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庐巢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集中练习2联考地理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 8日,位于太阳表面南侧偏西的活动区12887爆发了 一次大耀斑,强度达到X1.0级,这是第二强的耀斑爆发活动。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信鸽飞行指数预报”,建 议10月3 1日,停飞;11月1日,谨慎施放。据此完成下题。1.耀斑发生于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比该层更靠内的太阳大气层的活动现象是()A.黑子 B.日冕物质抛射 C.太阳风 D.日珥2.影 响10月3 1日前后信鸽放飞暂停的因素最可能是()A.火山喷发 B.极光 C.磁暴 D.暴雨【答案
2、】1.A 2.C【解析】1.太阳外部的大气圈层由里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出现于日冕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鸽子是根据地球磁场来定位的;耀斑爆发释放出来大量高能带动粒子流,会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地球磁层压缩变形,干扰了鸽子对磁场的判断,导致辨别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鸽子认家的能力,C正确;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形成的,A错误;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即极光,极光与信鸽放飞无关,B错误;暴雨与信鸽放飞关系不大,D错误。综上所述,C
3、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急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等筹。这些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太阳黑子出现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最近,脊椎动物学家在埃及西部沙漠的绿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牛头犬脸”恐龙化石,该恐龙长着一张像牛头犬一样的扁平脸,用两条后腿走路,前臂粗壮,是凶猛的肉食恐龙,属于蜥蜴类恐龙家族,1.45亿到6600万年前称霸撒哈拉。下图为“牛头犬脸”恐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题。3.该恐龙繁荣发展时期,主 要 代 表 植 物 为()A.藻菌 B.裸子
4、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哪两个圈层之间的关系()A.生物圈与大气圈 B.生物圈与水圈C.生物圈与岩石圈 D.大气圈与岩石圈【答案】3.B 4.C【解析】3.恐龙生活在中生代,藻菌主要出现在前寒武纪,A 错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空前发展,B 正确;蕨类植物繁盛主要在古生代,C 错误;被子植物在新生代大发展,D 错误。故选B。4.“落红”指凋落的鲜花,来自生物圈;“化作春泥”是指凋落的鲜花经过分解作用成为无机物,释放到岩石圈中;“护花”是指存在岩石圈中的无机养分,重新被植物吸收。主要反映了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C 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
5、睛】从时间来讲,地质时期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当地时间2022年 6 月 2 9 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再次爆发。受到火山灰影响,巴厘岛国际机场在6 月 2 9 日被迫关闭。读“火山景观图”(下左图)和“地球的内部图层结构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试卷第2 页,共 19页5.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中的下部 C.圈层中的上部 D.圈层6.火山爆发后造成当地气温日较差减
6、小,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逆辐射增强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增多C.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增强【答案】5.C 6.A【解析】5.右图中是地壳,是地幔,是地核中的外核,是地核中的内核。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源自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圈层中的上部,C正确,排除A B D,故选C。6.气温日较差减小,说明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白天气温可从大气的削弱作用进行分析,夜晚气温可从大气的保温作用进行分析。火山爆发后释放大量的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强,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少,D 错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增温减小,地面长波辐射减少,使白
7、天气温较低,C 错误;火山灰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夜晚气温较高,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A 正确;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与火山爆发无关,B 错误。故选A。【点睛】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岩石圈。电 影 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 5 月 1 4 日,某航班在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9800米高空时,飞机颠簸严重,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炸裂并脱落,导致驾驶舱温度迅速下降至-4 0 C,飞机立即按程序处珞,下高度、减速,飞机在下降过程中与地面失联,在全体乘务
8、人员的努力下,飞机最终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降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飞机起飞过程中乘务人员提醒乘客飞机易出现颠簸需系好安全带,其理由是()A.飞机的发动机振动剧烈 B.对流层空气进行水平运动C.平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D.对流层空气的对流运动显著8.飞机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突然炸裂时,如果飞机位于两极地区,那飞机处于()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9.挡风玻璃炸裂后,飞机在下降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A.先降低再升高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再降低 D.逐渐降低【答案】7.D 8.B 9.B【解析】7.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导致飞机起飞过程中易出现颠簸现象,BC错误,D正确。
