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22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1.本试卷共10页,共 19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1 35.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 分,共 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22年 10月“和合共生故宫 国博臧文物联展”中的展品 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彩色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下列关于制墨
2、材料主要成分性质的说法不无琥的是A.A选项制墨材料(主要成分)性质A动物胶(蛋白质)可水解B炭黑(C)具有可燃性C石绿 CuCOC u(O H)J可溶于强酸D冰 片 2-茨醇(孰。叫。)遇 F e 0 3 溶液显紫色B.BC.CD.D2.我国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发现,月壤中存在一种含“水”矿物Ca5(P O j3(OH)o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砸的是A.OH的电子式:6:HB.Ca”的结构示意图:8 8II9c.PO)的空间结构模型:D.也 0的 VSEPR模型:X3.解释下列事实所用的化学用语不无硬的是A.酚献滴入N a2co3溶液中,溶液变红:C O j+H?。.-HCO;+O
3、 H-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3Cu+8H+2NO;=3Cu2+2NO T+4H2O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F e-2e-=F e2+D.SO2通入澳水中,溶液褪色:SO2+Br2+2H2O=H2SO4+2HBr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曼d乙醇、乙酸、浓硫酸J1饱和 ,N a 2 c O 3W 溶液实验室制氨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检 验Na2O2和 水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室制乙酸乙酯A.A B.B C.C D.D5.下列制备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合理的是A.制 HNO:N2NH3NONO2HNO3B.制H2so产 SSO2SO3H2SO4C.制NaOH:海水
4、 提 纯 NaCl溶涌 电 解 NaOHD.制 Mg:海水-Mg(OH),-AMgC溶液 中Mg6.下列反应不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向Fes。4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向B aC)溶液中通入SO2,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C.向新制的Cu(OH)2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向CuSOg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7.C H,和C1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反应,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思颈的是CH4 和 Cb挂_ 饱和三三三NaCl溶液A.Cl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s-p b 键B.产物C H 3cl分子是极性分子C.有 HC1生成说明该反应是
5、取代反应D.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有机产物的沸点:CC14 CHC13 CH2C12 CH3C18.名医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麻沸散”中含有东蔗若碱,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无确的是A.含有3 种含氧官能团 B.N 的杂化方式为sp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具有碱性,能与强酸反应9.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X、Y 中所选试剂干熊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X试齐UY气体一一“IT Tl x|YA比较非金属性:ClBrSNaBr溶液H2S溶液B吸收CO2中混有的SO?并检验其是否已除尽酸 性 KMnO4溶液品红溶液C检验C2HsBr与 NaOH醇溶液共热的产
6、物乙烯水酸 性 KMnO4溶液D证明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焕C11SO4溶液酸 性 KMnO4溶液A.AB.BC.C D.D1 0.盐酸酸洗钢材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FeCl2,研究人员利用如图装置可将部分铁元素在极区转化为沉淀,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0 下列说法不无确的是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转化D.a 极可发生电极反应:。2+46一+2凡 0 =4 0 k1 1.以O.l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lmoI/LHFO4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已知:酚献的变色范围是下列说法不亚碰的是A.M 点主要溶质为NaH2POB.N 点可用
7、酚醐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C.N 点溶液:c(Na+)c(HPO:)c(PO:)c(H 2P O jD.MTN 过程中,均满足 c(Na+)+c(H+)=c(H2Po4)+2c(HPOj )+3c(PO:)+c(OH)1 2.聚合物P 是某高分子凝胶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片段如下图(图中 M 表示链延长)。o收 一XXXZX XV*Yo-cY 为 Z 为 M X-Z-X X-X X 2 OY/M X X-O1sII已 知.CH)=CH+R)COCD)R?c(CKk101CM.RH:-O I+催化剂 c w-s C H2-CHKR1R2c=o CD2R3下列说法不思硬的是A.聚合物P 可以在碱性溶液中
8、发生水解反应B.由 X、Y、Z 对应的原料单体合成聚合物P 的反应是缩聚反应D.仅用X 和 Z 对应的原料单体合成的聚合物是线型高分子13.某小组同学探究A1与C l?+的反应,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无硬的是A.中气体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A1和 Cu在溶液中形成了原电池有关装置序号试剂a现象铝片、图试剂a2mL0.5mol/LC11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数小时后观察到铝片上仅有少量红色斑点2mL0.5mol/LCuCU溶液迅速产生红色固体和无色气泡,且气体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在铝片表面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经检验为CuCl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A1+3CU2+3CP=3C
