论,所谓的“精神坯胎”是说
35、,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一瞬间,内在就有了一样 东西,这样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的发展,指导儿童该去抓什么,摸 什么。这种观点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 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基于这种观点,儿童的成长不需要大人灌输什么新内 容,而只需要为儿童创造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仔细思考一下我们掌握语言 的过程,就不难看出,环境对儿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一般三岁前,儿童就能 基本掌握本土语言,在这个过程无需大人为孩子专设课程,儿童便能在周围充 斥的语言声音中自行掌握语言,可见,儿童是自我发展的。而这种自我发展基 于感觉之上,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我很赞赏这本书的观点:“人的
36、 成长过程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在 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口钟,可以加深这种美好的感觉。当一个孩子在0岁到6岁之间形成了健全的品格时,内善就成为了他的自 然驱动,他一生都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在六岁之前很好 地成长,他就更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思想、情感和人类科学理论境界。如果我 们被某些东西所限制,那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童年,尤其是从0岁到6岁,与成年人相比是人生的另一极。就像地球的 南极和北极一样。7不是6的延续。事实上,在六岁之前所奠定的是一生的基 础,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某种学校,或某种
37、知识的转变所做的准备。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是聪明、自信和快乐的。爱和自由读书心得15是的,读书只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开始。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 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 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或 许我们真的需要听下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 恐惧,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虑和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 有候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要像孙瑞雪老师说的那样,学会从一切如是里面将爱 剥离出来,那样的时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
38、受到爱的礼物。从事幼儿教育4年以来,自认为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活力的“妈妈老师”, 在看完了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爱有多么的 狭窄。我们总在为了孩子考虑的周周全全,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 兴,老师叫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因为老师是爱你的,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 的发展规律。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我们,最怕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发生磕磕碰碰, 哪怕是小小的擦伤,我们都无法向家长们交代,因此我们处处小心,告诉孩 子,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碰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相信这是 我们大部分的老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与自由这本书以后,我想,作为 一名80后的教师,一定要转变我们的这种
39、心态,改变“想要驾驭孩子”的想 法,要去多关注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做一个有心的人,观察孩子的一言 一行,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 孩子。同时,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要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家长,可能有的家 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过很多头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钟,二十 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本爱和自由,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一 扇窗,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我想,我们一生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心理成长之上的。”这个与中国大陆“知识至上”的教育观念似乎完全相悖, “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拼命给孩子灌输知识,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 状
40、,殊不知这种完全违背儿童内在成长规律的教育观念,正在吞噬着孩子的心 智。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 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 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错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 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 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 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蒙氏的教育理念强调孩子自我教育,家长和老师只是观察者,引导者,能 够让孩子在自由中自己找到纪律和约束,心甘情愿的遵循规则。这个才是教
41、育 的最终目的。网上现在蒙氏的教具炒的很热,家长们热衷于送孩子们上数学 班,音乐班,大大小小的教学机构都高悬蒙氏的金字招牌。转也赶过潮流去上 过几期早教课,当时我并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蒙氏,当然现在也不是很了解。对 当时的我而言,蒙氏教育就是眼花缭乱的教具。我觉的现在中国的早教机构已 经把蒙氏教育当成是万能的,已经有些脱离了爱和自由的原则。我们带孩子去 早教班的时候征得他们的同意了吗,当他们不愿意的时候我们遵从他们的意愿 了吗?我想答案是没有。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反省,我们带孩子上早教班是什 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中找到本我,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多的语言能 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爱和自由读书心