9、飞机起飞过程中易出现颠簸现象是正常的,不是飞机的发动机振动剧烈,A错误,故选D。8 .由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9 8 0 0 米高空时,机颠簸严重,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炸裂并脱落。如果飞机位于两极地区,两极地区的对流层较薄,8至 I j 9 k m,9 8 0 0 米高空已经进入了极地地区的平流层,B 正确,AC D 错误,故选B。9 .根据第一题可知,该飞机从对流层开始降落,由于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所以降落期间气温随着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升高,所以B 正确。AC D 错误。故选 B。【点睛】整个地球大气层按其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世界气象组织把它分为五层,自下而
10、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1、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中最低的一层。云、雾、雨雪等主要大气现象都出现在此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2、平流层在平流层内,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平流层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和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有关。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 0 k m 左右为中间层。该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4、暖层暖层它位于中间层顶以上。该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这是由于波长小于0.1 7 5 p m 的太阳紫外
11、辐射都被该层中的大气物质所吸收的缘故。5、散逸层这是大气的最高层,又称外层。这一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由于温度高,空气粒子运动速度很大,又因距地心较远,地心引力较小,所以这一层的主要特点是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本层是大气圈与星际空间的过渡地带。大气是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必要条件,读“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丁0.0 3 8%(变动)其他0.0 3 2%试卷第4页,共 1 9 页10.关于图中大气成分及其对地球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丙能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11.丁含量增多的主要人
12、为原因包括()A.工业发展,化石燃料燃烧C.围湖造田,水域面积缩小B.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D.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B.火山喷发,引发森林大火D.制冷剂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答案】10.A 11.A【解析】1 0.甲占干洁空气7 8%,是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正确;乙占干洁空气2 1%,是氧,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B错误;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丙占干洁空气0.93%,是筑,C错误;丁占干洁空气的0.038%,是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D错误。故选A。11.结合上题可知,丁是二氧化碳,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与人类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特别
13、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就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A正确;火山喷发和森林大火不是人为因素,B错误;围湖造田对二氧化碳含量影响很小,C错误;制冷剂的使用,其产生的氟利昂会影响臭氧层,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D错误。故选A。【点睛】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是大气的主体,平均约占低层大气体积的99.97%(水汽平均约占0.03%,杂质可忽略)。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氧(21%),此外,还有氯、二氧化碳、氢、筑、氮、澈、臭氧等。2019年3月中旬,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再次被雾霾笼罩,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
14、小题。12.与近地面大气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有()A.B.C.D.1 3.雾霾的出现,引起图中环节的变化是()A.增强 B.增强 C.减弱【答案】1 2.B 1 3.DD.减弱【解析】1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要被大气削弱一部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以地面辐射,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所以与近地面大气获取热量有关的热传递环节是,B正确;是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热量返还一部分给大地,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与与近地面大气获取热量的热传递环节无关,ACD 错误,所以选B。1 3.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雾霾无关,A错
15、误;雾霾的出现,加大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D 正确,B错误;雾霾出现,会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C错误,所以选 D。【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0 21 年 1 1月 2 6日我国某城市的天气状况为: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4 和21 ,天气晴朗。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减弱,增强 B.减弱,减弱C.增强,减弱 D.增强,增强1 5.当夜该城市出现的天气现象与下列古诗词描写景象相近的是()A.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B.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C.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16、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1 4.C 1 5.B试卷第6页,共 1 9 页【解析】1 4.从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为太阳辐射,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地面辐射。从文字信息中可知当日该城市昼夜温差大是因为天气晴朗,云量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升温较快,较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减弱,C 选项正确,排除AD。云层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减弱,但减弱、减弱不是形成昼夜温差大的原因,B 错误。故选C。15.从时间和该城市某日气温可判断该城市处于深秋。当日夜间晴朗且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烈降温冷却,使近地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