9、uCl J +Af+C.向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推测出现与相似的实验现象D.比反应迅速是由于Cu?+水解使中的c(H)更大,利于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14.CO2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CO2催化氧化乙烷制乙烯的主要反应有:C2H6(g).”或(2)实验n中反应 离子方程式是 o(3)实验I 的条件下S?。:能 将 M i?+氧化为M n O;,推测实验I 未出现紫色的原因:。(4)经检验,棕黑色沉淀为Mn。?,针对实验I I I 中的现象,提出以下假设:假 设 1:S z O:的浓度较低,不足以将M i?+氧化为M n O 假设2:溶液中存在还原剂M i?+,将生成的M n O
10、;还原为M n O?甲同学分析上述实验设计,认为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针对假设2,乙同学设计实验I V 证实了推测合理。请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I I I 中生成MnO2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m 未得到紫色溶液的原因:。(5)资料表明A g+可作为M i?+和S 2 O;-反应转化为M n O;的催化剂。丙同学设计实验H I 的对比实验进行了证实。向 中滴加2 滴 0.1mo I/L A g N C)3 溶液,再加入0.0005mo l(NHj 固体,加热至沸腾,观察到溶液变为紫色。(6)根据上述实验,要利用(N H J z S z O g 将 M i?+
11、转化为M n O:的反应来快速测定Mn”的含量,应控制的反应条件有:加热至沸腾、参考答案本部分共14题,每题3 分,共 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22年 10月“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 中的展品 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彩色墨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下列关于制墨材料主要成分性质的说法不氐顾的是选项制墨材料(主要成分)性质A动物胶(蛋白质)可水解B炭黑(C)具有可燃性C石绿 C uC O/C u(O H)J可溶于强酸D冰 片 2-茨醇(C M)遇 FeC13溶液显紫色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为各种氨
12、基酸,故 A 正确;B.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B 正确;C.石绿 CuCO3-Cu(OH)2 溶于强酸生成铜盐、二氧化碳、水,故 C 正确;D.2-茨醇属于醇类,不含酚羟基,遇 FeC h不能发生显色反应,故 D 错误;选 D。2.我国科研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的研究发现,月壤中存在一种含“水 矿物Ca5(PC)4)3(OH)。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无琥的是A.OH的电子式:6:H B.Ca?+的结构示意图:Q 2 8 8)c.P O,的空间结构模型:D.也 0的 VSEPR模型:【答案】C【解析】【详解】A.-OH的电子式:6:H,A正确;B.Ca?+的结构示意图:8 8,B正确;IIC
13、.PO: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5+3-4x2=4,没有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错2误;D.H Q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女一=4,有2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2,D正确;故选C。3.解释下列事实所用的化学用语不无声的是A.酚微滴入Na2co3溶液中,溶液变红:CO+H2O.HCO;+OH-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3Cu+8H+2NO-=3Cu2+2NO T+4H2O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Fe-2e=Fe2+D.SO?通入滨水中,溶液褪色:SO2+Br2+2H2O=H2SO4+2HBr【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的离
14、子方程式为CO-+H20 H C O J+O H-,故A正确;B.铜片放入浓硝酸中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Cu2+2NO2 T+2H2O,故 B 错误;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负极反应式为Fe-2e=F e2+,故C正确;D.SO?通入澳水中生成硫酸和氢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Br2+2H?O=H2so4+2HBr,故D正确;选Bo4.下列实验不熊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 CDNa2o2乙醇、乙酸、浓硫酸 J饱和,N a2cO 3W 溶液3 日NH3NONO2HNO3B.制 H 2so4:S SO2SO3H2so4C.制 N
15、aOH:海水 g N a C l溶液 电 解)NaOHD.制 Mg:海水M g(OH)2M g C h 溶液 电 解 Mg【答案】D【解析】【详解】A.氮气和氢气生成N H 3,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入灼热的伯铐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利用反应后残余的氧气继续氧化为二氧化氮,随后将二氧化氮通入水中制取硝酸,转化关系合理,故 A 不符合题意;B.S 通过和氧气生成SO2,SO?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SO3,S03通入水中得到H 2so4,转化关系合理,故B 不符合题意;C.海水提纯可获得NaCl溶液,电解NaCl溶液可制备N aO H,转化关系合理,故 C 不符合题意
16、;D.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在阳极处产生氯气,阴极处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镁,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获得镁,转化关系不合理,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6.下列反应不属毛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向FeSC)4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向BaCL溶液中通入S02,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C.向新制的Cu(OH)2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向C11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答案】D【解析】【详解】A.向Fes。,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铁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B.S0?与BaC“溶液不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