42、得4我们知道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烦。他 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 书,要让他吸收好东西。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 多次反复。蒙特梭利说,:“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 程。” “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她又说:“指导教师必须引导孩子从 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有过孩子的人知道,或 者接触过孩子的人也知道,儿童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给孩子讲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复让成人生厌。但是儿童不这 样,儿童是今天听这个
43、故事,明天也听,后天也听,十天半个月他老听这个故 事,不让换新的。儿童从故事里的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然后是准 确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最好你先读一读。因为很多书逻辑上 有错。如果你没有自信心,最好选名著,或是名家译的,名家配画的,好出版 社出的,这样就放心得多。孩子的感觉训练也经常是这样。如果他今天摸这个瓶子,他会不断地反复 地摸,摸呀摸,然后你告诉他:“这个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脑内的感觉 配上对。当你把瓶子拿起来让孩子触摸的时候,他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概 念。但是,如果我们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纸上,再让儿童看,它就是一个半具体 半抽象的东西,甚至是纯抽象的。如果这个时
44、候用文字告诉孩子“瓶子”,这 时候它已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 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 概念。这个过程和机会要把握好。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 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像,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这个原 则使现实充满了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 实,这个原则使儿童发展起驾驭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儿童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 来。比如说儿童今天经验了 “瓶子”,又经验了 “圆”,有了这两个概念,儿 童就会把这两者之间联系起
45、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儿 童刚刚开始说“妈妈,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长串一长串句子说出来。这就 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由他自己来组织,不 依靠成人。老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有时当我说“给孩 子自由”,很多人就说:“那照你这么说,农村的孩子应该发展得很好,因为 没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滩野地里玩!”这里的问题在于语词表达的学习和正 确概念的建立。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幼儿院来了一个孩子,他在农村长到四 岁。他见了牛说“肉肉”,见了鸡说“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 涂。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这个东西叫牛,他叫牛“肉肉”。我当时
46、感到很惊 讶,就跟老师说:“他在农村,他本来应该知道这些概念的。”实际不是这 样,因为他在农村接触过这些东西,也有感觉,但没有人给他概念正确表达的 语词,他的精神从未得到过提升和发展。那么这个人的心智就不会发得很好。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应 该用一种方法来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觉上。”比如一个 老师拿一朵花,或者一件衣服,告诉孩子“这是红色”,那么这个老师就没有 做到“用一种方法把孩子的内部注意力固定在某一个事物上”。因为她同时给 孩子指示了很多东西:衣服、颜色、穿衣服的这个人如果你用色板给孩子解释颜色就不同了,那是一个隔离出来的实物。儿
47、童 看色板的时候,他的视觉能排除任何其他颜色的干扰、刺激和引诱,而单独感 觉这一个色,并建立一个概念。你问:“这是什么颜色?紫色,它的准确名字叫 紫色。”如果你是用色板给孩子这样说紫色,孩子可能就会对你说:“你穿的 衣服也是紫色的,我们幼儿院开的什么花也是紫色的,还有我们那个教具也是 紫色的”这个过程显然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儿童 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并未概念化,这一概念一旦建立,儿童 就会把这个颜色使用在任何一个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话,儿童会认为花是 红色,红色是个花。蒙特梭利给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点要求是:教师教学时说 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
48、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之间的联想。我举一 个例子,比如说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之间的 概念的联系。也就是说?我拿出这个三角形的时候,我会直接告诉孩子:“这是 三角形”,不再说别的。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如果要让儿童概念掌握得准确、快捷和彻底,你还必 须准备两三件供儿童对比抽象的东西,比如色板,你要在两三个不同色板中指 示颜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状中对比,比如在圆形、方形中指示三角 形。不然的话,儿童会把语词暂时存在记忆中,等待抽象的机会。这个过程可 能很长。儿童可以通过名称建构他的意识活动。比如,儿童对球体的认识可能来自 于皮球,也可能来自于球体(教具的一种),也可能来自于圆月等,当成人说到 球体或圆时,儿童可以通过记忆,在思想中把名称和物体联系起来。这是从普 遍意义来讲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个准确而具 体的概念,当儿童不能指给我们这一物体,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儿童还没有将 名称和物体产生联系的能力。让我们学着等待儿童的这种心智状态的来临吧。蒙特梭利说:“如果孩子没有犯什么错误,老师便可以唤起和这一物体概 念相关的活动。”这个“错误”指的是,儿童是否准确、清晰地掌握了新概 念。前不久,我对六岁的儿子说:“你一生追求什么?”他说:“玩! ”我说: “我指崇高的理想。他问:“你说什么?我说:“真、善、美怎样! ”他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