17、,空气中的水汽在地物上凝结可能形成露。“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描写的是深秋晴朗夜晚关于露的景象,B 符合题意。当日天气晴朗,排除A 选项;“穷冬不见雪,正月己闻雷”描写的是冬季对流活动较强,有雷电天气,与晴朗天气现象不符,排除C 选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季时降大雪的天气现象,排除D 选项。故选B。【点睛】如果昼夜都是晴天,那么温差就大。因为白天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小,气温就高一些,夜晚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就低一些。如果昼夜都是阴天,那么温差就小。因为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气温就低一些,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就高一些。下图为第70届威尼斯国
18、际电影节官方海报,海报内容为一个男人面朝大海,向一艘船挥手,手中的手帕向后飘扬;图甲、图乙为某地某日海陆大气环流和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陆地气温曲线图甲 图乙16.图甲中、中气压最高的是()A.B.C.D.17.若要拍摄手帕向前飘扬的真实场景,应选择的时间段是()A.1 2 时 至 1 5 时 B.1 5 时 至 1 7 时 C.2 0 时至2 4 时 D.1 0 时 至 1 2 时【答案】1 6.D 1 7.C【解析】1 6.近地面的气压高于高空气压,所以气压高于气压,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地气压高于地气压,所以四处气压最高的是。D正确,ABC错误,故选D。1 7 .根
19、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当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时,海洋大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陆地为高压。故拍出手帕向前飘扬的场景即在吹陆风的时候拍摄即可。由图可知,在 2 0 时至2 4 时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故此时吹陆风,可完成拍摄,C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 C。【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导致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近地面气温出现差异,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出现高低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
20、流向低压,最终形成热力环流。下 图(a)(b)(c)为不同情境下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自然界的水循环(h)城市化影响下的水循环(c)海绵城市的水循环1 8 .图(a)中水循环环节名称标注正确的是()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降水1 9 .与(a)图相比,图(b)中城市的硬化地面对水循环的直接影响是()A.不变 B.增加 C.不变 D.增加试卷第8页,共 1 9 页2 0.图(c)中人工湿地的生态效应有()调节河流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局地蒸发量减少土壤含水量A.B.C.D.【答案】18.C 19.D 20.A【解析】1 8.由所学水循环知识知,图(a)中,是蒸发,C
21、 正确;是水汽输送,D错误;是降水,A 错误;是地下径流,B 错误。故选C。19.图(b)中,是下渗,是地表径流。城市地面硬化会使下渗减少,A 错误;地下径流减少,B 错误;地表径流增加,D 正确;地表径流增加,水体蒸发增加,C 错误。故选D。20.图(c)中的人工湿地在丰水期(雨季或发生降水时)可以接纳洪水、增加下渗,降低河流洪峰流量,在枯水季节(旱季或没有发生降水时)可以补给河流,调节河流径流量,正确;人工湿地可以增加下渗,增加土壤含水量,正确,错误;人工湿地容水量较大,扩大了城市的水域面积,增加了局地蒸发量,错误。综合上述分析,正确,A 正确,排除B C D,故选A。【点睛】水循环是指自
22、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及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的影响较小,但对其他环节均有影响,其中对下渗和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适度的利用或改造,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例如海绵城市建设中,通过扩大绿地面积,可以调节城市气温和大气湿度;通过修建透水地面、储水沟槽,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地下径流增多可以缓解地下水位下降。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下图(左)所示。下 图(右)为“当日
23、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 1.上 图(左)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 B.降水 C.蒸腾 D.径流2 2.读上面两图,下列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8 21时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3时左右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低,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弱了太阳辐射【答案】21.D 22.B【解析】2 1.读图可知,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沙滩上,水汽蒸发后在塑料薄膜凝结后以水滴形式滴落到集水器中,再用取水管将淡水取出,因此取水管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径流环节
24、,D 正确,ABC错误。故选D。22.读图可知,图中膜下气温最高时,蒸发最为旺盛,获取淡水最多,大约在13点,B正确、A 错误;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由于薄膜对于地面辐射为绝缘体,以大气逆辐射形式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返给地面所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增强太阳辐射,CD错误.故 选 B。【点睛】塑料薄膜与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进入。但对地面辐射却不透明,长波辐射很少能通过,从而起到保温作用。下图示意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24.5N附近大西洋
25、表层海水的性质特点及其成因是()A.密度高海水温度高,盐度低 B.密度低海水温度低,盐度高C.盐度低海水温度高,降水量大 D.盐度高海水温度低,降水量大试卷第10页,共 19页【答案】23.D 24.C【解析】2 3.由于地球的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的,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密切相关,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可知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增,可知为密度分布曲线。由于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故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可知为盐度分布曲线。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故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