17、沉淀,是因为SO?被氧化生成硫酸根,产生硫酸钢沉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C.向新制的Cu(OH)2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D.向CuSO 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再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符合;故选D。7.CH 和C1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反应,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if碰的是P-CH4和 C12,日 青 哥 一 饱 和NaCl溶液A.Cl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s-pb键B.产物CH?。分子是极性分子C.有HC1生成说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D.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有机产物的沸点:CC14 CHC13
18、 CH2C12 CH3C1【答案】A【解析】【详解】A.0 2分子是两个Cl原子利用各自的P轨道中的单电子共用形成的p-p c键,故A错误;B.产 物 CH 3cl分子可看做是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的,CH 是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CH3cl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故 B 正确;C.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除了生成有机物外,还有HC1生成,说明氯气中的一个氯原子取代了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下来的氢原子和另一个氯原子结合成H C 1,该反应是取代反应,故 C 正确;D.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I4、CHCb、CH2cL、CH3c
19、l多种取代产物,其中只有CH3cl在常温下是气态的,CC14、CHC13、CH2cL均为不溶于水的液体,所以能看到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CCL、CHCb、CH2c12、C%C1均属于卤代烧,在卤代烧中,碳原子数和卤素原子相同时,卤素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则有机产物的沸点:CC14CHC13CH2C12CH3CI,故 D 正确;故选Ao8.名医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 麻沸散 中含有东蔗管碱,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氐碰的是A.含有3 种含氧官能团 B.N 的杂化方式为spC.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D.具有碱性,能与强酸反应【答案】C【解析】【
20、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羟基、醛键、酯基3 种官能团,故 A 正确;B.由结构简式可知,N 原子连接了两个。键,同时含有两个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冲3,故 B 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与羟基相连碳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 C 错误;D.东蔗若碱中五元脂环上含有叔胺氮原子,具有较强的碱性,能与强酸反应,故 D 正确;故选C。9.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X、Y 中所选试剂不熊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X试齐ij Y气体f 1iLA比较非金属性:ClBrSNaBr溶液H 2s溶液J 二:B吸收c o2中混有的SO2并检验其是酸 性 KMnO4品红溶液y BY否
21、已除尽溶液C检验C2H5B r与N a O H醇溶液共热的产物乙烯水酸 性K M n O4溶液D证明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焕C u S C 4溶液酸 性K M n O4溶液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非金属性:C l B r S,C b通入N a B r溶液中,C b可以把漠离子氧化为溟单质,所以溶液变成棕色,但是后面和H 2 s溶液反应的气体是C b和B n的混合气体,不能说明金属性:B r S,故A错误;B.S 0?具有还原性,酸性K M n C)4溶液可以吸收S O 2,S O?具有漂白性,可以用品红溶液检验其否已除尽,故B正确;C.C 2
22、 H s B r与N a O H醇溶液共热生成的乙烯中混有乙醇,先通过水将乙醇除去,然后用酸性K M n O g溶液检验乙烯,现象是高锯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乙快中混有H 2 S,先通过C u S C)4溶液除去H 2 s气体,再用酸性K M n。溶液检验乙块,现象是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故选A o1 0.盐酸酸洗钢材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F e C l2 o研究人员利用如图装置可将部分铁元素在极区转化为沉淀,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砸的是A.电子由b极流向a极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转化D.a极可发生电极反应
23、:。2+46一+2凡0 =4(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通入空气的电极a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 O H-,电极b是负极,负极区盐酸酸洗的废液含有大量的盐酸、FeCl2,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Fe3+,负极区的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使该区溶液pH增大,Fe3+转化为Fe(0H)3沉淀,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电子由b极流向a极,故A正确;B.a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 O H,为维持电荷守恒,H+由右池通过离子交换膜向左池迁移,则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故B错误;C.该装置
24、为原电池,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转化,故C正确;D.a极为原电池正极,该极通入空气,氧气得电子,电极反应为:O2+4e-+2H2O=4 O H,故D正确;答案选BI I.以O.lmol/LNaOH溶液滴定20.0011110.111101/11104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已知:酚瞅的变色范围是下列说法不氐硼的是A.M点主要溶质为NaH2PO4B.N点可用酚献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C.N 点溶液:c(Na+)c(HPO:j c(PO:)c(H2PO4)D.M-N过程中,均满足c(Na+)+c(H+)=c(H2Po4)+2c(H POj)+3c(PO:)+c(OH)【答案】C【解析】【详解】A.加入20.
25、00mL等浓度的NaOH溶液时生成NaH2Po 因此M 点主要溶质为NaH2Po4,A 正确;B.N 点溶液中溶质为N a2H PO,溶液pH=10,酚酸的变色范围是pH8.210,因此N 点可用酚酷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B 正确;C.N 点溶液中溶质为N azH P O,溶液pH=10,溶液呈碱性,说明HP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c(Na+)c(HPO:)c(H2PO;)c(PO:),C 错误;D.M-N 过程中NaH2PO4和 NazHPOa的混合溶液,则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式为:c(Na+)+c(H+)=c(H2PO4)+2c(HPO;j+3 c (PO:)+c(OH),D 正确;
26、故选C。1 2.聚合物P 是某高分子凝胶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片段如下图(图中表示链延长)。皿一XXX-Z-X XV*XoY 为(0 1 17十 Z 力CH:1 dnbM X-ZXY O-CXX X*O1Y(CH小1(CHtkZXXXZN*ESO1II催化剂已知:CH2:=C H+R -C 0 C D,一R|2 2 3 巴 j s C H,C H R i1 1R11 1R2一C=0 C D2一R3下列说法不无碰的是A.聚合物P 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B.由 X、Y、Z 对应的原料单体合成聚合物P 的反应是缩聚反应C.Z 对应的原料单体是D.仅用X 和 Z 对应的原料单体合成的聚合物是线型高分
27、子【答案】D【解析】【详解】A.组成聚合物P 的 X 物质内含有酯基,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A 正确;B.缩聚反应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缩合生成高分子的反应,X、Y、Z 对应的原料单体即分别断裂C=C、C=C、C-0 和 C=S键合成聚合物P,该反应是缩聚反应,B 正确;C 正确;C.物质Z 去掉高聚物符号以及断裂c=o 其中一条键得到单体是D.线型高分子是指官能团种数为2 的单体经过缩合聚合得到的无支链的高分子,仅用X 和 Z 对应的原料单体合成的聚合物含有支链,不是线型高分子,D 错误;故选:D。13.某小组同学探究A1与C u 的反应,实验如下。装置序号试剂a现象 1|因 试
28、剂a2mL0.5mol/LC11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数小时后观察到铝片上仅有少量红色斑点2mL0.5mol/LCuCl2溶液迅速产生红色固体和无色气泡,且气体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在铝片表面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经检验为CuCl下列说法不氐瑰的是A.中气体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A1和 Cu在溶液中形成了原电池有关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Al+3CU2+3CE=3CuCl+Al3+C.向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推测出现与相似的实验现象D.比反应迅速是由于C r+水解使中的H+)更大,利于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答案】D【解析】【分析】氯离子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膜,氯化铜水
29、解呈酸性,A1能从氯化铜溶液中置换出Cu、和水解产生的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A1和覆盖在表面的Cu在溶液中可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大,而表面析出的白色沉淀C u C L 应是铝和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沉淀,硫酸根离子不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膜,所以铝与2mL0.5moi/LCuSOq溶液反应相当缓慢、只有少量铜生成,据此回答。【详解】A.据分析,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气体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可能与A1和 Cu在溶液中形成了原电池有关,A 正确;B.据分析,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Al+3CU2+3 C f=3CuCl+A13+.B 正确;C.向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氯离子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
30、密氧化膜,铝投入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氯离子,则可推测出现与相似的实验现象,C 正确;D.比反应迅速是由于氯离子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膜,硫酸根离子不能破坏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膜,D不正确;答案选D。1 4.C 0 2 转化可减少C 0 2 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C O 2 催化氧化乙烷制乙烯的主要反应有::C2H6(g)-C2H4(g)+H2(g):CO2(g)+H2(g)-CO(g)+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 所示。体系中还存在其他副反应。相同时间内,乙烷的转化率、乙烯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 所示。图 网2已知:乙烯的选择性为转化的乙烷中生成乙烯的百分比,下列说法不思碰的是A.C2