26、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可知为温度变化曲线。D 正确,ABC错误。故选D。24.读图可知,5N附近表层海水密度低,温度高,海水盐度低,ABD排除,5N附近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低原因可能是海水温度高,空气对流旺盛,降水量大。C 正确,故选 C。【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入海径流、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2020年 10月4 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
27、潮如期而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钱塘江大潮()A.仅有观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 B.一天中有两次起落C.与杭州湾的地形关系不大 D.海上生明月之时正宜观潮26.推测下列月份中杭州湾口盐度最高的是()A.3 月B.6 月 C.10 月 D.12 月【答案】25.B 26.D【解析】2 5.钱塘江大潮可以转化为潮汐能,A 错误;海上生明月指中秋满月时节,月亮于日落时升起,月光正是皎洁之时主要位于夜晚,此时不宜观潮,D 错误;杭州湾为典型的喇叭口地形,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杭州湾的地形有密切关系,C 错误:大潮一天中有两次起落,B 正确。故选B。26.杭州湾口地处钱塘江入海口附近,该区域冬季降水少,
28、河流径流量小,湾口地带受河流淡水的稀释作用更弱,盐度最高,D 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等。具体如下:1.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2.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如大江大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盐度低。3.洋流。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7.以下全部属于暖流的一组是()A.B.C.D.28.下列地点附近能形成大渔场的
29、是()A.附近 B.附近 C.附近 D.附近【答案】27.B 28.C【解析】2 7.由图可知,由低纬向高纬流动,为暖流,是东澳大利亚暖流,是北太平洋暖流,B 正确。图中由高纬向低纬流动,为寒流,排除ACD。故选B。2 8.附近为暖流或寒流流经,没有造成海水扰动,无法形成大渔场,排除ABD;附近为寒暖流交汇处(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海水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C 正确。故选C。【点睛】暖流一般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寒流一般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试卷第12
30、页,共 19页流。29.在下列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对洋流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左图是暖流,位于南半球B.左图是寒流,位于北半球C.右图是寒流,位于南半球D.右图是暖流,位于北半球【答案】C【详解】读图可知,左图南部水温高,北部水温低,表明南部纬度更低,左图位于北半球,同理可知,右图位于南半球,排除AD;左图中,洋流由温度较高的海区流向温度较低的海区,为暖流,右图中,洋流由温度较低的海区流向温度较高的海区,为寒流,C 正确,B 错误。故选C。30.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主要原因有()该河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河口呈喇叭形
31、,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河口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A.B.C.D.【答案】A【详解】河流径流量大,造成河流入海口地区对潮流的顶托作用强,抬升潮位,是原因之一;河口呈喇叭形,当潮水涌入时,河道由宽变窄,造成潮流水位不断抬升,是原因之一;地转偏向力对河流流向有一定的影响,与潮位高低无关,不是原因。故正确,本题选A。二、综合题31.“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指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传统民居的穿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D 穿堂风”是一种大气的(水平、垂直)运动,其产生的直接动力是力。(2)“穿堂风”流入区A
32、与流出区B相比,气温_ (高、低),气压_ (高、低),图 中 所 示 的 风 向 为。(3)与“穿堂风,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选择填空)。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4)在图中画出箭头,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I山林,石质地面【答案】(1)水 平 水 平 气 压 梯 度低高北A试卷第14页,共19页【分析】本大题以穿堂风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由图可知,“穿堂风”是指穿过房屋,流动于
33、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是一种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是由高压流向低压,水平方向上只要存在气压差,就会产生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力,这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2)“穿堂风 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由图可知,白天时,山林比石质地面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而石质地面相反,形成低压,因此风由山林处吹向石质地面区,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风向为北风。因此,流入区A与流出区B相比,气温低,气压高;图中所示的风向为北风。(3)由所学知识可知,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
34、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穿堂风 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热力环流,A正确;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都是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不符合题意,B C D错误。故 选A o(4)夜晚时,山林比热容大,降温较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出现低压;石质地面降温较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出现高压。近地面风由石质地面吹向山林,高空风向相反。因此图中热力环流应为顺时针方向。3 2.下左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下右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图中a、b、c、d中 表 示 水 平 气 压 梯 度 力 的 是