31、H6(g)+CO2(g).-C2H4(g)+CO(g)+H2O(g)AH=+177kJ/molB.反应比反应的速率小,是总反应的决速步C.在图2 所画曲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乙烯的产率越低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比(C C)2):(C 2 H 6),能提高C2H的转化率【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C2H6(g)+CO2(g).-C2H4(g)+C O(g)+H2o(g)A H=生成物的能量减去反应物的能量=-3 0 0 k J/m o l-(*4 7 7 k J/m o l)=+1 7 7 k J/m o l,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反应的活化能,则反
32、应比反应的速率小,速率小的是总反应的决速步,故 B正确;C.由图可知,在图2 所画曲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乙烯的选择性越低,但是乙烷的转化率越高,无法确定乙烯的产率的变化,故 C错误;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大投料比(C C)2):(C 2 H 6),反应正向移动,能提高c 2 H 6 的转化率,故 D正确;故选C。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1 5.向C o C l 2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得到含有 CO(N H 3)6 1 C 1 2的溶液。(1)基态C o 2+的 价 层 电 子 排 布 式 为。(2)基态C占 据 的 最 高 能 级 的 电 子 云 轮 廓 图 的 形 状 是。(
33、3)0、N、H的 电 负 性 由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是。(4)下列状态的氮中,电 离 最 外 层 一 个 电 子 所 需 能 量 最 小 的 是(填序号a.Et I t lt l I b it it it i c.US EDU I ITI2s 2p 2s 2p 2s 2p 3s(5)CO(N H 3)6 C 1 2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O C-O CO(NH3)62+在下图虚线框内画出 C o (N H3)62+中一个N H3的结构式比较 H NH 键角:NH,(20(?4113)6(填”N H (4)cH(5).N(-H .N H 3 中心N 原子采取s p 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4、,键角约为H107 ,CO(NH 3)6 中心C o 2+采取s p 3d2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键角为9 0。.券-【解析】【小 问 1 详解】C。是 27 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 4s 2,则C o?+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7;【小问2 详解】基态C 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 s 22s 22P 63s 23P 6,其最高能级为3 p,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是哑铃形;【小问3 详解】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电负性:0 N,三种元素中H的电负性最小,于是有电负性:0 N H;【小问4 详解】2s 22P 2属于基态的N-,由于基态N 的第二电离能高于其第一
35、电离能,故其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较高;2s 22P 3属于基态N 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变为基态N 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N-;2s 22P 23s l属于激发态N 原子,其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低于基态N 原子;综上所述,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小的是2s 22P 23s l故选C。【小问5详解】5 3x 1 N H 3 中心N 原子孤电子对数=一-=1,有 3 个o 键,则中心N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1=4,采取s p 3H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结构式可表示为N H;H由分析知,由于N H 3 中心N 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排斥力较大,则 H-N-H 键角小于109 28
36、,约为107 ,C o(NH 3)6 中心C o 2+形成6 个配位键,采取s p 3d2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键角为9 0。,因此键角:N H,CO(N H,)62+;该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 CO(NH 3)6 个数为8x(+6 x;=4,位于晶胞内部。一 个数为8,故4M晶胞的密度为3“g/c m 。a NA16.黏土银矿中,帆以+3价、+4价、+5 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S i O F e?。?和铝硅酸盐(A L O/S iO?)等。采用以下流程可由黏土钿矿制备V 2O5、FeQ?和硫酸铝镂。1MI.VG已知:i.有机酸性萃取剂H R的萃取原理为Mn+(aq)+n H R(o