35、,表示风向的是表 示 地 转 偏 向 力 的 是,图示气压场在 半球(填南”或北(2)右图中A、B、C、D四 个 箭 头 能 正 确 表 示 当 地 风 向 的 是,其风向是风。(3)右图中两地相比,气 流 上 升 的 是。(4)右图中A、D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答案】d c a 北 C 西南(4)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分析】本题以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风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d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c 方向大致和d一致,由高
36、压指向低压,是风向;b方向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a 垂直于风向,为地转偏向力。结合图中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说明气压场位于北半球。(2)读图可知,图中为低压中心,为高压中心,气压梯度力在处指向,在处由向外指,北半球风向右偏,所以图中C符合当地风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知,其风向是西南风。(3)读图可知,图中为低压中心,为高压中心,近地面低压中心气温高时,多上升气流,气压较低。(4)等压线越密,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越大,所以,图中A、D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更密,风力较大。3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试卷第1 6 页,共 1 9 页材料二:
37、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 0 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 0 0 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1)填出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名称:C,D,G,H o(2)如果图中的森林植被增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增大或减小),H(增大或减小)。(3)坎 儿 井 所 在 地 区 的 水 循 环 类 型 主 要 为,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坎 儿 井 开 挖 暗 渠 的 主 要 作 用 是。(4)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38、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A.B.C.D.【答案】(1)水 汽 输 送 降 水 地 表 径 流 下 渗减 小 增 大(3)陆 地 内 循 环 夏 季 减 少 蒸 发(4)C【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坎儿井相关介绍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类型和意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综合思维能力。【详解】(1)据说学知识,从水循环图中可以看出,C为海陆间的水汽输送环节,G为地表径流,D为降水,H为下渗。(2)植被增多会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G代表地表径流,因 此G会减小。植被有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H为下渗,会增大。(3)据图所知,坎儿井所在的
39、区域为新疆,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水循环类型为陆地内循环;夏季降水相对稍多,且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气温高,蒸发也旺盛,所以夏季水循环最活跃;区域气候干旱,夏季高温,坎儿井在地下开挖暗渠,可以减少水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蒸发)。(4)水循环促进地理环境各圈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联系,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正确。并不会使全球降水量保持不变,也不会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错。故选C。(2)图中两个海区中,属于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的是,属于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区的是(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海区盐度
40、最高或最低的原因,填写在下表中。纬度位置气候淡水注入海区形状红海纬度较_ _ _ _ _(低或高)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远一 降 水 量(大于、小于)海区相对,与外海水量交换少。(封闭、开放)波罗的海纬度较_ _ _ _ _低或高)温带海洋性气候,蒸发量远降 水 量(大于、小于)海区相对_ _ _ _,与外海水量交换少。(封闭、开放)试卷第18页,共19页【答案】(1)红 海 波 罗 的 海(2)红 海 波 罗 的 海低大 于 沿 岸 沙 漠 广 布,几 乎 无 淡 水 注 入 封 闭 高 小 于 沿 岸 有 大 量 河 流,注 入 大 量 淡 水 封 闭【分析】本大题以红海和波罗的海略图为材料
41、,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位置判断、盐度大小判断及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左图表示红海,图中显示,北回归线穿过红海,因此红海位于副热带地区;右图中显示,波罗的海北部有6(TN纬线穿过,因此波罗的海位于副极地地区。(2)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为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两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几乎无河流注入,且海区封闭,不利于同其他海区进行水体交换,故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波罗的海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受西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图中显示,波罗的海沿岸有多条河流注入,且海区封闭,不利于同其他海区进行水体交换,故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3)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有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河流、洋流、海区轮廓等。红海位于副热带海区,纬度低,为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两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几乎无河流注入,且海区封闭,不利于同其他海区进行水体交换,故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波罗的海纬度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受西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图中显示,波罗的海沿岸有多条河流注入,且海区封闭,不利于同其他海区进行水体交换,故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