37、r g),M Rn(o r g)+n H+(aq)o r g 表示有机溶液i i .酸性溶液中,H R对+4价钮萃取能力强,而对+6价钢的萃取能力较弱i i i .H R能萃取F e3+而不能萃取F e2+(1)从黏土钢矿到浸出液的流程中,加 快 浸 出 速 率 的 措 施 有。(2)滤 渣 的 主 要 成 分 是。(3)浸出液中锐以+4价、+5价的形式存在,简述加入铁粉的原因:o(4)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加入20%H?S O4溶液的作用:。(5)KCIO3和V o?+反应生成v o:和c r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6)测定V 2O 5产品的纯度称取V 2O 5产品a g,先加入硫酸将V
38、2O 5转化为VO;,加入指示剂后,用0 1!0 1/19日).6(5 0 4)2溶液滴定将V 0;转化为V O?+至终点,消耗(N H,2 F e(S O j 2溶液的体积为VmL 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V 2O 5产品中V2O5的 质 量 分 数 是(V 2O 5的摩尔质量为Mg/m o l)o(7)从无机层获得F e(OH)3的离子方程式是 o(8)硫酸铝镂固体中含有少量硫酸镂杂质,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进一步提纯硫酸铝镂的操作是加热溶解、洗涤、干燥。【答案】(1)粉碎增大接触面积、适当升高温度等(2)SiO2(3)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并将五价锐还原为四价钢,以利于HR萃取分离铁和钿元
39、素(4)加入20%H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利于钮元素进入水层(5)6VO2+C10;+3H2O=C1+6V0:+6H+(7)4Fe2+8NH3-H20 02+2H204F e(O H)i J +8NH:(8)降温结晶、过滤【解析】【分析】黏土钢矿加入浓硫酸、通入空气加入后水浸,二氧化硅不反应成为滤渣,浸出液加入氨水调节pH生成硫酸铝镂沉淀,滤液加入铁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并将五价钢还原为四价钮,使 用HR萃取机到有机层,有机层加入硫酸、氯酸钾将四价帆转化为五价钢,加入氨水得到NH4Vo3,煨烧得到V2O5;水层加入氨水、空气得到氢氧化铁,燃烧得到氧化铁;【小 问1详解】加
40、快浸出速率的措施有粉碎增大接触面积、适当升高温度等;【小问2详解】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小问3详解】酸性溶液中,HR对+4价轨萃取能力强,而对+6价帆的萃取能力较弱;HR能萃取Fe,+而不能萃取Fe;浸出液中锐以+4价、+5价的形式存在,铁具有还原性,加入铁粉的原因为将三价铁转化为二价铁、并将五价钿还原为四价钢,以利于HR萃取分离铁和钢元素;【小问4详解】有机酸性萃取剂HR的萃取原理为:Mn+(aq)+nHR(org)M Rn(org)+nH+(aq),加入20%H 2so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利于乳元素进入水层;【小问5详解】KC103 和 VO2+反应生成
41、VO;和 c r,离子方程式是 6VO2+C1O;+3H2O=C1+6VO;+6H+;【小问6详解】用cm ol/L(NHj2Fe(SC)4)2溶液滴定将VO;转化为V O?+,铁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3,钢元素化合价由+5变为+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2(NH4)2Fe(SO4)2 V2O5,则V2O5产品中V2O5的质量分数是cVxlO-1 2 3 *5 6x*xM c V M(1)A中 含 氧 官 能 团 的 名 称 是。(2)A-B的 反 应 类 型 是。(3)B-D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4)下列关于有机物F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 序 号)。a.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b.l
42、m o l有机物F最多消耗3m o l N a O Hc.D与E反应生成F和 患 睢 (5)F水解生成G和C H 3 O H。反应、的目的是(6)J-P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7)若反应开始时K的浓度为0.0 1 m o/L,J的浓度为2m o l/L,反应完全后,K的浓度几乎为0,J的浓度为0.24m o l/L,高分子P的平均聚合度约为 o【答案】(1)羟基(2)氧化反应-2x 100%=-%a20a【小问7详解】无机层含有亚铁离子,加入一水合氨、氧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反应为4Fe2+8NH3 H2O+O2+2H2O=4Fe(OH)3 J +8NH;【小问8详解】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
43、硫酸镀溶解度更大,则进一步提纯硫酸铝钱的操作是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1 7,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P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略去)。o O-y 一I_B-1_C HJOH_.|D I -O-C-O-rC O O C HN CH:OH (丽N 1/HQOK CJ X A+CH3OH UCOOH H、SOHHCOOCH+H2O(4)c(5)保护竣基(7)176【解析】HO(6)n%入COOH一定条件+nH2。O HO【分析】由B 的分子式可以推知,A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B 的结构简式为,B 和甲醉在浓x COOHHHO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则 D 的结构简
44、式为,D 和 E 在一定条件下反N COOCH,H应生成F,F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G,G 的结构简式为(G 酸化后得到J,则0*0 HOJ 为 公 J 和 K 发生聚合反应生成P,以此解答。/TO5 O个【小 问 1 详解】由A 的结构简式可知,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小问2 详解】由B 的分子式可以推知,A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B。【小问3 详解】B 和甲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NA+CHQHC SHc,定条件故选C o【小问5 详解】B中存在竣基,反应将竣基转化为酯基,反应又把酯基水解为痰基,目的是保护竣基。【小问6详解】HOJ和 K 发生聚
45、合反应生成P,方程式为:n 可+IO:C p个OI,。N 4-nH2OoO-C、。.不=【小问7详解】若反应开始时K 的浓度为0.0 1 m o/L,J 的浓度为2m o i/L,反应完全后,K 的浓度几乎为0,J 的浓度为HOr 0.24m o l/L,则反应过程中消耗K 和消耗J 的比例为0.0 1:(2-0.24)=1:1 7 6,由方程式n 、,MJH+(01 cpz*6CH;SH1 一定条件o1 8.石油中含有有机氯和无机氯(主要以C 的形式存在),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硫酸盐和碳酸盐等。微库仑滴定法可快速测定石油中的有机氯和无机氯的含量。已知:库仑测氯仪中电解原理示意图如下。检测前,
46、电解质溶液中的c(A g+)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待测物质进入电解池后与A g+反应,测氯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c(A g)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出石油中氯的含量。N +nH2。可知,n=176oI(1)库仑测氯仪电解池中的阳极反应是 oI.石油中有机氯含量的测定(2)用过量KOH溶液和水除去石油样品中的H 2 s 和无机盐,再通过 操作分离得到处理后的石油样品。KOH溶液除去H 2 s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是。(3)经处理后的石油样品在高温、富氧条件下燃烧,有机氯转化为H C 1。在库仑测氯仪中,待测气体通入电解池后与A g+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47、式 是。(4)石油样品为a g,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样品中有机氯的含量(按含氯元素计)为 m g/g。已知:电解中转移I m o l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F库仑I I.石油中无机氯含量的测定在极性溶剂存在下加热石油样品,再用水提取其中的无机盐。含盐的待测液体注入库仑测氯仪进行测定。已知:i.样品中存在的SO:和C O;不影响测定结果i i.K,(H2S)=l.l x l O_ 7(H2S)=1.3X1O-13 s p(A g2S)=6.3 x l(r5 0(5)用离子方程式解释C O: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原因:。(6)石油样品中存在的H 2 s会影响测定结果。通过估算说明H2S的存在会影响测定结果
48、:。待测液体注入库仑测氯仪前,可加入(填序号)以消除H 2 s的影响。a.H?。?溶液 b.N a O H溶液 c碘水【答案】(1)A g-e-=A g+(2).分液.H2S+2 O H =S2-+2 H2O(3)A g+C r=A g C U、3 5 5 0 0 x(4)F a(5)A g 2 c o 3 +2 c H 3 c o O H=2 A g+2 c H 3 c o e F +H2O +C O2 T(6).偏大.a【解析】【分析】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的d A g)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待测物质进入电解池后与A g+反应,A g+浓度减小,测氯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阳极A g失电子
49、,生成A g+,到c(A g+)又回到原定值,电极反应式为A g-e-=A g+,根据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出石油中氯的含量;【小问1详解】库仑测氯仪电解池中阳极反应是A g-e-=A g+:【小问2详解】用过量K O H溶液和水除去石油样品中的H 2 s和无机盐,石油和水溶液不互溶,可以通过分液操作分离;K O H溶液除去H 2 s的离子方程式是H 2 S+2 O H-=S+2 H 2 O ;【小问3详解】H C 1 与A 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g+c r =A g C l J :【小问4详解】X X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 库仑,即一m o l 电子,n(C l )=n(A g+)=n(e )
50、=m o l,样品中有机氯的含量为F FYm o l x 3 5.5 g /m o l x l 0 0 0 m g/g 3 5 5 0 0 xF=-m g/g;F a【小问5详解】碳酸银可溶于醋酸,C O;不影响测定结果,离子方程式为Ag2c+2 C H3C O O H=2 A g+2 c H 3 c o e T +H20+C02 T;【小问6详解】硫化银的K s p 很小,H 2 s 电离出的S2-会与A g+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使溶液中A g+浓度减小,电解消耗电量增多,使测定结果偏大;待测液体注入库仑测氯仪前,可加入能与H 2 s 反应,消除S 的试剂;a.H 2 O 2 溶液与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